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曲定江山-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柳逸也许真的有神灵在庇佑,又或者,天上神明听到了辜连城赌上郡主之名的誓言,所以不敢将柳逸带走,总之,每一次交战,柳逸都险死还生,有时已经重伤的只剩下一口气了,也硬是被同去的士兵给抢救回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后,又冲进了双方交锋之中。
这样的他,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然而也恰恰是这一点,令他的军功不断累积,很快便由一名正五名千户晋升至正三品参将,而这一切,他只用了两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军队中的奇迹。而这个奇迹是他拿命换来的。
彼时,西北大军地将领是燕妃的兄长顾大将军,他对柳逸极是赏识,也许柳逸真是有打仗的天赋,虽然识字不多。
第三年,双方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彼此都在战场上耗了太多的财力物力。大昭国虽然经过数年的休生养息,但近年来吏治败坏,国库空虚,还是*着当初无惜兄弟去地方催缴欠税,才令国库略有盈余,但也全用在了此次的打败上,辽阔的边界需要数十万大军去守卫,而这数十万大军每一天都要用掉无数粮草,渐渐的,难以为继的感觉逐渐出来了。但是建德帝不愧是一代明君,在仗刚开始打地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会出这档子事,所以这三年来。将原本教给太子的监国之权悉数收了回来,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所有国事全亲力亲为,又狠狠地斩杀了一批贪得无厌的官儿,一时间,满朝上下,倒也都太平了许多,至少没人敢再明目张胆的贪。
但是没闲得多久。又有官员跳出来主张与出云高丽二国议合,这……无异于丢自己的脸面,自上一场战争后,出云高丽败北,年年岁岁向大昭进贡,而这一次。如果大昭主动去议合的话。就是自己示弱,从此就会变成大昭朝向出云高丽二国进贡。堂堂天朝大国的脸面全部都丢尽了,何况还有隔海而望的东瀛,他们又岂会什么都不做?
建德帝当然不会同意这愚蠢至极的提议,一怒之下,将那几个官都发配去边疆了,既然他们这么贪生怕死,那就让他们在战火连天的边疆好好感受一下生与死,血与火地残酷。
大昭朝难以为继,出云高丽两国又好的到哪里去,他们两国几乎已经是倾全国之力了,整个国家战争机器都在全力甚至是超负苛的运转,而他们估摸的最长时间是三年,如果三年还打不进去地话,整个国家都有被拖垮的可能,所以他们的皇帝给各自的军队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三年内攻进大昭。
最激烈的交战终于展开,出云国和高丽国的士兵都发了疯,不要命的往前冲,他们的元帅亲临战场指挥,攻地柳逸这方节节后退,连顾将军都受了伤,不得不退下火线,就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柳逸竟然单枪匹马,上演了一出一人冲进千军万马中,取敌军将领首级的戏码,以身负十余数刀伤的代价,杀了出云国的元帅。高丽国的将军见柳逸如此神勇,吓得屁滚尿流,第一时间逃走,而战场上地士兵见到自家军营元帅被杀,将军逃走,主心骨都不在了哪还有继续打下去地心思,很快便被反击的大昭军队给杀地丢盔弃甲,落荒而逃,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这么夭折在柳逸的手里,而他也一下子树立了无与伦比的威望,甚至于超过了顾将军,其后,朝中更颁下旨意,晋立下大功的柳逸为副将,从二品,与顾将军只剩下两级的差距。
而这时,矛盾也来了,顾将军固然是欣赏柳逸,对他也多次提拨,但这一切都是树立在柳逸不会威胁到他地位的基础上。现在,不论是柳逸的官位,还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军事天赋,以及在军队中的威信,都已经到了可以威胁到顾将军的地步,所以顾将军对柳逸从欣赏到厌恶,最后到恨不得他死的程度。
两人的矛盾不断升级,初时柳逸还会几番忍让,但随着他的一再挑衅,终是被激起了心头火,再也不退不让,虽没到针锋相对的地步,但也差不多了,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后来在对敌之时还出现了意见相左的事,在一次突击中,顾将军以将军的身份压制柳逸,不听他的劝告,一意孤行,最后使得那支队伍全军覆没,后来又有几次错误的决策,使得顾将军在军中的威信一落千丈。
看到属下不断威胁自己,顾将军终于气昏了头,听从了手下一个狗头军师所献的计策,决定铲除柳逸,让他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但是他自己是不能亲自动手的,且不提柳逸在军中日渐提升的威望,单是此事被捅出去,自己就难以善终,所以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昏了头的顾将军居然与敌国将领私通,当他的信寄出之时,一世的英名与功勋都将终结在此。
柳逸的命最终还是没能取走,反而顾将军通敌的罪证被柳逸抓了个正着,既然面前这个人三番数次想取自己的命,柳逸自然会不会傻到放过他,然后让他继续谋害自己,什么以德报怨,那不过是空话而已。
柳逸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快马加鞭将罪证送往京城,同时自下而上,发动军变,命自己的亲兵将顾将军和他的部下软禁起来,这一切并没有费多大的劲,只是初初的骚乱过后,柳逸便已经控制了局势,兵符毕竟只是死物,而人是活的。
在朝廷还没有传达对顾将军的处置时,出云高丽两国再次发动的攻击,顾将军被软禁,其余的又控制不住军队,所以柳逸就顺理成章的上位,暂代将军之职,指挥将士迎敌,只是这一次两国重整旗鼓后的攻击非常紧密,连柳逸都觉得有些难以招架,特别是敌方还大范围的使用弓箭,大范围的箭袭下,死了无数士兵,放眼望去一地的死尸。
不止如此,由于箭有着极远的攻程及杀伤力,所以有些箭越过士兵的阻挡,直飞大营,射破营帐,杀了好些个在里面休养的伤兵,也许真是无巧不成书吧,在这些被攻到的营帐中,有一个就是软禁顾将军与他亲信的营帐,里面的人无一个存活,全部死在乱箭之下!
