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肃心中奇怪,可鲁肃却没有怀疑过此人是不是冒名顶替的。如今诸葛亮的大名,响遍大江南北,中原各地,冒这个人的名声,如果没有真本领,那绝对是死得快。而若是有真本领的人,自然也不愿去假冒他人的名声。

鲁肃当即说道:“承蒙贤弟不弃,告知以真名。但贤弟如今之名声,闻名遐迩。稍有不慎,既有麻烦缠身。贤弟还要小心为上。”

诸葛亮苦笑道:“小弟自身之事,如何不知。但仁兄之豪名,小弟途径东城,那也是早有所闻。而适才见仁兄面对追兵,毫无惧色,巧言服之。小弟更是心生向往。焉敢以假名谎骗仁兄。”

鲁肃闻言大喜。遂约诸葛亮同行。诸葛亮见鲁肃此行也是顺路,也就欣然答应。

路上,鲁肃盛赞诸葛亮还没有正式张显,其名声已经响遍环宇,当可择一明主而仕。

诸葛亮苦笑道:“因人而成名,此非所愿也。而受虚名所累,避乡远走游学。这又有何炫耀。”

鲁肃笑道:“那贤弟何不径直投往幽州,那幽州的刘太尉对贤弟虚席以待,贤弟到了那里,岂不是得展所长。”

诸葛亮摇头道:“子敬兄。实不相瞒。小弟自幼苦读,兵书战策,无一不晓,奇门遁甲,无一不精。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小弟虽不才,可也不敢妄自菲薄,虽管仲、乐毅之才。不过与小弟比肩尔。苏秦、张仪之能,亦要在小弟之下。以小弟满身地所学,若是辅佐于人,非谋主,所不就也。而如今那幽州地刘太尉,羽翼已成。其部下,按部就班,多小弟一个不多。少小弟一个不少。小弟又何必厚颜去那里发展?何况,如今这天下纷争,虽是天灾。也是人祸。都是各路的诸侯在为着自身的利益而角逐其中。即使是幽州的刘太尉,那也不无不同,死来死去,也都是中原地百姓。此无义之战,小弟实不想参与其中。维愿寄情山水尔。”

鲁肃一听,肃然起敬。而随后二人边走边聊,那都是对对方的人品、才学,敬佩不已。而途中,诸葛亮更指出了刘明的一大弊病、死穴,只要刘明不加以改变。这天下就绝对不可能是刘明的。这也听得鲁肃目瞪口呆,鲁肃这才相信,这诸葛亮有可能是刘明天生地死敌。恐怕不是空穴来风。这要是按着诸葛亮的说法,刘明能称霸到现在,那都是侥幸,刘明的势力,那可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一举灭亡的。

如此数日后。诸葛亮与鲁肃,那是惜惜不舍得分别了。诸葛亮和鲁肃,那也都给对方留下了联系的方法。

而此时潼关守将杨谭,也终于挺过了刘明多日来的攻城,迎来了李儒的援军。

杨谭心中高兴,当即请领军的大将徐荣过府饮宴,商议守卫潼关的事宜。虽然杨谭受李儒所约,来董卓这里不久,可杨谭却知道,这徐荣可是董卓手底下,为数不多的有本领的人之一。行军打仗,那绝对是一等一地好手,想当初董卓兵败洛阳,要不是有徐荣在蒙阳接应,董卓早就完了。这要不是徐荣非是董卓西凉派系的将领出身,凭着这徐荣的功劳和战绩,这徐荣的官职肯定还要更高。

那徐荣得到杨谭邀请,安排了一下兵马的驻防,也随即来到杨谭得府上。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杨谭向徐荣问道:“徐将军,你此次前来,李军师可有何嘱托么?”

徐荣回答道:“李军师此次派我来此,让我转告杨太守,他与您先前策划的防御计划,如今已经无法实施了。那曹操不知何故,没有遵守盟约,如今咱们只能独立作战了。”

杨谭叹息道:“咳!我早就曾对其言道,外力可借,而不可持。自身的强大,那才是唯一的凭借。可他自认与曹操唇齿相依,那曹操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如今可不应验了。算了,不说这些了。徐将军,除此之外,李军师可还有什么嘱托,他的后续援军还能有多少?他的粮草供应,可否跟上?”

“嗯。如杨太守所料,李军师确实说了,我此次所带来的十万军马,乃是您的第一波援军。李军师还在后方筹措着军马。援军还会陆续开到。只不过,武威、长安等地,那也是离不开人地。后面最多也只能再给您筹措二十万的军兵了,再多也就没有了。不过,李军师跟我说过,粮草方面,您尽管放心,绝对保证供应,哪怕就是全长安的人都在饿肚子,他也绝对会让咱们潼关前线吃饱饭的。而且,等军马筹措完毕,诸多的琐事处理干净了,他也会亲自来此,与您共同防御潼关地。”徐荣照实说道。

杨谭心中叹息一声:李儒这个朋友没白交啊。真是没瞒自己,也没不管自己。这也不枉自己在潼关给他卖命一场。

杨谭感慨一番,准备听听徐荣有什么守城的高见,以便于自己参考一下。于是问道:“徐将军,如今幽州兵马号称五十万,困守关下。不知将军对此有何高见?”

徐荣正容说道:“幽州的兵马,来得越多,那是越好。”

杨谭不解地问道:“徐将军此言何意?”

