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杂货-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人有只带干粮的,也有混在离石县的那些脚夫里面,与他们一起吃的,另外许二郎还带了一些钱帛,经过一些村落的时候,时常也会取了钱帛出来,与当地的村民换一些热食来吃。

    与此同时,西坡村那边又运出来好些打谷机要送给各个村子的消息也不胫而走,送打谷机的车子还在吕梁山区没走出来呢,消息却已经飞出去老远。

    不多久,在河东道东面的一些偏僻小村里,也有人得到了这样的消息,各个村子纷纷组织村民前去领取打谷机。

    听闻在河东道西面,绝大多数村子都已经分到了打谷机,他们还当自己肯定已经分不到了呢,毕竟那罗三郎也没有明确放出话来,说整个河东道都要分。

    整个河东道这么多村子呢,那罗三郎果真能够分得起?按理说,他一个人只要能给石州当地的村子,每个村子分一台打谷机,那就已经是大大的仁义,大大的大手笔了。

    听闻那打谷机着实好用,一把麦子放上去,嗖嗖几下子,麦穗上的麦粒就都脱下来了,只要脚上踩几下就行了,都不用怎么费力气。

    这边的村民们都很羡慕,却也只有羡慕的份,毕竟那打谷机的价钱对他们来说实在还是太高了,没几个村子能够拿出那么多钱的,就是能够拿得出,一般也不舍得。

    这会儿听闻那罗三郎又要送打谷机,现在已经运了好些打谷机出来,预备要往他们太行山区过来,很多村民都背上干粮,出山去领打谷机去了。

第195章 妖物() 
罗家院子前面有一条水沟; 这条水沟的对面是一片荒草坡; 坡上多石头; 不好种庄稼。

    罗用去年春天在这个地方,沿着水沟边拾掇出一小片田地出来,撒了好些土粪下去,然后又在那里种上了好些他之前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种子下去,结果却并没有什么收获。

    这两年时间; 那些个经常来往于西坡村的商贾; 在外边若是发现什么新奇的种子,时常就会给他捎带一点过来; 罗用对这些人也总是很大方,为了表示感谢,他经常请人吃饭。

    然后他们西坡村的人就很忧心,担心罗三郎被人给骗了,有些个人投其所好; 专门弄一些野花野草的种子过来糊弄他。

    就现在事情的发展形势来看; 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担心果然还是应验了。

    那些个劳什子种子,种出来以后就没有一个像样的; 要么半死不活蔫不拉几过阵子就断气了,要么干脆就是不知名的野草; 还有小树苗哦,刚长出来的时候看不出是什么,等它们长大一点,好嘛; 这不是他们山坡上经常可以看到的一种灌木丛?

    今年开春以后,罗用这边又开始育苗了,用敞口的陶罐一罐一罐装了土,埋了种子在里头,浇够了水,再用油纸把罐口蒙上。

    待到那里面的种子发芽以后,便除了油纸,天冷的时候就在屋里放着,出大太阳的时候就拿到外边去晒一晒。

    “怎的今年又在摆弄这个?去年都摆弄了一年了,也不见长出第七谷来。”村子里的人经过罗家院子的时候,见罗用在院子里头晒着的那一个一个的陶罐,忍不住便要打趣他两句。

    “不种上一种,又怎知这里面没有第七谷?”罗用笑道。

    “我看你那些种子里头,也没哪个长得像谷子。”罗用的那些宝贝珍藏村里好些人都看过,横看竖看也没哪一样像粮食,至多就是菜蔬,菜蔬这种东西,多一样少一样的,大伙儿都不是很上心。

    村民口中的第七谷,罗用那空间里头还真有,不过眼下那玉米的风头还没过去,这时候就不着急拿其他粮食种子出来了。

    那玉米种子还得消化消化,一个粮食品种要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也不是一时半刻便可以做到的事情。

    再说先前那第六谷一出来,当今生圣人就成了毋庸置疑的九五之尊,原本那些被人用来攻讦他的言论,也都不攻自破。

    罗用这时候若是再整出一个第六谷来,那他是想弄啥?是想说自己也是九五之尊呢,还是想说先前那个第六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一个乡下少年郎不也能种得出来……这纯粹就是找死呢。

