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鬼魂怒了:“孤生平最恨喜弄权谋的女子,郭氏已是犯了大忌,女子弄权,是亡国之根源,子桓缘何会糊涂至此,让一女子戏耍地团团转?”

    张春华瞥了他一眼,眼神诡异,其余鬼魂也齐刷刷沉默了。

    曹操自知失言,转口就道:“孤说的是后宫女子干政。”

    张春华接口道:“我虽赞成才女们出来参政议事,有与郎君一样平等议事的权利,但后宫乱政我是坚决反对的,主公说得没有错,郭氏已经犯了大忌。”

    “郭氏出身寒门,位次皇后,地位高居六宫之首,曹丕即位后赏赐曹氏宗亲九族,因郭贵嫔的缘故,将其当做九亲一同封赏。”陈宫淡淡说道:“郭贵嫔之外亲,也因此缘故可升为散骑侍郎。”

    曹操已是憋不住了,低声斥了一句:“亲自扶持外戚,能耐了!”

    然而看在郭氏底蕴浅薄,家中人口不多,曹操想想也就算了,寒门之家,可没世家大族那么难缠。

    “郭贵嫔之宗亲,并无出色之人,反而凭借后妃关系而当上重要官职,”张春华皱眉,不赞同道:“子桓不像是会因女色而糊涂的人啊!”

    因甄氏暴毙“病死”,朝臣们请立新后,曹丕想都没想,便想立郭氏为后。

    “郭氏女并非无可取之处,否则子桓也不会喜爱她,听信她,”曹昂中肯地说道,在他们鬼魂看来,甄氏的冤情是显而易见的,而活人却不知道真相。

    “身居高位,闭目塞听,受人蒙蔽,如何能成大事?”曹操不悦道:“郭氏族心机深沉,不堪为后,被一女子玩弄至此,子桓也是糊涂的。”

    然而之子莫若父,曹操此前就对曹丕多有不满意,只是他时日无多,只能在矮子里拔高个儿,至少两位继承人之间,曹丕比大才子曹植更适合为政。曹丕本质上是个什么货色,曹操最是清楚不过,薄情寡恩,心眼狭小,记仇,这些都是曹操毒辣眼光下看出来的特质,只不过这些特质并不影响大局,他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甄氏苦涩道:“陛下之言,郭贵嫔温穆恭静,聪慧有胆识,是能成大事的女子,且郭贵嫔勤俭持家,不喜奢华宴会,有清高才女之风,妾身来到将军这儿之前,已是听闻陛下决心要立郭贵嫔为后。”

    张春华怒了:“我这就写信去,无论如何不会让郭氏得偿所愿。”

    说完,她气冲冲就往书房走。

    甄氏鬼魂留在原地,惶恐不安,她恭敬地对曹操见礼,问他现在该怎么办?

    曹操轻叹一声,命她起来,让她前去拜见丁夫人。

    曹昂飘去阻止了张春华,对她说道:“你是驻军在外的主将,甚至人都不在洛阳城之中,如何能将后宫的事情宣之于口呢?”

    陈宫也劝说道:“将军,后宫之事,活人是说不清楚的,弄不好反而会引火烧身,唯有让陛下近臣旁敲侧击,方能让他逐渐意识到甄皇后所蒙受的冤屈。”

    张春华抿了抿唇,她还是很不高兴:“甄氏那样一看就不是个会撒谎的,乃性情中人,我看得出来,她不擅长权术,结果败在了擅长权术的女子手中。我不想眼睁睁看着子桓被善于阴谋诡计的小人蒙蔽。”

    “一切都是甄氏一面之词,你不多问几个当事人,如何能得知她究竟是不是被冤枉的呢?”曹昂说道:“春华你没有证据,便不能直接对子桓说甄氏的冤情,因为子桓他没见过鬼,他什么都不知道。”

    张春华沉默了片刻,问道:“子修哥哥觉得甄氏的说法有所隐瞒吗?我看人一向是准,她不是那种人吧?”

    曹昂颔首:“确实,但我要提醒你,昔日子桓与子建关系和睦时,因子建的才情,甄氏曾赞扬过他,言语之间有所钦慕,我时常飘荡在父亲丞相府中,曾有听闻嫉恨甄氏貌美的女子背地里诋毁她与子建叔嫂相通,流言可是在那个时候就有了。更主要的是,子建与子桓相争时,甄氏病倒没能帮到子桓,也没能安慰他,是郭氏一直陪在子桓身旁。子桓贬谪子建时,甄氏还为子建求情。”

    “是卞夫人拜托甄氏求情的吧?”张春华低声道。

    “卞夫人对四位儿子并非一视同仁,更偏颇两位幼子,反而疏忽了子桓,为此,子桓也曾伤心过,现在她不便于开口为子建求情,这才让子桓当时最信任的甄氏前去。”曹昂经常关注丞相府的动向,对这些消息知道的一清二楚,在曹丕被曹操斥责漠视时,他时常焦急地待在曹丕附近不敢靠近,心里期望着他能够振作起来。

    到底是他带在身边教导了几年的弟弟啊,即便不是同一位母亲生的,他与子桓的亲情却更胜亲兄弟。

    曹昂觉得,子桓宠爱郭夫人,信任郭夫人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在他最低落的时候,一直在他身边鼓励他、支持他,不离不弃,还为他出谋划策的是郭夫人。

    再加上郭夫人美艳动人,比曹丕大三岁,是他最喜爱的那一款,可不得被她牢牢得抓住了内心?

