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6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如今徐庶所来地目地,那就是执行当初贾诩献给刘明的计策。

而贾诩的计策。那就是派一能言之人前往江南。

在众目睽睽之下,在孙权的所有手下面前,大大地羞辱孙权。

贬低孙权,并尽最大可能的抬高孙权一干重臣。如周瑜、鲁肃、诸葛亮等人的地位。使之人为的照成一种干弱支强,主弱臣盛的局面。

如此一来,孙权的威信必然动摇。而这,在如今这个乱世,那是最要不得的。主君积弱,那是没有臣下愿意跟随的。

就是原本已经追随孙权的,也会因此升起离异之心。

而这种举动,那是属于明面上说不了地。毕竟人心隔肚皮。只要徐庶造成了那种局面,孙权手下都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孙权也是无法掌握的。君臣之间的猜疑,必然因此而产生。

而且,就算是此计被诸葛亮等人识破,可那孙权就算是明知这是一个计策。那孙权却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孙权不能跟自己手下人解释,那只是幽州地计策,是故意如此的。要是孙权真那样的话,那岂不是越描越黑?

而那时节,孙权为了立威,那也就不得不铲除一两个重臣,重新树立自己地威信。而即使如此,孙权的威望也会下降,君臣之间更会背德。

何况,如今周瑜自立。不论真假,对孙权地名望都是一个打击。如周瑜自立是真的,那自不用多说了。有周瑜做榜样,在加上徐庶一番言辞,孙权的威信,那算是完了。孙权也就不用考虑了。而若是周瑜假自立,那外人暂时也不会知晓,有徐庶生事,绝对能动摇孙权在江南的人望。进而动摇孙权的根本。

而除此之外,周瑜若是假自立,所谋之人,必是曹操。而如此重事。孙权军中的所知之人,也不可能太多,太多则事机不秘。就算孙权和周瑜能掌控军中全部将领知此事而不外泄。

那也不可能让军中的所有士兵只小而不泄漏。

如此当孙权威信再被徐庶贬低之后,那些本来已自觉跟随周瑜自立的军兵将士,自也不甘心再次跟随孙权。当那时,恐怕那些兵丁将士,逼也要逼周瑜等人反叛孙权不可。

而且,就算那些不知晓此事之盲从者,仍然跟随周瑜等人重新跟随孙权,也必遭孙权猜忌,再有徐庶刺激那么一下,孙权也必定疑心其党羽壮大。到那时,那些跟随周瑜假自立的将士,恐怕也要不得不反了。

何况,就算是孙权还能压得住臣下,可徐庶却也把孙权惧怕刘明一事给挑明了,那些追随孙权的人士,自然就会有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些在乱世当中想要有所作为的江南人士,当然不会甘心只做一个二流君主的手下。孙权既然惧怕刘明,那跟着孙权,当然不如直接去跟刘明了。

这些,就是徐庶来此的根本目的所在。徐庶乃是背负了务必要让孙权自食其果,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面的重任来此。如此,徐庶怎么能给孙权道歉赔礼?

徐庶哈哈笑道:“鲁将军乃我家荀先生之友。且,风骨锋铮,某理当敬之。然,吴侯所辖,不过江南,西川数地。就是不算而今周瑜自立。那也不过是弹丸之地。单是我家太尉大人所属的辽东之地,吴侯已远不如也。似此等外藩之臣,我家太尉属下,不知凡几。见了我,尚且行礼。”

且不说我未曾言语有

亏。就算我言语之间,有何不当,我又如何能与下者赔礼?何况,而今我奉太尉大人之命亲临此地追查吴侯谋兄之事。有上命在身,更不能给其下者见礼。更何况,吴侯谋兄之事,此时尚且不明,若其确有其实。我家太尉大人,必不能容之,大军必将不日而到。到时候,吴侯难免要为阶下囚。倒是还需我这座上客美言一二。我又何须再此见礼。

徐庶这个话,那绝对的是气人到极点。一点都没给孙权留面子。孙权就是泥人,也有土性。当即忍不住喝斥道:“匹夫!过也软我。我统领江南、西川,雄兵数十万。就是你家太尉大人,也要给我几分颜面。蜀汉之约,可见其实。何容得你这小人在此放肆,就算我今日替太尉大人管教育你,想那太尉大人明理,也比不会怪罪于我。”

随即,孙权大声喝道:“左右!与我将此匹夫拖了出去重责八十。”

 第五百八十六回 徐元直舌战江南

“哈哈哈……”徐庶放声大笑道:“孙权!休要张狂,可知尔头尚在否!”

徐庶一听孙权发怒,却只敢命人责打自己。不敢下令斩杀自己。料知孙权还是很顾忌主公刘明的。徐庶的心中更是有根,拼着招那孙权一番责打,也要更加落下一孙权的面子。连吴侯也不称了,直呼孙权。不过,徐庶话术之时,还是使了一个小技巧。

果然,孙权虽然闻徐庶之言,虽在盛怒之下,还是喝道:

“匹夫!祸至临头,还敢诳语?今我头尚在。汝有何话讲!”

“哼!今尔头尚在。却焉知可保有几日?吾为太尉大人之使。辱我,即辱太尉大人。我若受打,太尉大人大军不日而至,尔头焉可尚在。”徐庶丝毫不让的直视孙权说道。

孙权这个气啊。连呼左右:“拉出去!拉出去!给我打!”

