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析各地互相征战,朝廷获利的时候,刘明也想到了鹤蚌相争,渔人得利。而当郭嘉分析道幽州不能第一个出头造反,消灭汉室的时候,刘明更是想到了枪打出头鸟。先出头的掾子,先烂。所以,当郭嘉说道幽州危矣的时候,刘明不是不想问,而是过于心惊,忘了问了,脸上的微笑,更是因为长时间的保持这样,而导致肌肉发僵,改不过来了。直至郭嘉把后手的对策说了出来。刘明这才放下心来,恢复正常。同时也更佩服郭嘉得大智慧。因为就从自己所知的那点三国历史来看,好像这个汉室的动乱,就是那个大将军何进挑起的,而第一个露出反意的董卓,即使是有那么大的势力,也是被天下群雄给灭了。而其后更是天下群雄各自独立,争纷不止。想到这里,刘明就更放心。只要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分而食之,还有何人是自己的对手。看来自己还真有可能混个皇上当当。如今哪个刘皇叔不都是成了自己的手下吗。于是,刘明这回是发自内心地笑道:“奉孝说得不错。现在我们只要静待天时好了。而你说的那些计策也都可以隐秘的进行。至于如今这吕布之事,我们先用不着去理他。等天时一到,我们自可收拾于他。而且吕布其人贪财好色。我们收之甚易。对了。奉孝,我先前让你注意的董卓等人,以及咱们手下的刘备,如今又都怎么样了?”

郭嘉听到主公刘明,认同自己的想法,心中大感欣慰,觉得自己虽然比起主公来稍微的后知后觉了一些,可也算是能够想到今后的发展趋势。也算是不错了。不过,自己今后再想问题,就要像今天一样,要全盘的推演,务必把每一个关联的演变,都推算出来,如此才不会再犯今天这样的错误。只是主公又突然想起了董卓等人和那个刘备,是何道理?郭嘉迟疑的说道:“奉主公将令,嘉时刻不敢疏忽。那董卓如今好不了得,已经拉起了二十万的兵马。其中更有五万是仿制咱们的强骑兵而成立的西凉骑兵。不过,那些西凉骑兵,虽然也算得上是一支精锐部队,但是他们的盔甲兵刃,却比我们差多了。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击败他们。而孙坚现在是长沙太守,手下也有三万的精兵,号称江东猛虎。为人甚是骁勇善战,但是他地处南方,所以没有骑兵可用。而且他和荆州刺史王叡,素有冤仇。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而曹操现在已经调到京师,在大将军何进手下任职,虽说是有可能前途无量,但是上有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压制,下面又没有实际兵权可抓,也可能会就此碌碌一生。至于那个在咱们手下的刘备,除了逢人就是吹嘘他的皇室身份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出之处,就连原本的勤政爱民,也在娶了夫人之后,逊色了许多。整个就是一个沉迷于酒色之徒,真辜负了主公您对他的看重。”

 第一百二十七回 子龙出山

“啊!”刘明不禁大感诧异。 /这些人怎么都这样。照郭嘉这么的一说,好像除了董卓之外,其他的那几个自己所知道的盖世枭雄,竟然全都没有什么作为可言。

而郭嘉本来就奇怪刘明为甚么追问他们,此时又听道刘明的惊呼。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向刘明询问道:“主公,您何事惊呼?哪些人有什么不妥吗?”

刘明多少有些头疼自己那时常控制不住的心情,不过好在自己跟杨军和郭嘉他们这样的智者,打屁惯了,随机应变的说道:“这些人没什么不妥的。我只是再当初见过那董卓、曹操等人,觉得他们都是一个不甘人下的枭雄,故此对他们的今日成就有些关注罢了。奉孝,你今后还是要多多关注他们的动态。”

“是。”郭嘉见主公有些不太想提起此事,于是也就随口应了刘明一声,不再追问。

刘明随后又稍想了一下说道:“至于咱们属下的那个刘备,如果你过些日子看他确实对咱们忠心不二,那你就把对他的监视都撤销了吧。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咱们也不能亏了那些真心跟随咱们的属下。”

“是。”郭嘉在应答了刘明之后。又回味了一下刘明的那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话。越想,就越觉得该句甚有嚼头,寓意深刻。是一个可以流传千古流传的警句。只不过,这好像和当初主公在那个整风运动当中提出来的那句‘疑人要用,用人要疑,’的名言截然相反。

郭嘉反过来,掉过去地把这两句名言,全都反复的捉摸了几遍,可郭嘉越是捉摸,就越是觉得这两句话都是大有道理。寓意深刻。说实在的,郭嘉最佩服刘明得也就是这一点,主公除了能经常地冒出一些新注意,新点子之外,那他个人的思虑,也是自己始终都找不着规律的一个人,虽然主公对待属下宅心仁厚,可对敌人又是十分得狠辣。虽然主公十分得纯朴至诚,可对敌人却又十分得狡诈。虽然主公十分的爱财,可又广行善举,挥金如土。虽然主公也十分得好色,却十分得尊重他身边的女人,重情重义。总之,主公就好像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让自己老是难以分析,获益匪浅。而现在主公又能说出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用人思想,真是高人呀。

郭嘉在万分不解之下,干脆就不想了。直接问道:“主公。还请恕属下愚钝。主公适才所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当初您所说的‘疑人要用,用人要疑’,却又截然相反,不知是何道理?”

