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称帝纪实-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方为大楚中兴之兆。

    礼部官员在三月下旬就把新编的军礼注送到了燕云王府,还特意派了个仪制清吏司的小郎中每日去王府报到,专门等着给女郡王答疑解惑。

    这也是永嘉帝的意思,毕竟都将近三百年没献过俘了,礼部在三月初就接了旨意,从翰林院内书房里爬上爬下忙活了一整天,才扒翻出积了一指厚尘的楚礼仪注考和元初礼。

    仪注考不必说,那是记载了大楚建国以来三百年间一切礼乐仪制的总典,而元初礼,则是女帝太|祖在位期间修撰的仪典,太|祖年号元初,而也只有太|祖在位时,才举办过数次盛大的献俘礼,要寻前人经验,也只有从这套书里去找。

    礼部官员们研究了大半个月,直到四月中旬才把献俘礼的规章和细节复习透彻,整理出了一套洗练详实的简明版军礼注,复刻数份,一份呈供御览,剩下的则分送到各位即将与会的大人物府里,交代他们先看明白了,免得到时候掉链子。

    好在今年没有春闱,礼部也算抽得出空来办这件事。

    吴王在京管带礼部之责,一个月下来基本没闲着,为着军礼注的事情跑断了腿,颇是勤恳,总算赶在期限之前交了差,很是得了永嘉帝几句夸赞,近日在朝堂上也是神采飞扬,行事十分高调。

    倒是太子,不知为何,劫狱事件不久后就抱了病,连着缺了好几次早朝,直到入了四月下旬才逐渐康复起来,然而上朝的时候还是没精打采,若非永嘉帝垂询,那是话都不多说一句的。

    王徽稍微一想,也就明白了东宫这次抱恙的原委,不由暗叹太子活了三十多年,观念性格早已根深蒂固,便算心肠软,容易受人影响,只怕一时间也是难以接受自己母亲弄权的现实这病只怕不是装病了,穆皇后倒也真狠得下这份心。

    云绿不免担忧,“皇后这遭摊牌,太子耳根子软,便算平素再如何正派,那可是他亲娘,即便为了东宫自己的地位,太子也都不太可能跟皇后翻脸只怕这东宫,到底还是要转过头来对付咱们呐。”

    王徽笑,“怎么,难道你先前竟是把东宫看作了自己人?”

    云绿倒没这么想过,“主子说哪儿的话呢。只太子素来欣赏您,属下冷眼瞧着,倒是颇有交好之意,可眼下皇后这么一搅和,交好是不可能的了。太子身份贵重,若听了中宫的劝,摆明车马与您作对,怕也难缠得紧属下只盼这脸撕得越晚越好,若是早了,恐怕您会来不及——”

    剩下的话,她就没说出口来。

    但王徽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若太子过早翻脸,只怕她安然离开金陵、返回燕云的难度就会大大提高。

    但这样的事,又岂会不在王徽意料之中?

    她就摇了摇头,“太子虽胸有正气,却失之寡断,性子太柔,东宫一直都在皇后和太师等人掌控之中,和咱们这一拨人可说是天然对立,太子欣赏我也好,厌恶我也罢,他一个人的想法,并不能左右整个东宫一系的态度。”

    换句话说,眼下燕云和东宫其实已经是互打擂台了,至于太子本人同燕云王是交好还是交恶,实在影响不大,既不会让情况缓和半分,却也不会让局面严峻半分。

    然而

    王徽微微敛了笑容,沉吟道:“其实,重要的不是太子,而是——”

    云绿呼吸一紧,“是陛下!”

    王徽点点头,眼神有点发沉。

    郑唯悯虽然性子柔软,但素来胸怀正气,磊落坦荡,既是嫡长子,又是永嘉帝登基那年就立了储的,且穆皇后失宠多年,也不见东宫被冷落半分——甚至穆皇后险险没被废弃,也多半是老皇帝看了太子的面子。

    足见东宫圣眷之隆。

    若太子下定决心要帮着亲娘对付燕云党,不消别的,只要在御前恳恳切切地进几句言,就比那些朝中臣工上多少道弹劾燕云王的折子要好使一百倍。

    几个部下都不是笨的,便算反应比云绿慢一些,此时也都想了过来,一个个不由都变了脸色。

    王徽沉思完了,抬起头看见姑娘小伙们一个个脸难看得死了没埋一样,不由好笑,“你们这是做什么?太子现在还什么都没干呢,他终究会站到中宫那一边去,但性格使然,却也不会太快就翻脸,你们现在就着急上火的作甚?”

    魏紫抿着嘴,同曹鸣对视一眼,拱手道:“主子,不如属下明日便和伯煜带了飞熊卫回行辕大营去?”

