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侯爷-第1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落下,李二的目光再接着往下看,双目中顿时闪过一道怒色,嘴里发出‘嘿’的一声冷笑。一旁的长孙好奇的探头去看时,却发现,就在山东旱灾的那篇文稿下面,则是一篇关于崔县令等人,监守自盗的文稿。

    在上面图文的衬托下,崔县令等人的罪恶,一下子被放大了无数,怪不得李二看了,即便早就知道内容,却还是禁不住冷笑一声。

    估计,这份报纸一旦发行出去,崔县令等人就该遗臭万年了!

    “还是这小子狠呐!”李二叹了口气,指着上面的内容,禁不住摇头叹道:“这一来,今后崔县令等人的名字,就成了忌讳,谁若是替其辩白一句,估计立刻就会被天下人,戳烂了他的脊梁骨!”

    这次的排版,都是由赵谌一手安排,李二先前还对赵谌说的,报纸威力没有更深的概念,而今看了崔县令的事,总算是了解通透了!

    这份初刊,上面总共记录了几件大事,而排在最后的,便是长安学宫的事。同样,由前面的崔县令等人衬托,建造学宫,无形之中,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必然!

    “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够将五百份,全部印刷完成?”李二将报纸从头到尾看了好几遍,最后,这才抬起头望着面前的李承乾,皱眉问道。

    “回父皇,以儿臣估算,大约明日早上就会全部完成!”李承乾明白他父皇的意思,因而闻言后,立刻便毫不迟疑的说道。

    “那便明日早上吧!”李二点点头,对着李承乾吩咐道:“按照长安侯的意思,长安洛阳分别一百份,其余的交由驿站,分发到各道州衙门!”

    十月,距离立冬日,还不到三天,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里,一份名为大唐时代周刊的报纸,横空出世,先是在长安引起轩然大波,而后迅速将影响力,向着大唐刚刚规划的十道,迅速蔓延。

    也就在这一天,崔县令等人,成为为官者的一个反面教材,几乎是一夜之间,崔县令等人,一下子家喻户晓,臭名昭著!

    长安的一座府邸里,一名中年文士,刚刚看完报纸,沉默的坐了许久,突然起身将一封写成的批驳赵谌的文章,投入火炉。

    而后,一个人发了疯似的,站在屋子里,疯狂大笑,双目中,充满了不甘之色!

    也就在这一天,当大唐时代周刊,迅速蔓延向全大唐时,一份名为大唐生活报的报纸,也悄然在长安出现。(未完待续。)

第五十四章 山东归来,大殿封赏() 
胡路的海鲜楼终于开业,在大唐生活经济报的大幅度宣传下,海鲜楼高调开业。这次四楼中开业的只有其中的南北两楼,也就是海鲜楼跟商贸楼,至于东西两楼,则还在半开业状态。

    大唐生活经济报的传播速度,比之皇家的周刊还要快,因为这份报纸,从一开始,就是免费送人的,阅读众也没有局限。

    上面刊印的内容,跟时政一点都没关系,全都是跟百姓息息相关的东西,比如土豆的介绍,海带的营养功用,秋冬季注意的日常所需,看起来啰啰嗦嗦的。

    然而,因为它是大唐百姓接触到的第一份报纸,影响力可谓巨大,一下子就成了,引领长安百姓生活的先驱。

    海鲜楼的开业,红火自然是预料当中的,门庭若市,摩肩擦踵,说是日进斗金,那也是毫不夸张的。

    而就在胡路高调开业时,赵谌带着李泰跟襄城一行人,也从洛阳抵达了长安。

    李二为赵谌的归来,举办了极为隆重的欢迎仪式,派出太子李承乾,率领朝廷五品以下官员,亲自到码头执礼相迎。

    场面极为宏大,单单是礼仪就进行了半个时辰,俨然一副迎接英雄凯旋而归的样子。

    李二这不单是在迎接赵谌,实际上,也是用这种方式,在向各世家传递一个信号!

    侯府已经建成,三进三出的大院落,里面亭台楼阁,假山小池,院落坐北朝南,独独在兴化坊的坊墙上打开一个豁口,侯府的大门便建在这豁口上。

    朱红色的大门,门前是蹲伏的两只石狮,张牙舞爪,默默的向过往的行人,显示着此地主人的富贵!

    不过。因为赵谌而今,还未正式的就爵,这座府邸,便显得还有点冷落!

    赵谌的回来。自然是让赵府里,一下子热闹非凡,这几乎都成了惯例,纨绔们老早便等在赵府,识情懂趣的赵府管家张禄。则一早吩咐厨下,备好了几桌的酒席。

    一夜欢腾,当次日一早,纨绔们还宿醉未醒时,赵谌便在小麦的伺候下,洗漱已毕,换上簇新的衣袍,踏上木丘的马车,直往皇宫而去。

    皇宫门前,依旧是车水马龙。一早过来的百官,静静的守候在皇宫门前,一个个面沉似水,无声的站在那里。

    这段时间的朝堂风波,让每个人心里,都笼罩着一层阴云,尤其是昨日灞桥上的那一幕,让各世家的人,更是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而就在这时,一辆马车缓缓的驶进皇城。从宫城上方照下的阳光下,那辆马车犹如被度了一层金似的,让人看上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众人看到这辆马车出现,眼目中微微闪过一道复杂之色。就是这个马车里的少年。自从年前从渭水出现,近一年的时间,不知不觉搅动的长安风云变幻。

    他们之所以,今天能够如此被动,归根结底,也都是因为。这架马车里的少年!

