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尘梦影-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禹不得不治水了,他的龙子启儿聪明,开始拿奴隶当牲口,使交配受到一定限制。商汤大概不喜欢女人,教他的子孙们爱好杀戮,基业传到末代辛纣王,这孙子已残暴得不行!周天子伟大得还了得,文王狂编着一套《易经》,武王举义旗平天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老几位对我作用大,一是给我留下了玄学,二是让我祖上有个身份,他们分封诸侯王和士卿大夫,还把爵位列成公、侯、伯、子、男,这样才好有两千年后割据的西夏王国,以及我在电脑网络上用的域名昵称。

    几度春秋几多愁,离我先民不远处,战国厮杀愈演愈烈,有一次活埋几十万人,有传一部《义玄剑谱》,让羌族精英所获。从秦始皇嬴政设郡县,我家乡叫怀远郡,到汉武帝刘彻击匈奴,这里又称为朔方郡,李广杀八百羌兵降卒,死未封侯悔憾终生,秦渠、汉渠至今源远流长,几千年大河水造福这方百姓。三国两晋后南北朝见佛门,已在大江南北乱套了,南朝梁帝只有一个叫萧衍假装虔诚信佛,前后出家当和尚四次都让大臣用重金赎回,北朝有西魏出个皇帝宇文觉,在中原灭佛立道波及众僧尼遭殃。老庄道家兴盛东土,天竺佛教本是外来,多传于藏传一脉,流行于蛮夷中间。大汉族骨子里尊儒,难舍心中孔孟之术;可这两位夫子并没论断男尊女卑,是有后人在用他们欺男霸女。

    我早期羌族落后还没有姓氏!只好借来先进些的胡人元姓,这本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别称,曾为统治羌人传下的姓氏,让这支党项人接受并沿用,可他们不甘心诚服,总想摆脱鲜卑的奴役。还有另一支羌族人姓莫折氏,曾在鲜卑人管辖的地盘上受压迫,有一天联合氐族人起来反抗,头领太提带着儿子念生接连奋战,随着莫折父子阵亡魂归西天,这队羌氐人转战窜入蜀地,栖息在川北有座凤凰山中,多年后大概与党项部落合并了;就像是战争早已突出男儿的作用,也是为保护他们的母亲和姐妹。

    不久隋文帝一统多民族,可怜杨坚的爱民重法严律,弄得杨广只好弑父杀兄,三十八年帝国毁于一旦。我先民的这段故事发源于唐朝,相传世袭唐国公李渊的祖上,也是西域的少数民族,不知什么时候归了汉。李世民要想当太宗,也得把兄弟干掉才行,随后顺应形式与西藏吐蕃联姻,拉萨为文成公主建起布达拉宫,玄奘取经载誉归来后觐见太宗,告诉人们他去那片地方叫印度。高宗李治奉行无为之道,偏认为他是老子的后代,把他爹的嫔妃也搞来自己享用,他从感业寺弄回那尼姑可不一般!这武媚娘看有机可乘,一代女皇登位大兴佛门,太平公主拼命恢复李氏皇权,唐玄宗归位将这姑姑赐死。大唐盛世迅速空前繁荣,惊动我游牧状态下的先民,还是羌族的那支,也就是那党项人。

第155章:侍女怀孕() 
公元七世纪前后,在青藏高原的一处,四川阿坝州境内,还多是蛮荒部落,最动荡的一支还像元谋人,他们的首领是个姓元的头人,元头人的部落兵马羸弱,让一些吐蕃人欺负得不行。眼看没生存的余地,元头人召集残部商量,他们决定离开这地方,近两万党项人化整为零,一队队离开巴蜀进入甘肃,前队给后队留着记号和路标。大唐的军队把他们当成商队,任他们从陇西和陇南之间穿过,大多男人的打扮像半个和尚,随在其中的女子像吐蕃姑娘,终于走到陕北横山脚下,他们已实在筋疲力尽,三个月才集结完毕,大概还剩一万两千人。契丹和奚族都是鲜卑后裔,这两邦仗着强悍的突厥撑腰,跟大唐的关系多处紧张状态,并对我党项先民穷追不舍,谁不骑上战马,只有等着灭亡。

    在一场无名激烈的战斗中,元头人重伤后不久死去,可他的部落却在这里扎根,不到五十年壮大到约五万众。这时的盛唐封疆大吏多用胡人,河西四重镇守将哥舒翰是突厥后代,发现这些党项人时,他已告老退出军务。唐玄宗正搂着贵妃亲热,划给党项人那小块地盘,这处边陲归他们镇守,让他们确实感恩戴德。安禄山、史思明等乱臣胡将,在河北拥兵自重窥视长安,破潼关失守叛军来势凶猛,唐肃宗仓皇跑到灵州即位,党项首领率万余精兵,在横山沿线附近护卫,英勇阻击抵挡叛军,归附朝廷首立战功。郭子仪、李光弼领兵平定叛乱,此后又有吐蕃犯境到灵州,老郭令公拉动党项军征战,认可了这支胡骑的勇猛。

    唐末党项军队扩张到数万,首领尊藏传佛教自号沙陀部,应诏镇压黄巢起义,又给朝廷立下大功。我家先祖要得到封赏了,横山以西设为夏州,领衔定难军节度使藩镇一方,再授党项贵族拓跋首领世袭夏国公,这已是排在郡王后的最高爵位,唐皇室又赐给李姓列一等公爵,不久大唐被推翻后改朝换代。宋祖赵匡胤拿这些党项人也没办法,接着承认他们在陕北边界的地位,首领李继鹏想依附北宋,他的虎子李继迁不愿意了,联合辽国军队攻破灵州。不久李继迁重病垂危,由他的儿子李继明主政,元昊正是李继明的龙子,这位公爵大人很会重用蕃汉官员。

