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奈三国-第6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一听就傻了眼了。若是皇上传位给刘明之子。那刘明可就是正统了。那刘明的那些臣子,肯定不会让刘明放过地。

而若是刘明有此大义,哪怕是那刘明再迂腐,再不好杀戮。刘明手下的那些大臣,也不可能让刘明不一统天下的。那自己的这点势力,那可就要完蛋了。

当下,曹操也就再顾不得与孙权纠缠了,遣书给孙权,提议两家修好。

此时,孙权正因曹操脱困,水军船只尽丧,不便拦截曹操的五路大军,以及无力应对曹操进犯濡须,威胁建业地兵马而发愁,当即允了曹操。

曹操随即留守夏侯敦领兵十万于襄阳,自己连忙领着大军往回赶,以便布置。

稍候,周瑜、诸葛亮奉命回转。周瑜问孙权:“何故与曹操休战。曹操既然急退,必是后方有所变故,我军趁机追击,岂不大利。”

周瑜在于曹操交战中,虽火烧芦天荡,取得大功,可随后被司马懿顺江漂木之法,尽毁船只,元气大伤,完全没有达到预定计划。当前心又不甘。

反倒是诸葛亮轻摇羽扇说道:“而今,曹操之敌,非我即在幽州。而今舍我急退,必是幽州有变,此时我等牵制曹操,图为幽州操刀耳。且,曹操乃是我江南屏蔽,曹操若是有失,我江南独自面对曹操,我江南必不可保。不如放曹操归还,与那刘明厮杀,待其军力绞缠一处,他处空虚,我军可趁机与曹操修好,兵出西川,得汉中,逼凉州,迫刘明退兵,维持三家分立之局。进而缓图天下。”

孙权点头。就连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虽然临阵变通不行,可这全局观,确实有两下子。

至此,曹操和孙权的部署全被打乱了。但是,这些却绝对不如刘明受到的影响大!

 第五百九十九回 刘明新政

皇帝传位给刘明幼子刘夏。 /

这一消息在幽州上层董延开来,不亚于一石激起千层浪。

对于幽州上层来说,拥护刘明登上皇位,那是他们共同的心愿。否则,他们也就不会集聚在刘明的旗下。难道还当过家家似的,打完天下就让给别人?那他们这些大臣岂不全都越混越回去了?

只不过,在这些人等计划当中,在刘明武力取得天下之后,世间再无敌对势力之时,召集刘氏宗亲:祭天,上弹天子无德,而后公推刘明登上皇位。

可如今这一来,天子传位,却直接绕过了刘明,传位给了刘明的幼子刘夏这么一个刚满周岁的小孩。这其中可争议的地方就多了。

而这些纷争,也绝对不止是那些知道消息的幽州上层,就连刘明的核心智囊团,对此也是分歧不少。

就拿荀域、荀攸叔侄来说,虽然王允搞得这么一手,大大出乎了这两人的意料之外,跟他们原先的设计,大大不符。可是荀域、荀攸却是欢欣不已,绝对拥护的。

荀域、荀攸,大氏族出身,自幼受的教育,那就是忠君,拥护正统,就连跟随刘明,那也是因为刘明势大、仁君之外,那也与刘明有灵帝亲口承认的皇族正统身份有关。

故此,如今王允搞得着一处,虽然出乎荀域、荀攸地意料之外,可皇上传位的正统性,那可又比宗亲公推的正统性强得多了。这在荀域、荀攸地心目中,那优先级别,绝对是第一的。

于是,荀域、荀攸给刘明的建言就是:“君权天授,天子传位,乃是大统,不可辞!”

然而,郭嘉。贾诩却认为:废长立幼。乃是乱政之根苗。

决不可因为一个名分,而遭致最终的隐患。

于是,郭嘉、贾诩给刘明的建言就是:“幽州大兴,乃中兴之貌。我主为开国之主。无需假手他人。且,自古长幼有序,废长立幼,乱政之根苗。不可不防。当借此开国,自立门户。安天下与大同。”

至于杨军、蔡琶,这回倒是没什么看法。

那杨军乃是跟着刘明一步步走过来的,深知刘明的底细。

对于杨军来说,只要这皇位最终落在刘明的家中,他那一辈子就算没有白活。至于皇位给谁,那都是一样地。这也许就是一个人年纪大了,看待儿孙们地一个天真想法。

而那蔡琶,那心里可就复杂多了。虽然对于蔡琶来说,刘明幼子刘夏是他女儿生的嫡子。可刘明长子刘振,那也是他女儿生的嫡子。而且还是嫡长子。这对于蔡琶这种大儒来说,规矩是不可废的。这皇位,就应该是嫡长子刘振得。但是。天子待天而行事,皇命不可违。这对蔡琶来说,那也是一个束缚。难啊!

原本这种争分地局面,往常都是在刘明的大而化之下,最终有一个非常圆满,让所有人都认同的方案而划下句号。但是,这一回,刘明也不知道怎么搞得,在得知消息之后,听完众人的建言,就那么不发一隅的走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荀域、荀攸、郭嘉、贾诩等人。

虽说这也让荀域、郭嘉等人再次明悟:虽然主公刘明把大部分地工作都抛给了他们,平常主公不管,也没什么要紧的。

可少了刘明确实就跟少了一根主心骨一样。但是,如今这局面,刘明哪能一走了之呢?该来的事情,终归是要来的,躲能躲得过么?

