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许大人官场实录-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大人。。。”似睡非睡中,一个声音在耳中响起。

    许哲猛地惊醒,装模作样的盯着台子上看了一会,大喊一声:“好!”然后在将视线放到左右:“啊,怎么了?”

    刘大芳无语的摇摇头,也不说些什么。伸手点点远处:“上面来人了。”不远处,赵主簿正带着三两个下人遥遥而立,不远处停着辆牛车,没用太守府的标识显得很低调。看见许哲的目光过来,下意识的点个头算是示意,却全无走近的意思。

    许哲皱眉,来者不善啊:“来多久了?”

    “应该是有一会了。”刘大芳抬头看看赵主簿:“我刚刚端水的时候看见的,一直站在那里,看着样子是来了不少花时间了,马车上的泥土都已经干的差不多了。”乡下都是土路,一大早赶车最容易的就是沾上湿哒哒的泥土,非得到了目的地晾晒一番才能全部干透。

    许哲揉揉眉角:“二子呢?”赵主簿这边向来由许浩元打交道,相比较许哲和他的陌生,许浩元无疑更加熟悉一些。

    “今天一大早就去雍州了,我听着是听说有几个学识特别好的学子来了书院,他去探探底。”时至今日,随着滞留雍州的学子逐批离开,雍州滞留学子数量锐减,许浩元早已不满足在雍州码头守株待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天湖书院。

    短短月旬时间,许浩元就把天湖书院内说得上名的读书人拜访了个遍。索性他每次礼节周全,进退有据,虽说涉及阿堵之物,也没被脸皮薄的读书人直接赶出来过。倒是真有意动的被他给带到了邕城,也答应三五不时的过来看看。

    有了成功的,许浩元信心大增。加上他虽说未曾考取功名,但是自小读书,行事作风与读书人也颇为相似,人又能言善道,倒是在天湖书院吸引了好几个朋友。那些朋友也晓得他的目的,但凡书院有了新进的优秀人员,必然会知会他一声。当然事情能不能成,那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许哲头痛的揉揉脑袋,“算了,我去。”人都来了,没看见也就算了,看着了还不去打招呼就是自己的不对了。何况既然已经找上门,见面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顺着人群走到外围,才刚刚走进,就听着赵主簿嘴里不停哼哼:“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赵主簿好大的兴致,怎样,这小牡丹唱的一首苏三起解可得其中三味啊”许哲拍着手掌,慢悠悠靠近。

    赵主簿也不理他,只自顾听着整首曲子结束,下一段唱腔开始,才转过脑袋:“小牡丹是否得其中三味我不知道,我倒是知道许大人的很多事情可是很得钱公三味呢。”钱公指钱凤学,正二品御史大夫,大明朝儒家学派的标杆性人物,也是许哲的座师。

    赵主簿看着许哲愣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恐怕这钱汉仪也未曾想到,昔日他连见都懒得见的区区一个二榜穷鬼进士,却是个真正的搁浅枭雄。短短一年光景,不仅凝聚了治下人心,更是惹得上官如做火坑,辗转难眠啊。”

    “您这话说的,倒是让延年无地自容了。”许哲冷不丁听赵主簿这么句话,不管心里怎样想的,面上可是吓了大跳:“延年来邕城一年,不敢说治下有方,只能说竭尽心力,勉强支撑罢了。这之间若不是太守大人几番救助,延年能否安然度过还尚未可知,又如何有能力让上官。。。让上官。。。这个辗转啊。。。”

    说完一鞠到底,“延年本身乡户出身,祖上三代皆是耕读传家,靠着十年寒窗侥幸得了个功名,至于其他事情却是知之甚少。只是不知道哪里做的有所亏欠,希望主簿大人可以直言相告,许哲必感谢心中。”

    赵主簿看着许哲一本正经,似乎全然不知的样子,不禁心中索然:“你也不必如此激我,你们这些当官的,个个都是满肚子的心眼。”这话却是连着把自己也给骂进去了。赵主簿却是全然不顾,自顾的说着。

    “我这次过来,本身也不是广而告之的事情。只是想提醒你一句,上次贵人来雍州,虽说你也立下些许功德,得了些许奖励,但是终究被最后那个败笔给冲了个干净,真正在贵人心中的印象,还尚未可知。”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官场之事,向来是靠着慢慢打磨,水到渠成的,谁也不能一蹴而就。你上次做的事情,正是风尖浪口上,更是要小心谨慎,慢慢安伏下来,静待时机才行。又如何能继续刀尖上跳舞,要知道这次可没有什么大义站在你一边,时间久了,终究会出意外。”

    赵主簿倒是真的好心,他出身京城赵家,虽是旁系边支,也算是披着豪门的皮。当年春风得意,学成卖与帝王家,也曾经意气风发,想着做一番大事业。只是岁月蹉跎,几番打击下终究心灰意冷,卸了官职,找了个本家的座馆当当,也算是勉强温饱。后面又被赵太守相邀,出任主簿一职。

