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声。

刘明对此,也是极为矛盾。

那个和尚有什么神通。刘明这个生长在红旗之下的好孩子,那是一点都不信地。破四旧那会儿,刘明虽然没赶上,可村里原有的佛庙却全都砸了,也没见有什么佛迹,报应。可刘明稀里糊涂的来到这个时代,刘明就是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那也是要有所动摇地。

不过,这些到都不是刘明矛盾的根本。而是这个山海大师的出现,提醒了刘明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信仰。

所谓信仰,不单单是指什么信奉神的。更多的则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道德规范。而一个正常的人,总是精神和物质的综合体。不管他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是需要的。

也许有些人在他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可能不会想到什么精神的信仰。但有精神的信仰和寄托,会使他的生活更有目的性和约束力。例如没有精神信仰的人在贫穷的时候会有可能铤而走险,犯下一些错误。而那些有精神信仰的,却会遵守心灵的道德规范,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开创美好的生活。

而就算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精神的信仰和满足,那也是更加重要的。没有信仰的人,精神无所寄托,道德没有规范。在他基本物质生活满足之后,他就会丧失目标,玩物丧志。

挥霍堕落。或是产生无限的私欲。彻底的堕落。但无论如何,他只会永远感到空虚和得不到满足。而一个有着精神信仰和寄托的人,当他地基本物质生活被满足后,他会发出更多地光和热。为着他的信仰而走着坚定的道路。路上不管多么坎坷,他都会充满幸福的。

这些,当然不是刘明自己琢磨出来地。刘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这个时间来好好的想这些人生哲理。这些都是他那老政委在感慨十年动乱之时,喝着酒话给他的一些感悟。

老政委常说:破四旧,推倒了一切国人的信仰。可却没有建立起来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或其他的什么后续信仰。以至于老一代的共产主义信仰没有多人继承下来,儒教,道教的信仰也全都砸毁了。进而造成了新一代人除了金钱。什么都不信的物欲横流时代。这造成了多少地贪官和污吏。至于其他的道德沦丧,那就更别提了。

这些,在当时不过是一些酒话。刘明也是听听就算。可如今这个山海大师的出现,却给刘明提了醒。如今自己的这个幽州,确实是物质发达了一些。可这精神,却没有跟上。先前的何晏,以及现在地这个山海大师。那都是在给自己敲响警钟。

不过,刘明却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刘明深深的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伟人。更是远远赶不上毛老爷子或是邓老爷子。连毛老爷子在创造新社会地时候都要犯错误,邓老爷子在改革的时候都要摸象过河。搞有中国特色地社会主义。刘明更不敢寄希望自己能搞出什么花来了。刘明只希望这个时代的智者们能够自己弄出来一套比较完善的东西出来。

如此,不仅会有比较完善

的理论基础,而且也不冒出这个时代太多。毕竟领先时代半步的是伟人。领先时代一步的疯子。最多自己也就给把握一下方向罢了。自己两千多年的发展见识,还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这个山海大师传来的这种东西,还是让刘明比较反感的。这也主要是刘明的大多数思想都继承他那个老爱和他一起喝酒,并给他思想教育的老政委。

老政委经常跟刘明说:破四旧,砸孔庙,推道观,都有些可惜了得。唯有唯有砸佛庙一点也不冤。佛教这种宗教,不事生产,不思耕作,全指着化募四方,受人供养。根本就是一群社会的寄生虫。对社会没有一点的贡献和价值。而他那断人天伦,蛊惑人心的说法,更是反人类邪说。全都出家了,还哪来的下一代?全人类不就全都自己灭亡了吗?何况他们表面道貌岸然,私下里男盗女娼,更是数不胜数。而他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说法,更是藏污纳垢的去处。

虽然不排除这里面有真

心悔改的,可借此脱罪的,那也是大有人在。而因果轮,更绝对是与法制社会相违背得。哪有人可以犯了错误不去惩戒,反倒推托到虚无缥渺的来世。那对受害者是何其的不公?虽然这佛教还有劝人向善的一面,可更多的不过是便于各个时代的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以便于统治罢了。三世论,就是此中的典范。

而除了这些理论之外,老政委更是给刘明举例。儒家和道教,那都是咱们本民族自己的东西,唯有佛教那是外来的。那东西,连在他们本土都不怎么站得住脚。却跑到咱们这里人五人六来了。他们教派的本土,不管从历史上,还到如今,从来就没有好过,足可见证此事。而咱们至今不至于向那些佛教本土一般的落后和任人宰割,那就是咱们这里除了有佛教之外,还有着儒教和道教等等。

而更具体得,像什么汉朝原本威震四

方,连匈奴都被赶跑了。可三国之后,佛教昌盛,立马就五胡乱华了。南梁强横,可信仰佛教之后,随即也就被北齐给灭了。大唐盛世,四方朝贺,可玄奘取经之后,佛教再次昌盛,大唐也就随即再此衰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威压海内,兵旗所指,无不臣服,可其后代信了佛教的喇嘛之后,也随即分崩离析。

倒是他那些在中土之外,没有信奉佛教的金帐王廷,倒是称霸了数代。而随后朱元璋的崛起。在佛教盛行之后,也同样被清所灭亡。而满人入关之后,信奉了佛教,也同样被外族入侵。

虽然老政委的这些酒话,似是而非,可却也是很是影响刘明的决断的。

故此,刘明思虑了半天,对自己的那些手下大臣们说道:

“这个山海大师,妖言惑众。不可留。诸位以为如何?”

