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我为王-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果分割完毕,一众头领说笑着出了聚义厅,各自回营处理事务。

    第二天,那黄安还是被当众绞死了,尸体让几个胆大心细的士卒趁着送到济州府衙门口去了。

    隔天一大早,济州府的公人开门办差,见到死不瞑目的黄团练,顿时被吓得屁滚尿流,跌跌撞撞的跑进府里报信去了。济州府尹当时正在穿官服,吓得手中的腰带都掉到了地上。反应过来之后,赶紧让人将尸体收敛了,又派人将太师府上的干办找来,商议对策。

    那太师府的干办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吓了一大跳。和府尹商量过后,他决定暂时先回东京禀报太师,请太师拿主意,府尹也上表报告,请朝廷调精兵征剿。做完这些,府尹又派了一队人带上金银礼物,由自己的儿子带队,上东京去使用,只求能保住头上的乌纱帽。

    “这回这一关怕是不好过啊!”府尹心中暗自叹息道。想他也是经过层层科考走上的仕途,人到中年,外放为一州府尹,原还想“大展宏图”,不想治下先是出了王伦,官军屡次进剿不得,好在他声势不算太大,还能瞒住,现在又来了个更厉害的李瑾,声势哪里是王伦那个落第举子比得上的?又接连做下几件大事,决计是瞒不住的,他也只好上报了。

    如今损失了三千人不说,关键是给蔡京留下了办事不力的坏印象,他心中怎能不着急,怎能不担忧?

第五十八章 跳出水泊() 
接连打退了官军的两次征剿,第二次还是两千五百人的军队,山寨总算是迎来了暂时的安稳,头领们每日都是安心练兵,整治山寨,山寨上下越发地井井有条。

    如此安安稳稳地过了两个月,济州府的眼线传来消息,原府尹被调走了,新来了个姓宗的府尹,随府尹同来的还有一个军官,乃是新任团练,这两人到任后虽然是商议着招兵买马,却显然是敷衍了事,丝毫没有要进剿梁山的意思。

    又等了一个月,始终是平安无事,李瑾和一众头领商量了一下,差不多确定济州官府现在是被吓破了胆,不敢再来讨野火了。

    左右现在山寨走上了正轨,也没有战事,李瑾静极思动,想到自己的一系列谋划,准备下山一趟,不过这次下山却不是轻装简从,而是要带着兵马去北地探路了,八百里水泊虽好,但是相对于整个天下来说还是太小了。但是现在的大宋境内,局势还没有败坏,朝廷的掌控力还在,李瑾也不想做出头鸟,干脆准备先跳出水泊,在北方壮大声势。

    辽国现在是内忧外患,正是李瑾浑水摸鱼的好时机。

    这天正午,李瑾命令在聚义厅值守的军卒敲响聚将鼓,将山寨的头领聚集起来,商议行程。

    听到鼓声,山寨各处的头领们放下手头的事情,陆续赶来,一刻钟后,便全部聚齐了。等李瑾在首位坐下之后,众人才分两边坐下。李瑾开口说道:“距离上次官军征讨也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想来官军暂时不会再打山寨的主意,今天召集众位兄弟,是有要事要与各位相商。”

    “是要到何处厮杀?兄弟们每日操练不停,早盼着能下山来一场痛快的!”鲁智深说道。山寨现在三军上下,大小战兵五千余人,每日操练不停,不过没有大的战事,只是隔段时间下山取粮一次,权当练兵而已。

    “非是厮杀,是小弟要往北地一行,为将来探探路。”李瑾沉声说道。

    李瑾的打算也没有瞒着他们,虽然没有说得很清楚,但大家多少还是知道一点情况的,萧嘉穗闻言,开口问道:“寨主是决定要动手了吗?”众人都看着李瑾。

    李瑾摇摇头,说道:“现在咱们对北边的都不熟悉,这一次下山主要是为了打探打探情况,为将来做打算,真要动手,至少也要等到来年开春。”

    “既然此次只是探路而已,寨主何必亲自去?”闻焕章问道。

    “此事关乎兄弟们的未来,山寨又没有对北边熟悉的兄弟,不亲自去一趟,我实在放心不下;何况现在山寨也没有什么事,兄弟们各司其职,我此时下山一趟也合适。”

    他这么一说,众人也就不再劝了,林冲问道:“此次寨主下山,该由哪几位头领相随?”

    “我随寨主去!”“我也去!”……鲁智深、阮小七等几个粗豪的汉子都是直接开口。

    李瑾伸出双手示意众人安静,等众人都不说话之后才说道:“此行虽是探路,不过北地毕竟不比境内,人手却也不能少了,就由林冲哥哥和史进师兄两位带马军一营和我一道,贯忠兄长熟识地理,又会北边各国话语,也和我们一起,其余各位兄弟便在山寨留守,毕竟不知道官军是否还会再来。”

    “史进兄弟和寨主一起北去,马军三营的训练怎么办?还是我随寨主走一遭更为合适。”徐宁抱拳说道。

    李瑾笑着说道:“史进师兄在边境之地历练过,经验丰富些,和我一道去正好合适,至于三营的训练就烦劳兄长和杨志哥哥一起抓起来。再说了,兄长孩子还小,正是玩闹的年纪,若是嫂嫂一个人,只怕照管不过来,兄长还是留守的好。”他这么一说,徐宁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定下了此次下山的人马,李瑾说道:“此次下山,山寨的一切事物就交给各位留守的兄弟了,大小事务由闻先生暂时做主,各位哥哥务必尽心!”

