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的幸福生活-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唔,味道不错!”

王石取下烤熟的鳄鱼肉,一口咬下去,只觉口舌生津,味道还真不错。

鳄鱼肉王石还从没吃过,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鳄鱼都是这个味道,不过王石也不深究,吃完烤肉填饱了肚子,又选了几块好肉,扔进了空间。

摸摸肚子洗洗手,王石坐在火堆旁又歇息了一会儿,便启程逆流而上,逆着河水和风向前进。

这一路上,王石看到不少的稀有动物。

像鳄鱼这种生物也看到了不少,而且心情不错的王石还收了几头扔进空间里。也有一些奇怪的鱼,有的像羽箭一样,细长细长的,头部跟箭头一个模样;也有全身放光的小鱼,不过拇指大小,成群结队;甚至还看到成群的娃娃鱼。还有龟、鳖、蛇等动物,都不少。

只要空间里没有或者稀少的,王石都收了一部分,让其充实空间。同时,因为这些原本没有的物种,空间也稍稍有了一点成长,虽然幅度很小,但也不错了。

越往前走,风中带来的空气就越新鲜,王石知道,出口不远了。

。。。。。。

站在洞口,王石微眯着眼,适应了许久,才敢睁开。在黑暗的环境中好几天,乍一见阳光,登时泪流满面。不是感动,而是被阳光刺激。

等适应了光线,王石站在山洞口四下里一看,周围的环境一目了然。

洞口在一座小山坡上,周遭没有什么植物。山下,一条宽广的大河流过,目视有数里宽,这绝对是黄河!

而地下暗河在山洞深处已经没入了地底,看其源头,一定是黄河了。

王石回过头,深深的看了眼这幽深的洞穴。

“我一定会回来的!”

说完这话,王石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味,似乎传说中的大反派都喜欢说这话来着。

摇摇头,王石洒然转身,迎着河风,畅快的走下山,在山脚下的河岸上,看见了一座河伯庙。

这庙很古朴,却没废弃,居然有善男信女在里面祭祀。

王石走上前,进了庙,一个衣衫简朴的老者迎了上来,看打扮似乎是庙祝。

老者看看王石褴褛的衣衫,并没露出什么异样的表情,却说道:“后生也来祭祀河伯?”

“呃,不是。老伯,我想问问这里是何地?”

王石搔了搔后脑勺,道。

“哦,”老者笑眯眯的道:“这里是鸇yīn县。”

“鸇yīn?呃。。。”王石从没听说过这个地名,尴尬一笑,道:“是哪个郡?”

“武威。”老者道:“向西二百多里是姑臧,河对面就是祖厉。”

可惜老者这话又是白说了。王石哪里知道什么姑臧祖厉的,他前世又没钻研过汉朝时期的地理。

“哪个,老伯,从这里去北地郡往那边走啊?”

“你去北地郡干嘛?”老者道。

“回家。”

老者无语:“你是怎么来的?”

“迷路了。”

“呃。。。你跟着大河走,三天就能走到北地郡,要么渡河向东从祖厉穿过安定郡,也能到北地郡,这条路要近些,两天就行。”

“哦,那啥,谢谢老伯。”

这一番对话,总算让王石大致知道了北地郡的位置,心中大定。

离开村子至少有五天了,塘子和水渠应该已经完工,想必大牛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只等着他买稻米回去。后院的蔬菜肯定已经发芽了,也不知道长多大了,如果长得太快,会不会引起老村正他们的怀疑。地里的粮食肯定比村里其他的长势更好,想必乡亲们都会很羡慕吧。。。

王石想着这些,心里忽然有了立刻回家的冲动,于是便选定了那老伯说的最近的路——渡河,过祖厉,向东穿过安定,回北地。

第九章渔村

渡口就在河伯庙不远处,王石很快就到了。

这时有三五条船正停在岸边,船夫们在吹牛打屁,一见有人要渡船,都涌上前来,竭力推销自己。王石择了一位老船夫,付了俩铜子儿,登上了船。

船夫一边摇桨,一边与王石聊起天来。王石也需要更多的了解一些情况,就跟着附和。

“我看你老年岁也不小了,应该在家里享福才是。最不济也不应该到河上跑生活,万一遇上个大风大浪,出了啥事就不好了。”

老船夫闻言呵呵一笑,道:“享福?呵呵,这年头,有口饭吃就不得了啦!”老者很乐观,沟壑纵横的脸上只有笑容。老者又道:“别看俺老,俺在这大河之上打渔渡人整整三十年,从来还没出过差错呢!”

