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路中悍鬼袁长水-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巾余孽,至于全军缟素么?

    作为士人,他不懂武人的心。更不懂袁术看重武人的用意,这就是思想上的差距。袁术没有当时代的禁锢,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而且乱世将至,正是倚重武人的时候。

    不过袁术的如此行径,也让吕范和袁术在思想上有了分歧。让吕范对袁术暗暗有了想法,这也为后来吕范帮助孙策谋划独自领军,并且投效孙策埋下了伏笔。

    一夜无话,第二日袁术便从别的城调来了白绢素布。袁术麾下两万多军士,尽皆素布裹头,白绢绑身。全军缟素,祭奠刘辟。

    袁术升帐,铠甲战裙穿戴整齐,腰间系着白绢,端坐在帅帐正中,文武分列两旁。

    按照昨日所说,袁术一一布置,就用黄忠的围三缺一之法,三面猛攻,一面埋伏。

    魏延、张珣、张侃分别统领各自部曲,攻击北门、西门,东门,文聘在南门外埋伏。但见有溃兵至,围而击之。袁术则坐镇大帐,黄忠总督攻城。

    确定了攻击方案,众人各自准备去了,只待一声炮响,三面一起进攻。

    待得三军到位,攻城器械一一准备妥当之后,传令官回报黄忠,黄忠便命令传令兵,发信号炮。

    只听三声炮响,“咚嗒”“咚嗒”“咚嗒”,魏延、张珣、张侃皆拔出宝剑,高喊着为刘辟将军报仇,诛杀叛军的口号,冲向育阳城。

    两军阵前,弓弩手皆在后面压阵,刀盾手一手举盾一手扛着云梯,井栏在士兵的推动之中,来到城下,居高临下向城头放箭。

    不多时在军士合力之下,便架好了云梯。刀盾手一手举盾,嘴咬环首刀,一手扶梯,快速上爬。

    俗话说哀兵必胜,袁术军今日攻城全军缟素,发誓要为刘辟报仇。各部士兵皆憋着一口气,拼命向上爬,没一会攻上了城头。

    随着第一个士兵跳上城墙,叛军便开始骚动起来。他们本来就都是杂兵,训练不勤。再见到袁术军个个猛如虎,不要命的向上爬,在心里上他们就已经落了下风。再到后面有兵丁跳进城墙,更是以伤换伤,以命博命,这种不要命的打法更是让守军不寒而栗,怯弱不前。

    却说魏延这一路,他先是鼓舞士气,让士兵往上爬,后面他自己也咬着刀爬上云梯。左手盾挡住城上扔下的滚木雷石,飞快的爬上了城墙。魏延虽然年轻但是武艺超群,他登上城墙之后就为后面上的士兵站住了脚跟,一柄大刀上下翻飞,碰着死挨着亡。有他守卫云梯,爬上来的士兵越来越多,形成战阵,合力冲杀。

    主将魏延拼命,他们怎么可能落后。皆奋勇争先,不肖一刻钟,就把北门城墙上的叛军都杀了下去。

    占领了北城墙之后,魏延一面留下几个士兵把守云梯,一面带领城上的士兵杀向城门。只要打开城门,迎大军进城,这一战就赢了。

    下了城墙之后,来到城门洞前,魏延傻眼了。不是城下叛军太多,而是城下的叛军跑的一个都不剩了!偌大个城门洞,冷冷清清,地上皆是叛军扔掉的兵器。

    魏延也不多想,城门就在眼前,不管盘踞如何打开城门才是首要之务。随着士兵放下门栓,搅下吊桥,缓缓的推开城门,育阳城就像脱掉衣服的新娘,任新郎采摘。

    其他两面也不遑多让,三面城墙尽皆被袁术军占领,又都打开了城门,放大军入城。

    城外的大军顺着吊桥就进了育阳城,开始满城的搜捕叛军,但是城内的叛军只剩下大猫小猫三两只,其他主力踪迹不见,不知所踪!

    魏延一路冲杀之下,很快就占领了县衙。不过他一路走来,只是遇到零星的抵抗,并未见到大股敌军。

    魏延也纳闷,这一战打的也太轻松了吧!从攻城到占领县衙,不过一个时辰,叛军都去哪里了?

    魏延占领县衙没多久,张珣、张侃也到了这里,三人互通了情况,所遇都差不多。

    魏延眼睛一转说道,会不会叛军在攻城的时候就跑了?他们进攻育阳是采用的围三缺一之法,南面并未攻城。

    魏延不愧是以后得智将,正如他所料想的那样。主攻的三面叛军就每面只留了两千人把守,没有攻击的南面三氏族长带着家族众人还有大多数叛军早就从南门逃出了育阳城。

    原来,今日袁术准备进攻的时候,三族族长一合计,皆是觉得就凭他们这两万杂军,肯定守不住育阳城。他们手下的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怎么敌的过袁术训练有素的虎狼之师?

