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许大人官场实录-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现在的大明朝,人员往来不多,这接送人员的货仓,因为摆放了桌椅床位,无法大量放入货物。而人口迁徙,本身也是有一茬没一茬的买卖,因此之前安师傅虽说是个掌舵的,但是在安家的话语权并不是很重。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次安家过来的船队,虽说依旧是安师傅带领的原有船队,但是这里面的旅客房间,可都是给拆了个精光。可以说安师傅的这只船对,以后就会踏踏实实的运送邕城到江南的货物,难得带人了。

    这一个是表明了安家的决心,算得上是下了血本了。另一个也是邕城的前景让安家动了心,宁可牺牲一只船队,也要把邕城这块大肉给吃下去。只是安家众人,也都不是傻子,这家里这么大动作,明摆着就有大好事情。

    安师傅现在依旧掌控这这只船队,估计也是所出不小。

    安师傅看了看四周围,小心翼翼的探出头来:“老汉我这边可是把身家性命都砸上去了,许大人,你给透个底,这事情究竟有没有搞头?”

    许哲抿嘴一笑:“透什么底?”

    安师傅嗤了一声:“所以说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讲究,什么都喜欢藏着掖着。还能透什么底,老汉我也不是聋子瞎子,这邕城即将面对的这么大的变故,老汉我能不晓得?”

    家里可是说了,这小许大人虽说有能力,但是上面没人。这屁股底下的位置,能不能坐得稳还是两说。指不定这果树成熟了,就会有人来摘果子了。这以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邕城到底往哪里走,可都不好说呢。

    要不然依着家里那群人的狼性,哪里有自己这么个老东西的机会。不过安师傅虽说把身家都一把砸了进来,但是他靠的,也不过是常年跑船,看人做事积累出来的些许直觉罢了。要说把握,还真是没有。

    看来这上面的调令一天不下来,不止自己,便是自己周围的人,都是一个个的忐忑不安啊。许哲心中思量着,又看看急的抓耳挠腮不住想要开口又不敢说话的安师傅,举杯道:“你不过是跑船运的何必掺和太多。”

    “若是邕城有货,你拿了该拿的货,收完就走,干脆利落。若是邕城没货,雍州这么大个集散地,总还是能凑足一船队的货的。又要管其他事情干嘛?”

    安师傅轻轻和许哲碰了一个杯,咂摸半天,笑道:“倒是你敞亮。”

第155章reens。() 
说完这几句话,许哲就开始和安师傅闷声吃菜。对于两人之前的话;安师傅当做没听到;许哲也当做没有说过。

    至于安师傅到达邕城后和许哲的交情往来;两人也默契的没有提过。都是心里有数的人,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明显。

    许哲也不能保证安家一辈子的利益;最多在自己在任的时候保证安家的绝对优先权。这对于一个商业家族来说,一县之主确保的绝对优先权;就已经让他们在和其他商家竞争的时候有了立于不败之地的可能。

    当然;做为安师傅所代表的安家,自然要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给予许哲一定的好处。倒不是说必须;只是商场有商场的规矩;官场自然也有官场的规矩。

    经过几次相处下来,无论是安师傅;还是之前接触过许哲的安家二少爷,都能感觉到许哲是个讲规矩办事的人。至少相比其他贪得无厌或是所求甚多的人;许哲这个人一向是按着规矩办事的。

    这对于安家来说;就足够了。诚然;安家百年的发展;的确不怕许哲这么个毫无背景的泥腿县令。但是民怕官乃是惯例;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相比所求甚多甚至狮子大开口的其余官僚,许哲这种你情我愿两不相欠的反而更加讨安家的喜欢。

    而对于许哲而言,他倒并没有太大的野心,或者换句话说,他的野心并不是区区一个安家能够装得下的。对于他而言,天湖书院也好,安家也罢,不过是自己漫漫人生中的一个过客罢了,实在不值得费尽心思。

    左右安家到目前为止,还算上路子。从前面的皮货节,到现在的收购日,安家对于邕城无论是收购价格上的把控,还是县衙相关人员的打点,还是处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的。

    安家有的赚,乡民有的赚,县衙有的赚,对于许哲来说,就可以了。至于其中谁多谁少的问题,都是可以商量的,无关大局

    。

    毕竟在自己来说,调整公函已经不是秘密,自己未来身处何方还尚未可知。也许三天后,也许三个月后,当然最多不过半年,自己的调令就必然下来了。从此老燕,自己和邕城,和安家能不能再次聚首都两说,自己也没有必要为了这区区几个月的县衙利益和安家争的你死我活的。

    当然,出于自己的本分考虑,该争取的还是应该争取的。

    许哲这边悠闲的喝着小酒。

    一旦安家上了船,邕城这艘‘威尼斯’的建造就算是完成了大半。剩下的就是顺水推舟,通过往来便利说带来的利润按部就班的建造了。上延水道一通,自己又开始和西蜀的几块水塘开始联系,只要不是傻的,都晓得自己后面的好处。