对比于这些大臣的分歧,刘明地内室,确是没有什么争论。风平浪静的很。不得不说在张秀儿的内宫军事化管理下,刘明的内室,那还真是高度的统一。观点也是出奇地一致,那就是蔡琰的长子刘振才是应该登上皇位,继承刘明势力的继承人。

因为张秀儿有过其父张角被兄弟暗害地经历。故此,张秀儿在蔡琰生下嫡长子之后,就全力培养刘振文治武功,而对那些后来的孩子,包括她自己地孩子刘毅在内,都是引发兴趣,让那些孩子追逐各自的天性爱好。

这些,外面人不清楚刘明的家事,可包括蔡琰在内的所有内眷,那都是一清二楚,这刘振早就是刘明内定的接班人,那岂是可以轻易改变的?对于这种早就明悟了事情,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有什么奢望了。何况,能有奢望的人,也就是蔡琰和张秀儿而已。可这俩人的意见出奇一致,那还什么可争论的?

不过,内室不得干政。这也是刘明早就订下的家规。故此,倒也没人在此时干扰刘明。包括张秀儿在内。

哪此时的刘明到底在干什么?逃避么?还是说来自民主时代,不想让子孙当这个皇帝?

当然不是了。对于刘明来说,这么多年,刘明在手下那么多名人、贤士的拥护下,对于夺取天下,登上皇位,早就有所觉悟了。怎么可能对此逃避?

至于那让后世子孙继承皇位,那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刘明可还没伟大到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却要实行什么民主,让别人坐享其成。而且,如今这个年代,恐怕也不会有人想到什么民主,那怕是赋予的权利稍为大了一些,少了一些权利的制衡,都有可能形成权臣当道的危局。何况,就算是在民主社会,老子列业,那也是给儿子,万万没有胳膊肘往外拐给别人的道理。

只不过,刘明虽有对登上皇本书转载自〓〓位的觉悟。可因为孩子都小,这继承人的想法,事先确实没有考虑的。

这刘明毕竟来自二十一世纪,深知历史造就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花无百日好。千秋万代的帝国,那是不可能存在的。一个家族再优秀,即使可以保怔几代人的人贤明,可终究难免出现一两个昏庸。这也是现代家族企业,多聘用职业经理人的根本所在。这一点,早在刘明上的企业课上,就明白的很。

而大到一个国家的变迁,那可就更不是一个家族没落可以罢休的。更是一个家族地毁灭之日。而且,就算没有外因。为了皇权。名利。兄弟相残者,比比皆是。这些却都是重视情谊地刘明所不愿看到的。

尤其是,这个皇位还是传给刘明他的幼子刘夏,这就更让刘明不满了。刘明在现代那会儿。慈禧选小孩当皇上的把戏,那可没少知道无论是电视书籍,都没少介绍。对此,刘明可使深恶痛绝地。一个周岁大的孩子,能有什么处理国家大事的能力?就这样受人操控长大的孩子,又岂能没有逆反心理而胡作非为?什么国家大事,百姓民生,这在远离贫苦的孩子心里,又能有什么具体的认识?

这一点。刘明甚至比较欣赏张秀儿的做法,因人利导,引发孩子的兴趣之后再加以教育的方法。只可惜大儿子刘振,却被她操练很辛苦。不过,刘明也知道。这也是当初自己那一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惹得祸。

故此,刘明如今脑袋里面杂乱地东西巨多。而那些百十年才有可能发生的事,却也不是可以立即拿出理论来和众人商讨的。而那些因由。更是还需要熟虑后,才能在不引起众人疑义的情况下和别人说起的。所以。刘明才会独自一人静思。

刘明这一想,就想了整整七天,这才有了些脉络。而此时,王允早就到了幽州,暂时住在关羽地府上。等待刘明的接见。

说实在的,王允对于自己到了幽州,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刘明地接见,既是不解,又是惶恐。而且,住在关羽府上之后,隐约听闻幽州上层的纷争,那就更是不安。

老实说,王允献策刘协,使其让位给刘明幼子刘夏,王允并没有打什么坏主意。

毕竟王允忠心于汉室正统,不惜身死,自然也就不会对代表汉室正统地皇位人选有什么不利的想法。这大汉朝,帝室无后,从族亲中选择继承人,那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远的不说,就是那灵帝,不也是解读亭侯刘某之后么。而今的皇上,虽然年轻,可终究无后,就连那头胎的龙子,也给曹操扼杀在董贵妃的腹中,谁知以后还会不会有。王允如此作,绝对不会遭到任何非议。

而至于立刘明的幼子,那更是王允私下讨好刘明的一个行为。

在王允来说,皇室正统,只要是嫡子就可以了,长幼其实并无分别,全凭皇上的喜好。就连当今的皇上刘协也不是灵帝的嫡长子,甚至连嫡子都不是,只不过是王美人所出。不照样是代表着汉室的正统。

故此,刘明的哪个孩子来接受皇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