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好姐夫-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盛打开盒子,见里面是一枚光彩照人的丹药,看起来跟金属球一样,就问:“这玩意儿能吃?”

    左慈点了点头,姜盛却摇了摇头,说道:“你这里面有金石之毒,长时间服用必定会毒发身亡,我劝你也不要搞这些东西了。”

    左慈闹了个大红脸,尴尬地说道:“贫道以炼丹闻名于天下,你不让我搞这个,那贫道该做什么?”

    姜盛心念一动,说道:“我给你一个配方,你去搞,要是炼成了,你就是改变历史的人,千秋万代都会敬仰,不过呢,危险性很大!”

    左慈道:“有何危险性?”

    “有可能会爆炸,若是配料足够多,很可能会炸平你的道观!”

    “你有些夸大了吧?我之前炼丹的时候也被炸过,顶多就是炸裂了丹炉。”

    “信或不信都在你,但要是不注意,我也只能送你驾鹤西去。”

    左慈见姜盛不像是开玩笑,就道:“那不知这丹炼出来有何用?”

    姜盛道:“你先不要考虑干什么用,先炼出来再说!”

    姜盛边说边在纸上写了一行字,上面写了三样物品:硝石、硫磺、木炭。

    左慈接过去一看,感到不可思议,“就这么简单?”

    “是啊,这三样物品你认得吧?这是必需的三种原料,你找到之后要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进行炼制加工。”

    “硫磺和木炭都是容易着火的,嗯,不知道要按照什么比例?”

    “我要是知道,还用你去炼制吗?我只知道一点,炼制此物的时候,不可过热,否则就可能爆炸!”

    “好吧,那贫道就去试一试,不过你得派些人给我用,我一个人收集材料好难的。”

    “没问题,用多少人你报个数就行,我让荀彧安排。”

    左慈道:“我要二十名青年汉子。”

    “这没问题,人我给足,给养物资也给足,你只要把这东西给我做出来就行。”

    左慈拿着纸就走了,姜盛令人通知荀彧,全力保障左慈的道观,并派兵马在山下守护。

    邺城文武送来的礼物都被周仓放进了姜府的仓库,然后把登记了送礼者和礼物编号的册子交给了姜盛。

    姜盛见这些礼物很多都是奇珍异宝,顿感意兴索然,凭这些文武官员,从哪儿能弄到这些东西?恐怕大部分都是贪贿所得,于是让秦绾负责逐个退回,并在退回的礼盒中加了一张字条。

    这字条是姜盛亲笔所写,并盖着姜盛私人的印鉴。内容是:

    两袖清风何来奇珍异宝?

    忠义勤廉方为无价之礼!

    秦绾带着越女营将士来到姜盛府中,把堆积在仓库的所有礼品分发下去,然后逐家逐户地送回。

    那些文武官员见姜盛把礼物退回,都感到不可理解,同时又担心姜盛罢他们的官,等看到盒中字条才明白了姜盛的苦心。

    十常侍的下场,他们都知道,姜盛写这张字条就是点醒他们,并不是要对付他们,若是不思悔改,下场自然不用多说。

    有些文官把姜盛的亲笔字条奉若至宝,精心装裱之后,挂在书房显眼的位置,这种做法很快就流行起来,成为佳话。

    姜涵满月的时候,姜盛给邺城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发了请帖,邀请他们参加姜涵的满月宴,算是答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13章 军事学院() 
这回的满月宴,文武官员没有一人带贵重的礼物,都是些琴棋书画和玩具之类的东西,姜盛点收之后很是满意,就出席满月宴,向各位文武敬酒。

    赴宴的冀州文武官员欢聚一堂,姜盛举杯向大家敬酒,姜盛敬完酒之后,满堂文武就开始彼此行酒令,喝得不亦乐乎,从中午一直喝到傍晚,好在姜盛提供的这些酒都是度数比较低的黄酒,但一个个也都喝得东倒西歪。

    姜盛让周仓准备了小礼包,每名宾客告辞的时候都领到了一份,这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

    按着他们做官的惯例,这种宴席是敛财的好机会,可姜盛不仅不敛财,还给各位宾客回礼,也算是破天荒头一遭了。自此之后,姜盛清廉之名达于天下。

    初平四年(193年)二月初八,姜盛视察邺城外的训练基地,徐晃作为训练基地的总负责人,带着众将来迎接。

    公孙瓒覆灭之后,高览和田豫各领部分兵马留在各自辖地,徐荣、魏续、宋宪各领军三万分别屯于广昌、唐县、高阳三县,正好在涿郡与冀州交界地带连成一条线,严密防范刘虞军,褚燕和乌帕率军返回草原去了。

    张辽收拢了冀州北部的各处兵马,共计十万大军,班师回邺城;于禁撤回渤海之后也被姜盛召回了邺城。

    现在驻扎在邺城周围的兵力达到了十八万人,其中骑兵占了一半。这个时代骑兵就是陆战之王,各路诸侯麾下能有两万骑兵就已经是土豪了,就是实力雄厚的曹操和西凉,也不过是三万左右的骑兵,而姜盛一个冀州就有九万骑兵,这还没算草原上的六万铁骑和田豫麾下的一万骑兵。

    训练基地的集训工作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姜盛了解训练基地目前的状况之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建立军事学院!

