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我为王-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寨就在近前,一行上下人等,不由自主地增加了挥鞭的频率,却是在落日的余晖消失之前,赶到了水泊边。一行人在水泊边驻马,夕阳下的八百里水泊显得愈发浩渺,李瑾等人司空见惯,孟康、邓飞等人却是初见,不由震撼。此时一名亲卫从马鞍旁的一个黑布袋中拿出角弓、响箭,引弓朝天斜射,“咻···”箭失伴着尖啸落入了芦苇从中。

    李瑾手下直属的三百中权亲卫可以说是山寨最为精锐的一部分人马,武艺是一方面,但不仅要求弓马娴熟,敢打敢拼,更要胆大心细。要求高,入选之后,能获得的待遇也就高。当然,即便是山寨的普通兵士,待遇也要比官军中的禁军待遇好得太多。

    响箭落入芦苇丛之后,没片刻,从芦苇丛中驶出七八条小船,径直到了岸边迎接李瑾等人。领头的小船之上,掌舵之人,却是已经升为头领的王定六。

    船只到岸,王定六从船上跳下,行到李瑾身边,见礼之后,开口问候道:“王定六见过寨主,此行顺利否?”

    李瑾将王定六扶起,笑着回道:“六哥不必多礼,此行虽是有些波折,不过还算顺利,却是将水军的‘战船’给兄弟们请回来了。”

    王定六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兴奋地说道:“寨主将那位‘玉幡竿’给请上山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正是,”李瑾点了点头,对王定六说道,“我不光将‘玉幡竿’请来了,还请来了另一位好汉‘火眼狻猊’,六哥随我来见礼。”

    李瑾将王定六介绍给孟康和邓飞,两边见礼之后,见几人似有相见恨晚,把臂叙义的趋势,李瑾赶紧说道:“天色欲晚,咱们还是先上船摆渡过去,有什么话,到了山上再说不迟。”

    一行人当即上船,往岛上驶去。七八艘小船,自然是装不下这五六十号人,更不要说还有这许多战马,好在王定六已经派人通知了山北水寨,后续自然还会有战船到来。留下了一半的亲卫在此看守战马,其余人先行上岛。

    到了岛上,李瑾一行在水寨外下船,李瑾对王定六说道:“六哥,我们先行上山,就不去水寨了,还请通知李俊哥哥和其他水军头领一声,明日一早,大伙一道在山上聚义厅议事。”

    “寨主放心,兄弟们明早一定准时到。”

    “嗯。”李瑾笑着拍了拍王定六的肩头,领着孟康、邓飞等人往山上行去。

    过了旌旗林立的三关,来到聚义厅,正逢萧嘉穗还在厅中值守,几人说了几句,李瑾叫过一名管事为孟康一家以及邓飞安排住处,又命人准备了饭食热水送去。

    安排停当,李瑾让沈睿带着孟康等人前往住处,自己留在厅中与萧嘉穗说话。

    李瑾在主位坐下,萧嘉穗坐于下首,李瑾问道:“哥哥,山寨近来一切可还好?”

    “没有官军前来征剿,山寨一切稳定,有程万里助手,山寨上下事务也还算顺利,不过最近却是没有百姓上山了。”

    “水泊周边的贫苦百姓愿意上山的基本上已经在山上了,不曾上山的,要不是家有薄产,要不就是对山寨没有信心,不肯上山从贼,污了自家清白家声的,山上现在也容不下那许多人了,北地咱们大可以在当地直接招募流民,不用再从山寨迁移过去,当下来说,百姓不继续上山,对山寨影响还不大。”

    萧嘉穗点了点头,说道:“我与程万里商量过,想法也与寨主差不多。现阶段咱们还是要继续巩固自身的实力,日后咱们还要与官军打上几场,到时候自然会有百姓继续上山,这样一来,山寨不会没有人手可用,也不至于因为百姓蜂拥而至,使得山寨上下手忙脚乱。”

    “嗯。”李瑾应是,心中也是与他们一般想法,听到萧嘉穗两次提起程万里,想起自将他俘虏上山之后,自己还未曾关注过,心中一动,便开口问道:“哥哥两次提起程万里,此人我倒不曾深入接触过,听哥哥言语之间多有赞赏之语,想来其人还不差。”

    听李瑾提起自己这段时间的助手,萧嘉穗面上也露出笑意,说道:“不错,此人前半生虽只是一介西席先生,靠了童贯的抬举才做到一州知州,但其人对于民事并不陌生,处理起大小事情来,也是井井有条,童贯将他抬举为一方牧民官,虽是任用私人,但也还算是人尽其才。”

    “既是如此,他如今又是为山寨做事,往昔也不曾有什么虐民害命的过失,哥哥下去安排一下,将他充入山寨政事堂,日后做起事来,也好是名正言顺,只是不知道这曾经‘一方牧守’,自己愿不愿意?”

