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尘梦影-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芳菲叠丽影,别泪剔透,冥顽笑痴狂。——怀古词《思远人清明》

    露本是雾水无色亦无味,清莹成为人们眼中甘美,可以看做点滴芳草情,也能如见几串红颜泪,在展开的花瓣上,可见“零露沾如醉”,自然给我们感悟,像这种天地精华,在男人女人身上,我们都可以找到。有这样一类微不足道的人,渺小地起落沉浮在尘世中,如我每当忧虑人生也有涯,便想把人存在的价值记下来,即使我是最不值钱的那等人,同样有一个平民的思想和感情,况且在我凡俗的经历中,也有不少离奇和妙趣,当然这还需要感念很多人,帮我认识丰富性情世界。

    他们都是这些故事重要组成部分,我或许有过恩断义绝的朋友,也有过满腹幽怨的女子,但从没有结下过仇人。有时我也想为姐妹兄弟遮掩些事情,可这要连同我自身丑陋一并隐没,对这些过往中的美好便有失公正,甚至是对真实性情不负责任。既然我们有些话是说过,有些事也确实那么做了,起码我身为男子,不能不比女人坦直。比如在此书上卷中,我已成篇描述的兰姐,她反复验看过我那些记述,并以极其坦然的态度面对,显现出她人格魅力的部分,使我难以掩饰对她的敬意。

    包括宁妹和小静在内,她们仍将出现在这里,可能已不全是主人公却同是主演,因为事实是她们不愿再领衔。戏剧人生本来就该是这样,我多围着她们转的日子结束,难道还要让人围着我转吗?在跟她们那成片清荷般无性的情感历程中,我们再有多少藕断丝连也该有断根的时候,因为有她们使我的生活没能污浊不堪,这也是我这些记述不至污秽不堪的缘由。也许她们有时偶尔会这样想:“幸亏没跟那家伙发生那种关系,不然他准会一五一十记下来,这该是我们彼此了解的感应。”

    潜意识感应此处开始主导这卷故事,形式上作者借用现代派小说一种风格,超现实主义流派记梦写梦的手法,这还是由内容情节发展决定的,跟着迷幻梦境到哪步,随之故事进展到哪步,在前面极力苛求过往真实基础上,这里在继续追求一种梦幻真实,有时以致使作者依赖中等待迷梦,或在故事行文中不断插入梦境过程,在潜意识和常态思维交错中,现实和梦想的穿梭色彩缤纷,更多生活中女子再现,相继融合进这梦故事,深入探秘两性情感天地,以下为此卷四部故事提纲。

    此处故乡轮廓在上卷书中已有人文概述,这里以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为故事背景,具体地点还在都市化西北重镇银川,引申出这里又名凤城的一小段寓意故事。情节仍以异国他乡游子芳心展开,以突出这片土地深藏的蕴含,在丰富性情深处打下乡土烙印,同时跟现代生活方式鲜明对照。作者引用古今中外多层艺术氛围,环绕这片故土的过去和现在,部分文史贯穿开始发挥作用,连同世界神话人物走出仙界,只是这里古来穿越或下凡的无不是神女仙子,寓意此书步入浪漫言情传说式故事阶段,却再明显不过是假借神话传说等来隐喻现实,相关人物生活细节处不时出现,还有部分纪实不致使故事悬空,作者意在深刻揭示自身丑陋,来反衬这该是美妙的故事。

    月华让但凡梦幻书生没有不注意的,自古以来月亮的象征都在延续神奇,她的阴晴圆缺,她的盈亏满新,在各处都被赋予浓浓乡情的诗意,而且久已被人格化早在形容女子美貌,却多被如今都市生活中忙碌的人们时常疏忽,甚至已逐渐淡化这自然造化还在轮转的深意。这里顺事件发生时间突出的不是春花秋月,反过来倒像有寓意说春月下过去的秋花,她们从眼下的春华走向秋实,有声无声之间都在月轮银盘中影印,月影下沉向对故土和旧人的留恋,一同感应着故乡人对她们的怀思,如是明月从来都是有灵性的,或是她赋予了人光影,或是人们赋予她梦幻,无论怎样终归月是故乡明都没错,不管我们到何处都不时抬头望月,还曾有古人说红豆最相思,那该是此人不知有明月夜。

    在大河水蜿蜒流淌过的土地上,还有更开阔视野可跳出都市城墙,可以让人感觉到多情的水土,感受那青山常在水长流的意境,给作者以感悟任一切顺其自然,像滔滔黄河几千年那样流过,有时人们会想起她还象征着母性。故事到这里同时像进入九曲十八弯的虎口处,前面集中的梦幻与现实矛盾在此激烈冲突,似水流年不仅早随斗转星移时空变换,光阴飞逝还带走了姐妹好友昔日容颜,是去追索她们现实存在?还是深入探秘梦幻存在?作者一边在困顿中茫然,一边还在疑惑中迷失,太多的困惑不解纠结,让故事迭起又一浪潮。

