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俏厨娘-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俏不免也觉得高兴。她家的酱油就是这个特点,品尝在口中会有一股子隐隐约约的甜味,酱油之“鲜”,可见一斑。如今这青山夫人这样赞好,还真是赞到了点子上。令阿俏也觉十分自豪。

    青山夫人又说:“我,可以吗?”

    她伸手指向盛着酱油的那只小碟,见阿俏点了头,便将碟子提起,送至鼻端,仔细闻过酱油的香气,又细细地去看那酱油的色泽,左看右看,最后好不容易放下了瓷碟,直接开口问:“你,酱油,卖不卖?”

    阿俏有点儿迟疑,不过还是点了头,取了一瓶用玻璃瓶盛着的酱油出来,递给青山夫人。

    青山夫人没接,转头又向那通译叽里咕噜了一阵。通译便道:“青山夫人想要请你们的酱园给她们长期供货。”

    阿俏便问:“青山夫人舍下是在哪里?”

    通译回答:“目前夫人住在上海,有一件自己的居酒屋,可是一直找不到质量上乘的酱油,见到贵酱园的出产,非常心动,觉得贵酱园的酱油极其适合她们店里的菜肴,所以想和贵酱园签订长期供货的合同。”

    阿俏不动声色,只说:“我们一向不与主顾签订长期供货的合同。我们只管接订单,如果觉得我们的质量和价格可以接受,只管下订单,只要交了定金,我们便保质保量送到就是。”

    她对与洋人签订白纸黑字的合同有些忌惮,生怕对方弄鬼,挖个坑给自己跳,回头就悔也来不及了。

    她这么一说,通译一传译,青山夫人就笑了,当即说:“好,我,喜欢!”

    阿俏当下就递了一张写着酱园名址的小卡片给了青山夫人,告诉那通译,只说可以随时可以联络下订单。

    青山夫人像是捏着个宝贝似的,捏着那张小卡片,却不走,眼光不断往阿俏拿出来的那一玻璃瓶的酱油那里瞟过去。

    阿俏登时笑了,将那瓶酱油递到青山夫人面前,大方地说:“我们中华有位先贤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既然夫人远道而来,这瓶酱油赠给夫人也没事。只不过,也盼着夫人能多尝试一些中华的烹饪之术,而不必拘泥过去的那些传统法子。”

    青山夫人大约能听得懂论语里的话,听见阿俏掉书袋,马上就笑了,接了玻璃瓶,又是九十度地鞠了一躬,通过通译传达谢意,这才珍而重之地捧着那瓶酱油去了。人们耳边就又传来木屐走路那细细碎碎的声音。

    “好厉害,阿俏,你这算是和洋人也做起生意来了?”赵立人在一旁夸奖。

    “他们该是确实需要!”

    阿俏上辈子对东洋舶来的饮食有一点点了解,印象中他们总是吃些生的,再不然就是炸的,也有用米饭捏了,配盐渍的梅子吃,总之都是些奇怪的吃法。不过她倒是知道,东洋人生吃鱼类,确实很像她们鱼脍的吃法,因此酱油的好坏,也对入口的饮食影响很大。所以这位青山夫人见了她的酱油,才会觉得如获至宝!

    阿俏心想,那位东洋女子,多少表现出了对中华饮食的尊敬,并且承认了东洋的鱼脍乃是唐时传过去的,若是青山夫人刚才矢口否认,甚至说鱼脍是他们东洋人自己的“发明”,她可就一定会下决心,理也不理,决计不与不要脸的人做生意,她家出产的酱油,给多少钱都不卖。

    就这样,阿俏不断剖制新鲜的鱼脍,供前来观展的人蘸了酱油品尝。她刀功精湛,每次剖鱼,都能引来一片围观。阮清瑶在一旁懒懒地叹道:“咱们要不干脆直接开个小食铺子得了,别搁这卖酱油酱菜了啊。”

    “成啊,姐你来吆喝我就不反对!”阿俏眼皮都不带抬的。

    阮清瑶当即抬起头,想象了一下,阿俏切鱼脍,她反正也插不上手,只能在一旁吆喝画面太美她不敢看,连忙摇摇头,说:“那还是算了!”

    阮家的伙计袁平听这主家姐妹俩一路斗嘴斗到这儿,口头上极少想让,但这两人私下里关系却其实不坏。袁平心想,听说主家两位小姐半年前还相互不怎么说话呢,现在这么一看,恐怕以前是被人误传了。

    就是这么笑闹着,时光匆匆而逝,又是一天过去。而“五福酱园”的成果丰硕,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把酱油也终于给成功推介出去了。

    第三天,赵立人自己得去采办些重要的材料和货品,于是将他自己的展位也托付给了阮家姐妹俩。

    这“万国博览会”正式展出的日子一共是五天,五天之后,参展的商家可以自由留在本地继续洽谈业务,会务组不做硬性要求。按照张老板他们的估计,在惠山一带的客商人数,在展会的后三天会达到峰值,然后人会慢慢散去,待到将近一个月之后才会渐渐散尽,惠山一带才会恢复原有的生活节奏。

    这一天,赵立人不在,阮家姐妹这边,果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人太多了。

    人群在这间高大的明厅里来来往往,只消踮起脚放眼四顾,就能见到四面八方都是人。

    阮清瑶嘀咕一句:“我刚才去隔壁没见着这么多人啊,难道是所有人都聚到这间大厅里了?”

