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神雕-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丘处机的寿筵在大殿举行,正中是一个大大地“寿”字,这是掌教真人尹志平所书,道贺众人也各自送上礼物。  丘处机手抚胡须,看着拜倒贺寿地诸弟子,心中甚是高兴。  寿筵并不似喜筵那般波折,倒是安安稳稳地过去。

终于曲终人散,宾客散去,武当山上又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黄蓉等回转襄阳,陆无双与表姐道别了半日,方才依依不舍地回转嘉兴。

五龙观毕竟是道观,二人成婚,却是在附近紫盖峰上搭建了一间茅屋而居。  周志重身为全真的武阁长老,自然常常在观中授徒,程英闲来无事,在山上翻了一块小田地,试着种种蔬菜。  二人新婚燕尔,如漆似胶,于是在广场上周志重与众弟子挥汗如雨苦练时,往往有程英在一旁递汗巾柔声鼓励;在田间劳作时,往往看见夫妇二人同挥锄耕作。  柔情蜜意,羡煞旁人。

然而新婚地喜悦却仍挡不住岁月的侵蚀,两个月后丘处机辞世,终年八十岁。  丘处机道学精湛、文采斐然,实是当代不可多得的大家,他所创立的全真龙门派也是后世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的道家流派。

第六章  平静
岁月冉冉,时光白驹过隙,炎热的夏季便在这满心的哀悼中过去,五龙观中道士的道袍换成了白服外,生活却是恢复了平静。  全真弟子四处寻找,也未能找到周伯通的踪迹,周志重由后世得知周伯通将来会住在一处叫做“百花谷”的地方,只是派出弟子却始终未能寻到,江湖渺渺,犹如大海捞针,实难寻觅。  好在周伯通生**玩,从不愿参与教中大事,当年马钰辞世他也未曾回山,是以诸人并未放在心上。

此时尚存全真诸子也已老疾,各自带领弟子回返行宫,全真事务已经真正交在了三代弟子手中。  恭送了一拨拨的人群,看着远去的背影,周志重也不由的叹息,这些长辈只怕此去就成永诀。

秋风渐起,黄叶飘落,瑟瑟萧索之中,传来了摩尼教在浙东起事的消息。  周志重这才知晓原来那日石滢前来贺喜是假,拉拢豪杰是真。  只是她却不知道,宋代的凝聚力还是比较大的,在这个时代,身为大宋人的观念深入人心,造反根本不受士大夫和平民阶层的支持,有宋一代从未爆发过全国性的大起义,方腊、杨么等人的失败也是这个道理,何况事异时移。  如今的浙东,摩尼教根基已不如想象中那般深厚,反倒成了南宋皇室实力最雄厚地地区,毕竟是京畿之地。  WwW。NuoShu。 提供本章节最新手打 书迷群∴17666325

明教起义,江南豪杰响应者寥寥,不到半月便给镇压下去,徒留鲜血。  此役明教全军覆灭。  教主石滢与光明右使衣镇海失踪,朝廷发下海捕公文。  四处画影图形捉拿,明教势力再次一蹶不振。  周志重想起石滢那狡狯而秀气的面容,暗暗叹气,心道此女野心太大,若是生逢其时,只怕是可以将天捅个大窟窿的。

山上的生活是平静而惬意的,每日与程英朝夕相对。  看着身边清丽出尘的可人,周志重恍若梦中,常常盯得程英红晕上颊,此时她虽已为人妇,却还是脸皮儿极薄,嗔道:“看甚么!”转头不理,周志重总是拉着她的玉手傻笑。

远离了刀光剑影地江湖,心境重归平静。  周志重很快便恢复了道心,半年的幽居生活,自感进境极快。  全真地武功本就讲究清静无为,周志重下山的两年虽机缘巧合,武功倍增,然道心却是不进反退。  隐隐不利于修为的增长,如今重归道门的周志重,方才道武并进,天人合一。  天师张可大与周志重相谈数度,也给了他四字“云淡风清”,极是赞赏,并传授了不少心得给周志重。  张可大乃是一代奇人,他所传博大精深,周志重获益良多,张可大返回龙虎山后周志重自行研习。  道学更是精进。

这日周志重坐在山涧边。  看着潺潺的流水,心头忽地涌出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若有所悟,但觉心口一跳,一股热流自丹田升起,上行膻中,一时间全身暖洋洋的好不舒服,周志重心中大喜,知自己玄功又深了一步。  练武之人顶心为上丹田,心口为中丹田,气海为下丹田,三田要想畅通,谈何容易,如今总算是成功走出了第一步。

周志重立起身来,心中欢喜,纵声长啸,声音清亮,山谷俱闻。  远处一丝青影掠来,似翩翩蝶舞,姿势曼妙,似缓实速,瞬息至前。  来人正是程英,她施展地正是黄药师在浩瀚东海之上练成的桃花岛身法。  此时的程英,比婚前稍稍丰腴,却是于秀丽之中更多了几分妩媚。

程英嗔道:“这么大个人,还像个小孩子大喊大叫的,别吓坏了人才好。  ”伸手取出一方丝巾在周志重额头轻轻擦了擦。  周志重内功深湛,哪里会出汗,只是程英这么做惯了,仍是抹了几下,笑道:“我的夫君今日怎地如此开心?莫不是武学又有精进了?”周志重微笑点头。  程英道:“那今日却是双喜临门了,适才有山下外行师兄传来消息,杜大人拜相了。  ”

