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蒸汽大宋-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南宋灭亡的历史看来,越是大宋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南宋军民抵抗元军的激烈程度越高,而南宋统治的核心地区浙东路和行在临安,几乎都是不战而降,对元军没有太多自发的抵抗,可见南宋朝廷和赵家在灭亡以前的一段时间是很不得人心的。

刘师勇得到高临兵和司天道的帮助,在焦山之战中全师而退,手下实力还有壮大,率领三四万精锐宋军前往常州协助姚訔修整城防,坚壁清野,准备迎击元军。

阿塔海、怀都、忽剌出等率军先取吕城,再围攻常州。守将姚訔、陈炤、王安节和刘师勇一起死守常州。

这一次,比起真实历史上的常州之战,常州城防的坚固程度提高很多,守城的兵力也雄厚很多。

元军分三路进攻临安,中路兵力虽然号称二十万,实际上只有十万不到。

攻宋元军蒙古兵和蒙古汉军的比例一般是3:7的比例,进攻常州的元军中真正精锐的蒙古兵也不过就是三四万人,蒙古汉军的精锐就是张弘范的部下,降人汪良臣还能狐假虎威出点力,至于降人范文虎、吕文焕的部队都是虚张声势凑数的酱油众。

刘师勇有三四万精锐宋军在手完全可以出城袭击敌人,以攻宋元军的兵力,就算是野战,刘师勇以少敌多,也不一定吃亏。

奈何,主持常州城防的姚訔、陈炤、王安节等人都是军事外行,不同意刘师勇出城野战的建议。

在姚訔等人看来,放弃坚固城池和敌人野战是愚蠢的行为,刘师勇解释不清楚不开城袭击敌人死守的弊端,也只能听命死守常州,眼看着元军抄略四野,搜罗粮食物资胁迫乡民做劳役攻城。

坚壁清野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元军到来以前,任姚訔刘师勇怎么想尽办法,城外的老百姓就是不肯放弃家产进城避难。

大宋常州一带人烟稠密,人口密度很高,留在城外的乡民被元军捉到的很多,被胁迫着日夜运土堆垒,在城外堆砌土山,眼看着土山越来越高,就渐渐与常州城墙一边高了。

宋代的州城一般也就是十米高,驱遣过万劳动力堆垒一座十米高的土山,不过是十天八天的事情。

土山修好,元军在土山上安置火炮和投石机还放箭攻击城上的守城人员,给守城将士造成不少伤亡。

派遣刘师勇攻复常州的贾似道这段时间一直留在扬州,遥控大宋朝廷,主持抗元。

大宋朝廷主持政务的宋理宗的老婆太皇太后谢道清,当政以来,一直不满意大权旁落,趁着贾似道离开政治中心临安这段时间,在朝中提拔安插自己信任的文武大臣,文臣重用陈陈宜中,武将重用张世杰,都不得其人。

在此期间,陈宜中奉命诛杀殿帅韩震(《钱塘遗事》载:有言震谋胁迁都者,宜中与客潘希仁计议,乃伏甲士于枢密府,击杀之。以步军指挥使领其众。

殿帅,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国之重臣,说杀就杀!外敌当前,大宋朝廷内部倒先乱套了。

贾似道知道自己丁家洲兵败以后,再没有威望主持国政,就向朝廷推荐了扬州刺史李庭芝担任枢密副使,主持抗元。

在真实的历史上,风雨飘摇的大宋朝廷是同意了李庭芝担任枢密副使,同时任命夏贵接替李庭芝守淮东,而当时守淮西的夏贵不肯离开自己经营研已久的淮西,事情只能作罢。

现在夏贵在丁家洲兵败以后,再没回淮西,淮西被黑龙寨的张廋子统领十万大军鹊巢鸠占占据着,夏贵只能收拢残兵败将到淮东李庭芝那里暂驻。

大宋朝廷太皇太后谢道清、大臣陈宜中、掌握都督府的大将张世杰都不愿意李庭芝回朝改变现有的朝政格局。借口元将阿术兵犯两淮,两淮战场必须有人主持军务,不同意李庭芝回朝任职。

谢太后一面在全国通令“勤王”,一边罢免贾似道的执政地位以便对天下有个说法,

此前,贾似道位居平章军国重事、都督诸路军马,度宗尊之为“师臣”,众臣视之为“周公”,却如此不堪一击,时人讽之曰:

丁家洲上一声锣,惊走当年贾八哥。

寄语满朝谀佞者,周公今变作周婆。

看来贾似道当初秉承理宗的旨意推行“公田法”、“打算法”、“严覆试”,在度宗时“推排田亩”、“系籍秀才”把上上下下的人都得罪狠了,现在墙倒众人推,当初大权独揽的贾相开始倒霉当起替罪羊了……

贾似道丁家洲战败后,成为众矢之的,朝野上下出现处死贾似道的强烈呼声。谢太后认为,大宋历来是不杀士大夫,贾似道历事三朝,也算有功劳,不能因为一朝之罪,失了对待大臣的成例。

