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我为王-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睿,当下而言,山寨虽然势大,我们毕竟还是‘贼’,虽然我们自己不这么认为。”说到这,李瑾扯了扯嘴角,然后接着说道,“但是在世人的眼中,我们就是‘贼’,若不是走投无路,有几人愿意背上这样的名声呢?你武二哥是清白人家,家中有相依为命的长兄要照料,如今又做了缉捕使臣,你我既然与他是肝胆相照的兄弟,邀请他上山,他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岂不是让他为难吗?”

    一旁并骑的扈三娘见沈睿略有些闷闷不乐,有意将话题岔开,便说道:“这位武二哥究竟是什么人?你们还没对我说过呢。”

    李瑾微微一笑,正要回话,沈睿却是已经重新提振起精神,抢先开了口:“嫂嫂,我来说。那时候我们”随即一张嘴巴拉巴拉,说个不停。

    沈睿也是知道,李瑾与扈三娘已经定下了终身,所以在没有扈家人当面的时候,总是叫扈三娘嫂嫂的,扈三娘纠正了他两次,也就没在意了。从她内心来说,自然是欢喜的。

    听沈睿说完,扈三娘叹道:“既是打虎好汉,为人也是义气可信,只可惜,却是为世俗声名所累。”摇了摇头,忽然又转头对李瑾说道,“你将关胜那几个人带上,一路上却又不见你去向他们劝降,打得是什么主意?”

    “关胜这人不光形似其祖,脾气也有几分雷同,又岂能为我三言两语所动?莫如让他亲眼看看,我和山寨的弟兄们做得到底是个什么事业来得更有说服力。”

    “那他要是宁死不从呢?”

    “不会的。”李瑾的自信不光来自关胜原本降了宋江的行为,更来源于与他亲自接触后对他郁郁不得志的心理的了解,“他已在蒲东巡检任上蹉跎日久,其祖何等荣光?活在这种骄傲之下,自身的本事又不在别人之下,他绝不会允许自己就这么籍籍无名地过完后半生。”

    “你就这么有自信?就不怕他一心要为朝廷尽忠吗?”

    “我给他一个建功立业,扬名域外的机会,他若是执意不要,我也认了,只好随他去便是。”虽是对扈三娘这般说,李瑾却是不信关胜到了北地还是执意不降。

    别过武松,于路再无他事,一路上晓行夜宿,饥餐渴饮,过高唐州、德州、沧州,未免多事,一路都是绕城而走,最多是在小镇、市集采买事物。

    历时十余日,李瑾一行在十一月初到达了白沟河边。

    扈三娘从小到大从未出过远门,连着赶了十多天的路,路上又都是在野外宿营,却是一直没有休息好,此时面上有些掩盖不住的疲态和憔悴神色。

    “过了河就是我梁山管下,现在时日还早,今天晚上就能赶到城中,到时候就能好好休息了。”

    在自己的心上人面前,扈三娘也无须掩饰,长出了一口气,说道:“终于要到了吗?”

    “等会找一处浅滩渡河,接下来就是一片坦途了。”

    扈三娘在马上四下看了看,疑惑道:“说起来,毕竟是两国边境,怎么这边不见半点防御?”

    “虽然沿河设有不少军堡、城寨,但两国承平已过百年,加上军政败坏,除非特意到军寨之中,四下野地很难见到巡弋防备的官军的。我们特意选的偏僻无人之路而行,自然就更见不到了。”李瑾对她稍作了一番解释。两国虽然承平百年,但是边境之地,军备废弛到这种地步,确实难以叫人不暗自叹息。

    “寨主,找到适合渡河的浅滩了。”听了周正的禀报,李瑾收拾心神,吩咐道:“走吧,渡河。”

    “是。”

    原本就是浅滩,如今又是冬日,河水最深处还不到战马的肚子,虽然有不少的大车,但是上下人等齐心协力,还是很快就渡过了冰冷的河水。

    正准备在水边点起篝火,稍作休息,待将打湿的衣物烤干之后再次起行,却是有十来个人纵马而来。

    纵马到了近前,领头的骑士大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看来贯忠兄长和闻先生经营得不错啊。”李瑾心中暗自说道。

第一百九十三章 城外相迎、宴饮() 
时近傍晚,武清城外,以闻焕章、许贯忠两人为首,在城中的头领都在城外等候,城中百姓见了,都是惊奇,不知道是哪一位大人物要来,让城中的主事之人和将爷们都要出城等候。

    “踏踏踏······”阵阵的马蹄声传来,从急促的蹄声便听得出来,马上骑士着急赶路,并没有吝惜马力,而是不断挥鞭,催马疾行。伴随着马蹄声,官道上烟尘大起,隐约可见百五十骑朝着城池疾驰而来。

    见了疾驰而来的战马,许贯忠、闻焕章等等候的诸位头领面上都是掩盖不住的喜色,一身皂色直裰的广惠开口振奋道:“寨主来了!”

