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率领的幽州部队的装备,那也要远比袁绍手下的这些部队的装备好得多。

可是,高干的这些兵丁,那都是高干的子弟兵,此时在高干舍死拚杀之下,这些兵丁也全都跟疯了一般,各个都玩了命的堵住侯成部队的去路。而且,由于城里的道路狭窄,也不便军队的展开。侯成的这三千人马。竟然在一时间给挡在了这里,前进不得。

壮哉!高干带的这五百兵丁,竟然没有一个投降或逃跑的。直至战到了最后的一兵一卒。高干更是身中数十刀,挺到了最后。即使是刘明手下的这些士兵,也不得不佩服高干他们的忠勇顽强。

只可惜,高干率领的这些兵丁,虽然舍死忘生的把侯成的部队挡住了足有一个时辰之久。可是,他们的努力也并没救得了袁绍的性命。

倒不是袁绍没有时间,来不及跑。而是袁绍在听完了逢纪的报告之后,苍然一笑:“跑?向何处跑?天下虽大,此时却哪有我容身之处?难道还让我跑到我那不成才的弟弟袁术那里偷生不成?我袁本初,四世三公之后,袁门当代的族长,纵横天下,岂可看他人的脸色,受他人的嘲笑?你去吧。我要在烈火之中,向我袁门的列祖列宗请罪。”

说完,袁绍也不再理会逢纪,指挥家丁拿材火、倒酒,准备自焚。

逢纪见袁绍死志已定,相劝无效,长叹一声说道:“主公殉难,岂可无一二直臣相随。余虽不才,可蒙主公知遇之恩,当要随主公同行,为主公引路。”

最后,逢纪随袁绍,自焚在袁府当中。

这一夜,刘明的军队在审氏家族的带领下,几乎是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南皮。

天明时分,各处的战火都已经结束了。就连出榜安民的告示,都已经贴好了。南皮城的百姓,几乎是一觉醒来,这才发现,南皮城已经易主了。

而袁绍手下的那些大臣,除了郭图在半夜听到动静,准备逃跑的时候,被刘明的兵马遇上,被当作了暴徒给杀死了之外。其他的一干大小官员,全都被生擒活捉了。就连审配,也被他那侄儿审荣给扭送来了。

其他的官员,用不着刘明处理,可审配来了之后,刘明亲自给审配松开了绑绳,向其说道:“审先生受惊了。你审氏一族,于我破袁绍有大功。先生当可无罪矣。”

刘明如此。除了是听闻审配的为人,佩服审配的为官正直之外,更主要的是做给审氏一族看得。为的是卖他们一个面子。安抚一下他们。

可没想到审配松开了绑绳之后,以手遮面,悲声道:“愧煞某也。某无面目见主公矣。但求速死。”

结果,没等刘明开口,审荣就不干了,对这审配说道:“叔叔。事以至此,何必还要执迷不悟?太尉大人看在咱们审家的功劳上,免你一死。你还不赶快谢恩,这样的说话,却是如何的道理?”

审配咬牙切齿的啐道:“呸!少廉寡耻的小儿!某羞于之为伍!恨不得生啴汝肉,方消某心头之恨!”说着,审配就要冲上来跟审荣拼命。却被两旁的士兵给拦住了。

刘明一拍桌案,斥责道:“审配!你身为袁绍之军师,被袁绍委以军务重任,当知袁绍诬蔑宗正大人之实情,袁绍谋逆叛上。其罪当诛。审氏一族归降本公,那是弃暗投明。你虽是袁绍门下,可却也是汉臣。你不说劝阻袁绍谋逆,反倒助纣为虐,此时还不知悔悟,又视当今的朝廷法纪为何物?你的忠义、廉耻又何在?”

审配被刘明问得没话。闭目说道:“成王败寇。多说无意。我审配受我家主公的知遇之恩,食我家主公的俸禄。当为我家主公尽忠。是非对错。余也管不了许多。此时但求一死。以追随我家主公。还望太尉大人成全。”

审荣看审配说的绝然,为向刘明表示忠心,也向刘明说道:“太尉大人。审氏家门不幸,出此执迷不悟之逆贼。就算太尉大人放过了他。鄙族也不会放过他的。族长肯定会把他正法,以祭奠鄙族之列祖列宗。以正审氏之族风。不如太尉大人成全了他。让他落得一个全身。”

审荣的话,让审配浑身一哆嗦。可却也承审荣的人情。

刘明一看人家叔侄俩都是一个口吻。自己再从中作梗,那又是何苦来着。也就成全了审配。配斩的还有袁绍的三个儿子。这也算是对得起审配了。

可惜的是,袁绍一代枭雄,宁愿死都不愿意受到别人的羞辱。可他那三个儿子临死时的风度,却远远比不上审配。求饶,哭泣,丑态百出。也就是审配死的还有点从容不迫。

随后两天,刘明得铁骑四出,快速的平定了冀州得全境。并在冀州通往外地的咽喉要路上设好了关卡。防范冀州的消息向外界流露。其平定冀州的速度,比袁绍当初联合韩馥攻陷冀州的时候,还要快上了许多。