刘明稍为愣了一下,心里暗自嘀咕道:以前我说过‘疑人要用,用人要疑’吗?刘明仔细的想了一下,自己好像是说过这么一句话,不过那时候,自己整天的给属下们训话,那说的话可多了去了。自己也不是记得多清楚。真难为这个郭嘉了,竟然还真把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记住了。不愧是天才。真是好脑子。

刘明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这些都想清楚了,知道自己说的那两句话有些自相矛盾,但是刘明并没拿这当回事,想当初自己在现代进修短期企业管理班时,那课上的老师就曾对这两种的用人态度,进行过阐述,而自己也因为这个话题特有意思,而记得格外深刻,当下刘明嵬然笑道:“奉孝。其实这两种的对待属下的态度,是相辅相成的。其观点就在于一个‘疑’字,和一个‘用’字。而‘疑’是手段,‘用’是目的。就拿我们幽州来说,我们刚来幽州的时候,手下又有多少的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才来为我们所用。要知道那信任二字,决不能是一句空口白话,而是经过长时间的人鱼人之间的交流,培养出来的。就好像那个侯成,一见面就说要效忠于咱们,可咱们能信他吗?可是,这要是在什么都完全信任了之后,在任用他人,那咱们那么大的幽州,又等得起吗?而且一个人对他人的信任与否,又存在着一定的主观的偏见和个人的好恶。所以,咱们当然要先把那些投奔咱们的人,先都收下来,都用起来了再说。这才可兼容并蓄。这就是所谓的:疑人要用。而我们在任用了这些人等之后,就要用法理制度,去衡量他们,考验他们,以明了其真正的心态。要知道,人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若没有监督和约束,好人也会变坏,功臣也会变成罪人,害人害己。所以咱们要‘用人要疑’。但是咱们的‘疑’是要:疑其贤,看那被用者是否任人唯贤,举贤荐能,对部下做到德贤超卓者,虽仇不避,德贤平庸者,虽亲不举;疑其才,看被用者是否做到不论门弟,不计亲疏,择能善任,奖有功,罚有过,组织有序,指挥有方,做镇一方而不为诸侯;疑其勤,看被用者是否做到身体厉行,勤勉务实,奖勤罚懒。讲求实效,奖功劳不奖苦劳;疑其廉,看被用者是否能始终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不义的财不取者奖,假公济私、贪赃枉法者罚;疑其能,看被用者是否真有治理地方或是军队的能力。而这‘疑’,还要有个度,这就看你个人的经验和火候掌握了。在经过了这些考验之后,咱们觉得他们可以受到重用,那咱们就要充分的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手让他们去发挥聪明才智,这就是所谓的:用人不疑。而如果在咱们考验了他们之后,他们还有什么地方让咱们放心不下的,那咱们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就绝对不能让他们参与近来。以防坏事。这就是所谓的:疑人不用。”刘明给郭嘉解说完了之后,微笑的看着郭嘉。

郭嘉恍然大悟,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说道:“主公高论。原来主公对嘉,杨老和二将军、三将军等人的委以重任,全权授予,就是对我们的用人不疑。嘉实在是深感主公圣恩,万死也不能报其一。”

刘明笑着说道:“奉孝,你们几个我可不是用人不疑呀。”

郭嘉一愣,不知道自己怎么又没猜中主公的心态。

刘明这时才接着说道:“你们几个是我的亲人骨肉。那还能用‘用人不疑’来衡量。”

郭嘉一下子是更加的感动了。

中平四年,十一月末。刘明的府中上下,充满了紧张和喜悦的气氛。不为别的,只因这蔡琰怀了刘明的骨肉,一怀就是十二个月,这才临盆在即。此时的刘明,就象每一个焦急等待自己妻子生产的丈夫一样,在庭院里来回的走动着。而关羽、张飞、典韦等人,则在一旁不知道怎么样来安慰,宽解刘明。就是平时最为能够说话的郭嘉和杨军,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刘明镇静下来。这里郭嘉,关羽等人是没经验,而杨军则是过来人,直到此时此刻,不管旁人是如何的宽解,那对刘明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终于,随着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全府上下的紧张的气息,一扫而空。刘明也结束了自己来回得踱步,快速的向产房冲去。结果忙中生乱。和那个从产房出来的接生婆撞在了一起。

那个接生婆连忙给刘明赔罪。而刘明也顾不得料那么多。急急忙忙得问道:“里面的大人,小孩都好吗?男孩?女孩?”

那个接生婆笑嘻嘻的对着刘明说道:“恭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