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秦-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可不是能让扶苏吃惊的原因,因为一来扶苏向来不认为这些宝物有何可贵之处,二来他也对古董完全没有鉴赏的能力,虽然看出这东西的确不凡,但却不知它好在哪里。可是当扶苏用手将这方印玺从锦盒中提出来,看向它刻有字的一面时,才完全被惊呆了。只因上面刻着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莫非就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流传最广的一件宝物和氏璧吗?”扶苏的心脏开始跳得飞快了,只因这东西实在是太有名了,历史上因它而死的人也实在是太多了,想不到自己却这么轻易就将它得到手了。
但随即扶苏又有了一些犹豫,据他有限的知识记得这和氏璧是缺了一角用黄金镶补上的,所以才会有金镶玉这个词的出现。但转念一想扶苏却嘲笑起自己来,自己显然是被发现这和氏璧的一幕给惊呆了,居然忘记了年代。和氏璧破损是因为王莽篡汉,太后以之砸向他而缺的一角,可现在还是大秦的天下,离着西汉末年还有数百年的时间呢,这和氏璧自然是完整的。而且按如今的情形来看,历史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扭曲,连汉都未必会有了,更别提什么王莽篡汉了。“看来这和氏璧说不定能保持完美流传后世了。”扶苏想着,又请请地将它放回了锦盒之中。与刚才将它提出来时的动作不同,放回去的时候扶苏手上就轻柔得多了,生怕自己一用力就将这件真正的国宝给弄坏了。而后扶苏也不在陵寝中多耽搁,立刻就带了人回皇宫而去,这让许多大臣都莫名其妙。
现在扶苏将锦盒放在了铺满了锦被的龙榻之上,当着小桃的面将它打开从中取出了那方和氏璧。小桃看着扶苏郑重其事的样子,心中也有了一丝紧张,待看到只是一方印玺的时候却发出了一声失望的叹息。扶苏不解地看了她一眼,将和氏璧掉转身来给她看道:“这可是传国之印和氏璧啊,你怎的好象很失望的样子?”
“和氏璧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小桃依旧是一脸的茫然。
扶苏这才想到在这个时代并没有多少书籍可以阅读,人们的知识面自然很是狭窄,特别是象小桃这样从小就成了别人侍女的人,更是一字不识,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活下去,所以不认识这和氏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天下间能够认出和氏璧来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还都是身份显赫的人。于是扶苏决定向小桃讲述一下和氏璧的来历和它的珍贵之处。
扶苏将玉玺拿在手中不断地把玩着,开口道:“在两百年前,有一个楚国的玉匠在山上找到了一块他认为是绝世好玉的石头,便将他献给了自己的大王。但因那玉还是一块璞石,而楚国宫中的玉匠又不识货,所以便将它扔还给了那人,而且楚王因怪其欺骗自己就将他的一条腿砍了下来。”说到这里时,小桃发出啊的一声,忙着用手堵住了身边正在榻上瞪眼看扶苏的儿子的耳朵。扶苏一笑,接着道:“那玉匠虽然被砍了一条腿,但他心仍不死,在那楚王死后,新王即位,他又捧着那玉石去见了新的楚王。新楚王也命人仔细检验了这块玉石,但结果还是如上次一般,所有人都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那玉匠的第二条腿也被砍了下来。”
“这人也太可怜了,可楚王也太残忍了,他只是一片好意,就算那玉石是假的也不必砍人的腿啊。”小桃一脸同情地说道。
扶苏道:“或许这就是王者的威严吧。但是这玉匠为了这块宝玉不被埋没,还是坚持要将它献给楚王,他等啊等,终于这个新上位的楚王也死了,但当他想抱玉去见第三任楚王的时候,却因为双腿都断了无法再进宫。于是他便抱着玉石在山上痛哭,不料却惹来一人相问,那玉匠便把事情都告诉了那人。那人为玉匠的遭遇所感动,便答应替他将玉石带进宫去。而这第三任楚王比较明事理,便当中命人将此石剖了开来,果然其中有一块稀世之玉,于是楚王便命大匠将它雕琢成了一方印玺。又因那发现此玉石的玉匠名叫卞和,为了纪念他,楚王便管这玉玺叫和氏璧了。而这就是那方用一个人的两条腿才能找出来的和氏璧了。”
小桃这才恍然道:“原来它是这么来的啊,怪不得皇上说它很是宝贵呢。”说着也伸手摸了摸玉玺。随即她又问道:“既然这玉玺是楚国之物,怎么又来到了我大秦呢?”
