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军魂-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治思想动员工作,各团的党员在这次东进过程中要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同时,在东进过程中,也不要忘记咱们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尽管我们是路过敌占区,但是与群众的关系一定要搞好,我们这次虽然是路过,但是总有一天我们其他的兄弟部队会在那些地方常驻的,因此,给当地老百姓留下好的口啤,这也比较重要。我就说这么多了,大家一切听从龙司令与李参谋长指挥,我相信我们定能圆满地无成朱彭首长交待的任务。”王刚政委讲完后,会也就散了。

    高云飞在这次大会上没有讲什么,他甚至是什么也没有说。就算是他想开口再说些什么,他知道,现在他已经即将离开这支眼前他与龙再飞亲手带大的部队,说一些离别的话,还不如不说。他也明白,自己现在的水平,已经远远不能胜任这支前程远大的晋西独立营政委一职,这支部队将要承担的重任,也是他所无法想象的。

    他认为,中央能派出王刚同志来,一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一定是正确的。能将自己亲自参与带大的部队,交到象王刚同志这样拥有较强理论水平的年轻人手中,他感觉到心理既踏实又空空的。

    开完会后,第一纵队李超群司令立即带着赵宝成、陈水生、黄伯涛和李二虎,与高政委匆匆告别后,就快速地返回太平县防区。

    夕阳下,龙再飞、王刚与李得生、猎人张、罗飞、于秋水、高庆生,带着在平正县东门外,带着近四千的部队,立着整齐的队列,与高云飞政委进行道别。

    高云飞内心现在无比震动,想想在半年多前,他也只是一个班长,而现在,他却是这支部队的政委,他们曾一经经历了无数次的生与死,但他们却挺了过来,而现在,这支自己亲手带大的部队,却又将再一次踏上新的征程,而自己,却不能再与他们共进退,同生死。

    高云飞不是一个怕死的人,就算是要死十次,他也宁愿与这支部队共存亡!

    “请高政委放心,你永远是我们的心中的高政委,无论你是在延安还是在平正,亦或是在中国抗战大业的任何地方,你永远是我们的政委!”李得生参谋长出列,向高云飞政委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大声地说道。

    “向高政委敬礼!”龙再飞用尽了他的所有力气,拼命地大声叫道。

    四千余人,一齐向高云飞敬礼。

    高云飞想说什么?他却什么也没有说,他想尽力的控制他眼中的眼泪,却是越控制越忍不住的往下掉。

    当龙再飞与高云飞的两双大手紧握在一起的时候,龙再飞大声地命令:

    “出发!”

    四千余人的部队,立即跑步前进,现在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们必须得在今天晚上,往前赶快四十里路,必须得连夜突破太与正定县之间的正太公路。

    十里长亭相送,总有送分别的时候。

    高云飞紧握着龙再飞的手,他想多送一些,他明白,此次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可见这些昔日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他甚至不知道,今生今世是否还有机会再与他们再一起?

    长征中,死了多少人?

    就算是天下所有人不明白,难道他这个亲身经历者也不知道么?而眼前的东进,其困难绝不比当年的长征小。鬼子正在东进南移,而晋西独立营却是沿着小鬼子前进的方向而去,他们随时有可能处于两股敌人的夹击之中,他们现在将是无根据地的流动式作战,他们的后勤供应,将是一个天大的难题,而这些,又有谁知道?

    当龙再飞在警卫员的护送下,离东门外越来越远的时候,已经快看不到的人影的时候,再坚强的高云飞,也哭了,他甚至是哭得泪流满面。

    晋西独立营,前路茫茫!

    晋西独立营在战争中所形成的最上层铁三角,随着高云飞的离去,慢慢地解体了,在离开高云飞这个一直默默无闻地在背后辛勤工作的政委,在理论经验十分丰富的王刚政委的替代下,晋西独立营的前程将会如何?大将将试目以待。

    高云飞,在晋察冀根据地第一军区警卫营的护送下,于第二天便奉命与根据地内其他十四名旅团级干部一起,奉命调回延安,去抗大参加旅团级高级干部培训班学习。

    一路上,尽管路上风景独好,然而,高云飞的心,却远不在这里,他的心,现在正随着东进部队而一起在飞舞。

    他力尽所能的在设想现在东进部队所遇到的各种情况,在他的内心里,他多么希望现在总部能改变调他回延安参加培训的命令,尽管他并无多大的能力可能改变他所设想中的危局,但他认为,自己生是晋西独立营的人,死是晋西独立营的鬼,能生死与晋西独立营的兄弟们在一起,他今生死而无憾了。

    但是,上苍却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两个月后,高云飞顺利地到达了延安,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和表彰,随即被安排在抗大学习,经过近一年的学习,他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远非昨日可比。

