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等人要想不合董卓动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了。而且董卓在没有了其他的顾虑之后,也绝对不可能放过曾经是他的下属,却最终选择了正义而背叛了他的自己等人。

故此,现在趁着董卓的主力去对付太尉刘明的时候,他那后方肯定空虚之时,自己等人掏董卓的老窝,那真是一个QB5难逢的好机会。而且,那幽州的刘明又岂是好相与的。虽然他讨伐公孙度去了。可他既然和董卓早就势成死敌了,那他肯定也会暗中防范董卓的。到时候,太尉刘明地兵马从正面的拖住董卓,自己等人攻陷长安之后,那好处不都是自己等人的了嘛。而且自己等人救驾有功,到时候的封赏和功劳,那也是大大的。之后,自己等人还可以再联合刘明得兵马,前后夹击董卓,一举消灭这个拦在自己等人去路之上的心腹之患。从此取而代之。那岂不是最大的美事!

故此,马腾和韩遂倾全部得兵马三十五万,又从羌族那里借了十五万的兵马,共聚兵马五十万,浩浩荡荡的就奔董卓的长安杀来。

 第二百一十九回 李儒奇谋

马腾、韩遂得兵马做好了准备,浩浩荡荡的就杀奔了长安。// //可是兵行一半的时候,韩遂就觉着不对劲,可又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得叫马腾等人赶快停军,共同计议。

马腾对自己的这位异姓兄弟的直觉和智慧,那还是很佩服的。

想当初,韩遂在西凉的威信广播,连大将军何进都曾听过他的名声,并请他去朝里做官。只是后来韩遂给大将军何进献策诛杀宦官,未被大将军何进采纳,韩遂这才重新回到的西凉。后手,还是因为韩遂得名高望重,智谋渊博,那湟中郡、北地郡的羌、胡等部族的北宫伯玉、李文侯在造反的时候,就劫持了边章、韩遂,拥立他们为主帅,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借边章、韩遂得名义割据一方。而韩遂在这样的环境下,巧妙的周旋于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之间,利用北宫伯玉在美阳与前来征讨的汉军张温交战,被击败的机会,韩遂在撤至榆中的途中,架空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势力,夺取了实质性的军权。随后,韩遂又在张温派周慎、董卓等多只部队前来追击的时候,主动出击,迫使张温的屡次追击,均无功而反。而后在张温被革职,韩遂所操控的部队有了喘息之空的时候,韩遂又设局杀死了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等人,吞并了他们的部队,使部众达到了十几万。随后,韩遂整合了全部的兵马,进兵包围了陇西郡,陇西太守李相如投降,并与韩遂联合。只是这一来,却惹怒了凉州刺史耿鄙。凉州刺史耿鄙率六郡之兵征讨韩遂。但,韩遂抓住了凉州刺史耿鄙任用贪官程球为治中,致使士兵和百姓都很不满的机会,联合自己,迫使耿鄙的手下造反,杀死了耿鄙和程球。从此自己与韩遂联合,共同推举王国为主帅,进兵至三辅地区发财。之后,韩遂又夥同自己陷害了王国,使王国的部队被朝廷派来的军队击败,而令自己和韩遂有机会废掉了王国,吞并了王国的势力,并从容地接受了朝廷的诏安,这才有了如今的这局面。

故此,马腾一听韩遂觉得不对劲,立刻就停军不动,老老实实的和韩遂共同商量问题的根节所在。

要说,马腾、韩遂得这些心腹手下加起来,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马超,庞德,马休、马铁等人全算上,那也是好几十号人了。满满当当的一屋子,那应该有不少的好主意和好意见拿出来。可惜,马腾这人专断惯了,那是一言堂的出身,而韩遂则是经历了太多的阴谋,对谁也是不信任。故而,韩遂和马腾商议问题的时候,基本上其他的人全都没用,也只能拿耳朵听着,只是在韩遂、马腾他们做出了决定的时候,附和一下而已。

不过,就这样,韩遂在琢磨了半天之后,也发现了自己不安的所在,敢情自己和马腾在接到密诏后,一厢情愿的认为董卓的大军此时应该已经出发讨伐太尉刘明去了。可董卓到底走没走,走了的话,又走了多远,自己等人可是没有一点的准信儿。别自己和马腾到了长安之后,那董卓还没动身呢,或是董卓虽然动身了,却没走多远,那自己和马腾可就惨了,到时候,那就不是自己等人趁董卓不在的时候,掏董卓的老窝了。而是自己等人和董卓的主力进行正面的作战了。那自己等人岂不是冤大了。

韩遂这么一说,马腾是恍然大悟,连声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么一个理。”连忙喝令大军原地驻扎。并派出探马打探消息,以及派出使者和刘范等人联系。

此时,郭嘉在并州已经加固了所有的要点城市的布防。并派出了惑敌的部队。这些惑敌的部队,每日行走之时,要稀疏行军,遍打旗帜。安营之时,要多挖灶头。行减兵增灶之策。以次来迷惑董卓的视听。

