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董仲舒又鼓动皇上,在以法治国的同时,再包上一层儒家的外衣。以儒家的道统之道。实现对天下人的精神上的统治,如此就可以长治久安了。这董仲舒可以说是一心为了汉武的长治久安。费尽了心力。本来以为如此一来,天下太平了,自己也能受到重用,法墨的思想也能在儒家思想的掩护下,继续发扬光大。可不曾想,却栽在公孙弘的手里,被人家因势利导,弄了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后世更是忘了董仲舒那治国要内用法墨,外衣儒术的真髓。搞了一帮腐儒出来。

刘明再听完杨军的说辞后,更是坚定了继续办报的信念。以自己幽州刺史的权力,力压众议。开辟了《每日新报》作为各派发表言论得的专刊,同时这《每日新报》还用以发布每天的时局消息等等。并亲自给报纸定下了‘舆论引导,舆论监督。’这两大基本职责。而且刘明更是让那蔡邕好好的把握住报纸这个喉舌的作用。决不能让报纸这把利剑,反过来给自己一下。

而经过了刘明众多的努力,刘明如今才能如此悠闲的饮茶看报。

可就在刘明看的兴起的时候,就听到郭嘉远远的对典韦喊道:“主公在吗?嘉有紧急军情禀报。”

刘明心说: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你多晚看到有典韦在,而我不在的时候。不过刘明也知道,这其实就是郭嘉在给自己做一个通报。于是刘明冲外面说了一声:“是奉孝吗?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郭嘉一脸兴奋的拿了一张纸条递给刘明说道:“主公您看。厚德给咱们来信了。先皇驾崩了。现在是新皇登基。这天下可离乱世不远了。”

刘明随便得看了一眼厚德来得这份密报。抬头向郭嘉问道:“奉孝。你对这份密报有何评价?”

郭嘉这几年又长大了几岁,人长的是更加的风流倜傥了。而那智谋也是更加得圆滑周密了。郭嘉闻刘明所言笑着答道:“主公。若咱们只是单看这份密报的话。那咱们原先的策划,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了。咱们原本是打算让先皇改立皇子协为太子,然后蛊惑何进谋反。可如今这先皇却提前驾崩了。那何进联合满朝的文武拥立新君登基。已经占了朝廷的大义。所以咱们的策划是彻底的失败了。可这事要是细思之,那何进并无王佐之材,现今窃据高位,而现在各地的诸侯,又全都拥兵自重。这先皇驾崩,新皇登基,如此的动荡之际,必有不安于现状者。只要他们率先而起。这天下的动乱之世,马上就要来到。主公此时就应该集结兵马。等到有人谋乱之时,咱们也割据一方,而后图谋天下。如若实在没人作乱,咱们也可以让那张燕投靠一方的势力,帮着他作乱。可是那样的话。咱们却又损失了一路的兵马。颇为可惜。不过以嘉之愚见。应不至于此。这时不过半载。必定有天时出现。”

刘明听郭嘉所言,深感佩服,这郭嘉果然有远见。别的不说,光那董卓,就够那何进受的。

几日后,郭嘉再次从情报人员那里得知,京师坊间流传何进弑帝,鸩杀董后。连忙又告之刘明。二人一商议,觉得这虽然是个借口,但不适合刘明率先前去。应静待他人以此出头之后,再来渔人得利。

十余日后,那先皇刘宏的传旨官,终于把那封密旨给刘明带来了。

蔡邕等人一见大喜。那蔡邕立马向刘明进言道:“主公,如今咱们有先皇遗诏在手,那何进必是谋逆无疑。咱们正好可以兴义师,清君侧,再立天子。大事可图也。”

刘明听了不觉意动。这确实是一个好机会。

可就在刘明的心动的时候,那杨军及时的进言道:“不可。我等起义师之后,虽可把那何进剿灭。可如此一来,主公也就成了众弩之的了。如主公只是一心为了帮那腐朽的朝廷残喘,虽然可一时位及人臣。不过如此一来,只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而当那天子年长之时,收回皇权,主公恐也难逃功高震主之祸。到那时悔之晚矣。可主公如若清君侧之后,再行那王莽之事,则清君侧等均动,也必成笑谈。主公也必被后世定位汉贼无疑。到时候天下人共讨之。主公虽然是兵强马壮,恐也难逃那灭顶之灾。”

刘明听了杨军的这一番话,激灵灵得出了一身的冷汗。这回杨军是把自己有图谋天下的意图全都挑明了来说了。这要是自己的那些手下知道自己有反意,那还不得乱了套。杨军这个老头怎么能把这事在这说出来。刘明连忙向左右看了一眼。

不过,这刘明不看还好,一看之后,刘明更郁闷了。只见坐在两旁的那些自己的属下家臣,一个个都是心安理得,理应如此的样子,全没把杨军说的那些造反的言论放在心里。刘明一看就明白,敢情这帮人都知道,都惦着反,就自己一个人还蒙在鼓里,模棱两可的。