    除了这些苗,这一年的杜种树育苗,也开始进入了准备工作。

    去年春天罗用直接将杜种树的种子埋在山坡上,结果最后发芽率就比较低,这一年时间他又从自己那个空间里面翻找了不少资料,终于也被他找到了一点有用的信息。

    今年的这一批杜仲树种子,早春这时候要先浸种,浸过之后再将这些种子与湿润的黄沙一起储存,以实现催芽的目的。

    去年播下的那些杜仲种子,再加上今年这一批,罗用在山坡上的那些土地基本上也就没有多少剩余了,如此一来,倒是可以省去很多打理田地的工夫。

    早春这时候大家都在看时节,就等着地气一通就好开始耕地了,去年秋里他们这附近好些村人都从罗用这里借到了玉米种子,这时候就等着时节一到便把那些种子播到地里去。

    许二郎他们这时候也不知道走到何处了,唐俭带着那些从长安城过来的工匠也已经离开,原先罗用雇佣过来的那些匠人,倒是大多都没有走,只有少数说要回家先忙一忙春耕的。

    这些留下来的匠人,每日里依旧忙着造打谷机,皇帝陛下让唐俭他们从长安城带来的精铁还剩下一部分,临走的时候,唐俭也没有让人把这个带上,只管带着那些匠人,轻装上路。

    说起来,唐俭早前刚来离石县的时候,还是抱着休闲度假的心态来的,结果等到了这边以后,不是在许家客舍学算术,就是跟郝刺史在各个村子里转悠。

    他对石州当地的这个筒车灌溉法特别感兴趣,甚至还自己亲自动手做了一个筒车模型摆在案头上,平日里没事的时候,蹲在村口罗家那个水车旁边,一看就是小半日,也不知道他那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罗用这边,就算他们那些人走了,他还得接着做打谷机,每个村子一台打谷机的配制,是远远满足不了时人对于这款农业器械的需求的,更何况河东道以外的人根本也没有分到什么打谷机。

    罗用他们现在再做打谷机,那自然就是用来卖钱的了,有了先前那两千多台打谷机的制作经验以后,这些工匠们现在打造起打谷机来,那完全就是熟门熟路了,尤其他们这些本地的匠人,这几个月多少也从那些长安来的匠人那里学到了一点东西,算是增长了技艺。

    随着天气一日日转暖,各地前来西坡村购买打谷机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有一些是大家族派遣仆役过来,买回去自家庄园使用,有一些则是商贾们前来买货,还有一些则是各地农人组成的队伍。

    罗用他们这边的打谷机作坊是从去岁冬日到今年开春,一直都在持续生产,没有间断,所以早春这时候并不缺货,只要是过来这里的,大多都可以及时买到货回去。

    “村正你看,早前与我们同路的那些商贾言是只要进入了离石地界,就基本上都是水泥路了,这话果然不错。”这一日,从孟门关那边过来一群农人。

    这些人乃是来自关内道的同州焦篱堡一带,那边已经比较靠近长安城了,在他们村庄的对面,便是河东道地界,刚好是汾水与黄河的交汇处。

    在黄河对面的宝鼎、桑泉那些地方,去岁秋日便已经分得了打谷机,他们关内道这一边的人都很眼馋。

    无奈当时正忙着秋收,待到秋收过后,又被征了一次徭役,二十几日的徭役再加上路途往返,平白便耗去了大半个冬日,好容易等到开春天气暖和一些,他们那几个村子里的人,连忙就组织了队伍来西坡村购买打谷机。

    若是他们自己不来买,待过些时候,应也会有一些商贾拉了货物到他们那里去卖,毕竟像焦篱堡那样的地方,商业也是比较发达的,与那些偏远苦寒之地不同。

    只是这样一来,必然又要叫那些商贾赚去一笔,农人手里那几个钱财来得不易,大伙儿都不舍得这个钱,于是便各家各户凑一凑,给这些出门的村民备些干粮,再凑几个脚夫钱,叫他们来西坡村买打谷机。

    “离石这地方,与前几年确是大不一样了。”那个被人唤作村正的老汉言道。

    “村正从前来过此地。”一个年轻人马上就问了。

    “早十几年以前,还打仗呢,咱那边不少人都被征了民夫,从河东道那边走,一路送粮草到孟门关,期间便曾经过离石当地。”村正说道。

    “那时候的离石县是个什么样,可比得上咱焦篱堡?”一旁又有人问。

    “十几年前,今日这里打一场仗,明日那里又有人造/反的,那时候天底下都差不多,好不到哪里去,咱那边好歹距离长安城不太远,多少要比这边强些。”这个村正说话还是比较含蓄的。

    “如今看起来却是比我们那里要强上一些。”这个话说出口,心情也是有几分失落的,谁人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好。

    “谁人不知离石县出了个罗三郎。”一旁有人笑着说道。

    这种事哪里又能羡慕得来。那罗三郎即非是被谁举荐出来,也并无跟随过什么名师,全然天生天养一般,这样的人物,怕是几百年也难得出一个。

    这一行人在大路上走着走着,忽然有人喊了一声:“你们看坡上那个是甚?怎的自己还会转呢?”

    他们之前可从未见过这种物什,这时候谁也说不清那是甚,于是便把板车停在路边,跑到坡上去看究竟,一看之下,便也有些明白了,这个大转轮乃是汲水之用,能把低处的清水汲到高处,再通过一些水沟,将这些清水引到各块田地之中。

    这些人看得直呼奇妙,同时又很不解,这般好用的汲水灌溉之法,怎的他们那边竟然闻所未闻……

    与此同时,因那唐俭将这筒车灌溉法在朝堂之上大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