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许大人官场实录-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之前的交情还能剩余几分,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心里这样想着,老房还是耐心宽慰了许哲一下,表示自己会手书一封,给李泽源去询问一下现状。

    只是大明不比现代,一个电话不管几千里都能如人在侧,这一来一回至少个把月的功夫,许哲也不知道时间上是不是来得及。

    只是这事情明显涉及上层争端,许哲除了耐心等候,也就无事可做了。

    上面的事情烦不了,许哲也就只能盯着手里的事情优先做完了。好在这次官员调整,天湖书院也有五位学子中举在内,书院内部现在为了这五位学子的出路,人群纷扰,暂时到也顾不上许哲这边。

    因此许哲在书院改革的推断下,倒是很迅速

    。之前已经露出踪迹的教案改革势在必行,有经验的教案和第一次上台的教案一对一辅导,以老带新,新教案跟着老教案,说是帮忙,实则带徒。

    为了避免尴尬,许哲在教案的挑选下做足了功夫。

    首先是辈分。华夏几千年,最是尊师重道不过。长幼之序,轻易打破不得。因此对于新的教案,必定不能在辈分上超越老教案。哪怕不是同宗,在书院内部的资历上,在年纪上,在歪七扭八的辈分上,也不能有超越。

    其次便是性格。能够加入天湖书院的教案,本身必然会有一定的优秀之处。像是之前的申儒教案,本身并不是什么大家出身。真要论起出身来,本身只是摸金校尉的来头,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天赋异禀,小小年纪便闯荡出一个诺达的名声。

    他虽说在古文建筑上都有一定的建树,但是就本人而言,却是更喜欢对于新挖掘墓穴的探索,以及墓穴内各种古代机关的精巧之处。有时候为了进入内壁,甚至不惜动用非常武力。

    后来被老房收服后,便金盆洗手,专心在书院内部坐起教案来。也因为他的性子,最是不能约束,因此每年他总是会带着学子四处走走,寻龙点穴,兴致来了还要现场挖掘一番。倒是让老房头疼异常。

    只是他这种人物,虽说手段厉害,但是在学识上却并不出众,在学院内的地位也并不是很高。只是他自由散漫惯了,若是找个古板严厉的老教案,说不得双方都会闹得不愉快。但若是找个脾气软和的,少不得还会被他折腾一番。

    光光这个月,派给这位教案大人的老教案们,就被他折腾个够呛。这申儒教案本身摸金校尉出身,自然喜阴不喜阳。换成生活上,就是喜欢晚睡早起。这平日里倒是没什么说法,性子来了睡到日上三竿的大有人在。

    但是现在这位申儒教案跟着老教案学习,自然要随着别人的步调这路。这就要了这位教案的老命了,太早了他起不来,等他起了别人一堂课都结束了,太晚了别人上课结束了,他却精神了,两个人折腾的跟在两个地区一样,时差一直倒不过来。

    因此见人下菜,也就十分重要了。

    许哲在书院忙着奇奇怪怪的小事,却不知外面风波皱起,次次对着自己不利。

    首先是赵家。眼看着自己把许哲的名字报上去,儒家却是一点消息没有,也不知是彻底放弃了还是还不晓得。但是无论哪种情况,对于自家而言都是好事。

    因此干脆一鼓作气,在官员的分配上把许哲往西南土着地区扔去。他赵家本身发源自西南,自然晓得有些地区若不是当地土着,旁的人过去别说活奔乱跳,便是适应当地的空气都是个问题。

    现在可没有各种特效药,丛林中的湿气瘴气,便是常年生活在里面的土着都要小心,更何况是从来没有来过西南丛林的江南人了。因为常年的疏于管教,某些丛林里早已是一家为大,运行了千百年之久。

    便是太/祖这般雄心伟略的男子,最后也没有能够完全收服西南的土着,只能被迫默认这些土着的统治地位,只是每年象征性的加派一些官员过去,充当一个吉祥物的角色。

    而整个大明朝,西南那片地区的官员伤亡像来是最大的。很多官员宁可挂官而去,也不愿意前往西南丛林丢了性命。

第150章() 
因着之前赵家的一番举动没有得到丝毫的阻力,因此这一次赵家也就没有太过隐瞒。所作所为虽说没有光明正大,但是也没有刻意隐瞒。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物;一举一动都被旁人留心着;赵家这一番举动;自然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神。

    在赵家看来,许哲不过是自家菜板上的一条咸鱼;即便他靠着条成爬上了老房的破船,只是老房自己多年不再为官;对于官场中事也就渐渐淡忘了。他地位高超自家不能太多举动,但是对于许哲这个官场新兵来说;赵家想要动一动,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赵家这边如鱼得水的开始托人托关系,眼看着吏部的告令都要开始下达了;那边一直苦苦守候的李泽源却终于开始纳闷起来。钱凤学这人;自己同朝为官几十年;即便不能说只知甚深,但是大致的脾气秉性却还是了解的。

