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俏厨娘-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儿一定给我们上海饮食界这些人争口气,叫这东洋人吃点儿苦头!”

    阿俏轻轻吸了一口气,伸手去取了一条鲷鱼。只见这条鲷鱼非常新鲜,该是一出水就盛在海水桶中,一直送到这里。阿俏看了看,没有直接下刀,而是甩手一扔,依旧将鲷鱼扔在水里。

    她自己则先开始慢条斯理地准备吃鱼脍时候的蘸料。

    鱼脍在中国有千年历史,千年传承,虽然淡水鱼脍因为卫生原因渐渐为人所放弃,可是海水鱼依旧是沿海很多地方餐桌上的美味。那用来调味的蘸料与酱料也五花八门,门派众多。

    阿俏所选的蘸料,包括葱白、姜丝、萝卜丝、尖椒丝、酸蕌头、榄角碎、花生、芝麻、盐、糖、酱、醋,酸甜咸辣,各种味道俱在其中,又诸味调和。阿俏调完蘸料,又试了试,觉得还缺点儿什么,又回头对侍应生说了两句,那侍应生答应了下去,少时陪着一位三十余岁的中年女士一起上来。

    那位女士手里提着两只小竹篓,里面分别盛着现炸的米粉丝和芋头丝。她将两只竹篓递了给阿俏,柔声问:“可得用么?”

    阿俏与百忙之中瞥眼一看,立即笑逐颜开,点头应道:“得用,得用,真是太谢谢了!”

    她抬头要道谢,忽然一怔。

    对面那位女士冲她一笑,说:“我本该谁也不帮的,但是听了你说,女人做菜,也不会比男人差,所以一时手痒,听说你又需要这个,这才炸了两篓出来,希望能帮到你。”

    阿俏觉得这位女士非常面熟,她不知是在报纸上,还是在月份牌上见到过这张面孔。

    那位女士却只微微一笑,并未自报家门,直接转身离开。经过黄朋义身边时,黄朋义也冲她点点头,友好地致意。

    阿俏这时候才一拍脑袋,想了起来。这一位,就是这座锦江饭店的东家,董女士。原本锦江饭店既然承办了这次“擂台”,饭店的东家就该两不相帮,保持中立的。可是今日青山实在讨厌,说了那么一大堆贬低女人的话,结果惹恼了主家,暗地里出手帮了阿俏一把。

    阿俏轻轻折了一枝炸米粉,送到口中试了试,果然觉得口感清脆,炸得恰到好处。她登时大喜,知道自己这份蘸料是一定能成功的了。

    这时候她抬头看了对面青山一眼,只见青山已经将一条鲷鱼剖去了一半,他手边一只船形的瓷盘上,已经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剖出来的刺身。东洋刺身较中华鱼脍要更厚些,所以青山剖起来,所费的时间会比阿俏更少些。

    青山感觉到阿俏正在对面望着他,也抬起头,冲她看了一眼,冷笑一声,又看看她身旁那只冰水桶,意思很明确:怎么不用了呢,做做样子的!

    阿俏算算时间,也该是时候剖鱼脍了。于是她去将盛鱼脍的四只大瓷盘准备好,在盘中平铺了一层薄薄的冰块,在冰块上再放一层紫苏叶。随后,她就伸双手浸入冰水桶中,尽量让手指表面的温度降低一些。

    这种感觉,就像是寒冬腊月里在冷水里清洗各种食材,虽然手指表面总像是一根根的小针在轻轻扎着,微微有些麻痒痛,可是心里却是舒坦的、期待的,仿佛那些食材马上就能变成美味,送到口边一样。

    阿俏轻轻提出双手,这一次她的双手连冻带泡,有些发红。旁人看了都觉得有些不忍心,觉得这个女孩子对自己简直是太狠了。可是阿俏却并不觉得什么,可能说到底,她自己也是个追求极致的人!

    于是她伸手去提了那条鲷鱼,下刀、放血、开膛、清洗,动作麻利得叫人几乎看不清。只有当她停下手中的动作,重新将双手浸入冰水桶里降温的时候,众人才能看清她气定神闲的模样。

    等她下一次提起双手,将手上的冰水用毛巾擦干,再提刀的时候,她下刀的速度已经与青山不在一个频道上。

    她顺着鱼脊骨剖了两刀,已经将两块完整的鲷鱼肉剖下,翻手两刀,再举起双手的时候,两块完整的鱼皮呈现在众人面前。

    接下来,阿俏手下,就只有快了。

    无数雪片一般轻薄,几近透明的鱼脍从阿俏手下片出,飞快地摆放在瓷盘的紫苏叶上。更厉害的是,每一片鱼脍,大小、厚薄、形状都几乎完全一致,就如早先那在水中载沉载浮的嫩豆腐丝一样。

    旁人很快明白为什么阿俏需要四只瓷盘了。她剖出的鱼脍薄而多,很快摆满了一整只瓷盘。摆满一盘,阿俏便停下,再去冰水桶中降低手上的温度。

    虽说只是浸上片刻,可是反复几回下来,阿俏的气色似乎受到些影响。她原本雪白的面庞似乎更加苍白,嘴唇也渐渐失了血色。旁人看了都有些不忍心,可是阿俏却全神贯注,剖着手上的鱼脍。手指温度的降低,对她手指的灵巧完全没有任何影响。