徐荣依然一本正经得说道:“幽州兵马,远道而来,来得越多,消耗的粮草也就越大,而咱们潼关之外,又没有什么可以资敌的东西,他们只能完全自身承担。时间一长,往来输送的物资消耗也就越大,他们消耗不起,自然也就退了。故此,他们来的兵马越多,他们可以停留于此的时间就越短。这当然是来的越多越好了。”

杨谭自然明白徐荣所说的道理,可是连日来幽州兵马的猛烈攻击,给他的压力,那也是不小,此时杨谭也忍不住苦笑道:“徐将军,虽然你说的那些话,也有些道理。可是,人多也有人多的厉害。连日来,幽州兵马,强攻不止,几次险些丢失关隘。恐怕咱们却也支撑不到那个时间。”

徐荣还是面无表情的直言道:“杨太守,此其非所在也。乃守城之方法过于被动尔。”

杨谭一听来的兴趣,以前潼关的那些笨蛋,哪一个能挑出他守城的缺点来。杨谭急忙忙问道:“徐将军如有高见,尽清明言,在下定当洗耳恭听。却不知,那幽州兵马,野战无敌,在下一心闭关不出,坚守潼关,有何失误所在?因何被动尔?”

徐荣闻言,毫不避讳的直言道:“杨太守,您认为幽州野战无敌,不宜出城交战,这本无错误。然而,潼关这里,城高墙厚,依山傍水,若是派一哨人马在城前加以阻敌,背靠城池,左右有山势相互。那对方即使有再多的兵马,也只能在正面加以进攻。如此一来,他们一次性可用的兵力,也多不到哪去。而咱们的兵马,又有城墙之上的弓箭手支援。可以对其发挥最大的杀伤力,而对方根本连咱们的城墙都摸不到,又怎么能威胁到咱们的潼关呢?”

杨谭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可是这样的话,恐怕自身的兵马也会要有相当大的损失。于是杨谭再次问道:“如此守城,虽可极大的杀伤幽州兵马,对与之对应的,咱们城外的护城之兵,他们的损耗,那也要远远的高于依城墙固守的损耗,兵力伤亡过大,如之奈何?”

 第四百五十三回 古代无间道

“杨太守,正所谓:慈不掌兵。为了防守潼关,安然无恙。损失一些无关轻重的士兵,那又有什么大碍?”徐荣毫不在意的言道。

徐荣的说法,那倒是正合杨谭的口味。但是,杨谭乃是一个谨慎的人,仍然固执地说道:“徐将军,话虽如此,可是士兵损失过多,咱们与幽州兵马的比例就更加悬殊了。如此一来,这潼关又如何能安然无恙?”

“杨太守,你过于执着了。我来问你,你依城布防,你这潼关城头,可以容乃多少的兵马?”

“若想防的周到,万人当可容得。”

“着啊。既然潼关城头之上,只可容纳万人,如今你这潼关之内,却有二十万的兵马,而我此次也带来了十万的援军。这多余的兵马,留之何用?就算是为了保持军卒充足的体力和战斗力,多留一些兵马以作替换,那每拨防守城头的军卒万人,留十万的兵卒,那已经是富富有余了。这其他的军卒,还不是徒耗军粮尔。与其如此,不如让他们放手一搏,更加的消耗幽州军马,使咱们潼关的城墙,万无一失。”

“妙!实在是妙!杨将军果然不愧是沙场老将,看得就是透彻。这两军交战,不过就是拼得双方损耗而已。只要咱们能令那刘明的损耗加大,他得不偿失之下,自然也就会退兵了。如此一来,咱们潼关当可无忧。”徐荣的这番话,实在是太合杨谭得心思了。杨谭忍不住地夸赞。

二人言语投机,这酒也就吃的更加尽兴。待二人散去。已是深夜。

转过天来,徐荣回请杨谭,并让杨谭来检阅、接收一下他带来的援军。同时更主动地派出自己的一万亲兵到潼关城外防守城池。

也许是徐荣这一招出乎了幽州的意料之外,幽州方面正在商量对策,竟然难得的没有出兵来攻打潼关。

杨谭高高兴兴的就来到了徐荣的军营。只见徐荣的军营扎得甚有法度,形如梅花,壁垒森严。守营的士兵,一个个刀枪出鞘。精神抖擞。丝毫没有因为军营扎在潼关城后,远离战场,就有所松弛。可见徐荣真是治军有方。

杨谭看此,更是高兴。通报过后,徐荣亲自出来把杨谭迎了进去。

可杨谭进入徐荣地大营之后,还没等进入徐荣的中军大帐。冷不防徐荣突然变脸喝道:“来人,把这狗贼给我拿下。”

杨谭还没反应过来徐荣这是在冲谁发威,左右早有兵丁过来以挠钩套索把杨谭捆了一个结实。此时杨谭这才明白徐荣竟然是在暗算自己。可即使是如此关头。杨谭还是十分冷静,开口问道:“杨将军,你这是何意?你是奉了董大将军的命令。还是另有他人指示?你如此对我,就不怕李军师找你算账吗?”

徐荣不屑一顾地说道:“董卓,李儒,他们还能找我算账?他们倒行逆施,万民皆怨。其残暴无德,百姓无以生存。早晚天必诛之!如今,刘太尉顺天命,应民愿。代天除恶。本将军如今已经弃暗投明。董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