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行医在唐朝-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里,锦绣前程,岂不美哉?他暂且按住心中的悸动之情,仔细地观察着吴议的面部表情,想要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吴议却仍旧是一派风轻云淡的架势,仿佛火都烧到了眉『毛』,也不足以使他『露』出惊慌的神『色』。他沉思片刻,才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周公的话,下官会好好考虑的。”闻言,周兴心中才微微轻松了些。他相信在吴议波澜不惊的面孔之下,已经看清楚了局势的利弊。“天后有心留你一条『性』命,你可千万别辜负她老人家的心意啊。”掷下这句话,周兴才含笑离去。随着他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本来平稳燃烧的烛火被一阵风声猛然撩动,爆出硕大一枚灯花。李璟自梁上翩然跃下,带下一阵簌簌的灰尘。淡淡的尘烟翻滚在昏昏灯火中,将本来就黯淡的房间更添了几分压抑的气氛。“师父,你打算怎么做?”是投诚天后,歪曲当年的事实,把脏水泼在太子李贤的身上,以保全自身的一条『性』命。还是倒戈张文瓘,说出天后授意谋害元老大臣的真相,而陷自己于危险的境地之中?也许在旁人看来,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选择,但是李璟却深知自己师父看似温软的面孔之下藏着怎样一身宁折不屈的硬骨头,知道他淡泊平和的『性』子中九匹马都拉不回头的倔强。不由握掌为拳,磋磨成响。倘若这人死了,他不敢想象自己要怎样在这金碧辉煌的巨笼之中独活,不知道在这漫漫人生长路上要怎样形只影单地走下去,哪怕让他一世追逐着这人的背影也好,总胜过孤身一人寂寞终老的悲苦。数年的时光恍然在眼前翻过,才发觉原来曾经那些举步并行的日子原来是那么幸福。他凝眸望着眼前的人,一刻也舍不得眨眼,好像他一挪开视线,他就会从自己眼前消失不见。吴议却没有立即回答他的话。他坐到桌旁,就着昏昏灯火,挥笔写下一个在心中酝酿已久的方子。接着,才把方子递给了李璟:“你替我保管好这个方子,等我入大理寺狱之后,一定会有用得上的时候。”李璟接过方子匆匆浏览一遍,竟然是麻醉散的方子之中又添了半夏、胆南星等几味『药』材,瞧着不像治病救人的方子,倒像是……心念电转间,已明白过来吴议的用意。他郑重地收好这纸薄薄的『药』方,像是收起一张千金贵重的票据,而压在上面的,就是师父的『性』命。——几日过后,大理寺狱的人果然就来“请”吴议过去,说是有人揭发了一件积年旧案,需要吴议作为证人配合调查,佐以证言。而负责调查此案的,果然如张漪所言,正是当今大理寺卿狄仁杰狄公。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并没有像后世的电视剧之中塑造得那么英俊潇洒、风姿过人,甚至可以说得上相貌平平,泯然于众,自眼角一丛丛蔓延出来的细纹爬满了整个脸颊,使他看上去稍显疲惫,但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却依然精神奕奕,昭显出一股不同寻常的热情。他就是凭借这股近乎于坚毅的热情,一年之中审理了大批挤压的案件,涉事人员超过一万七千,而竟然没有一个人喊冤喊屈。如今摆在他眼前的案子,偏巧是一桩难以断绝的悬案。被害的人已经故去多年,元凶也早就化为一具枯骨,唯一留在世上能够张口说话的活人,就只剩下眼下这个眉目清朗、神情淡泊的年轻人。其实早在今日之前,就有一前一后两人造访了大理寺狱,一位是当今太子宾客张文瓘长子张漪,而另一位则是尚书省官员周兴。对于这件沉底数年,而今才重新浮出水面的悬案,他们二人则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张漪认为是天后意欲除去和自己有宿怨的老臣李积,而周兴却以为是当今的太子李贤要拔除孝敬皇帝的党羽。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他们确信不疑当初下毒谋害贞武将军的元凶就是谋害过太子李弘的太医博士张起仁,这两件案子彼此呼应,似乎也在暗示着当初孝敬皇帝被害一案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和其他闻风而动、作壁上观的官员一样,狄仁杰心中也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幕后之人究竟是谁?对于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吴议的回答也只有一个。——“不知道”。狄仁杰一寸寸扶着长须,似乎想从中整理出千头万绪:“你当日也曾随张起仁出入贞武将军府中,难道他的诡计,你全然没有察觉到吗?”吴议不由苦笑:“如果诡计能那么容易被人察觉出来,那就不是诡计了,何况用寻骨风下毒本是积年累月的功夫,如果不用心在上面,实在难以洞破其中的秘密。此事……的确是下官的疏漏。”