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见鬼![三国]-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群生平节俭,家中朴实,但书香门第之家,有着浓郁的进学底蕴,他辞官以后就在家中教导孩子,而今听闻陛下来找,惊讶极了。

    张春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后,陈群讶然道:“陛下竟愿意亲自来找老臣,臣一直以为,因废除九品之制,朝堂之上已无臣的容身之处。”

    “陈大人言重了,你是《魏律》的主要撰稿人,对礼制及政制了解颇深,博通古今,朕现在急需懂得律法之人来完善考效之法,这才厚颜前来见陈大人,请您出仕,”张春华非常会说话,礼贤下士的姿态摆得足足的。

    陈群受宠若惊,能够得陛下赏识,是他这个老臣的幸运啊!没想到事到如今,陛下还能够前来请他做事,他何德何能!

    张春华成功地将律法大家陈群给拐回了朝堂,考效之法,经过朝堂之上众人的酝酿与发酵,最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科考举才之法。

    “陛下,科,是为分科,对不同的职责范围,采用不同的重点来考核。这样才能够达到各司其职,让有专注才学的人用到该用的地方。”

    “考,是为考效,是拟考官共同出卷,来考效出得分高的贤才。”

    “如此摒弃了门第之间,全凭本事,这样的方法,才是我一直追寻的法子啊!”陈群豁然开朗,此外还针对“舞弊”、“品德”也都设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陈卿此前所为定品,为的也是能够选出又有才华又有品德的人,但朕却认为,并非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品德就一定好了,以家庭门第来归纳一个人的品德,朕不赞同。”张春华说道,她对陈群分析道:“人的品德,是一时考核不出来了,但在长久的相处之中,能够摸索透彻这个人的品格,因此,不如设定定期的考核,派遣专人对有官职在身的官员进行政务及品德之上的考核及检察,长此以往,吏治也能够清明了。”

    陈群赞扬道:“陛下考虑周道,此法大善!”

    眼看科考举才之事已成定局,世族们慌了,他们狗急跳墙,开始想法子频繁地接触身处后宫的司马懿。

    司马懿不搭理这些人,这些人还蹬鼻子上脸了,令司马懿烦不胜烦,他索性找到张春华,对张春华说道:“秋实继位以后匈奴人没有向你纳贡,也没有宣布做你的番国下属,我看这些匈奴人有异心,这就自请带兵去平了他们。”

    张春华自认是个闲不住的女郎,司马懿是郎君,抱负远大,她没觉得自己丈夫是个闲得住的人,近日那些世族人的小动作早就有鬼魂们报告给她了,她见司马懿为了躲那些人,都自请带兵出征了,当下就应允了。

    司马昭一看父亲要出去打匈奴,自告奋勇说也要随军前往,张师也一样,这两儿子,一个随母姓,一个随父姓,关系倒是好得不得了。

    张春华继位后,将张师立为太子,协同她一起处理朝政,于继承人的问题上,她吸取了曹操与袁绍的教训,不仅立嫡长,还早早就定下了,理由很简单,就司马昭那皮样,国家还不得让他玩完了?

    司马昭对皇位没什么想法,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和他父亲做对,让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吃亏,这空旷的后宫几乎成了他们父子二人的战场。

    张春华说他皮,司马昭就不服气了:“我皮?我哪有娘亲皮,还不是学你的!”

    不是原则性问题,张春华是不会跟自己儿子生气的,只有在原则性问题上,她才会教训自己儿子。

    “你不皮?你就是小孩子心性,还老说自己长大了,你要是真长大倒是好了,让你爹少操心些,”张春华嗤笑他。

    司马昭叛逆之心上来,见娘亲都站在阿父这边,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只能去找大哥的帮助,而温吞的大哥只会劝他收收心。

    司马昭气死了,当下就搁下狠话:“我一定让你们见识一下,我也是大人了。”

    司马懿摇头轻笑,对张春华说道:“小孩子心性,等他劲头过去了,很快就会把这事给忘记的。”

    张春华说道:“仲达此次出征万事小心,我在洛阳等你回来。”

    司马懿抱抱她:“放心。”

    于是司马皇后带着两儿子随军浩浩荡荡去了关外,这一家子的智谋加上辉煌的武将团队,此时此刻弱势的匈奴人被打得哭爹喊娘。

    张春华在洛阳城内,见他们父子仨离去,摩拳擦掌,对那些还在蹦哒的氏族扯出一抹狞笑。

    张春华没有想到,司马昭的气性可大了,为了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他打算成家!于是早有预谋的司马昭相中了小美人就立即动手,不带犹豫的,他趁所有人都没有防备,泡了王朗家的孙女王元姬!