    但可悲的是,他们先前一无所知,等到如今陷入被动,再去理会时,少年只稍稍一动,就将他们幸苦很久的堡垒,一击而散!

    赵谌从马车上下来,无声的走到秦程两位老将的面前,微微的躬身一揖,而后便站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朝阳已经升起,当阳光在长安散开时,紧闭的宫门,缓缓开启,一名内侍高声唱礼,百官鱼贯而入。

    “朕记得,数月之前,也在太极殿中,因为山东赈灾之事,群臣争论不休!”大殿之上,李二等百官分坐,沉吟许久,目光透过通天冠的吊坠望着大殿里的群臣,缓缓开口说道。

    “而今,数月过去,山东灾情已解,此乃国之幸事,朕心甚慰!”李二说到这里时,目光忽然望向下面的赵谌,微微顿了顿,继续说道:“然,此事若无长安侯,怕今时今日,山东之事,依然是困扰我等君臣的大事,因而,此番山东之事,长安侯功不可没!”

    李二这话落下,大殿里陷入微微的喧哗,群臣的目光望着赵谌,目光中依旧是带着复杂之色。皇帝陛下的话,他们自然是认同的,山东之事,若无赵谌,恐怕今日都是无限期的拖延下来了。

    只不过,今日今日,情形不同,皇帝陛下这时候,再当着群臣的面,尤其是刻意的提起数月前的争论,其用意不由让他们多加猜测。

    然而,没等他们,猜透李二的用意,却听的李二的声音,再度从大殿上传来:“因此,朕决定封长安县人士赵谌,为长安县开国县侯,特进银青光禄大夫、云麾将军,南抚州刺史兼吏部考功司郎中!”

    一片哗然!

    先前听到李二赐封赵谌为长安侯时,众臣还是一片默然,这件事本就是板上钉钉,家喻户晓的事情。

    然而,接下来听到皇帝陛下特进赵谌为银青光禄大夫时,终于惊得一大片人,抬起了头,满脸惊诧的望着大殿上的皇帝陛下。

    银青光禄大夫,说起来虽是文散官职,然而,这就跟爵位是一样的,乃是文臣终生奋斗的目标,荣誉仅次于金紫光禄大夫,乃是文臣最高的荣誉。

    然而,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听的皇帝陛下,紧跟着便赐赵谌为云麾将军一职,一下子惊得群臣,瞠目结舌,半张着嘴,竟是连惊讶都忘了!

    文武并赏,若是单单特进银青光禄大夫也就罢了,居然又加了个云麾将军,文武并重,这在大唐的朝堂上,可算是头一份了!

    然而,这都不算完,紧跟着皇帝陛下,再次加封赵谌为南抚州刺史,这也就罢了,后面居然又来了一个吏部考功司郎中。

    尤其是,这最后的考功司郎中,这个职位,向来在吏部,是个清闲的职位。因为,大唐初建,到处都是用人之际,就连赵元楷、崔县令之流,都能身居一县之令,更别说其他人了。

    因此,这考功司,基本上就是吏部的一个摆设,官员都不够用呢!谁还会有空,去考核官员的功绩,即便考核了又能怎么样,不一样还得让其继续留任!

    只不过,而今随着皇帝陛下,将这考功司郎中一职,授予赵谌,原本处于清闲状态的考功司,立刻便成了要害部门。

    犹如,一柄寒光闪闪的剑,高高悬在了群臣的上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这柄剑就会突然掉下来,毁了他们的一生。

    赵谌听到也是一愣,这件事李二先前,根本就没向他透露半点风声,直到这一刻宣布出来,实在是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最重要的是,他还不知道这考功司,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这位老伯,敢问这考功司到底干嘛的?”恰好身边就有一位白须的老头儿,赵谌将屁股一抬,‘哧溜’一下将屁股下的蒲团挪到老头儿身边,凑近了,先是冲着老头儿客气的拱了拱手,而后压低声音请教道。

    老头儿闻言,脸颊的肌肉,禁不住微微抽搐了一下,强忍着想要破口大骂的冲动,对着赵谌很没好气的解释起来。

    赵谌听着老头儿的解释,总算是搞明白了,这考功司郎中,其实就是组织部长,在吏部中,算是要害,掌控着大唐五品以下,所有官员的升降命运。

    当然,有时候也兼顾着保姆的职责,但凡有官员过世了,还得负责,给人家写碑文啥的!

    “多谢老伯指点!”老头儿看起来人不错,即便对于赵谌的不学无术,有点儿恼火,不过却还是耐着性子,解释了。

    “不客气!”老头儿微微点了点头,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