    纵马疾驰而来的正是李瑾一行人。今日上午渡河,正好遇上了山寨的巡哨,李瑾一行表明了身份,那一行巡哨却是李瑾离开之后新编练的,自然没有见过李瑾,却也不敢有半点怠慢,亲自将李瑾一行送到了正在边境巡视的管龙面前。相别已久的兄弟见了面,自然兴奋异常,正好管龙已经巡视完了,要返回武清城,正好与李瑾合做一路。

    眼看离城不远,李瑾等人打马先行,剩下步行、赶车的大队人马从后面慢慢赶上来。

    远远地看到了在城外等候的一行人,李瑾等人都是下意识地快加了两鞭,不一时,便到了城门近前。

    李瑾一勒战马的缰绳,战马长嘶而起,前蹄在空中停顿片刻方才落下,许贯忠等人此时却都是一脸肃容,一起抱拳作揖,齐声见礼道:“参见寨主!”

    李瑾赶紧从马上下来,扶起了许贯忠和闻焕章,又对后面几位头领虚扶了一下,一边说道:“都是自家兄弟,众位哥哥不必多礼。”

    待众人都起了身,李瑾看众人面上都是精神焕发的模样,显然,这段时间辽国方面施加的压力并不算大,众人都还应付得来。便说道:“看到诸位兄弟安好,我就放心了。”

    许贯忠听李瑾这么一说,便说道:“上半年析津府却是进剿甚急,若不是呼延统制和韩滔、彭玘二位将军增援来得及时,只怕就没这么轻松了。”许贯忠这话也并不全是谦辞,前次香河城之战,若不是呼延灼领着铁甲连环马及时来援,胜负却是难料,若真是败了,梁山在此地维持的局面不说完全崩坏糜烂,至少不会像现在这般轻松。

    许贯忠作为山寨在北地武事方面的首领,身上担负的担子最重,李瑾身为一寨之主,更能明白许多兄弟的性命交托在自己的身上是何等沉重的一种压力。闻言,用力拍了拍许贯忠的肩头,认真说道:“兄长和各位兄弟都辛苦了。”

    “寨主也是四处奔走,连战官军,尚未言苦,我等岂敢称累。”许贯忠谦虚了一句。

    李瑾又拍了拍他的臂膀,转头看向他旁边的这一位生面孔,见他身材长大健壮,也是一番猛将气度,心下欢喜,笑着说道:“这位便是阵斩萧乙薛的董才了吧?我可是早就听贯忠兄长提起过你的大名了。今日见了,果然是个好汉子!”

    虽然是头次见这位名传天下的梁山寨主,心中虽然激动,董才面上却是半点不露怯,向李瑾抱拳见礼之后,努力平静着说道:“谢寨主夸赞,寨主叫我董庞儿就好。”

    李瑾含笑对他点了点头。见过了不认识的董才,李瑾又与闻焕章、广惠、呼延灼等人一一见礼问候,然后将扈三娘和扈成介绍给众人。大家就在这城门口寒暄了半天,闻焕章说道:“寨主远来辛苦,咱们大家还是先进城吧。”

    落在后面的大队人马,自然有城中之人妥善安置。当下一行人一起进城,往城中官衙行去。

    城中百姓见了闻焕章和许贯忠,还有时常在城中露面的几位将爷都是主动行礼、招呼,看得出来,这些百姓在梁山的治下过得还不错。不过他们都是奇怪,不知道被这几位大头领簇拥在中间的那位相公是哪一位大人物?值得这许多主事之人如此尊重?

    李瑾见了这般情形,满意地点了点头。山寨刚入主武清城时的境况,自己再清楚不过。如今有闻焕章和许贯忠两人主事,加上其余人等从旁辅助,此地经营得果然已经有了声色,不敢说比肩大宋境内富庶州府,至少与一般县城已经无异了。李瑾对一旁与自己并辔而行的许贯忠说道:“城中的百姓却是比我离开之时多了许多啊。”

    “北面战事一直不曾停歇,南逃的百姓也几乎是天天都有,此前我也是焦头烂额,多亏了闻先生前来主管民事,将诸事理顺,才能将这许多百姓安置得好,寨主若是早上半年来此,只能是一片混乱,却是见不到百姓这般安居乐业的景象。”

    听到许贯忠这般谦虚,还没等李瑾说话,闻焕章却是先笑着说道:“贯忠又何必自谦?我也不过是萧规曹随罢了。”

    “先生大才,岂是贯忠可比?”

    李瑾笑着止住了两人,说道:“先生和兄长,还有咱们梁山这上下一众兄弟,都是有本事的,山寨要是想继续壮大,却是少了谁都不能成事,两位不必谦让。”

    “寨主说得是,两位先生都是大才,咱们又都是一家兄弟,这般推来让去有什么意思?忒不爽利!”直率的广惠这么一说,三人都是一阵笑。

    一路说笑着,不觉就到了城中官衙,闻焕章早已吩咐人备下了热水,当下请李瑾等人先去梳洗,洗去了一身的风尘,再开酒宴。

    李瑾等人洗漱完了,不仅洗去了一身尘土,也重新振作了疲惫的精神。众人便在后堂开宴,虽然天色已经黑尽,堂中却是灯火明亮,气氛热烈。

    李瑾自然是当仁不让地坐了首座,左右两边则分别是闻焕章、许贯忠,其余头领,除了在香河一线驻守的史进、朱武,以及宁河的管豹、杨春、陈达,俱都在座。

    “诸位兄弟,此地局势平稳,全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