    眼下朱雀巷燕云王府有五百飞熊卫,贴身保护王徽,剩下两千五则驻扎在城东十里外的校场大营,剩下的六万虎狼骑则全都留在西郊三十里的行辕大营。

    东郊校场离城还是太近,若真出了什么事,远不如行辕大营行事便宜。

    王徽沉思片刻,道:“不必这么急,眼下就出去,反惹人眼,待献俘过了之后再看看吧。中宫刚从劫狱一事中脱身,还没这么快恢复元气,况且我手里还握着京畿防务,必要时刻,总也能派上点用场。”

    三月份的时候,她捉拿刺客钦犯有功,永嘉帝便把金陵周边的驻军及防务统筹调派之权交与了她,此举自然再度引发朝堂物议沸腾,有大力支持的也有拼老命反对的,不过不论如何,永嘉帝到底还是没有收回成命。

    就造成了一种只要事关燕云王,不管啥事总能引起轰动的感觉。

    话虽如此,王徽却也并不打算过多干涉原本的京畿防务。

    一来她并不打算在金陵多呆,目下也还没到整肃京畿驻军的时候,她暂时也还没那个能力插手。

    二来嘛,永嘉帝此举也是大有深意可循,明面上是委她以重任,实则却把她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满朝文武的眼睛都盯着,反教她束手束脚,不敢妄动,甚至她的副手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也都是正八经过了明路的晋王党中坚。

    若非还有五门提督岑广林相助,她在京畿守备这一块可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老皇帝虽然精神头不济,身子骨这么多年来也给皇贵妃和陶秉先祸害得差不多,但帝王的多疑却是一点没变,“用人不疑”这个词在他这里行不通:权,要给;制衡,也得有。

    王徽很有自知之明,她揣摩老皇帝的心思,甚至比老皇帝自己还要深刻三分,她从没觉着既然京畿防务到了手里,那金陵周边就是自家后院了,她甚至完全不打算过问,只把一应事务全交给左都督去管,自己只负责做个人形签字批复机罢了。

    这京畿防务,说到底——其实还是个保命的物事。

    她就这样细细解释了一番,部下们也就各自恍然。

    倒是濮阳荑一直保持沉默,临到末了才叹了一声,沉沉道:“即便如此,太子若一旦翻脸,他在御前进言之力就万不可小觑。主子,如何防范东宫发难,这事您也该提上日程了。”

    王徽眼神幽幽的,执起茶盏抿了一口,“我自然理会得此事,还得同孝箐商量一回才好。”

第172章 献俘() 
午门献俘的正日子很快就到了。

    大楚经营中原之地三百年,历来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受俘礼是军礼重中之重,且永嘉帝又一意办好;那自然只有越发复杂繁琐;再没有俭省的;所幸礼部得用,早早就把军礼注呈到了各处去;金陵君臣一同研究了大半个月,总算搞得大差不差了。

    到了廿八这日,王徽比平日朝会时早起了半个时辰,锻炼完了,又用过早饭;天还是一抹黑,唯东边的天空尽头才有一线细如蚕丝的鱼肚白。

    四月底已近仲夏;即便黎明时分;天候也只是凉爽一些,完全不会寒冷;内务府早一月便送来了新制的夏季献俘礼常服。

    按律王徽本为郡王,是该着通身无纹绛纱袍、围玉带、着红裳并蔽膝的;但考虑到她既是燕云王;又是超品武将;官拜上柱国;同时更是此次献俘的主帅;永嘉帝考虑一番,便传旨令内务府重制燕云王常服,与一般郡王区分开来,绛纱改为玄纱,以金线绣过肩四爪飞龙于其上,腰系貔貅玉带,下半身比通常的裳要略短一些,倒更似曳撒,依旧用金线绣出张牙舞爪的四爪蟒龙,下头露出修长轩峻的一双乌皮靴,通身严谨,法度风流,既有天潢贵胄的雍容气概,也有雄师名将的冷峻峥嵘,饶是眼界高如王徽者,也对这套常服的审美水平表达了高度赞扬。

    到了卯初二刻,王徽便收拾停当,坐进丹漆青斗宝盖云龙车里,排开郡王全副仪仗出了王府大门。

    余者云绿、濮阳荑、魏紫、赵玉棠、曹鸣、朱癸等人,也是柔然一战中的有功将领,故而也有幸同列献俘大典,作为“将校”,可列于主帅车驾之后。

    燕云王摆开全副仪仗,车驾、扈从、随侍、亲卫,加起来怎么也有五六十号人,再加上几个参将也各有各的随扈,一行加起来一百多号人浩浩荡荡出了朱雀巷,往南门大街驶去。

    待过了南门大街,走到光华门外下车的时候,已是卯正时分,恰是平日大朝会开始的时辰。

    以吴晋二王为首,京里有数的几位亲王并世子已经到了,众人互相见礼寒暄一番,就在太常寺赞礼郎的指引下排了次序,恭恭敬敬垂手立着。

    王徽是郡王的品秩,也算是郡王里到得早的,自她之后,余下的郡王、三等侯以上爵位的勋贵,并正三品往上的官员们才陆陆续续抵达。

    这每逢大朝大典时,公卿百官的出门次序也是有不成文的规矩的,通常是位越尊者出门越早,余下一级级排下来,中间大约隔个半刻钟时间。京中百物皆贵,地价更是寸土寸金,内城外城都是住满了人,如今这样的大典还好,只有诸王、三等侯往上的勋贵,以及正三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参加,若是平时早朝,恁多京官若都一齐出门,就非得把南门大街挤得交通堵塞不可。

    而皇帝和太子都住在宫城里,自是不必考虑这些了。

    眼下众人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