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春华领了封地与食邑,转头就跑回了荆州,司马懿眼看娇妻再次落跑,无奈极了。他回到家中,司马昭小大人似的问他:“父亲,阿娘今日回来吗?”

    司马懿黑着脸说道:“你娘她又回荆州了。”

    司马昭歪了歪小脑袋,嫌弃地说道:“您真没用,连个女郎都不会哄,我实在对你太失望了。”

    司马懿气得仰倒,将他揪起来问道:“你从哪儿学来的这话?”

    司马昭无辜道:“这不是爷爷对您说的话吗?我都听见了。”

    司马懿呵呵一笑:“我是没用,但我可以打你屁股!”

    于是司马昭又一次被打了小屁屁。

    司马昭哭爹喊娘,嚷嚷着要去荆州找阿娘,再也不和阿父亲了!

    如今形势,朝野之中尽是魏臣,放眼望去,真正的汉臣已寥寥无几,希望曹丕以魏代汉的呼声越发强烈,各处“祥瑞”显现,华歆等臣一同奏请汉帝刘协退位让贤,奏疏言明:“魏王代汉乃顺应天意之举,望陛下以天下为念,效法尧舜禹禅位让贤之礼。”

    刘协愤怒说道:“尔等是要逼迫朕舍弃祖宗基业,让乱臣贼子得偿所愿吗?”

    “汉朝气数已尽,自古以来,万事万物周而复始是天道轮回,有兴有废,有盛有衰,而今天道让这天下尽归于魏,陛下禅让也是在情理之中,何必以篡逆之责骂来忤逆天道规律呢?若无魏王,陛下早不知死了多少次了,想要杀死您的野心人不知凡己,您能活到今天可全靠魏王的保护,如此,您又何必眷恋皇位呢?您禅位让贤,天下人都会感激您,魏王也会好好待您,让您安享晚年啊!”

    前来逼迫汉帝退位的曹魏重臣言辞犀利,连哄带吓得,刘协迫于无奈与朝野之中的呼声,最终将帝位禅让给了曹丕。

    那一日,洛阳城外,受禅坛前,文武百官高呼万岁,天下万民顺服低首,魏王曹丕玉树临风,意气风发,他登台仰望四方,天下皆入我手,创下千秋基业,豪情万丈,从此史册之上,我主兴亡。

    同时,曹丕昭告天下,骠骑将军张华为武陵定国公主,享食邑一千,领职荆州牧。他大赦天下,同时公开支持武陵定国公主招募征辟女子为官。

    大喜的日子里,文武百官无人会去触曹丕的霉头,况且张华手握重兵,是肱骨之臣,这一道诏令给了张春华极大的方便,让她能够再无后顾之忧,积累了前所未有的人脉资源。也让张春华思考起了选拔人才之法。

    张春华召集鬼将们,对他们说道:“之前我随先生学习时不敢懈怠,生怕主公考验我的时候回答不上,由此反而看进了更多的书,我现在要让天下人也尝尝被考验的滋味,近日前来投奔我们的人越发多了,我得好好想想该怎么为难他们,以此来不计门第,选拔出有真材实料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爱吃葡萄,用甘蔗吊打邓展,给笔友孙权写信,为王粲学驴叫悼亡他,“贱妾茕茕守空房”的二丕挺可爱的,想日*/ω*可惜他不是主角,戏份有限,略略略

    PS:我写的难道不是正剧吗?好多历史走向耶,看,该死的都死了,该惨的还是那么惨,只有少数几人暂时逃脱了盒饭命运嗯

第113章 招贤之法() 
此时的洛阳城中; 司马懿与陈群在院落中对弈下棋; 陈群虽比司马懿大上许多,与他却是平辈相交; 他们即是政见相合的同僚; 亦是志趣相同的挚友; 陈群在拥立曹丕时或许并没有司马懿的功劳那么大,但也因美言几句而让曹丕在与曹植的争斗中脱引而出。因此; 曹丕非常倚重这位曾经曹操身边的重臣。

    因陈群与司马懿私交好; 两人时而聚集在一起; 弹琴下棋; 论事商议朝政。

    司马懿落下一字; 对陈群说到:“此前长文便有向武王提起九品选人之制; 武王因有所顾虑,并未立即采用,而是实施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今时机已然成熟。必须尽快草拟奏折; 奏明陛下,才可选出更多有才之士,稳固朝政啊!”

    陈群赞同道:“仲达说得不错,而今陛下初即位; 天下因天灾而百废待兴; 有才德的官员也折损不少。无奈如今朝中某些重要位置,有些甚至只是陛下无奈之下勉强任用。有些人无才无德,靠关系而得以为官; 先前陛下身边的旧臣并不认可他们,长此以往,任由朝中大臣凭借关系自相举荐,恐怕生大祸患。”

    司马懿轻叹一声:“推举之人非亲即私,于国家百姓都是大不利,九品之制,可举用海内贤才,我今夜就立刻动笔,撰写奏书呈给陛下。”

    陈群想了想,对他说道:“不,九品之制由我来启头,而今怎能劳累仲达去触犯那些人的利益呢?”