但是,虽然刘明消灭袁绍的速度够快了。可是,刘明还是没来得及有时间让自己的部队休整一下。

一封从幽州来的快报,让刘明不得已就丢下了冀州的工作,带着十五万的兵马就奔并州赶去了。

原来,这封来自幽州的快报,其实却是从并州转交的董卓军队动向的战报。

信中说道:董卓的大军提前出动了,现在已经在潼关附近集结,这就要向并州打过来了。据安插在董卓内部的人员透露,此次董卓倾尽全力六十五万的兵马,诈称百万大军,前来来攻打并州。家里面只留下了十五万的兵马用来防范洛阳和关外。

你说,刘明接到了这样的战报。能不心急火燎的向并州赶嘛。不过,虽然刘明走得比较仓促,可是,一些必要的事项,刘明还是做了交代。

其他的都好说,可袁绍遗留下来的那些军队可是一个大问题。

袁绍五十万的大军,除了战死的,逃跑的之外,俘虏的不下二十八万之多,投降的也不少于十几万。那些俘虏的都好办,直接卖作奴隶,安排到幽州各个用人单位那里。轻易的就解决了。可招降的和主动投降的那十几万的兵丁,留在军中不行,放了也不行。照实得让人头疼。

留在军中不行,那是因为刘明军队的特色和其他的诸侯不同。他不是将军带兵制的。而是营长、司马双带兵制的。刘明军队之中的纯洁性是很重要的。所有的兵丁只最终服从刘明得指挥。其他将领只有暂时的指挥权。而没有终身的领导权。现在,这要是贸然把这十几万的冀州降兵插进去。那岂不是全乱了。不仅提高不了部队的战斗力。而且还一下子就把幽州军队的团结性、纪律性等等全都拖拉了。那幽州部队的战斗力肯定要降一个台阶。想当初,刘明整编张秀儿带来的黑山军,那可就是使尽了手段,溜溜搞了一年,这才捋顺得。此时当然不能贸然的把这些军队搁到自己的正规军里面来了。

可是,要把这些兵丁全部裁掉,解甲归田。那也不是一个好方法。这些兵丁,虽然哪的人都有。但无家无业,则是他们的一个统一特色。但凡有家有业,谁又会给袁绍当兵来的。袁绍这里可没有刘明那里那么多的优惠制度。故此,这些人要是不安置好了,随随便便的把他们放了。那他们也就只能为祸地方了。

最后,刘明把张辽留了下来,让张辽暂时镇守冀州,由陈震,管亥辅助,负责把这十几万的兵丁训练出来。并给张辽留下了三万的突骑兵,以及管亥带来的六万人马。

如此,刘明才能稍微放下心来,千里驰援并州。

可是,冀州最为脆弱的时候,曹操也在蠢蠢欲动了。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二百四十四回 战争就是抢劫

祝大家初五看书快乐——

曹操的蠢蠢欲动,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曹操本来就是一个比较深沉,有雄图大志的枭雄。可是,如今曹操却被自己突然暴涨的实力给逼得快喘不过气来了。就好像一个饥饿许久了人,在突然间的暴饮暴食之后,消化不良,撑得难受一样。

本来曹操在兖州的那会儿,发展的挺好。虽说有二十多万的兵马。可那却都在自己经济实力可以支撑的范围之内。可是,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为了最大的减少损失,并快速的扩张实力,而让戏志才招安了白饶三十多万的大军。

白饶的这些人,那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那都是在无数次的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的亡命之徒。他们可比当初刘明接管的那支黑山军还要难以管理。毕竟黑山军是经过张秀儿严格训练的,纪律性等各方面都要比曹操招安的这帮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要强得多了。而且,黑山军由于有刘明这个大金主的暗中支持,故而他们在张秀儿的严格要求下,更是要比这些靠打砸抢过日的部队,在素质上要纯洁的多。毕竟某些兵痞习惯养成了之后,就不是那么好改的。

所以,曹操在接管了这支部队之后,他所要面对的困难,那也要远比当初刘明遇到的困难要大得多。

不过,好在曹操也比刘明狠多。不服就杀,犯错就杀。一通大刀阔斧的杀伐过后,在加上曹操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的一些赏赐,曹操总算还是能够把这支部队指挥的得心应手。

当然了,这也与曹操和刘明得带兵制度不同有关系。刘明是要求所有的兵丁有自己的主见,只听从刘明得命令和拥有暂时指挥权的将领命令。而曹操则是只控制领兵的将领,令这些领兵的将领对自己忠心耿耿罢了。这样一来,高下自分,曹操控制一支部队的难度当然要低了许多。

可是,即使如此。曹操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无法解决。那就是军粮问题。

军饷可以暂时不发。可是军粮却不能一天没有呀。吃不饱肚子的士兵,别说是为你拼命,上阵杀敌了,不立刻造你的反,那已经就是老天爷偏袒了。

当初,曹操能以兖州一州之地,养活二十多万的大军,并还能有一些剩余,那是曹操仿效刘明屯田养兵,兴修水利的制度好。能吸引足够多的百姓滞留在兖州生存。能产生足够多的剩余军粮。

可如今,曹操虽然拿下了司隶。可是司隶全境的生产状况,早就完全被董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