“厉害!”王石伸出大拇指,赞了一个。

“我说后生,眼看这太阳都快落山了,你这时候去祖厉干嘛?明天一早动身才有足够的时候办事嘛。”

王石笑道:“我要去北地呢,什么时候出发都无所谓。”

“哦,这样啊。”老船夫道:“北地离这儿可不近。俺年轻的时候还去过富平呢,要走几天。不过小伙子,你今天天黑之前是到不了祖厉县城了,好几十里地呢。”

王石一愣,他还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呃,无所谓了,夜宿野外不算什么,早就习惯了。”

“哟,看来小伙子你还是个老江湖哇。”老者还以为王石经常跑外地,笑道:“不过露宿野外总不太安全,要不到俺家里去将就一晚,明早再去祖厉吧。”

王石沉吟片刻,觉得老船夫说的不错。虽然他并不在乎什么安全问题,但露宿野外肯定没有住在屋里舒服,于是就应承了下来。

说话间,王石也了解到了老船夫一家的境况。

老船夫姓李,他家里就两口人,他和他的孙子。他老伴几年前去世了,儿子参军战死,媳妇身体不好,听到消息也跟着去了,就留下一个小孩儿与老船夫相依为命。

说着说着,就到了岸边。下了船,老船夫将船套在河边的树桩上,扯了一块破席子盖上,便带着王石往家里走去。

太阳已经落山了,西边的天空只留下一片微红的云。两人乘着习习凉风,走得很快,一刻种不到,就看见了一个小村庄。

村子规模比王家村更小,只有二十几户人家,一眼就能望到边。

家家户户门口都放了不少的渔具,看来这个村子专门以打渔为生。

到了李老家里,王石就看见了李老的孙子。

这毛孩子叫李平,可能李老希望自己的孙子拥有平平安安,才起了这么个名字。李平八岁,虽然长得瘦,但骨架还算粗壮,若是营养跟得上,将来也是一条大汉。

李平面貌与李老依稀有些相似,憨憨厚厚的,但不内向,很喜欢说话,一点也不因为王石是个陌生人而感到拘束。

这小子乖乖叫了王石一声叔,就拉着王石问这问那,一副好奇宝宝的模样。

王石很喜欢这小子,就挑挑拣拣,或者虚构一些东西,两人说说笑笑,很是融洽。

李老进屋不久,拿出来一套衣服,是麻布制的无袖短袄,上面还有几个补丁。

“石头,你身上的衣服不能穿了,这是孩子他爹以前的衣服,将就着换上吧。”

王石心下感动,没拒绝。他身上的衣服都成条状了,确实不能再传,空间里衣服倒是不少,但都是两千年后的款式,根本不能示人。

换好了衣服,虽然小了点,感觉有点紧,但也不错了。又与李平聊了一会儿,眼看天黑,李老已经做好了晚饭。

其实一般来说平民基本不吃晚饭,只有两顿,上午下午各一餐。一来是因为习惯,二来是节约粮食。而平民吃晚饭可能只有王石家里独一份。

应该是李老见王石远来是客,破例做了这么一顿。

小案上,一小盆子麦饼,约莫七八块。还有一大盆子汤,里面有几条小鱼和一些青青绿绿的菜叶子。

李老招呼王石坐下,笑道:“俺们家里也没啥好东西招待你,将就着填填肚子。”

王石连连摇头。人家好心好意招待,要是还挑三拣四,那真不是个人了。

“好吃,好吃!”王石拿了块麦饼往嘴里塞,一边含含糊糊说话,用行动表示自己万分感谢。

“呃,李老,小平子,你们也吃啊。”

王石吃了块麦饼,抬头一看,李老和李平居然就跪坐在一旁看着,没人动手。

“呵,俺们下午吃过,现在还不饿,你吃。”

李老像是没看见小平子滚动的喉头,没听见他肚皮传来那打雷般的声音一样。

王石无言了。只觉得心头有一股热气冒出来,很温暖的感觉。

他拿了两块麦饼,硬塞进两人手中,便不再说话,只使低头使劲吃。吃了三块,再喝了碗汤,王石便停手不吃了。不是他吃不下,而是不好意思再吃。

这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怎样,王石清清楚楚。就拿王家村来说,一顿每人最多三块麦饼,有时候甚至只吃一块。而李老这顿饭七八块麦饼,可能是他们爷孙俩整整一天的饭食!

“怎么不吃了?多吃点啊。”

“别!”王石拦住李老,道:“吃饱了,呵呵,中午吃过,现在还不太饿。”

李老见此,也不勉强,便撤走了桌上的东西。

这时候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三人坐在院子里的石板上聊天。

“李老,你们每天打渔,收获应该不会太少吧?”王石看了看房檐下挂在绳子上的鱼干,笑道。

“收获是不少。”李老道:“俺们上午打渔,下午或是渡人,或是处理鱼干。平均算下来,每天能有四五十斤。”

王石闻言,皱了皱眉。

每天四五十斤斤,一个月就有一千五百斤,这样的收入理应过得很好才是。

李老看出了王石的想法,道:“鱼好打,人不好应付。”

李平插嘴道:“每天打上来的鱼基本上要上交九成九呢!”

“哦?”王石一愣,道:“交给谁?”

“县里呗!”李平满腹怨怼:“还有张家。”

“县里下了指标,每三天要上交一百斤鱼。他们会定时派人来收。”李老解释道。

王石心头冒起一股无名火来,强压住,又道:“如果交不上怎么办?”

“不让打渔呗。”李平撇了撇嘴,恨恨道:“他们会砸了我们的船,甚至动手打人!二娃子家就是这样被整的家破人亡。。。”

穷人家的孩子早熟,尤其是这时代。虽然李平才八岁,但已经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