    “想来那程万里该是愿意的,不然的话,这段时间以来,也不会尽心为山寨办事。”

    “如此便好。”

    赶了一天的路,李瑾此时也着实是有些困乏了,又与萧嘉穗说了会话,了解了这一个多月山上的事务,便说道:“事情差不多了,我也有些累了,就先回去了,哥哥也早些歇下吧。”

    萧嘉穗也跟着李瑾起身,说道:“今天的事情也处理完了,正好与寨主一道。”两人便一道出了聚义厅,往山后住处行去。

    此时天已黑了,不过两人耳聪目明,身前身后又有人打着灯笼照着,倒也不虞看不清路,途经一处院子,听到隐隐有孩童读书声传来,李瑾心中一动,便说道:“听到这孩童读书声,倒是让我想起来了,不知道山上的孩童们是如何蒙学的?”

    萧嘉穗回道:“山上多半是普通百姓,读书人实在太少了,以前闻先生在时,他民事精熟,游刃有余,会抽出时间指点山上的孩子们读书,小可不才,本事不及闻先生,自他去往北面之后,便只能由大些的孩子们领着小一些孩子读书,不过也就只能让孩子们识字而已。”

    李瑾停下了脚步,暗骂自己糊涂,说道:“是我疏忽了,咱们要想成事,日后没有读书人可不成,最好便是长山寨的孩子们开始培养。”

    “读书自然重要,但是山上有些学问的读书人都在政事堂做事,实在抽调不出人手来了。”萧嘉穗有何尝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样吧,山寨政事堂的人手,每天安排一到两个人去为孩子们蒙学,或者直接抽调出几个人专门负责此事。”

    萧嘉穗点了点头,忽的心头一动,想起一个人来,说道:“寨主,我倒想起一个人来,在给孩子们启蒙一事上,或许能起上大用。”

    李瑾好奇道:“不知哥哥说的是谁?”

    “正是程万里之女,程婉儿。”

第一百五十七章 反对() 
    “程婉儿?”

    “不错,程家乃是书香门第,程万里此生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自小聪慧过人,程万里便教她读书写字,到了如今,学问不敢说有多高,做一个州学教授总是可以的。”

    宋代地方官学在三次兴学运动中得到迅速发展,地方官学教授的设置逐渐普及,选任制度随之不断完善,由朝廷特注转变为举辟、考试学官,并根据不同情况实行指射、定差法等任学官法,而州学教授除了传道授业、管理州县官学外,还要主持并参与地方文化活动,有的还直接参与地方政务,职掌的逐渐多样化,凸显了他们在处理地方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由此可见,程婉儿能得到萧嘉穗足任州学教授的评价,实属难得。

    程婉儿的才名,李瑾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一直未曾想到而已。说起来,当初将程家俘虏上山之时,山上不少兄弟还以为李瑾是对程婉儿有什么心思,不过程家上山之后,李瑾一直不曾有什么动静,更是没有去见程婉儿一面,这一则八卦消息才不攻自破。

    “那程婉儿能得哥哥这般评价,想来确有才学,只是她是高门女子出身,不知能否愿意在山上抛头露面?”李瑾不确定似程万里这样的传统文人教导出来的女儿,是否愿意在出嫁之前走出闺房。

    萧嘉穗反问道:“教书育人,此乃有大功德之事,又怎么会不愿意呢?”

    见萧嘉穗这般说,李瑾点了点头,道:“一事不烦二主,既然如此,那此事就烦请哥哥走一趟吧。若是那程婉儿不愿意就算了。”

    “嘉穗省得。”

    李瑾与萧嘉穗两人住处相近,做一路行,沿路谈些闲话,又一道去看了孟康一家和邓飞是否安顿好了,然后才各自回房歇息。

    虽然连日奔波,第二天一早,李瑾还是早早起了,活动活动身子,练了一通武艺。此次下山,新增加了邓飞孟康两位头领,乃是山寨的收获,于李瑾个人而言,与卢俊义一战,对提高自身的武艺却是意义不小。武艺一途,闭门造车从来成就有限,与人切磋较艺,取长补短才是精进之途。自与卢俊义一战之后,沿路之上,李瑾都在总结得失,只是路途之上没抽出空来演练,如今回了山寨,正好进行验证。

    演练一回武艺,出了一身热汗,倒是将连日来赶路的疲惫驱散了。李瑾又回房洗了个澡,更是精神百倍。

    换了一身衣服,李瑾领着随侍的几名亲卫往聚义厅走去,从后山到聚义厅这一路上,却是不断遇上刚出家门的头领,寒暄之后,正好走做一路,到聚义厅外广场上之时,却是正好遇上了上山的一众水军头领,正好一道进入厅中。

    入了聚义厅,众人有条不紊地走到自己的交椅前,孟康和邓飞却是自觉地找了靠后的位置。待李瑾走上主座坐下之后,众人才一一坐下。

    一阵衣袂摩擦声响过之后,聚义厅重归安静。李瑾左下首,乃是一林冲为首的一众领兵头领,右下首则是以萧嘉穗为首,坐着安道全、汤隆等一众头领,不过今日右边最后却是多添了一个人,乃是程万里。邓飞、孟康两人却是暂时坐在了左边最后。

    见众人都已经安坐,李瑾率先开口:“某下山月余,全赖山寨中兄弟在山寨辛苦留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