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3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及今后各项建设的统筹。免得不够花用。”

刘明一听就放心。只要不是实际消耗掉了。那问题就简单了。

刘明嘿嘿笑道:“子仲,纽矣。你把各个工程的粮食款项全都一次性的调拨出去,咱们幽州当然就粮食了。而那些粮食囤积在各处,等着各个工程的消耗,这又有多少实际上的作用?你完全可以把一个工程,按月分成几个工期,每个工期支付一次粮食款项。如此一来,你再算算咱们还可以有多少的粮食可以动用?”

对于商业的运作。麋竺那也是一点就透地高手。刚才刘明那样问的时候,麋竺就有几分恍然,只是长久以来的记账方法让麋竺有些转不过来,如今经刘明如此明白的一说,麋竺那是都明白了。

按着刘明的说法,分期付款,那一次支付的款项就要小得太多了。就会有大笔的余粮可以随自己的心意调动了。只要有粮食可以调动,平息物价又算得了什么?大笔地粮食砸下去。粮价立马就能回来,而且还能因此转上一笔。而且,只要过了这几个月,秋收的粮食一下来,那些工程款的余额,那也就补足了。更是什么都不愁了。

几日的忧愁一扫而空,麋竺当时高兴的有些失态,哈哈的大笑起来。

看见麋竺笑了。屋内的众人也全都高兴了。一天云彩满散。

高兴过后,麋竺不好意思地对刘明说道:“主公,此事全是竺无能所致。还请主公治罪。”

此时刘明的心情也极为高兴。而且,这件事也不能说是麋竺的过错。长久以来的入出记账方法就是这样地。麋竺本身并没有错误。而刘明现在地行为,也没什么错误。就是有点透支现象。而麋竺这里既,不会四柱记账法。更不会金融转借当中复式记账法。当然就要产生问题了。

故此,刘明笑道:“子仲无错。只是在今后的账目当中加入预支出,预收入以及旧款就可以了。”

麋竺当时有些头大,按着刘明的说法,那可就是六柱记账法了。这种新地记账方法完善,并推广,那可比处罚自己一顿还麻烦。不过,这倒也符合麋竺的特长,麋竺还是欣喜地领命。

不过,也许是刘明看麋竺的样子有些轻松了。刘明当即又说道:“对了。子仲。经过这次的纸币事件。咱们幽州的纸币以粮食为基本的兑换单位,这极为的不妥。粮食作为大众的基本需要。而且还经常有大宗的交易,这就造成了粮价的极为不稳定。这回地事情,只是咱们幽州快速发展当中显露的一个小问题。今后,如果咱们还是以粮食作为咱们得金融本位。那还是会有问题产生的。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咱们幽州的其他物资也比较充足了。可以不在以粮食为唯一的兑换手段了。你可在粮价平息之后,寻找适当的时机,把咱们幽州纸币兑换单位改为黄金。是咱们幽州的纸币成为金本位。但是。你一定要小心操作,确保咱们幽州的纸币不会贬值或是升值。确保咱们幽州地物价稳定。”

麋竺的脑袋更大了。不过,好在麋竺以前制定过货币粮本位规则,而且麋竺的那个幽州商会本身也有纸币与各地铜币的兑换业务。麋竺也算是经验丰富。把货币的粮本位改成金本位,应该问题也不大。于是,麋竺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这个问题解决完了之后,杨军召集那些等在屋外的官员进来继续议事。

那些官员的问题,明显就要比麋竺的问题容易得多。都是一些民族融合,地方交流,法制管理,物资分配等等尺度掌握得小问题。

刘明轻易就都给解决了。

这倒不是刘明的内政本事多大。而是这些问题都已经备好了解决的方案,只是有关与鲜卑各族的关系问题。需要刘明最后拍板而已。

忙碌了一天,终于所有的问题都差不多解决了。眼看没人再往前凑乎了。刘明松了一口气。刚要对杨军示意,让杨军宣布散会,好各自回去休息。

可是,突然间一直没什么问题的武将行列之中,却有一人站了出来对刘明说道:“主公。末将有事启奏。”

刘明那个气啊。这是谁啊,这么稳当?刚才不跟着一块说。现在又跑了出来。起哄怎么的?

