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好姐夫-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对阵吕翔的事高览、张宁、魏续三将,高览和魏续各率军八千,张宁却拥有三万之众,骑兵总数在一万六千人左右。吕翔在作试探性攻击的时候发现东光守军不计其数,光密集的箭矢就让吕翔军望而生畏。

    来而不往非礼也,吕翔的试探性进攻没有任何作用,但高览和张宁还是生气了,于是派一万骑兵出战,主动挑战吕翔的三万大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89章 全线反攻(3)() 
现在的冀州骑兵都是装备精良,标准化的装备生产让姜盛麾下的兵马军队超越了时代,高览军的八千将士都是装备了轻铠的轻骑兵,一出城就自有一股凛然之气。

    吕翔部大多是步兵,只有一千骑兵,装备与高览军相比,高下立判,这也难怪,袁绍只有渤海一郡之地,而姜盛拥有富足的乐安郡和物产丰饶的整个冀州,实力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高览深知吕翔军兵多,于是令八千骑兵分作两部,齐头并进,直奔吕翔的中军。

    张宁麾下的骑兵也都装备了精良的铠甲武器,自从袁绍出兵之后,张宁黄巾军就公开以姜盛麾下的名义出战,荀彧直接调拨了不少的武器装备给他们。

    张宁所带黄巾军大部分是燕赵之士,也有不少青州兵,作战勇猛,现在更换了新装备之后更是如虎添翼。高览出战的时候,张宁令卞喜、眭固各率骑兵三千,为高览军掠阵。

    高览当先一马,带着骑兵组成倒三角冲锋阵型,直接杀进了吕翔军阵。

    吕翔出兵之初还以为东光没有多少兵,打算速战速决,也就没有构筑营垒,只是简单的扎营,在高览骑兵的进攻下,这简易的营地毫无防御作用。

    吕翔令弓弩手射杀高览骑兵,冲在最前的高览挥舞大刀护住身体,但他身边的骑士就没有高览敏捷,不断地有人被射中,摔落马下,后面的骑士有铠甲保护,箭矢的力道有所减弱,也仅仅受些轻伤,不影响作战。

    骑兵速度快,很快杀进吕翔军的营地,弓弩手已经发挥不了作用了,吕翔令步兵结阵围杀高览军的骑兵。

    吕翔的步兵阵多少还有些门道,高览骑兵杀进去之后就感到不小的压力,虽然给吕翔军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但高览军也不时的有战马倒下,骑士落地后很快就被砍得血肉模糊。

    卞喜、眭固在侧翼看到高览军已经陷入吕翔军阵的包围,于是变掠阵为主攻,从左右两翼杀了过来。

    由于对方都是骑兵,吕翔颇为头疼,只能分兵出来抵挡,这一分兵,高览军的压力顿减,立即转上反攻。

    三支骑兵杀气腾腾,不断斩杀吕翔军的将士,吕翔军惊恐莫名,而高览三军好像越战越勇,吕翔心知不妙,于是挥军撤退。

    高览也见本军损失不少,而袭击的意图已经达成,于是也挥军撤回东光县城。

    重合县那边,关羽率一万步兵进驻之后坚守不出,文丑屡次搦战,关羽都不予理会,文丑无奈即发起攻击,关羽亲率将士登城防守,数不清的弩箭从城头射下,还有不少是火箭,攻城的云梯都被引燃,很快就断裂开来,来不及撤下的文丑军将士从半空中活活摔死。

    文丑的第一次攻城受挫,只得扎营戒备,另想他法。

    阳信那边的袁绍部将蒋义渠挥军进攻,防守阳信的田楷在城中虚张声势,而主力大军从侧翼绕到蒋义渠军的后营,然后趁着黄昏突然发起攻击,蒋义渠军猝不胜防,仓皇应战,田楷军一边战斗一边点火,把蒋义渠的后营烧的一干二净,储备的粮草物资也被付之一炬。

    烧营的目标达成之后,田楷军即撤回阳信县城,再也不出战了。

    蒋义渠军的粮草物资尽毁,伤亡也不小,无力再图阳信,于是大军拔营后撤,田楷也由着他去了。

    南线的战事基本上告一段落,吕翔、文丑两军扎下营寨,就在城外来回巡防,试图困住两军。

    东光和重合两座县城的物资毕竟有限,总有消耗完的时候,只要有人往城内送补给或者城中有人出城筹集粮草,吕翔和文丑军就集中兵力歼灭之。

    吕翔和文丑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高览、关羽两位主将正在发愁这件事,城内军民众多,粮草储备却是有限。

    东光县城的储备,看样子也就只能维持半个月左右,重合县城的情况稍好,关羽毕竟兵少,维持一两个月问题不大。

    北方战场上,褚燕率铁骑两万从幽州渔阳郡往南长驱直入,高干的两万步骑混编部队被褚燕的铁骑团团围住,十二次突围均告失败,吕旷集合渤海郡北方所有部队冒死救援高干,半路上正好被攻下束州的于禁探知。

    于禁觉得机不可失,于是不顾征伐的劳累,率军急忙压上。

    吕旷志在救援高干,丝毫不敢恋战,与于禁部一交战就有序地向北撤退,于禁岂能给他机会?于是紧跟着压上,两军在渤海郡北部地带展开了厮杀,于禁军完全就是死缠烂打,不计较斩敌多少,只管缠住吕旷军。

