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不知地方士人名声最好的便是氏族之人,各地都由当地氏族把持,寒门学子想要出名,远不及氏族子弟出名方便。中正亦会出自各家族之手,长此以往,孤所创下的基业又会回到氏族手中,这对天下寒门将是严重的打击。”

    曹丕则说道:“父亲多担心有官官相护之事,不如再成立监察人员来监督此事。”

    曹操轻轻摇头:“世道凋零,本就人少,如何还能抽掉的出人手来呢?灵帝期间,宦官把持朝政,就连选举出来的秀才都是花钱买的,根本不懂文字,孤最担心的是以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有才德之人难以发挥长处,无才之人庸碌无为占据上风,长此以往,乱世又将再次来临,与孤的目标相去甚远。”

    “特殊时期用特殊的办法,乱世用重典,太平盛世则以仁政,九品之制,或许可行,初建时若能严格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或许也不会变了味道,”曹丕对曹操说道,至少在他看来,分九品选择人才比较符合现在的现状。

    曹操深思,又招来心腹重臣协商,其中便有陈群、钟繇、司马懿等人,司马懿眼光毒辣,他深知分九定品之制初看或许对提拔更多人才有所帮助,长此以往,其中的利益最终还是会落在氏族手中,而各大姓氏族之间能够在其中夺得多少利益,就要看此时打基础时能得几分优势了。

    司马懿能够看出这些,曹操亦想到了这些,为了防止氏族独大,在他做土后朝政又旁落其他大姓之手,曹操心中已经有了成算。

    他需要一把刀子,锋利无情,能够斩尽所有,这把刀子要足够听话,也需要聪明的脑袋瓜子,能够判断其中。一旦未来曹丕对氏族妥协,这把刀子就需要发挥作用,将一切破坏大业的氏族斩杀殆尽。

    他想到了孤家寡人的张华,但张华娶了孙氏,还曾言明对她有好感,这让曹操有些犹豫,怕他受孙氏所蛊惑,让孙家后人日后借他做大。

    所以曹操让人去请张华回来,他要好好考察一下张华的心性,看看他是否能够担当此任。

    张春华先是从亲信鬼魂们口中得知曹操要招她去洛阳的消息,于是她提前布置了一番荆州的事宜。

    她走访了孙家,与孙权面对面好好聊了一聊,这位被她坑惨的前东吴大帝,而今居住在荆州江陵城,闲赋在家进修文学,教导子嗣,一派怡然自得的豁达模样。

    见她前来拜访,孙权心情如何张春华看不出来,倒是孙策一眼就明白自己弟弟的小动作了。

    “仲谋在嫌弃春华呢,”孙策对周瑜说道:“一定是张华之前坑他太惨,现在对她避之不及了。”

    周瑜则道:“任何人被骗丢了基业,都不会高兴的,况且这还是你与孙伯共同留下的大业。”

    “会受骗上当,说明还是仲谋自己被野心所蒙蔽,若他足够清醒,不至于被眼前的虚华利益所冲昏头脑,急于求成,”孙策直白说道:“当然,若换我在这个位置上,我或许也会冒进,犯比他更严重的错误。”

    “伯符还真是有自知之明,”周瑜轻笑:“看来你也知道自己年轻时候有多冒失?”

    “他现在也没沉稳到哪里去,”有鬼魂如此吐槽到,惹来孙策一阵怒瞪。

    孙权与张春华客道几句,问道:“也不知大忙人张华大将军此时来寻我一个庶民做什么呢?”

    张春华说道:“孙伯符当年临终时曾言:若能争霸天下,则奋力一搏,若没有希望,则以保全家族为主,依附‘正统’,养精蓄锐,假以时日,以家族昌盛的底蕴或许可在以后成一大家,从而再次问鼎朝政。”

    孙权面露惊愕之色:“你怎么知道的?”他微微皱了皱眉:“莫不是张昭告诉你的?”

    “看来你果真因张昭多次劝说你归附‘正统’而与这位托孤忠臣离心了,”张春华感叹道:“不过也是,你的野心,从你一心去攻打下邺就能看出一二。”

    孙权不悦道:“张将军究竟想做什么,直说吧!”

    张春华说道:“你们孙氏子弟众多,人才也有不少,你看刘备现在都在我手底下任职南郡太守了,你难道不想为家族增加一分底气吗?”

    孙权说道:“魏王将我贬为庶民,不允许我获得官职,你是要违抗魏王命令而用我吗?”

    张春华摇头道:“非也,我听闻你的嫡长子孙登眼光独到,会举纳贤才,自身能力也不弱,可当一郡之守,江夏郡地处南郡东面,临江,乘水师可深入江东腹地,不知孙大公子对此有兴趣否?”

    孙权讶然道:“将江夏送入子高之手,你便不怕我们再次反叛?”