    落日的光辉给作者以深刻启示,在这正值人生中途的年龄,锐目所见那该是走向辉煌的灿烂,还远没有到感觉迟暮的时候,只是才到逐渐告别少年美好记忆的阶段,连同旧日少女梦也多是从以往日暮时起步,随岁月轮转到这片日暮中渐进终点。在得到与失去都更加难以分辨之际,要勇于面对有些梦境揭示的真实,从夜晚到来之前的落日余晖中,到心灵深处呼唤着的迷幻声中,作者才感受到在追溯少年过往真实中,曾一直回避跟旧梦少女的迷欲,奇幻深入再现梦境中时,是那么清晰可见的真切!面对一片无性深爱存在的现实,迈开梦幻身心相互拥有的一步。

    这里碧海背景寓意月夜的天色,随这部故事走向文艺美学探究,同时介入两性欢情世界的探秘!而今只是舆论还敏感的性问题,给这段倾向哲理故事一点阻力,却也使像哲学美文变得通俗化。作者无意对此类监管过多评议,只是该理解各类文化管控矛盾,就像解放思想远比解放性可怕!正在空前开放的社会意识领域,如同世界各处的奇谈怪论风行,真要深究起像道德观念标准的溯源等,怕是中国人该去问比孔子还早的老子。性的解放说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跟性压抑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同样大,这又是一对深刻矛盾,尤其给文学艺术添彩,不知古来多少碧海月夜下,书生们苦乐于性文字游戏!

    星空下梦幻处又是一番光景,作者求知中所获艺术感染力,让故事悲剧性情节转向喜剧化,向此书探求的真知再迈近一段。在反复精神痛苦的历程中,过度到精神愉悦的彼岸,多年面对着生死都有的恐惧感减弱,增强这里我还想要认真活下去的信心,美好憧憬回归像返璞年轻的心,提示该珍视哪怕是残缺的生命。作者先前本意几十万言半生遗书,续到这部故事又滋生进取心,精神作用连带出还有现实责任,如同我迟迟走上的这条书山路,又像是早已被命运决定的归途,不该连自己都没弄清是为什么!为什么在璀璨星空闪耀的街灯旁,还能找到这样一些前人足迹?他们大部分时间默默燃烧,直到身后留下道道恒光。

第200章:对生活的宿命() 
蜃楼把作者重又带回红尘梦里,呼应过往迷梦真实回故事起点,巧妙格局让此书情节首尾相顾!至此作者才发现这过百万字长卷,实际已拖延近二十年的时间,从书中三位女主人公青春起始,留下我去海边完成几段首短诗,到后来改写的旧情书集,直至演变成这些故事,她们都已是中年起始,让我从原本梦见的海市蜃楼,看到又一片广阔奇幻的气象。作者为实现少年时一点书生遗梦,曾离弃或被舍弃过不少现实,从物质与精神追求矛盾中熬过,才知这是积极面对生活的宿命,我终于可以尝试用这种出于情愿方式,去尽心偿还久已拖欠她们的情与物债,在这样一段漫长经历的过程中,她们用过往和梦幻方式支撑着我,让我没有任何理由怀疑她们真实存在。

    奇光再现处我从迷失自身中找回自己,才开始迈出新一轮要去找回她们的脚步,包括用向网文书友求助的故事方式,至少为找回旧日兄弟姐妹不懈努力。到这部收尾接该近此书完本时,已成我们三十年学友追记故事,作者流传这些传记式学习笔录,来初步实现昔日少女学友一点过往旧愿,尽管现实生活难免她们都会有所改变,但必须还要有人实证这种精神现象的存在,比如我正是因为结识过三位学友姐妹,而从一个废人变成个百无一用的书生,虽然实质上没什么根本变化,经历上却已可供书友借鉴。人不要总想把生活编排成故事,生活自然会把我们编排成故事,细心留下我们记忆中和观察到的事物,还要不断学习是著书立说必由之路,要我早知现在艰难何必少年当初不学无术!

    很早看到卢梭有那部《忏悔录》,我心里就觉得有些不服气,但我不否认他那些著作的感染力,不少思路我是跟他的书在走。我还存有对一些亲友的笔记,正是这卷故事原初的梗概,不少故旧手上留着那几段文稿,也是流露我心迹的一种沟通。原稿《红尘碧空》,化作这“零露”卷!书知道我不时沉寂于执迷,还有兄弟和姐妹可以证明,即便有说人情已淡漠,也还有浓浓乡情依旧。从这里扩建起诗词歌赋的殿堂,沉醉进古今中外的美妙旋律,视听音像的衔接,不时令人深感震撼!不幸这卷书还多女子牵引,只能让好男儿兄弟们见笑。就像我似乎爱古词,也只对小令上瘾,望文便可思意,就又找来个摹本。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五代南唐李煜词《清平乐》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还不是宋词的一首小令,留给千百年来梦魂中书生吧!有一位词人李煜的这支《望江南》,跟其人一样容易被千古传颂。故土难离是人之常情,像古今中外的思乡曲,感人处无不为心生共鸣,宋代女词人李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