同时,郭嘉还利用自己手上的暗部,大肆的宣传刘明为了提防董卓的进攻,特意在并州部下了大军,现在并州的兵力已达到了五十万。用以谎骗董卓。

董卓在得到这些情报后,当然不敢冒然而进的了。可就在此时,董卓又从左贤王那里得到了马腾从羌族借兵十五万的消息。董卓当时就是勃然大怒,这时节马腾向羌族借兵还能干什么?肯定是准备借机攻打自己来了。董卓当时就准备不攻打并州了,先解决了马腾的这个心腹之患再说。

李儒劝解董卓道:“马腾、韩遂不过是西北之犬,可雄踞幽、并二州的刘明,却是东北之虎。咱们若是与犬厮杀,自损实力,待刘明从容归来,恐咱们皆要葬身虎腹矣!故而,先灭猛虎,再灭狐犬,乃咱们根本之策也。现今,刘明为防咱们进攻并州,在并州留下了大军五十万。咱们若是不倾全力,势必不能攻克并州。可咱们又有马腾、韩遂为患。不可能倾全部兵马攻打并州。然,马腾、韩遂无知,倾全部兵力来咱们这里不说,又向羌族借得兵马十五万,这可是上天赐给咱们的机会。咱们用不着和他们强攻硬打,只需深沟高垒,坚守以据之,即可无忧。想那马腾、韩遂二军远来,又借兵十五万,人吃马喂,那军粮的开销是何等的巨大。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退兵,这时,咱们引兵追之,以咱们养精蓄锐之精兵,应对马腾、韩遂等无粮之疲兵,此二将措手可擒之。如此,不损咱们之兵力,后患刈除,且那时刘明也应远赴辽东,无暇返回,咱们倾全力进攻并州,当可势如破竹。一举成功!”

董卓一听,哈哈大笑,将此事委于李儒处理。

李儒得令,向董卓建议道:“长安西二百里盩厔山,山路险峻,又是通向长安的咽喉要道。可令郭汜,樊稠各带五万的大军在此屯扎,坚壁守之。其余兵马全部撤回,清空所有的粮食,以空乏马、韩二将之兵粮。”

董卓欣然同意。于是,郭汜、樊稠带着兵就走了。

那马腾、韩遂打听了多日,可以确定,董卓确实是准备去攻打刘明的,可是!董卓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动换。这一来,可把马腾、韩遂这两个人急得都不知道怎么好了。

两个月后,马腾和韩遂就吃不消了。大军在外粮食的消耗,那可和驻扎在当地不可同日而语的。这得需要有大量的挑夫,源源不断地从自己的后方把粮食运过来。这一路之上,那些挑夫也需要吃饭,返回的路上,同样还需要有一定的口粮。故此,这军粮的损耗可就海了去了。出兵在外,一般光是运输军粮的损耗就都在七成左右。这要是路途还远,那损耗就更多。尤其是现在马腾和韩遂还从羌族那里借了十五万的兵马,那负担就更重了。

马腾和韩遂一合计,现在这局面,自己等人算是陷在这里了。真是进退两难呀。

进,董卓对外宣称的百万之众,那绝对不是吃素的。一场仗打下来,最好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如果玄一点,那自己等人就得全军覆没。全都得交待在这。可是,要是就此后退,那就更不行了。一方面,自己等人这回出兵,劳民伤财,元气大伤,这要是空着手回去之后,那也就再没有能力负担这三十五万大军的开销了。另一方面,就算自己这面咬牙忍了。认头吃这哑巴亏了。可是自己等人从羌族那里借了十五万的大军,这要是没有好处给他们。那些羌族首领也决不会放过自己等人。

为了到底是前进,还是后撤。马腾和韩遂产生严重的分歧。

依韩遂的意思,认头吃这哑巴亏得了。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材烧。至于羌族那里,凭着自己等人和他们那么多年的交情,好好的和他们说说,应该有可能取得他们的谅解。

可马腾却认为自己身为伏波将军的后代,既然已经接受了汉室的密诏,那就应该把这命令执行下去,这才不愧自己家族世代忠良的称号。打不赢,归打不赢得。可是自己要是就这样灰溜溜的撤兵回去。自己一世的英名,那就算完了。而且,反正自己等人就算是这样回去了,那自己等人也无力负担这么多的兵马给养了。还是要裁减军队。到时候,那些裁减下来的士兵,自己即不忍心,也不能够把他们全都杀了。杀之则不仁,从此也就再没有士兵会真心地为自己等人效命了。可是,要是不杀的话,这些裁减下来的兵丁,出了打架杀人之外,再无一技之长,他们为了生活,不是兵变,就是要啸聚山林,落草为寇,那自己的地盘也算是毁了。还不如和董卓真枪真刀的干上一仗,把那些兵丁消耗在董卓这里得了。背不住还能产生什么奇迹呢。况且,马腾世代与羌族打交道,比韩遂更加地了解羌族人的秉性,自己打了败仗,向他们解释没关系,背不住这些羌族人,冲着往日的交情,还能得到他们的支援。可要是自己一仗不打得就撤回去,势必会被那些羌族人认为是懦夫。到时候,往日的交情全毁不说,还会引起他们的小瞧,弄不好就会兴兵前来攻打自己等人。

最后,韩遂被倔强的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