    张春华说道:“甄氏也不笨啊,怎么还会做这样进退两难的事情,几乎是将自己陷入了不义之境地。”

    “才子佳人,美人钦慕才子,才子怜惜佳人,他们太不避讳,这才惹下了麻烦,让子桓猜疑,”曹昂一直都知道子桓有一点点小缺点,这也是他可爱的地方不是吗?小心眼的子桓,让他生前乐此不疲逗弄得他跳脚,只可惜,他死后子桓的性子也沉郁了不少,再也没以前的活泼劲儿了。

    张春华撇撇嘴,经由曹丕劝说暂时按耐下了去找郭氏麻烦的心思,她现在没有资格去这么做,也不能去干涉子桓的后宫。

    张春华已经不是年轻时候冒失的棒槌性子了,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就是个笨蛋,所以大家都劝她的事情,只要是有道理的,她还是会听的。况且子修哥哥说话一直都很中肯的,他不会害她。

    她只能私底下安抚甄氏,让她再等等,或许过几年有机会,能给她翻案也说不定。

    甄氏谢过张春华,她时常跟随在丁夫人身边,以侍奉婆婆的态度来融化丁夫人的坚病外壳。

    丁夫人生前没孩子,性子嘴硬心软,甄氏软言软语,孝顺可人,最是贴心不过,反倒让她一直紧绷着的弦渐渐松开了,哪怕无意间与曹操共处一室,有甄氏挽着,丁夫人也没再甩袖就走。

    曹操:干得漂亮!

    却说洛阳城中,郭氏封后之事经由曹丕之言提出,反对之人比比皆是,中郎栈浅上奏曹丕:“陛下,臣反对郭贵嫔立后一事,自古以来,朝堂与后宫息息相关,后宫的好坏,将影响朝代的兴亡。前朝外戚横行,宦官当政,两者内斗,耗尽国力,导致内乱,民不聊生,追溯往昔,夏桀亡于宠信妹喜,商纣王为取悦妲己而残害下臣,导致亡国。封后乃是国家大事,怎能因陛下宠爱一介女子,而让没有德行的女子来担任呢?郭贵嫔并非世族豪门出生,也不是知书达理的名门淑女,为宠妃可以,却无能力来统领后宫。齐桓公曾言:不可让妾侍成为妻子,妾侍是做不到母仪天下的,家道正而天下定。陛下让出身微寒的人骤然显赫,成为皇后,恐怕日后会引起上下失去秩序,礼仪纲纪被蔑视摧毁的局面啊!这是为日后的子孙们埋下了祸根,还望陛下三四。”

    世家大族,又是世家大族,他们巴不得他再娶一位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为后,好通过女子来把持他的后宫,生下属于世家大族的血脉!

    曹丕听着厌烦不已,他怒而斥责栈浅道:“且不提朕不会与商纣、夏桀那般因女色而荒废朝政,卿此言,是要将太后置于何地?”

    栈浅闻言骤然一惊,忙跪下认错。

    然而曹丕已经不再听劝,曹操在世的时候就再三告诫他要提防世家大族,他见这些大族姓还算安分,倒是疏忽了。没想到啊,仅仅立后一事,竟跳出了这么多与他唱反调的人!

    曹丕怒极,更加坚定了立郭贵嫔为后的决心,九月初九,凤霞披肩,郭贵嫔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后的宝座。从此后宫之中权势尽入她的手中,更借由为曹丕分担烦恼之名,打探朝政,插手政务。郭皇后的远亲及家人也因此而得到提拔,这位出身寒门的皇后有着足够的胆色与谋略,在不触犯曹丕的敏感神经之余,尽其所能巩固势力,在世家大族的发难中屹立不倒。

    司马孚愤怒于皇后把持朝政,屡次都想写奏书进谏,司马懿则拦住了他,劝说道:“而今陛下正与世家大族斗气,我常伴陛下身旁,深知他现在一心偏袒郭皇后。现在时机不对,不如收敛羽翼,伺机而动,避免郭皇后的锋芒。后宫之中的斗争瞬息万变,极易影响朝堂,你应当相信陛下是明君,不会真的受一女子所蛊惑,只要大事大略上不出错,还不到上奏去触怒陛下的时候。”

    司马孚被拦住后,仍然心中不平,但他与司马懿到底是亲兄弟,大哥死后,对这位二哥更是看重尊敬,于是只能无奈按下了不平之心,学着二哥那样隐忍不发。

    不久以后,那些与曹丕唱反调的世族之人果真是被处置了一批,杀鸡儆猴,甄氏族人首当其冲。而司马一族因一直一来都支持曹丕的决定,深受曹丕所信任。

    甄氏落难之时,司马懿伸出援手,为他们向曹丕求情。

    司马孚不能理解,他劝说道:“兄长此前让我不要趟浑水,现在为何又要挺身而出为甄氏族人求情?甄氏虽是大家族,现在没了甄皇后,一直被郭皇后的族人打压,眼看就要没落了。”

    司马懿摇头:“有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你需要记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甄家的底蕴,非突然之间一夜暴富得到显赫地位的郭氏能比。”

    他收拾了一下自己,以最亲近的忠臣身份对曹丕说道:“陛下的愤怒臣能够理解,臣也是有爱妻的人啊,受不得其他人对爱妻的侮辱,只是甄氏族人到底是先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