    陈群正直道:“还是由我来写奏书,来奏明陛下。”

    司马懿不赞同道:“只要是对国家与万民有利的法子,又有何惧?那些勉强任用,靠关系上来的人,为官庸碌,没有相匹配的才能与德行,陛下早已经厌弃他们了。需知,陛下亦渴求天下贤才良将聚集于朝堂之上,共同发展国家大业啊!”

    天下有才有德之人,多存在于世家大族,一旦九品之法推广开来,层层推举之下,贤能之才得以重用,亦是他们发展党羽的良好途径。

    司马懿此前与他的亲弟弟司马孚就有商议过,无论如何,都要尽力支持陈群的“九品官人之法”,其中包括了司马一族在内的世家大族利益,长此以往,世家大族又将成为曹魏所仰仗的主要力量。

    陈群听闻司马懿极力赞同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谦和的名声,去得罪那些举荐了庸碌官员的关系户,心里非常感动,当下就让人拿来笔墨纸砚,与司马懿共同写起奏章来。

    次日朝政,陈群再次上表自己“九品”之法,他认真说道:“陛下,眼下放眼朝堂,任职侍中、常侍等官职之人都是陛下用不顺手,且能力薄弱之人,他们时常犯错,不能做到职责相匹配的事,长此以往于朝政、于万民都将是不利的。如今陛下初立,不如采用九品之法,招天下英贤,选拔人才,应当如武王曹公那样,不拘一格,如此治世能臣将围绕在陛下身侧,再不用担心无人可用了。”

    曹丕初登帝位,得到众人拥戴,完成了他父亲一生都没有完成的事情,他有些怡然陶醉,飘飘欲仙,却也有所顾虑,心中有一根弦悄然紧绷着。

    他无疑是渴求天下贤才的,也想要创下一番事业,他不仅仅想要守住父亲打下的基业,更想进一步,名垂青史,甚至名声比父亲还要响亮。

    听闻陈群奏明之法,更有朝中重臣附和,司马懿也在旁为陈群添一份底气:“臣附议,陈尚书之法与臣不谋而合。”

    曹丕接过了陈群的奏书,细细读罢,当下便同意了陈群的计策。下圣旨昭告天下,命司马孚、陈群、夏侯充等重臣将此法进行完善,即日起昭告天下,择日具体实施。

    所谓的九品选官制,核心是为考品士人的等级,其一便是家世,看看祖上都做过什么官,家族底蕴如何,由此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定是有才华的,陈群将其称为“定品”。其次再看士人的才德如何,陈群将其称呼为“状”,有了“品”、“状”,来作为根据划分等级,然后向朝廷举荐,依品级来定官职,品级越高的,则官职越大。

    曹丕昭告天下招纳天下贤才,张春华在荆州也热火朝天的开始了她招纳地方贤才的“折腾”。

    可不,至少在底层官员与百姓们眼中,大将军张华是没事干闲的。但念在荆州蒸蒸日上,日子越过越好,没人去反对张春华,结果倒还真让她找到了一群有才华的人,令冷眼旁观之人下巴都掉落了一地。

    荆州近几年发展迅速,因张春华有了刘备与孙权的支持,原先蜀地之中跟随刘备的,江东之中跟随孙权做官的人们也纷纷前去投靠她。

    毕竟连刘备、孙权之子都去为张华做事了,他们去为张华做事,也不算是背弃旧主,跟随新主。

    刘备与孙权以前遗留下来的人脉可真不少,蜀地之中,想要为天下万民做事的大义之人居多,多出身贫寒,而江东之中,世家大族扎堆,跟随孙权做事的重臣们许多都是背靠大族的。

    正如陆逊,他就是陆家家主,因父亲早丧,陆家面临四分五裂的命运,为了防止家族就此没落,也为了迎娶心爱的女子,陆逊本意是想要创出一番事业的。

    张春华一看投靠她的人好像有些多嘛?细细看来,荆州一切都在正轨之上,各重要官员各司其职,大家都累死累活得将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完,每七日沐休一次,好像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可是月英又发明了新鲜事物,推广农桑需要人手,管理荆州商人秩序也需要人手,还有其他新的事情要去做,都是于民生有利的事情,若是能成,荆州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会饿肚子了,”张春华招来鬼将对他们说道:“我不可能光任用江东一脉的世家,也不能偏颇任何人,既然他们都愿意来投靠我,我得做出表率来。”

    曹操鬼魂脸色古怪,他奇怪道:“所以你想到了将他们都聚集起来考核?”

    张春华理所当然的说道:“主公生前一直都是唯才是举的,这个人有没有符合职位的才华,只要一考效就能知道了。庸碌之人什么都答不上来,真正有才德的人则会畅所欲言。”

    鬼魂们安静了片刻,郭嘉说道:“在你眼中,世家与寒门,都是一样的?”

    张春华理直气壮:“我觉得就应该平等对待他们啊!好吧,我看先生的表情就知道你又想说我是榆木疙瘩,这世上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公平。没错,世家大族确实有更好的先生与书籍让子孙们读书,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读书多而歧视他们呀?主公此前压抑世家,扶持寒门,我是赞同的,可是为此贬谪世家中有才华的人,扶持寒门中才华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