    她生性喜欢漂亮,刚才去隔壁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带了四五件香粉的小样,两盒上等香粉、一瓶花露水,外加两条丝巾。

    见到阿俏的眼神,阮清瑶只得说:“这不也有一半是给你带的么?”

    阿俏一咧嘴:“谢啦,二姐!”

    阮清瑶一句话,攒来的好东西立刻去了一半儿,皱皱鼻子,心头很是不爽,伸手在鼻子跟前扇了扇,抱怨道:“怎么这么多人?”

    她话音刚落,只听“吱”的一声,她们所在展位的长桌已经被挤歪了。

    袁平连忙赶上去,将她们那张长桌重新摆正。同时刚才将阮家展位长桌挤歪的人,也回过身,向袁平道了声歉,大家一起将此事揭过。

    阿俏却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对劲。

    这间用来当做展厅的大明厅里,没有四面围墙,只有许多根廊柱和一个大顶棚。厅内则整齐摆放着很多像他们一样的长桌。原本的设计是,观展的人进来,可以在各个展位跟前徜徉,自由走动。所以那通道狭长而蜿蜒,始终在厅内拐来拐去,这样力求留长人们在每个展位之前停留的时间,让前来观看的客商和参展的客商能进行充分的交流。

    但此刻大厅里的人越拥越多,似乎人们正从四面八方一起朝这座明厅涌进来。

    可是阿俏她们原本一直在内的人,却完全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儿。一共有八间展厅,人们不去别间,却一气儿朝这里涌了进来。

    阿俏本能地觉得不对:人再这么多下去,迟早得出事儿。

    她突然一撑阮清瑶的肩膀,轻轻巧巧地就跃上了长桌的桌面。阮清瑶“哎呀”了一声,阿俏则已经又跃了下来。她叫过阮清瑶和袁平,吩咐了几句,说:“没时间了,大家快分头行动,再不行动就真要出大乱子了。”

    阮清瑶和袁平应了。阿俏就立即和袁平从她们的展位上跑了出去。

    阮清瑶则定了定神,叫过旁边赵立人那个展位上的伙计,说:“快,一起帮忙,把长桌收进来,让出通道!”

    当初展会设计时,就是用一张一张的长桌形成一个个展位,突出的长桌拦住了通道,以此增加人们在展位跟前逗留的时间。

    此刻阮清瑶却反其道而行之,命人将长桌转过一个方向,赶紧收起来。

    赵立人的伙计对阮清瑶还不大熟悉,迟迟疑疑地问了一句:“为什么?”

    阮清瑶已经柳眉倒竖,高声喝道:“姑奶奶的吩咐你都敢不听么?你们会长今天早上是怎么交待的?你是没带耳朵还是没带脑子,竟有这般胆子来问姑奶奶为什么?”

    她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登时将伙计给喝懵了,心想搬个桌子也不会少块肉,当即什么也不敢说,沉默着开始搬桌子。

    阮清瑶立即去劝另一边,这回她虽然没有大嗓门儿,但是隔壁摆着风鸡的摊位见到赵立人他们这边都动起来了,以为上面下了什么通知,便也没说什么,按照阮清瑶的指挥,将原本横着的长桌也转了个方向,往厅内的廊柱那里推,紧紧地贴着廊柱,让出厅中的空地。

    阮清瑶他们对面,袁平则费尽了口舌相劝,总算是劝动了最当头的两家。如此一来,效果初现,大厅中一条宽敞的通道开始初现规模。

    大厅入口的另一头却还堵着,阮清瑶和袁平他们扭头一望,觉得那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

    就在这时候,忽听外面大厅入口处有什么人一声喊,人群登时骚动起来,很多人开始往这边涌,前面有人高声喊:“不要推,不要挤!挤什么呀!”

    可越是这样,场面越显得混乱与嘈杂,谁也听不见旁人在说什么,甚至听不清自己的声音。

    而阮清瑶缩在廊柱这头的长桌后面,已经完全看不见袁平的影子了。反而很多人挤到了她这边展位的跟前,人们完全无暇看展位上展示着什么东西,只一个劲儿地含着“不要挤,不要挤!”

    阮清瑶目瞪口呆,全未想到只这片刻的功夫,事情已经变化成这副样子。

    而阿俏已经不见了踪影。

    阮清瑶像是丢了魂儿似的,失声大喊一声:“阿俏!”

    不知哪里她隐隐约约地也听见有人在问:“阿俏?”

    但不是阿俏的声音。

    就在这时,拥堵的人群似乎突然有了去向,几乎是“轰”的一下,前头堵着的通路似乎松了,人们呼啦啦地跟着往前走动,只听人群中有人高声喊:“别停下,直接往前走!都千万别跌倒了!周围人都拉着点儿!”

    明厅的尽头,确实打开了一条通路。应该是有人说服了那里的几乎商户,及时将挡在那里的几条长桌全部撤开,让开了一条宽敞的通路。原本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立刻有了去处,从阮清瑶他们改宽敞了的通道里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