    因此也不等许哲招呼,西蜀就已经开始自己动手了。这些天许哲冷眼看着,不少乡民每天早出晚归的,都已经开始勘探西蜀水塘和上延的路线了。

    毕竟在原先的邕城版图里,西蜀做为县衙所在地,向来是整个邕城的政治经济中心。平日里逢五逢十的大集小集,也多是聚集在西蜀镇内。邕城虽说不是大城,但是在邕城境内的西蜀镇乡民,也能算的上是邕城的‘天子脚下’了,西蜀乡民也向来一直以此为荣。

    现在倒好,三岔河一挖通,东柳镇首先获益。码头的兴盛带来了太多的‘王风饼’,伴随着东柳码头货运的开发,以东柳为中心的邕城新地标已经开始逐渐形成。

    尤其因为邕城商业街的开发,更加商人开始迁往东柳方向。而且因为交通便利,东柳比西蜀更加能够承受大型货物的转运。包括安家在内的几大家族,在面对邕城这个新兴城市的时候,也是下意识的选择从东柳靠岸,逐步接触邕城。

    紧接着就是上延水道的新建,因为是从三岔河直接挖掘的分支,并不走东柳的水道,因此上延水道的开建并没有对东柳产生什么影响。反而因为上延的水道前窄后宽,从三岔河引来的水流刚开始并不是很宽,只能适用于灌溉,倒是到了后面经过卧虎沟后,才逐渐加宽,适合小舟往来。

    可以说目前上延挖掘出来的水道,还是只能适用于上延镇内部的交流,最多就是和泗水稍作沟通,但是对外,不好意思,水道太窄了。

    毕竟对于许哲而言,上延水道的修建本身并不是源于上延的迫切利益。反而更多的,是许哲为了在雍州争取泗水的话语权,而被迫做出的无奈之举。基本从邕城目前的实力而言,上延水道并不是现在最合适的一笔事项。

    老潘倒是上窜下跳的想要拓宽水道,他还野心旺旺的想要成为第二个东柳镇呢。但是还没吼几嗓子,就被大家集体摁下了了。想得美你,都已经有了条灌溉水道了,还想着好事呢。

    想要拓宽水道,可以啊,自己来,别占着县衙的资源!

    目前而言,上延水道除了自用,也就只能和泗水互通有无一下了。而许哲的下一步目标,则是放在了西蜀。毕竟经过勘探,西蜀还是有几个大些的湖泊,里面的水源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来源于地下。

    一旦和上延相互连通,只要稍作扩充,西蜀便可以做为一个新的物流集散地。而且西蜀做为邕城的县衙所在地,还有一个连东柳都没有的绝对优势:地利。

    做为几百年来绝对的邕城政治经济中心,西蜀不仅拥有发展成熟的商业街,更是拥有商业街后面连带的商人群体

    。而且因为接近官道,所有陆路往来都要经过西蜀。长年累月的积攒,让西蜀不知不觉成为邕城四镇中最‘官方’的一个小镇。

    一旦上延和西蜀相连,就会立刻带动西蜀的所有资源向着上延倾斜,而上延背后的泗水,必然也会将资源互补回来,这样以上延为转接点,就会立刻把邕城和泗水连接起来,更加加密邕城和泗水的沟通。

    这对于许哲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做为西蜀新任的地头蛇,刘家虽然没有想得这么多,但是许哲稍稍透露口风,刘家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本来按着刘家的猜测,许哲和老潘关系那么好,必然会集中精力帮助上延脱困,而其余镇子想要发展,就只能靠着自食其力了。却没有想到上延才刚刚上了轨道,许哲就把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

    这对于刘家而言,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如果说在码头新建之前大家对于许哲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为许哲的所有举措而犹豫不决不敢下判断的话,在上延水道新建之前大家就只是有些犹豫但是依旧下定决心的话,那么到了现在,哪怕许哲说他能点石成金,大家也会毫不犹豫的相信。

    毕竟在邕城乡民看来,许哲的这一系列手段,和点石成金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送财大人的名声,可不是白叫的。

    因此在每月一次的例会上,许哲只是稍稍透露口风,刘家就迫不及待的答应了下来。仿佛是害怕许哲反悔,出了县衙大门,刘家就开始组织有手段的前往西北方向,也就是上延水道最后的分渠地开始勘探路线起来。

    按着刘大芳最近一次的汇报,因为有之前上延修建的经验和人员在,大家的勘探工作进行的十分顺利。大致的线路已经勘探完毕,出水口也已经找好,就等着细究了。

    刘大芳话里话外的意思,反而是因为许哲之前主持过上延的水道开通,有过经验,刘家希望许哲是不是可以和上延一样,驻扎在新的水道旁边,直到水道正式开通。哪怕知道许哲并不能做什么,但是只要许哲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