    许哲现在,和当年的自己何其相似。都是抱着一腔热血想要做些什么,却人微言轻,如一片茯苓四处漂泊。这几次他在邕城的出手,看似把事情处理的妥妥当当,又何尝不是在打赵太守的脸面。

    要知道原先的邕城县城,可是正正经经赵太守推荐的心学中人,走的也是赵家的路子,却扔下一堆的烂事临阵逃脱。许哲临时接手,却能扛起这么个大破烂摊子,而且还有越弄越好的趋势。若是有些同族同党的关系还好,可惜。。。

第059章() 
赵主簿走的云淡风轻,却惹得许哲一天的好心情都没了个遍。本来还能睡觉打发时间,现在连觉都睡不着了。听着台子上的各色唱腔,心中愈发烦躁。索性知会许蒙牛一声,留了驴车给许氏,自己走路回了县衙。

    因为有大戏,县城早已空空荡荡,平日热闹的街景也没了人影,连着两边的铺子都关了好几家,想来是去往码头了。通往码头的道路修建好了之后,因着码头那边时不时有新鲜货色出现,或是些短期的劳力要招,倒是惹得不少闲汉没事就去晃荡,混个三瓜两枣的,来往的人员更加频繁。

    许哲还听着刘大芳抱怨过,县城店铺的租金现在已经有下降的趋势,就这样,依旧有心思不定的小商小贩想着关了这边的铺子,往码头去。刘大芳担心这样下去,说不得县城就会逐渐废弃掉,各色商业税也别想收不上来了。要知道别的都好说,商业税可是直接关系到一众衙役的薪水和花红,大家如何能够不着急。

    关于这个许哲倒是有心里准备,自古一个新的商业区的建立,必然会分流原先的老商业区,但是如果说从此老商业区不在存在,却是不至于的。比如从邕城来说,邕城县城虽说地方偏小,但是却是整个邕城地势最为平坦,人员聚集最为集中的地方,千百年来人们群居而住,不自觉的形成了邕城县城这样一个大的聚居地。

    码头那块凭借水利,的确可以在短期内聚集人手,形成规模。但是县城这里长年累月形成的自然聚居地却是不会因此而改变的。冲击肯定会有,但是时间久了,等到码头的一切安稳下来,县城的商业区也就自然平静了。现在的这波动荡,不过是一个新的商业区形成中,对于老区的不自觉冲击罢了。

    套用五百年后的一句话:许哲是在做大蛋糕,而不是在争抢分割蛋糕。这也是为什么码头上热火朝天,县城逐渐冷清,本地土着的‘上流人士’却没有怎么吭声的原因:,熙熙攘攘,皆利益也

    而刘大芳的抱怨,也不过是代表刘家的一出苦情戏,希望可以凭此在未来码头的商业版块中多吞下一块肥肉罢了。大中国自古不缺聪明人,更何况许哲这锅鲜肉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芳香四散了呢。

    “皆利益也,利益。。。”许哲慢慢念叨着这句话,看着县城正中央的衙门,两边的石狮子虎虎生威,似乎就要把一些魑魅魍魉撕了个干干净净。

    冬运会在一片热闹声中结束了,对于邕城乡民来说,这几天也许是整个乾元五年最为值得称道的几天。往后的树荫下,火坑旁,夜晚窃窃私语的枕头边,必然会不断出现在他们的嘴边,心里,甚至剩余的年轮光阴中。

    但是对于许哲而言,由于最后赵主簿的出现,却让这次冬运会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阴影,心情不快的他,实在没有兴致对着后面的篝火晚会痛饮高唱,浅浅说了几句,就回了家,颇有些虎头蛇尾的架势。

    值得称道的,便是百越云天最终没有辜负自己的诺言,真的得了个第一回来。等到他带着销制好的白狼皮到了许哲家中时,许哲痛痛快快的和他喝了一个通宵。他不说,许哲也不问,只是在令人沉迷的酒精中,以往的龌龊一笔勾销。

    许氏也兴奋这着脸开开心心的回了家,也许对于她来说,短短十几年光阴,似乎还未曾被人如此重视赞同过。但凡她提的意见,不管是否最终采纳,总会被几十个人来来回回的商讨半天,显现出足够的重视。

    来到邕城半年,似乎一直游离在邕城边缘的她,终于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第二天就挺着微微凸起的肚子,兴奋的向着之前约好的人家进发。一连几天都是期待着出门,开心着回家。许哲看着许氏乐呵呵的笑容,虽然不懂她快乐的点在哪里,但是也不妨碍他支持许氏出门,开阔心胸的同时,也刚好可以当做运动了。

    等到邕城开始飘起了好几场雪,三岔河上的水温也逐渐降低,最终连最壮实的小伙子也无法下河,安家的船终于回来了。

    短短两个多月,许哲却觉得陌生了很多。譬如许蒙牛,依旧是黑黑壮壮的样子,依旧挂着憨厚的笑容,却莫名的让许哲感到几分安稳,几分信任。

    许哲重重锤了许蒙牛胸口一拳,嘴角带着调笑:“不错啊,身板又壮实了,看来在江南过的挺滋润的么”

    许蒙牛只是笑,黑黝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