    张春华勾唇:“我能不怕刘备反叛,也不怕你反叛。今时不同往日,主公大权在握,收复各地,若此时反叛,不仅难以聚集起大规模的军队,失败后的代价,可是要举族覆灭的,你若要叛,做事情之前先掂量着,至少我足有把握,你与刘备在我手中掀不起风浪来!”

    张华之桀骜放肆,孙权一直以来都深有体会,能够说出如斯嚣张之语,可见其胸有成竹。

    孙权不认为他是在吹牛皮,只因张华的实力与智谋明摆在那边,已是给这些被他算计过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孙权想了想,张华在此时抛出橄榄枝,不难看出他想要拉拢江东一脉的心思,而他们孙家,若不想因曹魏打压而没落下去,必须要想法子再入权力中心。

    孙权将长子唤来,与他说起情况,孙登深得父亲真传,在孙权称帝后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太子,眼光自是深谋远虑,当下便答应了张春华的征辟。

    有了孙登在做“榜样”,荆州境内跟随江东一脉的士人也纷纷前来应征。

    她到处征辟女官前来任职,家中更有贤内助在为她做事,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柏灵的智谋与眼光绝不逊色于黄月英,与黄月英的善于外战不同,柏灵沉稳内敛,张春华测试之下,发现这位还真是个善于内政的大才女,当下就想要让她也来任职,好发挥所长,却被柏灵所拒绝。

    张春华疑惑问道:“现在有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可以让你积累底气与力量,你为什么要拒绝呢?”

    柏灵轻柔笑道:“妾身与将军追求不同,若妾身外出谋取官职,家中孩子怎么办呢?只求相夫教子,不求参政议事,或许将军会觉得这样浪费了妾身的才华,是妾身自甘堕落,但妾身甘之如饴。子元安好,将军安好,妾身就好。”

    她自己不能生育,对义子是疼爱到了骨子里,更是倾心教导,不敢懈怠,或许难倒她此后半生的大难题,便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张春华张了张嘴,发现自己没有资格去劝说柏灵,相比起她而言,柏灵这样的才是一位合格的、伟大的母亲。并非所有的母亲都能为孩子做到这一步,这没有孰对孰错,只是张春华与柏灵各自选择的道理不同。母爱之伟大,或许在柏灵身上能够体现,而张春华并非不爱自己的孩子们,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要顾及的事情也不同罢了。

    张春华抱抱柏灵,对她说道:“将军府内事,日后你全权决定,无需再问起我,我不在时襄阳城外事,若月英无法抉择,我会让她前来问你,你既要在家中,不如顺便做我幕僚,即可照看孩子,又能不劳累地参政议事,也算是两全其美的法子。”

    柏灵欣然答应,此后开始逐渐接触张春华手中的内事与外务,她从不插手任何决定,只有当有人问起时才会回答几句,往往都是金口玉言,一说一个准。不知不觉,柏灵的眼界也从此前局限于内宅与书本,渐渐拓宽,直至可放眼天下,与黄月英比肩。

    待手下的事务分配清楚,前来唤张春华去洛阳的信使也到了,她整理了一下自己,将荆州襄阳留给了黄月英与石韬,又有柏灵作为幕僚,张春华很放心地就走了,留下鬼将亲信若干以通风报信。

    主公招张华回洛阳,消息到达不过一日张华就动身了,他对主公的忠臣之心可谓是坚定不移。

    前来报信的曹操心腹回到洛阳后如此对曹操禀报,令曹操很是欣慰。

    听闻曹操好像“大限将至”鬼将们犹如吃了大补品,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不已。

    张春华到达洛阳时,正逢春耕在即,曹操骑着高头大马,精神满满地巡视军田,他听闻大将军张华到了,驱马回到丞相府,虽然两鬓白发,他走路虎虎生风,压根不像是个病重之人的模样。

    见到张春华后,曹操立刻就问道:“听说你与孙氏和离了,又征辟孙氏做了女官?”

    张春华早已经想好了措辞,她恭顺答道:“和离是为了不委屈我的爱妾,至于女官,一来是孙氏自身才华出众,二来是为安抚江东众人,以招募更多贤才来治理荆州。”

    “直接发布诏令征辟女子为官,你还真是太大胆了些,也不怕天下士人因此而唾骂你。”

    “我任命人,不讲究门第,不讲究性别,只看此人的才华与品德,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能治理好荆州,能让百姓过上好的生活,那就是好人,就是好官。”张春华严肃说道,她不求曹操能够赞同她的论调,但至少她想要让主公知道自己的想法。

    曹操震惊了,他激动地握住了张春华的手,感叹道:“秋实正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求的那个人啊!”

    他希望未来大业不落入氏族之手,希望寒门子弟也能够发挥所长,希望这世道能够越来越公平,他原以为奉孝与志才死后再无人能理解他的夙愿,却不想张华早已走在了他前面,甚至做的更彻底。

    为纳贤才,不计门第,不计性别,前者或许前人有所作为,后者却是闻所未闻,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张华其人,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伯乐!

    此后,曹操常常将张春华带到自己身边,有时候是张春华与曹丕两人。随他临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