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许大人官场实录-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心中有疙瘩。想到这里,念着那一年十几两的银钱,老潘还是收了烟斗,做足准备,大有许哲一言不合自己立刻开讲的架势。

    许哲却是没有老潘脑子里这么多转头。亲兄弟明算账,因着出身现代,许哲视野见识非常宽广,也不爱拘泥于这三瓜两枣。当即爽快到:“不需要留存,我们只是借个公田的架势,每年两季收割后,除了支援镇子里孤寡,留足下一季的田亩稻种,剩余的或是按户或是按丁,平均分配便可。”

    说白了,许哲的心思便是建立一个乡村互助合作社。选取一定的田亩冲做公田,大家轮流耕种后,收成除了必要开支,其余皆做为红利平均分配掉。这也是现代乡镇合作社的雏形,借着这个雏形,以后若是做的好了,大可继续发展乡镇产业。

    因着是自家的产业,每年都分自己的红利,乡民们必然会非常上心。从播种到耕种收割,乡镇的老把式带着,也不会出现大问题。而且集中耕种更容易针对每年的市场采取变更。比如若是预测这几年糯米偏贵,公田便可以一次性种植糯米,大批量同一时间上市,不仅可以吸引外来大粮食商户,也能给乡民增加福利。

    而因为土地连绵不绝,全部连接在一起,在一些田埂或是角落,也可以填平填实,继续种植粮食。这部分土地可不在县衙衡量的田亩范围内,算是额外收入。积少成多,许哲现在最缺的便是积少成多的路子。到时候几个庄户把式带着好手耕种,即节约时间,又解放了剩余人手。

    当然,依着许哲现在手里的十几亩田地,想要吸引大粮食商,无疑于痴人说梦。不过即便如此,手里抓取的粮食多了,在未来和收粮商协商的时候也增了几分底气。

    若是成果显然,以后许哲还可以尝试着以上延为基准,全面协调邕城所有乡民预售的粮食,就像是皮货节一样,将邕城所有富裕的粮食以一个集团的形式对外销售,既省时省力,又能打出价格,防止谷贱伤农。

    许哲这边对着下面的乡民细细解释,老潘看着石头上面色和蔼的许哲,才发现是自己给想差了,脸上不由闪过几丝黏然。好在他皮肤黑,大家也看不出来。当即打起精神问到:“那这具体的章程在哪里呢?”

    许哲看着老潘嗤嗤一笑:“大致的流程我已经写好了,一会就拿给大家看。但是这具体章程嘛,我就不掺和了。这就还要大家细细商议了。”

    开玩笑,前世今生几十年,许哲就没有下过地,勉强能够区别稻子和麦子,也是托了同寝室一个乡下学生的讲解。因此对于许哲而言,空口谈谈,大致讲讲还可以,若是具体到今年种什么,明年收什么,什么时候放水什么时候插秧施肥,那就真的抓瞎了。

    与其自己瞎指挥,外行指挥内行,最后把大家都带到沟里,不如在开始的时候就放手,由着大家自己琢磨。都是几代耕种的老庄稼汉子,便是一个人有偏差,偏差个一年半载的,也不能大家都有偏差,年年都有偏差啊。

    因此对于这个章程,许哲是真的没有细写,只是大致的圈了几个方向,由着老潘他们自己琢磨。反正就是农村合作社的形式,将这半多不多的田亩直接化做上延的公田,大家一起耕种收获,再按劳按丁平均分配。

第134章() 
道理很简单,也容易想透,只是一来以前没有人点拨,二来大家大多以乡族为单位设置公田,像是许哲说的这种以镇子为单位的情形,却是瞎子摸象,头一回。

    好在上延镇虽说不是一家一族,但是古代消息闭塞,交通不便,乡民往来流通不畅,即便交流,也多是周边乡镇,因此上延镇这五百多户人家,竟是大多沾亲带故,又因为上延地处偏僻,少有人烟,整个上延镇,竟是都连带着些血缘关系。

    因此许哲这合作社的形式一抛出来,竟是迅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本身同在一个地方,有些患寡孤独的老人孩子,大家也都认识。只是普通乡民出身,大家家中都多有不便,帮衬个一两回还可以,连连帮衬就有些吃不消了。

    只是看着自己的姑/嫂/爷/孙受苦受难毕竟心中难安,若是想许哲这样,那自家认识的这些困难户可就都有盼头了。不说别的,只要能供得起一日两餐的稀粥,人就有活着的勇气。至于这十七八亩地,即便分了也自家也捞不着三瓜两枣的,倒不如就这样直接舍了去,反正也不是自己的田亩,最多不沾光罢了。

    这样想着,瞬间觉得不仅自己没有吃亏,以后还甩了一顶大大的心里负担,真真的舒坦了很多。

    有了好处,大家也就积极了很多,不用许哲继续指引,就自发的和相熟认识的人凑在一起,商量着章程了。因着之前又是掘河又是引水的,大家虽说开垦了田亩出来,也种植了一季的稻谷,毕竟不是自己的,心里一直挂着事情。