而杨军一看刘明这举动,也知道刘明是想得什么了。心里暗自得意:主公啊主公。虽然这次老朽是急进了一些。有些吓着了主公。可主公您也不想想,难道老朽这功曹从事是当假的,平日里老朽透露主公乃是要行大事之人,那就是在试探这些人的忠诚与否,凡是对主公有二心的,早就被老朽借故解决了。那还容得他们坐在这里。主公这回是多虑了。

而就在此时,那郭嘉也觉得杨军之言有理,于是对刘明进言道:“现今主公既有遗诏在此。那何进必是谋逆无疑。如此,无需主公费心,那何进无谋,行此大事,早晚必会自乱阵脚,自露破绽。到那时,各地诸侯,凡是有心之人,也会纷纷而动。咱们到时再借机举义兵,割据一方,也不为迟。正可在那各路诸侯心存异心的时候,借机壮大。”

此时的刘明,已经从那担心自己的属下知道自己有反心的担忧之中解脱出来。在听到郭嘉的建议,联想到这要是那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变成了十八路诸侯讨自己,那自己不就成了一个冤案了吗?自己还是等董卓出来之后,再割据一方吧。

当下,刘明采纳杨军和郭嘉等人的建议,把遗诏这码事,秘而不宣。等待天下动乱的到来。

可没等多久,那并州的魏续、侯成就给刘明来信了,说是那并州刺史丁原,接到大将军何进的将令,要进京勤王,清除张让等宦官。现在那并州刺史丁原,令张杨镇守河内;自己带着吕布等一干人等十五万的兵马前往京师洛阳。

 第一百三十四回 燕雀焉知鸿鹄志

节日快乐——

而就在刘明得到并州的消息没多久,那监视西凉刺史董卓的密探也传来消息,说那西凉刺史董卓使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也带着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二十万往洛阳进发了。 

而紧接着,连冀州的刘虞也在接到了大将军何进的将令后,派人前来幽州问刘明该作如何打算。

刘明在接到这些情报之后,大为奇怪。心说:怎么这各路诸侯都通知到了。就单单的没人来通知自己呢?刘明百思不得其解之下,连忙召集自己的属下家臣,前来一起商议。

等到刘明把这些情报一说。除了郭嘉外,刘明的那些其他的家臣,也觉得这其中大有蹊跷。不可能各地英豪都收到了大将军何进的密诏,而主公刘明身为太尉,又是幽州刺史,却不加以通知。

不过,就在众人还在议论的时候。那郭嘉已经通盘考虑清楚了。郭嘉站起身形,向刘明进言道:“主公。以嘉之愚见,咱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大将军何进可能已经猜测到了先皇留有遗诏一事。而那大将军何进调集人马进京,明的是铲除宦官张让一党,而实际上却是在防备咱们幽州的军马。”

刘明等人无不觉得郭嘉言之有理。刘明多少有几分无奈的说道:“既然那大将军何进已经知晓咱们拥有遗诏,预作提防,那咱们也只能提早发动了。”

“不用。”郭嘉嘿嘿笑了一下,接着说道:“主公,那大将军何进虽然早有提防,可他能以什么样的借口来对付咱们幽州呢?难道他还能对天下说主公握有他大将军何进的谋逆证据,所以要来剿灭主公不成?那大将军何进本来就是一个无谋之辈,如果他要是先把那宦官张让等人,一网打尽,然后再让那宦官张让他们,诬告咱们一个假造圣旨,再以此征令青州、冀州、并州同时来讨伐咱们幽州,那可能还能对咱们幽州造成那么一点的威胁。可如今那大将军何进,只是让各路的诸侯把人马聚集在京师,纯粹是作出一幅防守的打算。那岂不是要干戈倒悬,受制于人吗?这各路诸侯之中岂无野心之辈。而且就算是那各路诸侯,全无野心,可现今据主公所知,那大将军何进原本就有二十多万的兵马,而在他辅佐新皇登基之后,又一统全司隶的兵马,现在已经有了不下三十来万的兵马,而那并州刺史丁原,这回也带去了十五万的兵马。再加上那西凉刺史董卓的二十万兵马,这就不下六十五万的兵马了。如果再有其他的诸侯也前去京师的话,那大将军何进就算是聚集出超过百万的兵马,那也是毫不稀奇。”

说到这时郭嘉停顿了一下,有心卖个关子。看看众人的反应。果不其然,在座的众人听到何进手下竟能聚集百万之众时,都是惊讶不已。不过,令郭嘉比较满意的是,在座的众人,竟无一人面露惊慌之色。尤其是那三将军张飞,更是高兴得哈哈大笑:“百万之众好啊。正好让俺老张杀个痛快。”而那关羽也在自己停顿的时候,冷哼一声说道:“百万之众,和足道哉。不过就是一群土鸡瓦狗罢了。咱们幽州铁骑,天下何人可挡。当初咱们只有几百人马的时候,不一样在那黄巾的百万之众中,纵横无敌。”

刘明一看大伙的心态都不错,也是豪兴大发,大声说道:“好。说得好。咱们幽州又怕过谁来。奉孝,继续说。那大将军何进有了百万之众,又能如何?”以刘明和郭嘉这几年相处的经验来说,刘明当然知道郭嘉决不会用何进的百万之众来打击大伙的积极性,因此督促郭嘉赶快接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