    荀彧、田丰、戏志才、张辽、于禁、沮授、刘弘等人被召到训练基地参加讨论。

    姜盛道:“目前,我军遍布青州、冀州、幽州和塞外,已经具备了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但是,各级将领都是凭经验作战,将士们作战时也是只凭一股冲劲和蛮力,战斗胜败的关键在主将一人,一旦主将出现什么变故,则就算数万大军,也是必败之局,所以从将领到普通一兵,都要懂得打仗。而目前的培训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我军所需,我决定,在训练基地基础上,建立大汉军事学院。各位有什么好点子,尽管道来。”

    众人都没听过军事学院这个词,但也大概明白姜盛的意思。

    徐晃道:“据我了解,很多低级军官不识字,在作战指挥上全凭口传命令,一来军令会有所延误,二来口传军令难免会出现偏差,所以我认为集训重点要解决识字问题。”

    刘弘办学多年,对徐晃的提议表示赞同,又道:“虽然我没有参与军事作战,但从学堂结业的各府属吏反馈情况来看,传递命令最高效的方法还是文字,有些到偏远之地任职,全靠州郡下发的文书,若是不识字,难免会出现政令不通的问题。”

    张辽建言道:“目前我们麾下的兵马有些是跟随主公多年的老兵,作战颇有章法,但大部分还是新招的或者归降的,战术技能参差不齐,指挥协调也会出现脱节的情况,我希望新建军事学院,要形成一套完善的训练计划在全军颁行实施,那样就算是新补入的兵马也可以做到密切配合。”

    众人也都踊跃发言,讨论了一整天,结论基本上有三项内容:一是培养战术谋士,类似于后世的作战参谋;二是新兵训练问题,所有新补入姜盛麾下的官兵都要进行基础的文化体能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三是兵种特训和协同配合的训练。

    姜盛对于众人的发言暗暗称奇,没想到这东汉末年的人也能想到跟后世类似的东西,姜盛本来还准备把这些先进的理念解释给众人听,没想到众人都或多或少想到了这些。

    姜盛道:“各位思想超前,出乎我的意料,我已经草拟了一份筹建军事学院的计划,各位可以带回去,认真研读,提出修改意见,然后我们再行讨论,确保没有问题了,就开始建设。文若,建设学院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工人,这项工作你要提前进行,筹备物资。”

    荀彧道:“主公请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五天后,姜盛再次召集大家汇总意见,讨论筹建方案,最终确定下来,荀彧、张述在学院筹建方案之外,根据姜盛的想法,研究制定了建筑方案。

    大汉军事学院在邺城东北方约五十八里的地方,占地七千五百多亩,范围内有多种不同的地形,适合各兵种开展训练,西北方位上是山区,在规划方案中把北部和西部两大块区域划定为综合训练区域,设置了骑兵训练跑道、体能训练场、战术训练场、工兵训练营、游泳场、大校场、模拟城池、战马围栏等场地。

    东部为学员生活区,包括宿舍、食堂、农副业生产基地、休闲娱乐场地、给养仓库。

    中心区域为学院的办公教学区域,这里是军事学院开展理论教学的地方,也是全学院的指挥中心,第一期工程设置了三十个课堂和十处研究室以及图书馆。

    南部区域为学院警卫部队营区和大门区域。大门区域左右各百米的范围内是警戒区域,守卫着大门,再往两侧延伸,就是警卫部队的营房、武器装备仓库,西头和东头分别是冶炼工坊及原料仓库,西边工坊主要生产武器、钢材和箭矢等消耗品,东边工坊主要生产防具、鞍具和远程兵器零部件等。

    在整个学院外围,设置了高约十八米、顶宽十二米、底宽十四米的城墙,两端一直建到了西北山脚下,总长约十公里,每隔五百米设置一个城楼,城楼之间和城墙拐角处都设置了箭塔,城墙顶部外侧设置了垛口和配置守城弩、投石机的地方,皆以钢板防护。

    修建了一条宽五米的山路,从学院直通西北山顶,在山顶上设置了防御工事和兵器仓库,派兵守卫。

    整个建造方案规模宏大,防守严密,根本就是一座超大型的城堡!看到这工程量,荀彧大感困难,只得向姜盛求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314章 大治青州() 
这座军事学院的城墙高度、厚度都超过了邺城,而且都是砖石结构,工程浩大,加上姜盛要求的房舍都要砖石结构,只石材一项就足以搬空学院紧邻的这座山,还要木材、白灰等等。

    荀彧在向姜盛汇报工作的时候,姜盛又提出了一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