    吕旷又气又急,看来不击败于禁,是不太可能救得高干的,于是亲自带队对战于禁。

    于禁见主将出马,大喜过望,一阵急促的战鼓声响起,于禁挥刀迎上前去,众将士奋勇争先,跟着于禁杀入敌阵。

    吕旷见于禁勇猛,决心擒贼先擒王,直奔于禁而来,吕旷的武技比于禁可是差了不少,一交手吕旷就大为后悔,但已被于禁缠住,难以脱身,麾下各部也与于禁军厮杀到一起。

    这一分心不打紧,于禁的大刀背击中了吕旷的后心,吕旷只觉得一股大力袭来,眼前一黑,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吕旷正要回马防守,只感觉脖子一凉,被马鞭缠住,于禁探手一抄,把吕旷直接从马背上擒住,横在了于禁马背上。

    于禁的左右将士连忙上来帮忙,把吕旷给捆了。

    于禁大喝一声:“主将已被擒,还不停手!?”

    这一嗓子喊得到位,厮杀不休的两军都停下了,各自退开,列成阵势。

    两军对圆之后,吕旷的部下见果然是吕旷被擒,打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纷纷弃械投降。

    有不少将士惊惧不已,趁乱四散逃走了,于禁军毫不在意,任凭那些人逃走,吕旷已被擒获,麾下的兵马自然也就无法北上,高干军彻底孤立无援了。

    于禁令全军收降吕旷麾下的兵马,除了战死和逃走的以外,计骑兵两千,步军一万三千余人。

    得胜之后的于禁军押着吕旷及其麾下降兵,径直返回了束州,然后组织全城巩固城防,以应不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90章 全线反攻(4)() 
周晋的人把于禁的战报传递给褚燕,褚燕大喜,于是令全军放开了打,高干军本来就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现在褚燕军没了后顾之忧,对于高干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连续五天的激烈战斗,两军都是筋疲力尽,但褚燕军斩获颇丰,将士们斗志昂扬,根本不觉得疲劳。

    高干军死伤过半之后,开始陆续有将士们投降,褚燕就分出数百人的收降队,负责接收投降的将士,然后转送到渔阳郡,让乌帕负责安置。

    渔阳郡往北就是乌桓大草原,这些年异族屡犯边境,百姓大多南迁,北部可以说是地广人稀,乌帕负责渔阳郡的防务,顺便也接管了政务,这些降兵都被派遣到渔阳郡北部地区,乌帕的政策是,土地免费开垦,除了开始供给的军粮之外,以后都由他们自谋生计。

    土地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宝贵的东西,这些降兵哪里有此优待?土地随便开,开出来就自己种,也不用上税,起初乌帕还担心他们逃走,现在看来,赶都赶不走了。

    在此后半个月的时间内,乌帕让几个受到优待的降兵悄悄回到高干军中,暗中搞宣传。

    激烈的战斗总算有了停战的机会,高干好不容易松了口气,但他很快就傻了眼,全营将士几乎一夜之间跑了三成,有的还是偏将级别的中级军官!

    第二天晚上,又跑了不少,高干斩了几个带头逃跑的校尉,但仍然阻止不了这种状态,无奈之下,高干只得撤军,南下途中又被于禁截住,厮杀了一阵,高干仅带十余名亲兵逃回了南皮。

    袁绍气得吐血三升,竟然一病不起,逢纪、郭图、荀谌、辛评等皆来劝慰。

    逢纪道:“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切不可对一时的胜败而耿耿于怀。”

    郭图道:“主公,属下有一釜底抽薪之策,可解当前之难。”

    袁绍道:“快!快说说,如何解此困局?”

    郭图道:“东郡太守曹操。”

    辛评道:“郭兄的意思是,让曹操出兵平原?”

    “正是,曹操之东郡太守还是主公表奏而得,又因与主公有旧,必定会助一臂之力。属下不才,愿凭三寸之舌,邀曹操出兵,刘备腹背受敌,关羽自然就要撤兵。”

    “此策只能去一路敌军,杯水车薪啊!”逢纪与郭图、辛评素来不和,出言反驳道。

    袁绍道:“能去一路就去一路,郭图就去游说曹操吧。再看看田楷那边有何良策?”

    逢纪道:“田楷乃是公孙瓒麾下,与我们素有仇怨,现在他兵强马壮,恐怕难以图之。”

    袁绍道:“文丑、蒋义渠两支军也破不了吗?”

    郭图道:“只要曹操出兵,关羽撤军,拿下田楷不在话下。”

    辛评道:“吕翔的兵马也可以集中到阳信,现在东光守卫严密,难以破城,我们可以先破阳信,然后往西进军,南皮则集中精锐全力防守,拿下阳信和重合之后,则可震慑东光。东光冀州军不敢轻动,就凭褚燕南下,拿下南皮却也是痴心妄想。”

    袁绍道:“乐成有颜良和淳于琼,问题不大,北方继续一军抵挡褚燕南下,不知何人可派?”

    逢纪道:“麹义可当此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