第一章 东征() 
1938年初,第五战区上空却是阴云密布,鬼子大量云集在引五战区的周围。第五战区也深感情形越来越危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不断向也迁都至武汉的国民政府发出了徐州告急的电报,要救增援。

    在武汉的蒋委员长,也是一个军事上的大行家,况且国防部的各上将中将少将们也不是只会打酱油的,他们根据各方面的情报,得出了一个论,鬼子准备南北夹击徐州。

    徐州危急!蒋委员长心里自是清楚,如是华北和华东的鬼子联在了一起,那将意味着什么?如是这样一样,当初根据中国着名战略家蒋百里先生提出的抗战主动逼迫鬼子分兵的战的战略将从此失败。鬼子将把华北华东的两股力量重新拧成一股,那对中国的抗战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绝不能让鬼子实现南北会师的宏伟愿望!

    国民政府在大敌当前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急电全国各省,派出得力部队增援徐州!

    八路军朱彭两位总司令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收到武汉最高军事委员会发来的急电,要求山西八路军主动向华北敌人发动进攻,拖住鬼子移师南进的步伐,蒋委员长到这时也还以为八路军现在也只不过还只有那么三四万人,因为他所拔的军费、弹药、粮响全是按当初八路军改编时的编制所给的,事情才仅仅过去大半年,他不相信八路军一边打鬼子,还能一边有多大的发展,所以,他慷慨地邀请八路军也派出部分部队参加徐州会战,那怕是一个师也好。

    朱彭首长一边向武汉最高军事委员会上报山西、河北的抗战战果,一边说,现在八路军人少枪少,且战斗减员严重,鬼子在华北仍有大量的驻守部队,一时三刻可能也抽调不出大大规模的部队南下,但是可以派出部份营连部队向敌人的后方前进,骚扰鬼子的后方运输线,从侧面配合第五战区组织的徐州会战。

    武汉最高军事委员会上报蒋委员长,尽管他有点不高兴朱彭的不派兵举动,但一想,人家八路军也就只有那么一点部队,在华北敌后闹闹也不容易,况且人家还答应派出部分部队协助正面抗战,这也实属不易了。于是,他也就将朱彭的电报放在了一边,处理他的其他的军国大事了。

    武汉最高军事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回复了八路军朱彭首长,同意朱彭首长提出的意见。

    在这样的情况下,八路军东进又成了合理合法的事情,朱彭首长经请示延安的毛主席,请示上说,是否再派一些部队去山东。

    毛主席人虽在陕北,但是却放眼全中国,现在的山东江苏很快就会成为沦陷区的,况且在山东日占区,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战部队也大有发展,只是缺乏得力的主力部队,山东方面的省委书记黎玉也向他提出要求,希望中央能派一至二个主力团去山东,毛主席经仔细考虑后说,一至二个团是不够的,最起码得派一个旅或者一个师去才行。于是一一五师师部和三四三旅就全员开向山东了。而现在,这个机会也是难得,又是八路军大规模东调南调的最佳时机了,毛主席发电给八路军朱彭首长,要求尽快落实。

    八路军总部已经将手中的三四四旅也进行了分兵,以团营级为单位,向河南河北和山东的敌占区挺进。而一二九师也将兵分散了,现在也在山西、河北、河南建立了大片根据地,人手也实在是分不开,而一二零师又在晋西北,守着陕北的大门户,轻易不能动呀。

    现在,要实现毛席提出的东进南下战略,那就只有正在东进中的晋西独立营符合这一战略。

    这可是一支拥有近9个团,将近1万人的既年轻,又极有战斗力的部队。而且,他现在还是八路军在华北根据内,唯一大规模集中的部队。

    朱老总、彭老总和左参谋长,一直在不断的关注着晋西独立营东进的行动。

    “两位老总,刚刚接到晋西独立营报告,他们已经连夜穿过了太平县和正宗县间的正太公路,成功突破了鬼子封锁线,正在向东进的途中快速挺进。”左参谋长拿着电报快步来报道。

    “越过了正太公路,这只能说明他们正式踏上了东进征途,就象当年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一样,在后面,他们还将面临着不可想的困难,就象我们在长征中突破四道封锁线和血战湘江一样,他们现在之所以能顺利的过正太公路,一路顺利的向东挺进,那就象当年红军长征初期,蒋委员长一直不相信红军会离开根据地一样,鬼子现在也不明白,晋西独立营到底要做什么,一旦鬼子清醒,他们将会立即调集重兵对他们进行包围。”彭老总是经历过长征的人,他明白,部队远离根据地作战,将会面临着什么的问题。

    “命令,现在晋西独立营的任务,不再是纯粹的东进,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