    于是本来四面城墙上都有五千军士的,但是他们发现南面没有进攻以后就不断的抽调其他三面的部曲来南门。美其名曰南面快撑不住了,要他们调来支援,其实就是他们为逃跑做的准备。

    攻城一战魏延身先士卒,有大将之姿,后世有诗赞其曰:

    育阳平叛急匆匆,身先士卒欲立功。

    一战便把头角展,乱世用命始尽忠。

第71章 南门逃文聘伏击(第三更)() 
在北、东、西三门大战正酣之时,三族族长看着事不可为,便带着抽调到南门的一万私兵,并家族族众,打开南门,准备逃往襄阳。

    今天上午三人登上城楼一看袁术的军容,就知道肯定是打不过。

    想不到袁术在南阳堪堪一年的时间便训练出了如此的精锐之师!

    既然打不过就只能跑了,不然死守就是个死。杀了他袁术麾下大将刘辟,又公开反叛袁术,不用想都知道袁术恨他们恨的牙根都痒痒。

    攻城惯用的便是围三缺一,他们也知道南门外肯定有埋伏,但是斥候探查到袁术此次带过来的部众定多两万人,又要攻击三面,分割下来,南面最多留五千人。他们想着自己一万大军,就算以二对一,起码杀出去是没问题的。

    但是他门没想过属下部众的士气如何,他们此行不是追杀,而是逃跑。士气低落的疲惫之师,怎么可能打的过,士气高昂以逸待劳之师?就更不用说他们麾下皆是乌合之众,敌军是精锐了!

    文聘此时就埋伏在南门两里外的一个峡谷中,百无聊赖的咬着草根,想着估计也是白等,叛军肯定跑不出来。自家如此精锐的部众,怎么可能让他们逃出?估计一会回转的命令就会传来。

    正在文聘在心里羡慕攻城的三部之时,有斥候来报,北方发现大量军士,看样子像是叛军,人数在一万左右。

    听到这个消息文聘一下从地上跳了起来,大喊一声“哈哈,来的好!合该某立功露脸!”说完文聘任蹬搬鞍跳上坐骑,大手一挥,让休息的部众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

    文聘又打发斥候再探再报,他要时时掌握叛军的详细动向等情报。

    随着一个个斥候跑来回报消息,文聘确定下来,是一万叛军并三族族众,犹如丧家之犬般夺路而逃,而且没有派出先锋密探打探这里的情况。

    看样子是匆忙之中乱了分寸,慌了手脚!

    但是文聘可不管他们怕不怕,他此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劫杀他们。对待叛军没什么好讲的,犯上作乱的时候就要想清楚失败的后果!

    文聘没等多久叛军的前部就来到了峡谷口,慌慌张张的向南逃窜,也没注意看峡谷两旁的密林蒿草之中,是否藏匿大军。

    前部离离拉拉的就穿过去了,文聘隐匿在密林之中没动,他在等敌军的中军。这种伏击讲究的就是半而击之,把前后两军从中间截断,然后再分而歼之。而且文聘在密林之中多设旌旗,出击之时,摇旗呐喊,动摇敌军的死战之心,方能大胜。

    很快中部叛军便进入了峡谷。此部更加不堪,争先恐后的向前逃窜,很多人直接把手中的兵器都扔了,就恨爹妈少生两条腿,期望能跑的再快一点,逃出生天!

    文聘见到出击的时机成熟了,猛然拔出宝剑,往下一挥,大喊一声“杀!”。

    “吱”“吱”“吱”三只响箭射向天空,酸吱的厉响洞彻天际,传出老远。

    叛军听到声音,皆不明所以的看向天空,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逃跑的速度也因此慢了下来。

    就在他们昂头看天的时候,峡谷两旁突然伏兵四起,旌旗飘摇,喊杀之声四起,乱箭齐发,射向叛军。

    叛军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纷纷被箭矢射倒在地。文聘留一千弓箭手持续放箭压制敌军,亲帅四千部曲分成两部,就杀了过来。

    喊杀声震天动地,一往无前的气势从文聘军身上迸发出来,浓重的杀气弥漫在叛军中间,似乎凝固了空间,把叛军牢牢的困在原地。

    文聘军怎么可能还跟叛逆客气,冲到近前之后,刀剑并举,枪矛同刺,犹如砍瓜切菜一般,杀的叛军哭爹喊妈,节节后退,不敢敌对。

    后面的人要往前走,前面的人要往后退,结果就挤作一团。叛军互相推推搡搡,再加上峡谷之中多滑石,很多人因此跌倒在地。

    但是惊慌失措的人群,可不管脚下的是地面还是肉身,推搡着就踩了过去。这下倒地的人可倒了大霉,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就被踩成肉泥!自相践踏者不知凡几!

    文聘大手一挥,自己带两千军士向前兜着前部的屁股追杀上去,后部在副将蒋方的带领下,向着拼命往后面挤的叛军杀了过去。

    惨叫声此起彼伏,刀光剑影,鲜血横流,不大的一条峡谷被鲜血染成了红色,血腥之气升腾弥漫,宛如人间地狱一般!

    待得战后清点,叛军多为自相践踏而死,真正死在拼杀之中的反而少之又少。短短一刻钟,蒋方部就把叛军杀了个对穿,逃跑无路之人,纷纷扔掉手中兵器,跪地乞降。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再也没有战得勇气。袁术军确实厉害,他们或五人或十人组成军阵,刀枪剑戟配合默契,宛如一个个绞肉机,所到之处,血肉横飞,死伤无数。

    但是袁术军纪严明,凡是跪地投降者,皆可活命。由此后部叛军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