    自从许哲的条成递上来,自己就往钱凤学那边漏了风;意思就是告知他的手段自己晓得了。李泽源倒不是为了和钱凤学杠上;做为大明朝现在赫赫有名的直臣干吏,钱凤学即便在圣上眼里,也是有几分份量的。

    钱凤学一直和自己不对味,虽说没有在大事上扯自己的后腿,但是在小事杂事上,向来喜欢和自己别苗子,李泽源是一直有感觉的。按着他本身的打算,自己把分向漏过去,不管钱凤学究竟是个什么计划,也至少会出面和自己详谈一下。

    往小了说,钱凤学一直致力于和自己别苗子,无非也就冲着儒学‘领头羊’的身份。如今他牌面还没有打出来,自己就告诉他晓得了。无论是生气还是佩服,钱凤学总是要出来给个说法的。不管如何,天湖书院那块向来是自己负责,钱凤学这一招,按着江湖的俚语来说就是:捞过界了。

    往大的说,钱凤学和自己同为儒家学派,如今学派正值生死存亡之际,更是需要大家携手共进。许哲这个人虽说现在还看不出什么,但是这一年半载的观察,至少还是可以看出是个能做事的人。

    这样的人才,即便现在不能担当大任,但是细心培养,总还是有成功的可能。自然也就不能把这个苗子折在这里。

    如今许哲冒得太快,已经引起了心学的注意。赵家虽说不是大明什么顶级的世家,但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底蕴在这里摆着,明摆着不是许哲这个初出茅庐的官场新兵可以摆平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的携手共进了。

    再者说,这也是光明正大收买人心的时候啊

    怎么过了这么久,眼看着许哲已经进了吏部筛选的名单,赵家网都要收起来了,连着夏家明里暗里的都开始向着自己示警,钱凤学那边怎么就还没有半分的消息呢?

    李泽源百思不得其解,又往钱凤学那边传了几次消息,这期间许哲的名字从吏部调动里调至升迁部门,方向也已经免除了江南等富裕地区,眼看着就要如了赵家的心愿。可是自己这边,除了把自己的人手折进去几个,钱凤学那边却依旧没有声音。

    这下李泽源可就尴尬了,要知道老房把条成原封不动的递到自己案桌前,图的可就是自己的一力庇护

    。若是情况特殊,自己无能为力也就罢了。但是到现在为止,自己晓得许哲的一切进展,却没有采取丝毫的举措。

    任何事情都有曝光的那天,若是自己从头到尾一丝不动,等到老房晓得的哪一天,也必然是两人彻底闹翻的时候。

    老房那头倔驴的性子,自己和他相交了几十年,又如何不晓得。退一万步说,自己做为现在儒学的‘领头羊’,眼看着自家的优秀干吏被使了手段却袖手旁观,若是其余人晓得也未免不会冷了他们的心思。

    思来想去的,旁人怎么做自己不晓得,但是自己却不能毫无作为。老房的条成递过来走的可是明路,有心人都电极着呢。现在这赵家一步步敞开着的举动,说是折腾了许哲,其实也是在逼着自己啊

    这般想着,李泽源倒是暗地里对钱凤学又提高了几丝警惕。都说咬人的狗不会叫,这老钱平日里看着光明正大一丝不苟的样子,实际上可真是铁血无情的很啊

    自己的学生被逼到这个境界,宁可最后鱼死网破棋毁人消,也不肯出面,哪怕只是服个软就行。其中心思,不愧是朝廷上鼎鼎有名的‘铁面’!

    然而自己却不行,即便不是为了儒学的火种,就冲着一个提携后辈的名声,自己也不能把许哲舍弃了。自己从一介寒门爬到现在的位置,可谓惊心动魄如履薄冰,这种明摆着落人口实的事情,李泽源是坚决不行让旁人把握的。

    心中这样想着,总还是有些不情愿的。只是世间万物,哪里有事事顺心的时候。李泽源即便再不情愿,也得开始捏着鼻子帮许哲跑动起来。只是平日里碰见钱凤学,总还是免不了夸赞几句‘铁面公正’了。

    倒是把钱凤学弄了个莫名其妙,不知其前后来。看着眼前表面一脸温和,说话上却完全说不上温和的李泽源,钱凤学有一瞬间的懵逼,却还是瞬间回神:“老夫主持御史案十余载,向来以报国安家为己任,说旁人不敢说之事,提旁人不敢提之话,勉强得到一句‘铁面御史’的称呼,却是受之有愧了。”

    李泽源呵呵一笑:“汉仪何来受之有愧,这举朝上下,除了汉仪你,还有谁担的上这‘铁面御史’四个大字不成。原先我还以为是那些好事的信口胡说,现在想想,倒是我孤陋寡闻了。这‘铁面御史’四个字虽说简简单单,却是内有玄机啊”

    李泽源这话看起来说的温文儒雅,但是在场的没一个省油的灯,自然晓得他是话里有话。眼看着儒学两大山头当众撕逼,不管心学儒学,自然都好奇的围了过来。

    钱凤学虽说向来尊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