最后,大宋朝廷将贾似道贬为高州团练使,循州安置,并抄没其家产行至漳州,贾似道于木绵庵为监押官郑虎臣所杀。

陈宜中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为左丞相,留梦炎为右丞相,王瀹为平章军国重事(位在丞相之上)。留梦炎临事退缩,只知道见风使舵,凡事不管。王、陈之间勾心斗角不断。当时朝廷命张世杰等四路进击元军,陈宜中与留梦炎都不出督战,王瀹坚持要丞相出兵吴门,以安抚诸将,鼓励士气。

陈宜中准备出师,但谢太后及许多公卿都决计不下。德祐元年(公元1276年)七月,张世杰的军队兵败焦山。王瀹以为报复陈宜中的机会来了,他提请辞职,并含沙射影地说:“大敌在境,吴门距离京师不远,六月出师,诸将无统,臣不得其职,又不得其言,乞罢免。”以辞职要挟朝廷罢免陈宜中,谢太后没有答应,结果王瀹出走,只留下陈宜中和不管丞相留梦炎主事。

国家危亡之际,两个主政大臣不和,意气相争,不思抗敌,眼睁睁看着蒙古铁骑长驱直入。

随着蒙古铁骑的逼近,临安府内人心惶惶,大批人试图逃离都城,尤其是朝廷大小官员,为保身家性命,带头逃跑。

最后,到某一天,大宋朝廷早朝的时候,满朝文武居然只有六个人上朝,大宋朝廷落入名存实亡的地步。

第八十五章常州大捷

在真实的历史上,姚訔、刘师勇死守常州,大宋朝廷也曾经派兵救援。

先前丁家洲兵败,大宋形势危急的时候太皇太后谢道清以大宋朝廷和皇帝的名义下诏要各地举兵“勤王”。

“勤王”的意思就是去保卫朝廷和皇帝,按道理说,平时各地的官民的义务是要当差纳粮,朝廷和皇帝的责任是保护百姓,现在差也当了,粮也纳了,外敌入侵,朝廷和皇帝居然还要老百姓去保护他们,应该没有什么道理了,所以,史载:“各地无以应者”,没有人理睬。

可千千万万大宋官员里就是有那么一个特别的。

当时的大宋“知赣州”文天祥,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民族英雄“闻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润,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三道鼓行,破效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亦知其望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

知恩图报,文天祥就是要“以身徇之”,死保大宋。

这个文天祥是宋度宗时科举的状元,在“知赣州”做地方官的时候“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妓满前,至是,痛自贬损,尽以家财为军费,每与宾佐语及时事,辄流涕,抚几言曰“乐人之乐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以前当官享受豪华奢侈的生活,都是拜大宋朝廷的政策所赐,吃过喝过,现在是出力卖命的时候了。

看来,大宋给这位高级公务员的优厚待遇,买到了文天祥的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卖命。

“八月,天祥提兵至临安,除知平江府。天祥陛辞,上疏言:〃宋惩五季之乱,削藩镇,建郡邑,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亦以寝弱。故敌至一州则破一州,至一县则破一县,中原陆沉,痛悔何及。今宜分天下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以广西益湖南而建阃于长沙,以广东益江西而建阃于隆兴;以福建益江西而建阃于番阳;以淮西益淮东而建阃于扬州。责长沙取鄂,隆兴取蕲、黄,番阳取江东,扬州取两淮,使其他大力众,足以抗敌。约日齐奋,有进无退,日夜以图之,彼备多力分,疲于奔命,而吾民之豪杰者又伺间出于其中,如此则敌不难却也。〃时议以天祥论阔远,书奏不报。”

虽然文天祥的政治军事主张无懈可击,但是主持朝政的人认为你的意见虽然正确可是远水不解近渴,不理睬,不采纳,你就是没辙。

“十月,天祥入平江,大元兵已发金陵入常州矣。天祥遣其将朱华、尹玉、麻士龙与张全援常,至虞桥,士龙战死,朱华以广军占五牧,败绩,玉军亦败,争渡水,挽全军舟,全军断其指,皆溺死,玉以残兵五百人夜战,比旦皆没。作不发一矢,走归,大元兵破常州,入独松关。宜中、梦炎召天祥弃平江,守馀杭。”

在真实的历史上,文天祥从平江府派出的援军被元军在五牧、虞桥阻击击败,没有起到解围常州的作用。

这一次,黑龙寨以最快的速度给在许浦的高临兵和司天道运来了武器物资。和在荆湖的张胖子在淮西的张廋子一样,也是一万支火枪,五十门佛郎机火炮。

黑龙寨的军工生产能力已经是开动到极限。一边全力扩军备战,一边支持前线(实际上是敌后)的抗元作战。

高临兵和司天道受到优待,不用堆肥积硝;这哥俩个还没打开地盘,火药的供应还要依靠黑龙寨主基地供应。

高临兵和司天道把在焦山之战中获得的白鹞战船的关键部位包裹了铁板,改装成铁鹞战船。用火枪和佛郎机火炮作为主要输出火力武装了作为运输工具和主力战船使用。

铁鹞战船轻便、快速、灵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