狄仁杰又问:“可老夫听说你为张起仁一手提拔,与之过从甚密,甚至差点成了他门下的学生,他就没有告诉过你此事吗?”吴议唯有坦然作答:“下官当日不过是个连书都没读过的小小生徒,试问张起仁又怎么会把这样惊天的秘密透『露』给这样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呢?”狄仁杰深深注视着眼前这个年纪不过二十有余、前途本可以一派大好的年轻人,心中也不由升起一阵惋惜之情。数十年的官场生涯已经锤炼出他一副黑白洞悉、真假分明的眼耳,令他有足够的经验判断出一个人是在说真话还是假话。他很清楚吴议不过是这场政治漩涡的一个牺牲品,不管他的证词指向那一边,另一边的人都不会轻易饶过他。知多便是错多,大理寺中已经埋葬了太多的秘密。吴议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第112章 枕头风() 
旧案重查; 就像挖出沉在水底的一枚石子,很快在京中掀起一阵波澜。严铭闻及自己的好友二度入狱,虽然不是以凶犯的身份; 但危险更甚上次,当即如踩了炭火似的; 马不停蹄地赶到太平观中; 请沈寒山帮忙出出主意,救救他那倒霉催的徒弟。沈寒山徐徐饮下一口茶; 眼神悠然穿破眼前袅袅的雾气,落在严铭火急火燎的面孔之上。“老夫不过一介太医,又能说得上什么话呢?”听到这句熟悉的说词,严铭不由心中一跳,但脑子始终跟不上自己的心绪; 只好虚心请教:“那请问博士; 要什么人才说得上话呢?”沈寒山悠悠道:“什么人说得上话,自然要看听的人愿意听谁的话了。”严铭被他一语点拨,心中骤然一亮:“我明白了; 我这就去办!多谢博士提点。”说罢,朝沈寒山作了个揖,便脚不点地地离开了。等他离开之后; 李璟才从屏风后面走出来。“有了严太医的帮忙; 东宫那边应该可以松口了。”沈寒山一点头; 语气淡然:“严铭跟着陈博士出入东宫已久; 一举一动自然不会引人注意; 反倒比你亲自出手要稳当得多。至于天后那边……”李璟接过话来:“太子能容师父,天后却不能容他,只要师父活着一日,对于天后而言都是一个威胁,她绝不会允许一个知道太多秘密的人活在世上。”“所以……”他语气陡然一转,如利刃出鞘,带着铮铮的余音,“唯一的办法,就是置之死地,而谋后求生。”——今夜的东宫,灯火辉映,烛影阑珊。“殿下,怎么今天这么热闹啊。”赵道生腻在李贤的怀中,声音婉转,“连刘仁轨刘公都亲自来了,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李贤笑着揪了揪他的耳朵:“你这小东西,耳朵倒灵。”赵道生佯装躲避,在他怀里扭来扭去:“殿下就告诉道生嘛,若有什么好事,也让道生沾沾喜气。”李贤被他撩拨得欲火燎原,反手便将人压在身下,两三下除去了他身上的衣物,调笑道:“你若伺候得好了,本宫便告诉你,要伺候不好嘛……”赵道生软作一滩春水,几乎就要化在李贤身上,当真是眼媚如丝,娇喘若『吟』,李贤爱得不能自已,恨不能把他『揉』碎在自己怀里,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调情的话,赶紧按住身下的人直奔主题。两人数渡巫山,才略停下来喘口气。赵道生腻歪歪依偎在李贤怀中,手指抚『摸』上他胸口一枚圆月似的小疤,柔柔问道:“殿下千金贵体,怎么这里却被人伤了?”李贤信手握住他不安分的指头,漫不经心道:“这不是被人所伤,而是被人所救所留下的疤痕。”赵道生眼波一转,已经明白过来:“臣听说以前您还是沛王的时候,曾经得过胸痹之症,是一位太医独创了一种竹节引气的办法,才救了您的『性』命,难道就是那一回?”旧事重提,李贤不由想起当年九死一生的危机,当初若非张起仁和吴议二人尽力施救,想出这种惊世的办法,自己这条『性』命已早于孝敬皇帝去见阎王爷了,哪里还轮得到他坐到太子的宝座上。张起仁也就罢了,单凭谋害了孝敬皇帝这一点,就足够让他恨得咬牙切齿,终生不能宽宥。至于吴议……他对其素来存了一分尊敬之心,不仅为了当年的救命之恩,也为了感念他对弘哥哥的照拂之情。此番事变,来得突然,张文瓘未经他的示意便骤然出手,掀翻旧案,想来也是考虑到了他和吴议的私交,所以才先斩后奏,让他也颇有些措手不及。见他沉『吟』不语,赵道生趁机进言:“其实臣今天已经听人说了,当初的那位吴太医如今就在大理寺狱中接受审问,为的就是当初贞武将军被害一案,想必刘公亲自过来,也是为的此事?”李贤不由哂笑一声,眼中的笑意却缓缓褪去:“我说今天你怎么这么热情,原来是替人来当说客了。”赵道生不由委屈道:“臣为的不是旁人,而是殿下呀。”听他此言,李贤反而奇了:“哦你倒是说说为什么。”赵道生盈盈一笑,道:“吴太医是您的救命恩人,古人常云,衔草结环,连平民百姓都知道做人要知恩图报,何况您是太子之尊,天下万民的榜样呢?”李贤不由叹了口气:“若是寻常案子,我当然会设法营救他,可这桩案子,干系重大,并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赵道生的话,他未尝没有考虑过,但若要和自己那位铁石心肠的母后博弈对局,就必须要舍弃『妇』人之仁,否则只会落得和自己兄长一样的下场。“所以臣才说为的是殿下啊。”赵道生悄悄觑着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