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朝野-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咎心。朝旭也知道大局当前,市领导是不会容他留在母亲身边的。由此,他联想到刘河清为什么宁可开除,也要为母亲尽最后一点孝道,母子连心啊!

    他与水电局副局长朱江及几位工程师,商量完去云溪的具体安排后,便坐下来清理东西。猛然间,他看到《云溪县概况》一份文件标题,心里紧了一下,嗯!云溪----云溪水库。这不正是前些年亾可鄞命令开闸放水,使得国家遭受了几十个亿损失的地方么?他的思绪回到了眼前的材料,回到了现实中,并联想起市长办公会上,正副市长分工时,游之那句讽刺亾可鄞的话:“云溪还是老大去啊!那里的人民肯定记得你啊!”大家默不作声,偷偷地看着亾可鄞。当时自己还在想母亲的病,并没想更多。后来秘书长宣布分工名单时,去云溪的竟然是我朝旭。看来,亾可鄞是有意回避。既然是这种情况,那么说,自己是顶替市长去防汛最关键的地区了。朝旭想到这里,突然感到紧张起来,心里默念着,我可什么都没准备哪!于是,他立即打开电脑,在网上查询楚云地理概况,水文资料,水利建设,历史上的防汛情况等。精神由恍惚不定的恋母之情,完全转到了云溪-----这个陌生而又责任重大的未来战场。

    这时,群工部信访处长张岚来到他的办公室。

    张岚:“朝市长!您好!”

    朝旭:“你是—”

    张岚:“我是群工部张岚,我们部长说,您将要去云溪抗洪救灾,要我送一件信给您。”

    朝旭:“好好!请坐!”

    张岚“市长!我就不坐了,部长说,请您先看看,如果可以,就请您过问一下,不行!要我把信带回。”

    朝旭拆开信,简单看了看:“行!你放在我这儿吧!告诉你们部长,我有时间了解一下。”

    张岚:“那行!我走了。”

    朝旭:“嗯!好吧!”将信放在桌上,操着手,严肃地看着窗外。

    云溪县委书记龙达理动用防汛专款建宾馆

    他抽着烟,仔细地看完信,脸色显得越来越凝重。 

第一百四十二章() 
朝旭率领的抗洪救灾督察组,分乘两台小车,成员都是水利厅副厅长朱江和一名处长,两名工程师。朝旭要朱江坐他的车,他觉得自己对楚云的水利建设状况,防洪网络还不是很清楚,以便沿途朱江给他介绍一些情况。

    小车徐徐离开楚云市,向云溪进发,阴沉的天似有下雨的迹象。云溪县距楚云市二百七十余公里,走完二百一十余公里高速公路,便是蜿蜒曲折的环山公路。起初,朝旭仍然心事很重,妻子凤玲送他下楼时,他的眼泪都出来了。当时只有林杰和司机马师父在场,他俩知道是为母亲病重的事。朱江上车后,朝旭和他简单聊了几句,便又陷入沉思,右手托着左手肘,撑着额头,身体靠在车坐上,一直沉默。朱江和林杰也不便打扰他,都默默的看着定前方,谁也不说一句话。

    天下起了小雨。十几分钟后,小车出了城。翰旭慢慢放下手来,侧目看了看身边的朱江坐在前面的林杰。他两仍默默看着前方。朝旭意识到,这沉闷是由于自己精神不振的感染。他动了动身子,开始和朱江扯楚云的水利工程、基本建设,和历年来防汛抗洪。

    朝旭:“朱厅长!楚云的水利建设基本状况,你很熟吧?”

    朱江:“我来水利厅时间不长,大致情况还是了解一点。”

    朝旭:“楚云水患严重,可又水资源严重不足。这是个矛盾,水利厅在科学调度水资源方面,应该有些举措。”

    朱江:“有!主要是对水资源进行城乡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当前长远统筹。做到计划、合理、节约用水,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强化灌区水权统一管理,采取保、调、控、护水措施。”

    ……

    一个多小时谈话,朝旭对楚云防汛抗洪,及整体水利水电工程概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朱江是第一次和朝旭出差,他早就听说朝旭博学多才,这次能与这样一位新的市领导一道共事,既感到兴奋,又不免有些紧张。前天,他接到林杰的电话后,用了一天两夜的时间,查阅了大量有关本市及周边省市的水利水电建设,及水文方面的资料。因此,在回答朝旭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时,还比较顺利。朝旭精神恢复了正常,又谈笑风生,某些枯燥无味的概念,一经他润色,就变得有声有色,妙语连珠。

    “你去过灵渠吗?”朝旭问朱江。

    “没有,灵渠在哪?”朱江问。

    朝旭有些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说:“灵渠就在我们隔壁。”

