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沧海-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惟昱让几艘福船的水兵满载引火之物,上岸去放火烧林,大琉球的雨水比平湖充沛,气候也相对潮润,冬季本是最干燥的季节,吴越水兵也着实费了一番手脚才把森林大火放了起来,随后赶紧撒丫子划着小舢板上船,远远驶离海岸。
    吴越人下了碇石,在海湾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天亮的时候,岸上烧了一夜的大火也渐渐看不见了,只有千丝万缕的黑烟还没散去,火头应该还没完全熄灭,但是已经往内陆深处烧去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烧死散居在此的土人。
    如果放在后世,这种行径得造成多少pm2。5数值的超标啊,不被环保分子打死就算不错了吧。钱惟昱恶趣味地想到,随后指挥着众人开船靠岸。
    因为有了此前在平湖的铺垫,蒋衮和伍丁这些大豪商对于殖民计划的了解也比较充分了,没有再对可行性提出什么质疑。大军上岸之后,依然是圈了一块地皮,把殖民点的范围划了一下,然后两个指挥的人马去砍树伐木,剩下的挖土筑墙,填坑修路,忙得不亦乐乎。
    唯一省力的是不用再和平湖的时候那样挖蓄水池储藏淡水,让许多工作轻松了不少因为大琉球完全不缺淡水资源,全年都雨量均衡;甚至在这里种地都省去了人工灌溉的活儿,全靠天上自然降雨就可以把一整年的灌溉都完成。
    与蒋衮相比,到了彰化之后,亚伯拉罕伍丁对于此前钱惟昱口中提到过的商人当总包方、代替朝廷出面“以工代赈”的殖民计划更感兴趣,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作为一个阿拉伯人,此前在平湖的时候,因为伍丁对食盐贸易在中国的利润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如蒋衮热心。
    但是同时又因为是漂洋过海来的商户,阿拉伯人对于靠近远东的补给中转地非常热心,因为他们每次远航需要的补给,都是大价钱从中国本地的商人手里买来的,他们平时也没有机会自己拥有万顷良田,不得不受一重利润的盘剥,如果可以在汉人的国家附近大量种粮而不用外购,对于他们返航的消耗肯定要减少不少,甚至……伍丁都已经盘算开了未来自己弄到茶种然后在大琉球种茶叶,不必再从汉人手里进货……
    各怀鬼胎之下,伍丁非常热心的出重筹认下了第一期“彰化南区浊水溪殖民点总承包商”圈下了直径五十里地的一大块土地,表示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包给他,而且还负责此后每年来该区域移民屯垦的流民的徭役报酬。蒋衮因为大部分本钱被拖在了造船、传统贸易和平湖项目上,筹不出那么多资金,也就认下了“彰化北区乌溪殖民点”的项目,只不过占地面积只有伍丁的一小半。
    另外浊水溪以南和乌溪以北的土地,就不在此次规划中了,以后如果大琉球岛渐渐有人气了,才会逐步考虑,而且说不定那些地区的土著人也会越来越多,反而不适合这样一揽子的运作了。
    ……
    在钱惟昱的计划中,留在彰化的人至少要比平湖的多一个数量级,因为平湖毕竟原住民只有几百户汉人移民,实力不强,危险性不大;大琉球岛上,据说按照此前的估计,有将近两万户的山民野人(高山族),而汉人只有几千户,自己这股势力突然出现,难保不会有野人袭击,所以军力是不能少的。
    对于需要多少士兵才能确保2万户规模的野人不至于对彰化形成威胁,钱惟昱和顾长风、诸温、马先进商议了一番,认为至少也要一千人马。所以钱惟昱就给当地人留下了两个指挥的原明州团练水兵,剩下的全部三百多户泉州流民、十条福船、几十艘渔船,以及剩余的生产物资。
    全部人马在彰化滞留了七八天,建起了足够一千多人居住的木屋,修好了土路和水渠,蒋衮和伍丁也各自留下了几个管事儿的头目照看,钱惟昱就带着剩下的一千五百多名正牌的内牙水师嫡系战兵,起帆回航了。
    船队沿着大琉球岛的西岸往北贴岸航行,一直到淡水一带(如今的台北)又略作停靠,在淡江里补足了淡水水源,随后直接转向正北行驶。船队开了六天,驶出了七百多里海路,终于再一次看到了陆地,正是在台州和明州之间。
    从十一月份南下福州,到如今回来,钱惟昱也算是离开浙江三个月了;三个月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吴越国的版图,也比一开始增长了大约三成;不过这一切都不能抵消钱惟昱心中此刻那浓浓的乡情带来的慰藉,毕竟两世为人,他都是在这块土地上生长的,都是在这片土地上追求自己的学业事业。
    在大军在明州港入港歇宿,大部分内牙水师的部队都就地休假,数日之后他们就会重新住回明州水师的军营,马先进、诸温将会留在明州节制这些军马的日常整训。而钱惟昱则计划带着顾长风和五百亲兵,稍过几日就换船回杭州一趟,向父王复命毕竟这大半年来在外面奔波,无论是在明州还是福建,本意都是父王给自己机会镀;战争结束之后,也就没有理由不去复命的。
    不过,很可惜的是,钱惟昱想在明州稍微歇息几日也做不到了。因为就在他靠岸的第一天,接到他的船队入港消息后仅仅一个时辰,明州刺史就派人火急火燎地前来拜见,说是大王有令,一旦小王爷回来,让他即刻回杭州面君。
    至于原因,父王钱弘佐没有说,明州刺史这个档次的官儿也不知道,不过钱惟昱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刻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毕竟当初父王的病情他是知道的,难道如今有什么不测?