“且慢!”

孙权虽然快被气运了。可孙权手下涵养高的,那还是有很多的。尤其是此时孙权还在建业的老家,那些江南名帘众臣涵养高的,那就更多了。那一个个的涵养,绝对是到家。

故此,此时那些觉得徐庶之言有理,而孙权却因为暴怒丧失理智的大臣,为了对孙氏基业的负责,他们这些大臣,哪能让孙权犯这个低级错误。

要知道,就算是两国交战,那还都不斩来使呢。何况这徐庶还是刘明的使臣。使臣,那可是来访势力的颜面所在。辱使,就是在羞辱对方。要是那样的话,孙权责打徐庶,还不如干脆就把徐庶杀了。毕竟斩杀来使,可以说是斩使明志。还可以给己军一个小小的士气激励。可责打使者,那却只能是羞膘对方。就算是今后打起来,那都不占理啊。

徐庶本来就是要讨打,在树立自己不屈的形象下。贬低孙权根本不能奈自己如何。只能用责打来掩盖他的无能。在坐实孙权无能,降低孙权在群臣之间威信的同时,也为今后幽州个后再次讨伐孙权制造一个借口。可如今,却有人出来阻止孙权。徐庶很是好奇的看了过去。

只见这个出来阻止孙权的人。年在四十五六,身高八尺,长脸高冠,重眉大眼,笔直地鼻梁,颇有威仪。

徐庶一见之下,气焰也是矮了几分。没办法,谁让这个人徐庶认识呢。此人乃是江南地张昭,张子布。那也绝对是江南一地的士林魁首。更是江南张家的阀主。虽然徐庶不是多么在意张昭的身份。也自问在韬略上绝对要高过张昭。可那徐庶终归在江南混过很长一段日子,那张昭却无论从哪里来说,那都是徐庶地前辈。徐庶再是嚣张,气焰也不得不收敛一些。

而那孙权看张昭出面,也是不得不给张昭几分面子。当初孙权接掌江东。要不是有张昭出面安抚江东众人,孙权也决不会轻易就能搞定的。更不会有闲暇去找诸葛亮的。

故此,孙权强压怒气说道:“子布何以为此匹夫求情焉?”

“非也。我非为徐庶求情。实乃为主公醒智尔。今主公与那刘太尉立有巴蜀备忘之录。两军罢战。齐修友和。若是那刘太尉食言而肥,昭之天下。刘太尉仁义之名尽失。我军不齿,必死战也。而若主公麦打徐庶,徐庶乃为幽州使者,打其,即羞膘幽州是也。若刘太尉以此向讨,其责尽在主公。那刘太尉出兵,不仅出师有名,就连我军也无决战之心。主公知此,若是还想惩戒徐庶,臣请斩之。以此昭告天下,斩使明志,与那刘太尉势不两立。以激我军将士之心。”张昭很是有条不紊的说道。

徐庶在一旁听得一哆嗦,心里暗骂:这个张昭可太狠毒了。若是孙权真的听了他的话,把自己一杀,不仅自己算是白绕,就连右军师等人的计策也就因此失效了。反倒平白的助长了孙权的气势,威望。

此时,徐庶见孙权果有思虑之像。连忙放声大笑道:“斩使明志!说得轻巧。我家太尉大军若至,尔等残兵,何以当之?难道就凭着那西川地险么?那剑阁倒是险关,可我家关将军接我家马将军回营,那还不是轻而易举?若不是你家鲁将军来我比州,与我家太尉大人以及荀大人投缘,立下那巴蜀备忘录。而今又如何还有尔等地存在。”

闻听徐庶所言,孙权、鲁肃、庞统这些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的,那都是齐刷刷的一惊。均想起刘明兵力的强大。而那张昭等留守在建业的老臣,显然对巴蜀备忘录地真相,并不是多么了解。只是大致知道是打和了。

故此,张昭上前一步,直视徐庶问道:“西川之险,天下皆知。昔日,高主受封汉中王,外敌无可入。终可成事。汝何妄言之!”

“高主受封汉中王,凭借的乃是巴蜀之险,此亦不假。然,巴蜀之险,乃是两川之地。现今汉中已入我家太尉大人之手。两川已占一半,而还有何可凭借?何况,就算尔军全盛之时,拥兵数十万,齐聚两川之险,还不是照样被我家关将军一旅之师拿下汉中。而今,汝等汉中已失,单凭西川,又能依仗几时?”徐庶很是自信的说道。

而这种自信,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孙权手下这些留守地众臣。

巴蜀之战,诸葛亮到底怎么打得,他们不知道。诸葛亮手下的那些士兵是如何地一盘散沙,他们不临其境,也是想不到的。但是,诸葛亮先前战报已经尽得巴蜀,他们却是知道的。而且,他们也知道,巴蜀之兵,刘璋和张鲁的兵马几十万,也全都归在诸葛亮的指挥之下。可就算如此,诸葛亮还是战败了。汉中也还是归了刘明。这就不得不让他们在听了徐庶之言后,有所感触了。

毕竟过程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结果。既然在如此全盛之时都有如此结果,那就难免还会有这样的结果出现。何况现在的孙权,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