    “寨主放心!必定不叫山寨有失。”闻焕章起身拱手说道。

    “寨主放心!”留守的一众头领齐声说道。

    要往北地一行,又是大队人马出行,要做的准备就不是一时片刻能做好的。过了两天,一众人马才准备妥当,启程下山。为了这次行动,下山的一营马军全部配上了马。

    在李家道口的酒店与一众兄弟喝过送别酒之后,李瑾他们随即上马出发。好在此前与济州官军交战,缴获了不少甲胄装备,下山的人马都穿戴起来,扮做官军也好掩人耳目,这样一来既不会有不开眼的蟊贼打主意,一路上的州府也不会过问,便是有人查问,林冲在禁军这么多年,也能支吾过去。

    赶路途中,也没什么事情,李瑾四人在前面慢行,李瑾问道:“贯忠兄长是大名府人,可曾到过辽境吗?”

    “三四年前,随一支商队进入过辽国,去过析津府、大同府等地。”

    “兄长去过燕云十六州?”

    “毕竟是我汉家故地,找机会游历了一番,不过没有全部看过。”

    “兄长看那十六州如何?”

    “十六州为险要之地,不管南下还是北上,都是易守难攻的要冲。不过自檀渊之盟以来,宋辽两国已是维持了百年的和平,两国之间互通有无,商贸倒是极为发达,是为辽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也是汉人最多的地方。”

    “可恨如此险要富庶的汉家江山被那儿皇帝卖了!”史进恨声道。

    “无怪太宗皇帝对十六州如此重视,数次北伐,可惜都以失败告终,数十万人的生命只夺回了莫、瀛两州。”林冲也是叹息着说道。

    李瑾则是接着问道:“十六州之地,汉家百姓生活如何?”

    许贯忠回道:“由于唐末藩镇之乱,以及五代十国时北地汉人与异族长期相处,其后又在辽朝统治下生活了近二百年,北地汉人已经胡化较重了,但是辽国采取了既拉拢又排斥的作法。辽朝用科举、任官和婚姻来使汉人忠于自己,但是又不信任大多数“非我族类”的燕云汉人,而将其置于社会的底层,加上近年来辽国境内也是吏治败坏,贪腐横行,各族之间也是矛盾重重,北地汉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如此说来,咱们倒是有很大的机会了,怕就怕辽国是铁板一块,咱们才是无从下手。”

    许贯忠三人都是点头。

第五十九章 偶遇没羽箭() 
四人正在前头说着话,后面却传来一阵人喊马嘶,士卒的惊叫声不绝于耳。四人闻声回头看去,却是队伍中一匹马突然惊了,在队列之中横冲直撞,不少马军猝不及防之下被撞翻在地上。

    那匹马本来在队列中间,突然发作,没一会儿就冲出了队列,马上的人身材不高,此时惊慌失措,正大呼小叫:“大哥,救我!”声音好不耳熟。

    说话间,那马就从李瑾四人身边冲了过去,李瑾一挥手,马鞭落在身下坐骑之上,马匹吃痛,提速追了出去。

    追出二三十步,赶上了那匹惊马,两马并行,李瑾总算看清楚了马上的人是何人。你道是谁?却是沈睿这小子。李瑾是气不打一处来,有心想给他一个教训,只是看他手足无措的样子,眼看着就要从马上掉下去了,加上他求救声不断,终究是不忍心,一探手,抓住了惊马的缰绳。

    两马并行片刻,终于在李瑾的拉扯下停了下来。

    看马安定下来了,沈睿长出一口气,看身边的李瑾脸色不好看,赶紧说道:“多谢大哥!”

    李瑾一挥马鞭,轻轻抽在沈睿的身上,说道:“你小子怎么回事?不在山寨好好待着,怎么混到了队伍里?”

    沈睿嘿嘿一笑,说道:“这不是在山寨待烦了嘛,想跟大哥一起下山见识见识。”

    “就你小子现在这样,文不成,武不就的,骑个马都骑不好,下山见识什么?”

    “大哥看不起人,我最近很努力的,闻先生都说我进步很大。”沈睿不服气地争辩。

    “进步很大就是偷偷跟着我下山?”

    “闻先生还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

    “你读万卷书了?”沈睿话还没说完,就被李瑾堵回去了。

    这时,许贯忠他们三人也赶了上来,沈睿和他们也混得熟了,对许贯忠说道:“许先生,大哥他欺负我,你给我说两句话啊。”

    许贯忠看得出来,李瑾纯粹是因为担心沈睿的安全,才故意板着一张脸,此时笑着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是没错,你这个年纪经常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