    “隔壁?”朱江感到有些惭愧地低下头。

    “广西嘛!当然是隔壁咯!”与司机并例坐在前座的林杰插话。

    朝旭说:“小林说得对,林渠在广西的兴安县。秦始皇还真的做了不少好事。灵渠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它比都江堰还早四十多年哩!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的建成,对促进岭南与中原文化的交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我们楚江的源头应该是灵渠。这是历史,也是地理,地理学家把研究地理和历史联系起来是有道理的、科学的。著名科学家称之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朱江听着朝旭的讲述,觉得眼前这位副市长似乎什么都懂,自己知识浅薄,孤陋寡闻,从事水力资源工作这么多年,咋就连这些东西都不去看看呢?原来也跟不少市领导下过乡,从言谈中,他们的知识面并不见得怎样,多数是架子大,语气冷,说他不懂吧,哼哼哈哈,说懂吧,真说不出个道道。今天与朝市长虽说接触时间很短,他知识渊博,平易近人,与他谈话也很轻松、长见识。孔夫子说益者三友,他真是属于那种正直、宽容、见多识广的人么?

    朱江也想试试朝旭根底的深浅,笑了笑说:“您刚才出的题目把我给考住了,我回去一定好好学习,我还想争取陪您去一趟灵渠哩!下次一定交一个您满意的答卷。”

    朝旭笑着说:“好哇!楚江源头岂有不去一看之理!至于答卷,那倒没啥!平时留意就行了。你也可以考考我,这样可以达到互相学习,增强记忆的目的。”

    朱江点点头,接着试探地问:“那我出一个题目考考您,行啵?”

    朝旭灿烂地笑道:“呵呵!我刚才可是无意识地哟!你可别出题太难了。”他望了望林杰,“不过,我还有可供求助的锦囊妙计呢!”

    朱江也看了看林杰,征求意见般地对朝旭说:“行!那我就说啦?”林杰正回过身来看他。

    朝旭点头,目示林杰:“嗯!说吧!锦囊妙计准备!”林杰开始不清楚,朝旭说的锦囊妙计是什么,看到朝旭的眼色。

    朝旭对他笑道:“不是叫你抢答,万一我没答上来,我会向你求助的。”

    林杰会意地回过头去,看着轿车前进的延伸方向,担心朝旭能否答得上来,自己能不能帮他解围,心里没底。

    朱江装腔作势地用右手食指敲敲自己的太阳穴,又抬头看看朝旭笑笑。

    朝旭说:“别卖关子了,说吧!”

    朱江咳嗽一声,说:“咳!我不敢考市长,还是和林秘书说着玩儿吧!”

    林杰回过头对朱江说:“朱厅长,难道你就没听说过,阎王易躲,小鬼难缠吗?”

    朝旭一听,急忙追问道:“你说什么说什么?你这小鬼!”

    林杰回头笑道:“是呀!我刚才是说我是小鬼呀!朱厅长避开阎王,也许小鬼最难对付哩!哈哈!”

    “我第一次被人比作阎王啦!哈哈……。”朝旭也跟着笑了起来,对朱江说:“行了行了!还是你说吧!”

    朱江笑问林杰:“林秘书,你知道活的水利博物馆是指哪?”

    林杰回过头以征询的目光看着朝旭,朝旭轻轻抬手示意他别说,林杰放心地转过头去了。

    朝旭看了看朱江,说:“我前面说过了,它比灵渠晚41年,应该说它吸取了灵渠的经验,比灵渠更加宏伟,壮观,它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这就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朱江一捶脑袋:“嗯!这这道题出得真笨!”

    朝旭笑道:“不笨啦!谈水利不谈都江堰就是笨。”

    这句话使朱江大感安慰,思想也轻松多了。

    朝旭接着说:“都江堰是在灵渠基础上的创造发展,客观上,它和灵渠地理环境不同,灵渠是所谓积涓涓细流,而都江堰则是分浩荡乌江,前者是积水成渠开源造福,后者是分流治水变害为利。都江堰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虽然过去2000多年了,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还是集政治、宗教和建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说它是‘活的水利博物馆’,实不为过,这个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当时的人并不像今天的人一样,强调环境保护,更谈不上什么环保意识,可是,客观上却给后人树立了一个环境保护的榜样。古人做事有一个特点,这就是注重风水,综合开发,决不急功近利。我们现在的都市,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古人的选址,为什么能沿袭几千年?这就是古人的眼光。”

    朱江插话?:“据说,古人大到迁都建城,小到墓地选址,都用《周易》测定,是吗?”

    朝旭:“没错!他们在城市建设上对风水的重视,几乎达到至臻至美的程度。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地理学家泰勒说,全世界的首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