    这按着现在的说法,这田亩虽说不是自家的,但是也能算是自家的,以后自己老了做不动了,说不得还得靠着这十几亩田地活命的。一时间大家看着身后的十几亩田地,目光瞬间火热了起来。

    许哲也是功成身退,看着谈的热火朝天的乡民,很有眼色的闪到一边,拉了一把跃跃欲试的老潘:“注意是定下来了,只是这场面上的功夫你还要做一下

    。”大明朝可没什么乡镇企业的雏形,虽说怎么分配大家心中有数,但是田亩具体的落户还是要走个官方说法的。

    “这个省的。”老潘连连点头:“回头我就打听打听,看看江南那边的公田是个怎么个流程,保证把事情办得妥妥的,绝对不给大人添麻烦。”许哲给自己指了一条路,自己就得把路给走顺了,再在这里捅娄子,那就真是二百五了。

    许哲点点头,想着毕竟是头一回这么干事,心中还是有些没有底,还待说些什么,一抬头,老潘早就窜没影了。再一看,老潘已经牢牢占据了人群的中心点,正在慷慨激昂的说些什么。周围人或是点头同意,或是脸红脖子粗的表示反对,隐隐还能听着自己的名字,许哲好奇之下,刚想上前几步,就听着身后一个声音响起。

    “你倒真是不怕死,这边这太守大人还满世界的等着抓你的小辫子,你倒好,还主动送上门去了。”正是多日不见的小屁孩和他的管家。穿着一身邕城乡民几位常见的长褂短裤,连带着殷管家的装束,都透露着乡巴佬的气质。

    “既然知道躲不过去,那就干脆不再躲避,迎难而上也不失为一番乐趣。”既然知道这小屁孩不是普通人家,许哲也就不再含糊,干脆的说道。自从得了赵主薄的信件,许哲就知道自己和赵太守之间再无转圜的余地,与其后面几年一直畏畏缩缩的没个精神气,不如放手搏一把,最坏不过归隐乡间,从头再来罢了。

    “嗤”小屁孩嗤笑一声,看着一脸自信的许哲,嘲讽道:“你以为抱上了房子谋的大腿,便能躲过赵家的报复不成。要是那个老顽固真的有这么大本事,天湖书院也不会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说着眼珠子一转,看着一脸自信的许哲,歪着脑袋问道:“你不会是放长线钓大鱼,打的是那位的主意吧?”

    许哲心中一跳,努力绷住脸面:“不晓得你在说什么。”

    小屁孩却是从许哲的一瞬间脸色变幻中看出了自己想要的,当即笑着说道:“你倒是贪心,自己不过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却打起了当朝尚书的注意。只是你要晓得,就以你现在的表现,想要吸引那位出手,却是个异想天开了。”

    看着一脸无辜的许哲,小屁孩还是多嘴的提了句:“那位可不是天湖书院里那老顽固的性子,傻不愣登的。能够靠着自己爬上那位置的,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想要那位出手,你拿不出一些干货就什么都不可能。”

    “而且即便给了货,人家认不认你还是两说的。说不得分量不够,被吃了原告吃被告也是有的。你若是真的打的那个人的注意,我劝你还是早日收手,另做打算的好。”若是你表现的好,说不得我帮衬两下,不说别的,找个比现在好点的位置还是可以的。

    后面的话小屁孩没说,只是看着许哲,藏在嘴里。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能说,而且管家就在身后,自己这话但凡说出口,少不得一番念叨。只是心里这样想的,帮衬一把的心思却是愈发重了。

    毕竟单论能力,许哲较之那个世家出身,一天到晚只会秀秀优越感存在感的赵太守,优秀的不止一点半点。即便为了大明朝这锦绣江山,如此干吏,也要妥善安置了。

    许哲可想不到自己面前的小屁孩正细细的为着自己的将来考虑着,他现在满心所想的,就是心思被小屁孩戳中的羞愤,以前对于小屁孩话中的担忧。按着小屁孩的口气,那李泽源虽说名满天下,贵为儒学的领头羊,却不是和好相与的

    。

    或者说,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及其难以相与的。

    按着小屁孩的口气,李泽源虽说也是贫家出身,却丝毫不会顾及同宗同源,若是没有好处或是好处不够大,说不得还会撒手不管。这样一直自信满满的许哲,瞬间就有了一丝的惊慌。若是这李泽源真的不管,那自己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面对得了赵家这么个庞然大物的。

    又想着自己主动把事情挑大,按着时间估算,说不得自己的条陈现在已经呈现到李泽源府上,再是后悔,也是晚了。一面这样想着,一面也对面前的小屁孩起了几分怨念。若不是他信誓旦旦的这样说出口,何至于自己现在在这里担惊受怕的。

    心里这样想着,看着一脸怜悯的看着自己的小屁孩,许哲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挑了回去:“看着殷先生对着那位如此了解,想必不止吃了一次亏了吧。怎么,殷先生可有心思说说过程,也让我这贫家子弟感受感受庙堂风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