    带着这种焦急地犹疑,钱惟昱不得不快船兼程,直接带着五百亲兵星夜赶回杭州。
    
    第37章 为人作嫁
    
    怀着对父王状况的担忧,钱惟昱仅仅两天就从明州赶回了杭州。一路上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给他一个准信,说明父王的具体近况。
    就在忐忑不安之中,二月初四这天一大早,钱惟昱从候潮门外下了船,随后马上有轿辇在码头上伺候,拉着他一路奔向城南的王宫,大部分亲兵都留在了子城外面,只有几个亲随起骑跟随。轿子进了子城,通报之后就直奔咸宁殿,一路没有任何阻碍。
    ……
    随着宫女打起了咸宁殿偏殿的珠帘,一张略显苍白、枯瘦,又比实际年龄苍老十几岁的面庞远远出现在钱惟昱的面前。
    当然,在看到钱惟昱出现的时候,那张病容密布的脸上也出现了难得释然的欣慰。
    时隔大半年,钱惟昱再次看到了病重的父王。
    钱弘佐的肺炎和其他并发症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众所周知,冬日逐渐寒冷的天气对于重度肺炎病人的打击是非常严重的,保暖措施不好的话,病情会恶化地很快。
    如果想要采取保暖措施的话,如果仅仅靠加强服饰被褥的保温性,不考虑环境气温的升温,那么只要寒冷空气直接吸入肺部,无疑会让保暖效果失去意义;所以,要养病,只有靠在室内焚烧炭炉保持整个空气温度的温暖。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空气加湿器,也没有吸氧的设备,纵然是王公贵族,炉子里烧的是最名贵的银霜兽炭、绝不起烟,但炭炉带来的空气过度干燥依然无法解决过于干燥的空气,很容易让重度肺炎者的咯血加重。
    “父王……儿臣回来了,儿臣在福建,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父王啊……便是留从效授首、陈洪进归降的那一刻,也丝毫没有欣喜之情,实在是心绪纷乱如麻,呜呜呜……”
    钱惟昱一边说着,一边快步扑到钱弘佐面前,想要抱着钱弘佐的膝盖抽泣,却又因为见钱弘佐病体支离支撑不住身体,一时手足无措,只要跪伏在他面前低头嚎哭。同时,对于自己拿下福建之后,见缝插针花时间布置平湖和大琉球的殖民事宜深感后怕,这不是父王这次硬撑过了这波病魔袭扰的话,那自己可就大条了。
    幸好在钱弘佐身边伺候的妃子仰氏与钱弘佐心有灵犀,虽然一边在垂泣,但是见钱弘佐使了一个眼色,仰妃就一把把钱惟昱搂过来靠在怀中,抚摸着钱惟昱的后背轻声抚慰。
    虽然心智成熟了,心理素质也远不是十一岁小孩可比;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这半年来,父王对自己那是没说的,处处都在想着给自己镀金铺路,以便百年大行之后可以传位给自己,如此这般用心,就是铁石心肠的人看到父王这幅枯瘦病怏的样子都要心酸,所以钱惟昱的表情倒是丝毫没有作伪的。
    钱弘佐干咳了几下,坐起身子,一阵声嘶气喘的折腾,才算嘘出一口气:“吾儿……为父甚感欣慰,实在是武肃王文穆王在天有灵,让我钱弘佐得子如此,吴越大业,后继有人啊……如今拿下了福建之地,却也不枉我们父子两代拼搏一场。”
    如果不是钱弘佐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有可能挂点,他也是横不下这个心让钱惟昱一次性诱击南唐、奇袭泉州的,此战能胜,毕竟也是行险了。
    “父王,全仗水丘昭券老将军统筹全局,与马先进、诸温、顾长风等指挥使敢战用命,此外四伯父的陆路人马也起到了与敌决战的中流砥柱作用,我军方才得此大胜,儿臣不过是用了一些细微的巧计,不敢居功。”
    “好了,都看过水丘昭券之前回报的奏章了。虽然大军作战不是你指挥的,但是以你的年纪,能有那么多奇思妙想的机谋,已经是非常了得了。只可惜,如今唐国似乎不忿在福建的惨败,听说冯延鲁冯延巳兄弟一直想要怂恿李在北面报仇,为父这身体,怕是……”
    钱弘佐说到这里黯然地垂下头去,不愿再说,只是略略挥手示意了一下,仰妃明白他的意思,立刻把钱惟昱抱到一旁,低声细语地把钱弘佐的病情进展说了。
    原来,几个月前法相寺的行修大师又来会诊过了,钱弘佐的病,能撑过今年冬天,已经是极限。开春回暖之后,或许可以状态好一点,但是肺部的炎症积水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明年冬天肯定是熬不过去了当然,这个年代的人也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