    这位王朗家的孙女,此次是随祖父一起来涨见识的,其祖父王朗,父亲王肃,都是经学大家,家学渊源,幼时便通《诗经》、《论语》,长大后颇有远见,在女官考核上脱颖而出,任职军中,此次司马懿去打匈奴,任职御史大夫的王朗升官为了司空,跟随他一起去算计匈奴人,而他的孙女王元姬则跟随祖父一起来涨见识,王朗对这才情过人的孙女是喜爱的不得了,有重点培养之意。

    陛下金口玉言,女子裙带关系不得牵连朝堂,若女子想要做官,必须与郎君们一样接受考核,若真有才学之人,封侯拜相也是可以的,并且将黄月英封为了丞相。陛下义正严辞地说起旧时代对女子的压迫,说起那些被埋没的才女们无用武之地,并且告诉众人,我们的时代不同了,不能拘泥于旧的观念与思想,要博爱,兼容并包,才能够共同治理好这大好河山,才能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

    黄月英的内政之能令人心悦诚服,即便是刚开始对此质疑的同僚们,也被这位女子过人的手段给折服了。

    王元姬对王朗说了:“祖父,您一直说我的才能比您的几位孙子都厉害多了,现在陛下愿意给女子出仕的机会,我觉得我可以尝试一下,放手一搏。”

    王朗想想,现在都到了晋元年了,他可不能做个老顽固,要学着与时俱进,于是答应了王元姬想要随他一起去征战匈奴的请求,左右她已考出了官职来,在军中任有职位,若申请平调到出战之军中,也是可以被批准的。

    然后,长相甜美,才情过人的王元姬就在王朗眼皮子底下,被猪给拱了。

    司马昭随父兄前去关外,军中同僚有女将也有男将,他到了青春年少,怦然心动的时候,乍一见王元姬,他就觉得这妹子很面善,甜甜的,柔柔的,让他想去勾搭一下,拉拉她的小手。

    司马昭性子跳脱,别的学得不精,却深得母亲撩妹的精髓,每次与他相处,王元姬都会被逗得哈哈大笑,一来二去,两人就联系上了,刚开始是讨论战事,而后是时政,诗词,歌赋。

    司马懿打匈奴打得爽快,一时没注意自己二子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与王朗商议着直取敌人腹地,军中的几元大将,无论是张飞、关羽、还是吕蒙等人全是万人敌的将帅,与匈奴人马上战处于绝对的优势。

    王朗则犹豫说道:“将他们赶尽杀绝真的好吗?儒家推广仁慈,匈奴人也能成为我们的子民与百姓,不如接受他们的诚服,达到纳贡的目的就适可而止吧!”

    司马懿是真的狠,他冷声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百年前,他们能入侵中原,而今,他们投机取巧不来纳贡,陛下已经给了他们机会,他们还在装聋作哑,既然他们暴露了异心,当然还是赶尽杀绝来得好,王大人,你也要想想自己未来的子子孙孙啊,我们不将匈奴人彻底打了,百年后,他们或许还会卷土重来。”

    同样随军出战的诸葛亮也非常赞同司马懿,他对王朗说道:“王大人需知道,火烧不尽野草,若不能够连根拔起,它们还会再次生长,肆无忌惮地生长。”

    王朗听罢,只能点了点头。

    诸葛亮比司马懿年轻两岁,司马懿从心里钦服他的才干和为人,他们两人之间虽性格相处甚远,但认知、眼光、观念都极其相似,就像是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诸葛亮又何尝不是呢?

    “能与仲达同朝为官,为国家昌盛、民众安居乐业而共事,实在是爽快。”诸葛亮对自己的弟子刘禅如此说道。

    刘禅:“……”

    相父会与司马懿互相倾慕,是他始料未及的,他不由在心里呐喊着:可是你上辈子与司马懿打生打死,各为其主,将对方视为宿敌,你死我活地斗了整整一辈子,到死还在遗憾自己被司马懿耗死寿数,托孤姜维再次北伐!

    张师进入营帐,见王朗也在,心虚地瞥开了眼。

    司马懿招呼他过来坐:“此战深入腹地,可歼敌精锐,战事一了,我们就能回洛阳了。”

    张师欲言又止,他刚才看到王元姬送司马昭小帕子了!

    顶着王朗纯洁信任的目光,张师说不出口,更加不敢告诉父亲,他们在这边商议打匈奴异族,昭儿在背后撬王朗墙角,将他孙女给拱了。

    大军胜利回归,司马懿再次回到了后宫之中,这位凯旋归来的司马皇后一点都不留恋兵权,将手中权势全部上交,挥一挥衣袖,抽身于朝政之外。

    如果能忽略时不时来找他论策的诸葛亮的话,或许张春华会更开心一些。

    张春华醋了,自从与诸葛亮互为知己,仲达的注意力总是被诸葛亮吸引走!

    她想了想,既然诸葛亮不仁,就休怪她不义,于是她也去撬了诸葛亮的墙角,将黄月英给吸引走了。

    诸葛亮气得摔了羽扇,对刘禅气愤道:“陛下小肚鸡肠,心眼闷小!她不仁,休怪我不义,此前仲达就说要躲开那些氏族的纠缠,不拘束于内宫之中,我这就邀请仲达随我去茅庐隐居一段时间!”

    刘禅哑口无言,安静如鸡。

    司马懿这边,因为他还有统领后宫的皇后职责,子女若要婚配,还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