“这便是另一个故事了。”扶苏继续说着故事,“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乱之后,这和氏璧便流落到了赵人手中。而随着时间的久远,中原各地的君主也开始知道了有这么一件宝物,他们都开始打起了和氏璧的主意。其中有派兵硬夺的,也有以城池去换的。那赵国当时国力正盛,武力上能一举将其击败的并不多,而且还有其他各国在旁虎视眈眈,所以最后大家都用了以城池换和氏璧的办法。而我大秦的先祖更是出了一个大价钱,用十五城换一方玉玺。这终于使赵王动心,再加上当时我大秦已经雄居天下诸侯之首,所以那赵王只得谴一叫蔺相如的人携了玉玺来到咸阳。不料秦王只是意在和氏璧,并无真心将十五城给赵国。于是那蔺相如便手持此玉威胁秦王,说若他胆敢硬夺,自己便将此玉掼个粉碎。秦王因不忍见宝物被毁,又不想将城池给赵人,最后只得放了蔺相如和玉回去了。这便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小桃先是听得津津有味,随后却有些不解地看着扶苏,因为他说的秦王可是自己的先祖啊,但在他口中却完全不当一回事。其实扶苏只将这里的秦王当成是故事和历史中的一个人物而已,从未将自己和与有任何联系。小桃也不点破,只是奇怪问道:“皇上既然那玉玺还在赵,怎么先祖却到了这里呢?”
扶苏笑道:“你忘了吗,始皇帝灭了山东六国,这赵也在其中,连他们的国土都保不住的赵人又怎么可能保得住这一方玉玺呢?”小桃这才了然地点了点头。但扶苏的话还没有说完:“始皇帝得到此物之后便决定将它作为我大秦的传世之宝,便命李斯在其上刻下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而它也就成为了我大秦的国玺了。”
“皇上连它都已经得到了,这就说明皇上的确是始皇帝定下的真正的继承之人,不然怎么不见那胡亥、子婴得到它呢?”小桃也欣喜地说道。
扶苏呵呵一笑,又将玉玺放回到锦盒之中,道:“这或许是始皇帝在天之灵护佑的我吧。”小桃只当他指玉玺到手这件事,扶苏指的却是自己是因为看了秦始皇的日记才会想到去秦皇陵祭拜他,这才使自己得到了这和氏璧。
和氏璧到手之后,扶苏更觉得自己当是得天庇佑的能够将这乱世结束的人,于是他更加加紧了对士卒的训练,随时准备着和楚人的战斗的开始。
不料和项羽的战争没有开始,北边却传来了消息,说是匈奴人又一次出现在了边境之上对一些小城镇进行了骚扰。这让扶苏很是恼火,立刻便命身在北地郡的蒙毅带兵前去平定,并要他务必给这些匈奴人以沉重的打击,让他们知道现在大秦的厉害。




第二百零二章草原风云
匈奴人在这夏秋之交突然袭击北方诸郡并不是因为他们又遭到了灾难,牧民无法维持生计了,而是因为他们要报仇,报这一个月来在草原上的牧民被杀的仇恨。在这些日子以来,草原上突然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骑兵,他们倏忽来去,就连熟悉草原地形的牧民们都找不到他们的下落,可他们却总是在各部落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对他们突然发起进攻,烧杀劫掠。每次完事之后能活下来的牧民极少,但随着受害的小部落越来越多,各个部落都知道了草原上有这么一群人的存在,而从幸存者的口中得知这些人都是中原来的。
这一下各部落的头人们就受不了了,以往他们只知道是自己带了人去中原抢劫,想不到现在却是中原的人跑到了草原上来干这事。他们立刻就去找自己的大单于冒顿,希望他为所有受害的匈奴人主持公道。这时的冒顿已经将草原上的各个部族都收拢了,但有不服他的也被他以武力征服,在姬读的帮助下,冒顿也不再是只一味讲究武力,也开始恩威并施了。现在看到这些已经归附自己的部落居然遭到中原人的侵犯,冒顿知道这是一个既显示自己军事实力,又可将各部落的人心收拢的好机会,于是便毅然决定出兵攻打中原。
可是他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姬读就提出了意见,说是中原现在的情况已经和当年不同了,而且听说那些去了中原的不服冒顿的部落已经被杀得干净,现在还不是出兵真正与中原王朝为敌的时候。虽然冒顿觉得姬读说的话很在理,但是如果自己不为这些部落出头的话,恐怕才刚刚凝聚的人心就又要散了,所以冒顿很是犹豫,不知自己该如何是好。
这时姬读想出了一个三管齐下的办法,一方面派出小股人马也象那数千中原人一样在中原北方的数郡进行劫掠,以表明自己不会作势不理的态度,同时派出细作前去中原探察情况,一旦发现有机可趁,那这些骚扰用的军队就会变成前锋了,最后则是在草原上撒出上万人马寻找那支敌人的下落,以避免再有部落受害。这计策可说是面面俱到,冒顿立刻就同意了下来,命人照此而行。
于是草原上就出现了无数手拿兵器的骑兵四处打探,可在这时候白班的三千人马正好将又一个小部落给清洗掉了。看着满地的尸体和正熊熊燃烧的牛皮帐篷,白班只觉得有说不出的满足,以前他从未在战场上享受到这种感觉。现在草原上的小部落的生死只在他的一念之间,每个跟随着他的士卒都拥有了许多财宝和女人,只要他们看上眼的东西就会被他们抢到手,然后在消灭了这些牧民之后就找一个偏僻的地方好好享受。等到他们厌烦的时候,他们便会再次出动,几次下来,这些士卒也开始迷恋上这种强盗的生活了,比起军队汇总的索然无味,这里的战斗更加精彩,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敌人中只有小部分人会抵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