    李元昊掌权党项军壮大到十多万,一高兴干脆自称西夏王开疆扩土,吐蕃军队已不是他对手了,他一路挺进河西灭掉甘州回鹘。范仲淹先天下之忧,狄青从士兵当到元帅,前仆后继跑来对付西夏,党项人让北宋朝廷头疼得很,加上辽国耶律皇室不断侵扰,宋廷只好低头向两处胡邦进贡。先王李元昊也想做皇帝,大宋赶紧认可他为夏国主,又赐赵姓给元昊视为郡王,肯定得是皇族才能封王嘛!赵元昊还想给别人封侯拜相呢!用家乡粗俗话解说这个昊字,我们这位昊王真是有日天的本事。

    元昊开始发起对敦煌的战争,那里有莫高窟下的佛经呀!十万西夏将士随王师出征,宋军在敦煌之战中大败,同时让元昊也伤了不少元气,气得他回来杀了两个大宋公主,都是宋廷弄来和亲的金枝玉叶,让他残忍地从兴庆城楼上扔了下去,这该算是西夏王称帝的仪式了,他建国号大夏自称朕还叫李元昊,二十年后这个西夏帝国渐弱,北宋也在奸臣当道中开始衰败。元昊都快垂暮时,竟让一十七岁的汉族侍女怀孕!产下个幼子叫李元坤,遗命封元坤贺兰王,为世袭郡王加免死令,其后王孙永不争帝位,秘传《义玄剑谱》于贺兰王,放在小元坤襁褓之中。

    李元坤天生体质差,三十几岁才有了个独子,取名李元轮,也是先天不足。没几个月元坤受了点刺激,被一功高猛将嘲笑他文弱,这贺兰王从不见用兵刃,竟疯了一样持剑跟人决斗,结果把那武将弄死了,自己也重伤难愈,不久一命呜呼,留下个婴儿小王子。在羌族王妃莫折氏抚养下,党项王室多庇护这孤儿寡母,元轮慢慢长大,手无缚鸡之力,爱跟汉人在一起,成了党项皇族长辈,作为元昊的西夏王孙,已看到他侄孙即帝位。这时金国完颜氏奇迹般崛起,没费多大工夫灭辽国耶律氏,掉头猛扑把徽宗皇帝追到南宋,这就出现了柔福公主扑朔迷离的故事,除宋金史书留下的谜团外,我中兴的西夏王族中也有种说法。

    在宋金交战的过程中,党项人也没怎么闲着,他们想要收渔翁之利,又不好明着跟谁宣战,那得趁火打劫去抢呀!乔装打扮也是很重要的,早在与北宋的较量中,他们学会不少偷袭之术,宋辽金人的服装全有,不管哪国百姓还是官兵,他们都能装拌得很像。这些“西夏一品堂”勇士主要抢金钱美女,他们沿着长城向东一路寻找目标,一支轻装分队最远接近山海关,遇到一营金兵押解宋朝战俘,这批俘虏里有一大批女人,特遣队员们很奇怪,不找机会抢几个来哪行?在一番精心的周密计划后,成功夜袭了一次金兵战俘营,最后才抢出三个貌美的女子,其中有一个自称大宋皇朝公主,这真让西夏武士们觉得非同小可。

    一品堂勇士们带这三个女子,辗转好长时间回到兴庆府,当时主管外交的正是贺兰王,而立之年的王爷李元轮,面黄肌瘦,偏爱汉学,因不敢去争权夺利,快到三十岁才要官当。在党项人早自称的皇室中他辈份却最高,只有他能穿汉人服装出没宫廷,这代西夏帝还是他的侄孙辈,可怜元轮弱不禁风给个闲职,真正的外务还在西夏弯刀中。元轮的特长是精通佛理,对汉传的禅宗尤其入迷。这天一品堂勇士带回三个大宋少女,麻烦是其中有一位自称公主,需尽快核实真相才好定夺,这种事正好要他召见,王族中李元轮汉话最好,容留汉人门客也最热衷。

    “你自说是宋朝公主,这是怎么回事儿?”贺兰王问公主,这时他身边既没有侍卫,也没召见另外两个宫女。

    “我不和你这个汉奸说,找党项官员来对话。”公主仔细打量他一下后怒道,感觉西夏国怎么会用这种中原人?

    “你别看我穿汉服,我真是大夏王族,我们党项人也有会说汉话的,听你口音应该是汴京人没错。”元轮说。

    公主:“我听不出刚才侍卫叫你什么,看他们对你毕恭毕敬的样子,可见你还有点地位,我现在落到这步田地,已没有金枝的样子了,给你说说也不防事。宋徽宗真是我父皇,金兵洗劫了我们的皇宫,你们大概也都知道了,他们要把我们流放到关外,这半路又被你们抢来,国破家亡有什么好说?呜呜!”

第156章:丑事暴露() 
元轮:“我说你别哭呀!宋金战况是惨烈,我们也了解一些,你那父皇也太窝囊,都快比本王还无能!想想你们败得那么惨!说他昏庸你也别生气。不过你父皇自创的书法不错,他赐童贯的《千字文》叫瘦金体吧?我还喜欢那《秾芳诗》,敢问公主芳名?殿下多大年龄?你可要照实说,我能查清你身份。”

    公主:“嗯!本宫小名多馥,父皇起的爱称,先前封号柔福,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