    终于,阿俏呼出一口气,直起身体,她手下四大盘鱼脍已经完全剖完。于此同时,青山也将将放下手下的刀——只不过,他总共只剖出了一盘刺身。

    青山剖出的刺身较之阿俏的厚实不少,而且是按照鱼肉的不同部位按次序摆放的,颜色由浅至深,意味着口感会由柔滑渐渐转为劲脆。这种摆盘的方式也颇有深意,只是一会儿会有很多人一起分享青山的这盘刺身,青山的这种深意,就很难叫人注意到,反倒不如阿俏这般,将每一片都切得厚薄均匀,鱼脂分布一致,来的干净利落。

    相比与阿俏的鱼脍,青山的刺身蘸料则显得有些简单。上好的山葵研成了鲜绿色泥状的山葵酱,配上酱油就可以食用了。

    同一种材料,都是用刀生剖,做出的两道菜式,各自风格迥异,也各有千秋。然而同时呈上,阿俏的四大盘在气势上就先压过了青山。

    在上海的不少洋人都是青山夫人居酒屋的常客,也大多尝试过青山的刺身,知道吃法,大多伸伸筷子,尝试一块,便算了。他们倒是对阿俏剖出的那些一大盘鱼脍感到很是陌生,不知该如何食用。

    阿俏索性给人做示范,将她事先调好的蘸料舀出一点儿,盛在一只小碗中,然后挟起一片鱼脍,整个儿浸没在蘸料中,筷头拨动,再将薄薄的鱼脍左一包,右一包,卷成一个浅浅的小卷,送入口中。

    蘸料中她加入了董女士亲手炸制的炸米粉碎和炸香芋碎,这些和花生粒一样,都是增香增脆,大大丰富口感的。除此之外,她调制的蘸料口感丰富,富有层次,又与鱼脍配合得天衣无缝。

    若说她在惠山,请青山夫人尝过的鱼脍只是个简约版,那么眼下她呈上的,则是豪华版鲷鱼脍。

    青山夫人在一旁看着那一大盘一大盘、薄如蝉翼的鲷鱼脍,也心动不已,跃跃欲试,被丈夫恶狠狠地瞪了一眼,终于心有不甘地退了下去。

    阿俏见众洋人笨拙地学着她的模样,小心翼翼地品尝,然后露出一副惊为天人的表情,心里自然感到扬眉吐气,舒畅无比。

    她是对自己挺狠的,甚至今日她本不该好胜斗狠,一定要手浸冰水来堵青山的话的。可是这可能是她根骨里的天性:人活一口气,真的被人欺负到头上来的时候,她一定会豁出一切,打要还手,骂要还口,否则旁人只会当她是个软弱的傻子。

    阿俏见所有的人都对她的鱼脍评价颇高。洋人们人手一个小磁碟,兴高采烈地卖弄筷子的技巧,乐此不疲地去挟鱼脍。转眼间,桌面上四大盘鱼脍就只剩了小半盘,而青山那边的刺身倒还留了很多没动。

    倒是有人见到山葵酱颜色鲜亮,吃了一大口,这下闹大了,又是泪又是鼻涕,折腾了半天才消停的。

    这时候饶是阿俏心情舒畅,可是她也觉得身体有些不大对劲。她的身子好像越来越冷,脸色也越来越白,额头上微微冒出些冷汗。

    她原本还想去尝一尝对手剖出的刺身有什么常人品不出来的玄机的,可是到了此刻,她几乎连站起来都很费力。人有些恶心欲呕,眼前偶尔冒出金星,一起身,又摇摇晃晃地坐了回去。

    “阿俏,阿俏——”

    一对有力的胳膊自后托住了阿俏的身体。

    早先沈谦听说今日点了阿俏应战。他原本对她的刀功一百二十个放心,便答应了阿俏,让她一人去对阵的。可到头来,沈谦想想还是不放心,便也早早去了锦江饭店,独自守在暗处,默默观察。

    旁人或许会关注对阵的结果,关心这一次,中华一方会不会再次输给了洋派。可只有沈谦一人,他的注意力始终都在阿俏这个姑娘身上,自然也是第一个发现阿俏的不对劲。

    他三步并做两步上来,伸手扶住阿俏,轻轻摇摇她的肩膀,然后抬头朗声说:“阮小姐身体有些不适,我带她去休息片刻。”

    他说着,伸出双臂紧紧扶住阿俏,几乎挟裹着她,两人一起走出大厅。

    厅里众人都忙着品评,倒也无人注意到阿俏离开。

    到了外间,沈谦问清了休息室的方向,一路揽着阿俏过去,一面别过头,嗔怪地说:“你怎么对自己这么狠的呢?”

    她对自己太苛刻了,要求太高,也太狠,殊不知这样让他有多心疼。

    阿俏这时已经觉得好多了,赧然一笑,说:“一向都没啥事儿的,也不知这次竟然会这样!”

    沈谦带她去休息室里坐下,望着她一张雪白的小脸,沉声问:“究竟是哪里不舒服,刚才是怎么了?”

    阿俏登时羞得红晕上脸,支吾了半晌,才小声小声地说:“真没什么——”

    这时候有位侍应生进来,奉了一盅热茶递给阿俏,说:“我们董老板请阮小姐用的。”

    阿俏一闻,觉得那茶有浓重的姜味儿,一揭碗盖儿,果然见是红糖姜茶,便知她的情形人家董老板已经知道得一清二楚,难为还贴心地送了这个过来。

    “请代为转达,非常感谢你们老板!”阿俏感激道谢。

    那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