刘明的那些手下,原本就以刘明的思想为根本。当即无人反对。

只有郭嘉上前说道:“主公,这个山海大师,不知使得什么方法,平地涌莲,墨迹入地三分。好像确有一些神通。而且,如今他在咱们幽州,好像也有了一定的人望,信徒。咱们若是无故驱逐与他。恐百姓也不会心服。此等事情,咱们可绝百姓之口,却不可决百姓之心。冒然而行,恐要损伤主公的名声。”

刘明看了郭嘉一眼,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头号心腹耍得什么鬼名堂。按理说,郭嘉可是从来都和自己一个心的。只会帮着自己说,不可能和自己唱反调的。难道郭嘉这小子出去看了这么一趟,就被那个和尚给折服了?不可能啊?

但是,当刘明一眼看到那郭嘉眼里蕴含的笑意。刘明当即就知道这小子肯定还有后文。刘明暗自思索,猛然想到一个可能,心中暗喜。当即对郭嘉说道:“奉孝此言,也是颇有道理。而今,如之奈何?”

郭嘉嘿嘿笑道:“主公。那汉中的张鲁,乃是天师传人,道家正统。若是请他来此降伏这个和尚。那可是一举两得的妙事啊。”

 第五百一十回 毒蛇

清风日丽,菀花溪旁。  //

在这微微有些凉意的时节,众多的幽州学子,齐齐聚在了这里。虽不是有什么高儒大贤在这里讲经授课,但祢衡这个幽州第一毒蛇的名头,却也比那些高儒大贤差不了多少。尤其是祢衡这个毒蛇,这回还是为了替幽州书院的众多学子出头来与那个外来的山海和尚辩论,这就更引起了众多学子的关注。

郭嘉隐身于众人之中,看着眼前这一幕,那真是苦笑不得。如今这局面,也有些出乎郭嘉的意料之外,弄得有些骑虎难下了。原本郭嘉把这个山海大师安排这幽州书院,那就是看在山海大师已经在民间有了一定的人望,在山矮大师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不好由官府出面打压这个山海大师。故此才把这个山海大师安排在这个学子去集的地方,好使其与普通的百姓隔离开来,逐渐淡化山海大师在民间的影响和民望。

在郭嘉等人看来,这个山海大师虽然不知深浅,可他毕竟只是一个外来番邦的游方和尚,比不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幽州书院这个学子云集的地方,绝对翻不了天去。他那一套的说辞理论,也就偏偏无知的百姓罢了。正好让幽州书院的学子在张鲁来之前给他一个教训。最多那个老和尚真有什么神通的话,也不过是留到张鲁到来之后解决罢了。可他那一套骗人的理论,却一定要先给他揭穿了。驳得他体无完肤。好让那张鲁万一不来得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给那山海老和尚安一个妖言感众的罪名,直接把这个教派定为邪教。

可谁成想,这个老和尚还真是能说,凡是找他辩轮谈经得。竟没有一个说得过他的,反倒被他说倒了不少。以至于这个老和尚的威名更加火爆了。现在要是没人能从正面说倒他,让他哑。

无言,而是直接封杀他地话,反倒是让人觉得这个老和尚说的才是正理。其是让人骑虎难下。

现在郭嘉只能冀望祢衡这个毒蛇能够不负盛名,把那个无喜无怒,六根清净的老和尚给气疯了,气得不能自圆其说了。

而此时的祢衡。倒是兴致高昂。意气风发。没别的。祢衡在刘明手下这些年,那真是如鱼得水,名也有了,利也有了。报社那工作。更是让他一展长才。唯一有点可惜得是,祢衡自觉在刘明这里受了刘明这么多的恩惠。刘明可以说是以国士之礼相待自己。可自己除了在报社一展长才之外,在对刘明的大业之上。却没作出什么符合国士身份的功业,这让祢衡这个一直对自己期望很高地人,很是有些受不了。而如今,刘明给了他祢衡这么一个任务。这让祢衡很是高兴。

祢衡认为,这乃是刘明给他地一个捍卫儒家正统的机会,稳衡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山海秃驴驳得体无完肤,在所有的众人面前,把这个秃驴的真面目揭露无疑。

祢衡见了这山海大师之后,也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大和尚,你远从天竺,来我东土,为的就是要传播你那宗教。而你这宗教,老是说什么因果业力。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