在打退来袭的敌人后,柳逸命人好生安葬死者,特别是顾将军,不管怎么说,他都还是将
顾将军活着的时候心胸狭小,没有容人之量,所以做出了糊涂事;死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压根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是死在谁的手里,而这一切只有柳逸最清楚,顾将军下葬的那一天,柳逸在他的墓前站了许久,然后默默离去,一句话都没有说。
一个秘密被他永远的埋在了心里,没有人会知道,今日出云高丽两国的箭攻是他授意的,也不会有人知道,顾将军的死在他的算计之中。
当日,他将罪证让人呈送朝廷后,又连夜让人模仿顾将军的笔迹修书一封秘送出云高丽两国,告诉他们明日的行动计划,还有要杀的那个人在哪个营帐里……
对于因一已之私,而通敌之人,即使没有叛国,也相差不远了,对这种人不需要讲什么道义,他已经不配再提这个词。
三年的军中生涯让他明白了一件事,尔虞我诈之中,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懂得该断则断的道理,特别是当一件事已经到了危害整个国家的地步,更不能手下留情。
是的,他想要生存下去,三年,既然经过三年的险死还生,老天爷都不肯将他带走,那他就活下去,好好的,出人头地的活下去,然后……
三年,这场仗整整打了三年,在柳逸暂代将军一职的情况下,最终击溃出云高丽两国,令得他们被迫撤兵,并派出使者向大昭求和,承诺每年进贡加倍!
 第三十四章 三年(6)
建德五十年九月,三国签定协议,并承诺十年内互不侵犯,出云高丽二国固然要休生养息,大昭又何尝不是,三年的仗打下来,国库空虚,百姓生计加重,建德帝亦是累的不轻,他虽然英明睿智,但到底已经五十九岁了,是一个花甲老人,精神哪比的了年轻人。
太子又不争气,做什么事都缩手缩脚,无甚大魄力,一点都不像建德帝年轻的时候,远不如几位皇子,朝中局势瞬息万变,所有人都盯着建德帝,想看他是不是会换一位有能力的皇子取太子之位而代之,而在皇二子因科举之事被圈禁后,贤亲王辜无伤成为了最大的热门。
不过建德帝一直没有表态,只是冷眼看着底下几个儿子为争自己的眼缘卯着劲表现,这一年,又有几位皇子成年,先后封了郡王,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燕妃所生的儿子,才两岁,竟然也被封为郡王,赐号“宝”。
后宫与前朝向来都是息息相关,但是这一次却例外,燕妃的兄长顾将军在边关做出通敌之举,尽管他已经死了,但真追究起来,便是诛连九族也不为过,可建德帝却只问了他一人的罪,其余皆放过不追究,至于在宫中的燕妃,也没有丝毫怪罪,反而更胜从前,看来建德帝对燕妃真的是特别宠爱,以至于如此大事都看她的面而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其后,燕妃产下皇十二子,她得以晋为从一品夫人。但是这远远比不得皇十二子加封为宝郡王的消息来的震憾。
皇子一般都要等到成年后才被受封为王,哪怕是最瞩目地四皇子也是后来封的,眼下却封了一个牙都没长齐的奶娃娃,这不禁令百官大为不解,难道建德帝对这个最小的儿子寄予厚望。甚至有将大位传给他的念头?若不如此,实在难以解释建德帝此举。
战火平息,大军该班师回朝,接受加封,其中功劳最大地莫过于柳逸,已有消息放出,在入京之后,柳逸将会正式受封为大将军。取顾将军而代之,从正五品爬到从一品的位置,他只用了短短的三年,而这一年,他才不过二十几岁!
这么年轻的大将军,在大昭朝还是第一个,而他也缔造了一个传奇的神话,成为所有将士心中的神话。
谁都知道,这位柳将军已经是内定的郡马爷,只待他一入京。便会与长乐郡主完婚,成为理亲王的乘龙快婿。
柳逸是从淳郡王府出来地人,他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别人看辜无惜的目光自然也不一样。何况此时的辜无惜已经统管户部,有实权在手,一时间,到淳郡王府的人多如牛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