淳祐四年对史嵩之来说真是不顺的一年,朝内外攻击迭起,在他六请辞相后,终因父丧去职,这其中户部侍郎刘汉弼不断在宋理宗跟前进言出了大力。  但不过几日,理宗发觉自己真的离不了史嵩之这个助手。  他开始回心转意,准备重新起用史嵩之。  听到这个消息后,整个朝廷哗然失色。  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徐元杰口若悬河,不避权贵。  对理宗这种游戏国事、出尔反尔的做法,“攻之甚力”。  太学生们也纷纷上书坚决反对重新起用史嵩之。  理宗万般无奈,遂放弃复用史嵩之。  是以杜范、徐元杰、刘汉弼被人并称为“淳祐三君子”。

淳祐四年十二月,杜范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范钟任左丞相。  二人齐心协力重塑朝纲,选拔贤才,极力削弱史嵩之地影响,以挽颓势,一时间大宋又有中兴气象。  此时的大宋,东有孟珙,西有余玠,贤相良将,蒙古人倒也难南进一步。

杜范主政下,朝廷对全真礼遇有加,理宗数次赐赏武当山,并追封丘处机为“老神仙”,地位不在天师之下。  杜范曾数次遣人传书请周志重前往临安,但周志重习惯了平淡的生活,却是不愿再踏入红尘,便都借辞推脱了。

花落花开,又是新的一年,周志重成婚也已满一年了,全真教诸弟子武功道学皆是大有长进,声誉蒸蒸日上,掌教尹志平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金钟长鸣,玉磬响亮,五龙观谢绝香客,数百名弟子列队出迎,原来是朝廷特使来到。  今次早在三日前朝廷便有使者颁令全真弟子齐集武当,等候宣旨,滋事体大,众人商议对策。  周志重已数月未与杜范通信,隐隐觉得有些不对,遂提议只是龙门派本部弟子听令,其余全真诸子分支各就原位,以观态势。

此刻山下号炮响动,早有弟子来报,来使居然带得数千兵马,将山道守住,此刻特使正带着一队亲兵上山。  众人面面相觑,却煞是诧异。

须臾来客到,为首的是个官员,看衣饰是个五品官,身后跟着一人,却是周志重的老朋友:聋哑头陀。

第七章  变故
那特使甚是面生,尹志平上前道:“上使远道而来,请偏厅用茶。”那官员却是微笑还礼道:“不敢,下官只是个小小京官,此次得蒙圣宠,奉旨前来,面见诸位神仙,实是三生有幸。”众人施礼而入。
周志重站在尹志平身后,却见那聋哑头陀脚步虚浮、面色苍白,好似大病一场般,却是暗暗诧异,适才掌教真人与朝廷贵使谈话,他不便上前,此时正要询问究竟,却见聋哑头陀足下一软,身子竟是斜斜倒向地面。周志重心中这一惊非同小可,忙抢上数步将聋哑头陀搀住,道:“大师怎地了?”头陀身后一人道:“周大侠有所不知,大师方自西北而来,与我等刚刚碰上,似乎是与人激斗过一场,想必是受了极为厉害的内伤,只是他坚持要上山与周大侠相见,不曾接受我等的救治,此刻想必是内伤发作了。”
周志重大为讶异,聋哑头陀武功在江南武林中已是出类拔萃,能将他伤得如此之重,却不知是何人所为。当下道:“几位请助我扶大师去客房疗伤。”大凡内家功力高深之人无不对人体经脉了若知掌,这区区的中医把脉之术自然也难不到周志重。只是把过脉后,周志重心中暗惊,这聋哑头陀背后“灵台穴”上和小腹“气海穴”上各中了一记重身真气散乱,内腑处处是伤,也难为他竟能撑到此处。周志重知事不宜迟,聋哑头陀的性命危在旦夕。唯有用“一阳指”为之疗伤。
这是周志重习得一阳指来第二次以此法门救人,自是轻车熟路,不似第一次般冒失。周志重盘膝运功片刻,只觉丹田中真气滚沸,先天功内劲尽数化作阳刚之气,右手五指曲张,丝丝热气自指尖蒸腾而出。心知已到了时辰,当下一跃而起。右手食指凝聚真力缓缓向聋哑头陀顶门点去。
一阳指功夫救人,这起手第一指乃是最关键之处,稍有偏差,受术者非死既伤,是以历来施术者无不慎之又慎。转瞬间周志重地手指已经点到聋哑头陀顶门,那聋哑头陀忽然双目睁开,头颅略略后仰。周志重这满蓄真力的一指竟是走了空。
周志重这一惊非同小可,道:“大师你?”聋哑头陀目眦欲裂,双手极快的在胸前摆了个手势。周志重曾在京师与他同行过一段日子,对手势也有所了结,看得出来说的正是“危险”二字。
两声冷哼,两只手掌忽地按在周志重小腹上,周志重体内真气一滞,竟是为两道真气封住了气海。周志重双目圆睁。出手二人此时也不必再掩饰自己,各出一手摘去头顶遮阳斗笠,却是熟人,原来是史嵩之府中那宁玛派藏僧,左手一人正是宫赞巴。他几人身着侍卫服,却是将光头藏于斗笠之下。如此藏匿行迹,显是蓄意偷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