不过,等刘明转过头来这么一看,刘明却不这么想了。反而认为事情有可能严重了。

因为说话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负责幽州全部新兵训练的高顺。高顺这个人,向来少言寡语,但是,他的办事能力极强。自打来到刘明这里之后,虽然不怎么和刘明他们一起惹惹。也不怎么引人注意。可是,高顺的工作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高顺几乎完美的把刘明的那套军事标准化给普及了下去。既可让幽州的这些将官随意的调动和安插在幽州兵马的各个地方,也让幽州的这些大小将官没有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麻烦。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的,刘明的军队,能有今日的辉煌,那跟高顺得努力是分不开的。高顺的功绩,那也是无法估量的。可如今,一向少言寡语,能力高超的高顺却出来跟刘明启奏事情,刘明无法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的。

刘明慎重的说道:“高将军,有事尽管直说。”

高顺开口说道:“主公。末将奉主公的将令训练幽州的军队。普及军事标准化。然而,如今幽州四处用兵,各部队均是长久驻扎在外。而且各个部队征战之后有所损伤,也都是就地补充兵员。当场委任基层将领。虽然那些部队都有政教处得行军司马主持思想教育工作,这些部队的忠诚心可以保证。但是,那些新进提拔上来的基层将领却不能全部都回到军校进行统一的训练。以此来规范部队的标准化。长此以往,恐怕主公您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军队标准化训练。就要成为一纸空谈了。”

 第三百七十六回 兵制

耳闻高顺如此说,刘明暗暗松了一口气。/ 虽然高顺说的这个问题不可谓不重要。但是,这毕竟不是立刻就会产生危害性的大事。而且,如今正是用兵的时节,有些东西顾不上,那也是难免的。再说了,军区的划分,军校的建立,除了是为了培养军官的能力之外,那也是为了保证部队的忠诚性。而如今领兵在外的那几员大将,也都是忠诚可靠的心腹之人,尤其是手握重兵,距离较远的统军大将又是自己的二弟关羽,三弟张飞。这就万万没有什么问题的。

于是,刘明不动声色的问道:“那依高将军所见如何?”

“回禀主公。如今咱们共分五大军区,将士六十万余人。如果都要返回幽州军校进行集中培训。路途往返,恐误军机。而且,初级的军事素质训练也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咱们幽州的军校也无法一次性的全部接纳哪些需要培训的大小将领。故此,末将建议除咱们幽州设立一个军校总校之外,其余四大军区也各设立一个分区军校。用以对那些军区的基层将领进行初步的标准化军事训练。事后,咱们再由总校派人对各个军区的士兵进行抽测和考核。那就同样可以达到主公军事标准化的目的。而至于其他少数的高级将领的提升训练,仍可照常返回到幽州军校总校进行培养。”

刘明听了,觉得不错,于是点头说道:“好。照准。”

刘明说完了之后,满以为高顺就此下去,今天会议结束。谁知道,高顺根本就没挪动地方,并再次的向刘明进言道:“主公。末将还有一事要向主公禀奏。”

刘明很是奇怪,平常高顺不言不语的,今天怎么的爆发了?

刘明很感兴趣地说道:“高将军单讲无妨。”

“回禀主公。我军自建军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募兵制。以高薪厚禄,募其健儿以为兵。然,如今我幽州富庶,百姓无论是耕田,从商,或是在作坊为工,均可养家糊口。得有余钱。如此,虽从兵的薪金俸禄仍然较高,可百姓们从兵的人数,却在逐年下降。长此以往,我幽州必无可募之兵。待咱们如今的这些将士,老朽、伤病,阵亡之后,我幽州危矣。还请主公早做筹谋。”

高手就是高手,高顺不动声色的就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刘明对此大为惊奇。自打自己起兵以来,从只是管饭。到开始给俸禄。自己一直募兵顺利,从来没有什么大地问题的。怎么如今当兵的薪水越来越高,自己的百姓反倒开始不乐意当兵了。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刘明略加思索之后,也就明白了。贪图安逸,人之本性。自己起兵之处,那些百姓连温饱都顾不上,自己能给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他们当然就跟着自己了。而后来,自己有了一定的实力,其他各个州县的百姓都往幽州蜂拥而来,而自己由迁移了上百万的司隶人口来到幽州。再加上那些到期地奴隶转为平民。这社会上有许多的闲散劳力无处可去,自己给了他们一个高薪职业,他们当然要抢着干了。可如今,由于自己把战火都拦截在了幽州之外,老百姓们连续过了几年的太平日子,再加上幽州各地的工商业发展,老百姓全都有工作了,也都有钱花了,小日子过的都挺舒坦。反倒是当兵要常年累月的在外面呆着。更有生命的危险,这些老百姓当然不愿意当兵了。

想到这里,刘明不禁暗暗叹息:这些百姓真是短视,无有国,何以有家?

不过,刘明想是这么想,可刘明还是理解这些百姓的。只是光理解,那不解决问题啊。而且刘明也发觉自己的募兵制度如今幽州百姓全都富裕起来的情况之下,存在两个大地缺点。自己的这种募兵制度,一个是需要社会上存在游离于各个生产行业之外,而且生计困难的大量人口;另一个就是所有应募的兵丁,在应募之后可以大幅度地改善其本人乃至家庭的境遇。可如今,这两个条件,在自己大力发展工农商的基础上,已经不存在了。这个问题可就麻烦了。

刘明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本着提出问题者,就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一贯宗旨,继续不动声色的向高顺问道:“高将军对此有何高见?”

果然,高顺毫不迟疑的说道:“主公。末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