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鱼水春来-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泮闻言点头,默了一默,继而叹道,“即便是忠臣良将,没有些手段在朝廷上也立不住。更有些一味耿直的,最后不过是做了岳武穆罢了。”

    于小灵见他感慨,还有些怅然,伸手摸了摸他的肩头,说道:“你年纪还轻,现下还当养精蓄锐,待到朝廷的事摸得一清二楚了再说。我可舍不得你步入险境。你平日里得了空,不妨同我外祖父多说说话去,他老人家最是精明。”

    他两人说到这个,都想起了程家治崔家的那一桩事,如今崔家在京里也没什么脸面,一肚子苦水倒不出来,自请离了京,往旁的地方做官去了。

    而崔乐苑,在程家更是翻不出来一朵浪花。被闵氏压得死死的不说,程默泽最近又得了个妾,更是将她抛在了脑后。

    这些都是崔乐苑咎由自取,自不必提。只是于小灵同徐泮这话说了不过半月的工夫,便有一民状告到了京城来,接着都察院御史们都变得忙碌了起来。

    此事说来,是一家之小事,顶多算得上是两家人的恩怨,可这事儿偏偏就一路从山西闹到了京城。

    这家姓谢,就是个普通的军户,前来告状的是这家二十上下的大儿子。

    他爹原是当地一个不怎么起眼的百户,在前几年陕西剿匪的时候,不幸遇难没了。彼时,这个大儿子也有十六七岁,按理说,是该将这百户的袭职承袭下去。

    可是袭职迟迟不下来,他们去找了上头的千户,千户却说,当时在山西他爹死的时候,并不是与匪徒搏斗而亡,而是私自外出被野马撞死了,所以这袭职不能给他。遂一直扣留不给。

    这个理由其实有些牵强,便是这谢百户非是为国捐躯,可也是在捐躯的路上。况且他有没有大的过错,无缘无故不把这百户的职位发还给他儿子,完全没有道理。

    可是千户都这么说了,这家人不过就是小民,去哪里闹呢?

    本来也不过偃旗息鼓罢了,可惜没过多久便来了一位新上任的百户。这位百户姓童,是从北直隶调过去的。

    听说这童百户原先不过是个总旗,后来干得好了自然往上升,正好升到了此处,便携家带口来此处上任。

    本来这两家也该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就在去年这童百户的小儿子出来吃酒,吃醉了之后就开始同人说道他们家的发家史。

    据这童家的小儿子说,他们家原本不过就是普通军户,谁知他的爹在某次剿匪的时候,私下截获了一大笔钱财。

    后来,他爹便是用这钱财上下打点,从小旗成了总旗,这总旗干了又没几年,手里越发有钱了,听说山西这边空了个百户的位置,便立刻托了人上京打点,银子花了下去,这百户位便实实在在落到了他们家头上。

    这童家小儿子说了一圈大话还嫌不够多,又拍着胸口道:“别看我是家中老幺,等到过几年,我爹手里富裕了,再托人上京走一趟,我也照样做了百户的!哥几个可都得巴结着我!”

    所谓酒后吐真言,童家小儿子这大话没人当大话,全当真话了。

第三五九章 买卖官() 
童家老幺这话没白说,可巧就被谢家人听去了,而谢家人这两年正是过得不如意的时候。

    谢家也有一位老幺,天生的是个火爆脾气,他听到童老幺这么一说,没隔两天,凑了个没人看见的机会,找人把这姓童的狠狠地揍了一顿。

    可谁知他以为没人看见,却正有旁人从旁瞧见了。童家人没隔一夜便知道是谢家人使坏揍了他们家的小儿子。这事儿,自然是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先是谢老大被上头的军官挑了刺儿,弄到校场上挨了结结实实三十军棍,然后谢家全家,被发放到偏远的乡下去了。

    这谢家老幺知道是童家人从中作梗,那火爆脾气上来了,便去找童家理论。那谁知这一理论却动了手,一动手就没了轻重,这谢家老幺就这么被童家人活活打死了。

    谢家老幺如今是在童家的地盘上被活活,他一家被童家捏在手里,想替他报仇也无处可去。这事儿耽搁了有一年之久,谁知这会儿却捅上来,还一路捅到了京城。

    若说是谢家人突然就有这个胆子了,说给谁听谁都不信。是如今且不管是不是有人在后边给了谢家人这个胆量,只说这谢家顺顺利利进了京,一来喊着要告这童家没有王法,另一面,又把童家进京买官的真相,全部抖了出来。

    据这谢家人说,童家是巴结上了一位姓周的官员家的大管事,这大管事跟童家人说,是似那些偏远地区的百户,使够了银子便能买来的,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谢家对此事知道的颇为详细,具体他们从何得知,旁人并不得而知,只是御史照着他们家提供的线索,很快便扒出了这位周姓官员。

    这周姓官员不过就是上林苑监的一位监丞,官职也就是正七品,在京官里实在不值一提,更是和买官卖官的职务全没有关系

    然而,他预算买卖官位,却有人可以。这位周姓官员可巧不巧,正是兵部武选清吏司的员外郎王复勇的小舅子,他家大管事,正是王复勇暗地里收钱的手。

    这一下,王复勇利用公务之便买卖军中职务的事情,可就一下子全爆了出来。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御史们这都不是坐吃白饭的,除了谢家童家的事之外,他们还找到不少大战时期王复勇给人安排职位,让人便利往上升的真凭实据,其中还颇有些紧要的官职。

    王复勇就是兵部一个办事的员外郎,他上头还有郎中,郎中上头还有侍郎、尚书。经他手走了这么些职位,难道上头的人都一点都不知道吗?又或者,其实正是上面的人授意呢?

    这样的风声一起来,御史们便又拿出了真凭实据。

    第一日,有人告王复勇上司武选清吏司的郎中在山东置办良田千亩,纵容行凶,劣迹斑斑。

    接着,第二日,这位郎中便被扒出来,曾经从他手上也过了不少百户千户之流的职位,甚至还有一位千户,将自己的庶女送与他做了小妾,以讨好与他。

    这位郎中被攻讦的体无完肤,这却是没完。

    然后,第三日,兵部的左侍郎也被人拉下了马,证据确凿,不容他辩解。

    整个都察院简直沸腾起来,一些人高喊着兵部藏污纳垢,应该从上到下好好查查;而另一些人,却为兵部维护再三,还说不过是个人犯案,不要波及整个兵部,如此倒惹得外族要盯了上来。

    今上是个温吞的性子,出了这样的事情也有些不知该如何是好,犹豫不决。自然有人从旁劝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罢了。

    而且兵部尚书庞煜,亲自跪在御前,脑袋都磕出了血,恳请皇上以龙体为重。兵部下面官员犯的事情都是他监管不力,应该由他全全负责,万不该触怒了龙颜。

    这个时候刘焜同庞煜的关系到底是遮掩不住了。刘焜亲自站出来为庞煜说话,皇上在他的再三劝说之下,再大的火气,也免不了消了大半。

    皇上让庞煜即刻回去清理兵部败类,只说若是给他半个月,还不能清理干净,便将他一并革职查办。

    皇上这话说得虽厉害,可是却给庞煜留足了后路。最重要的是,皇上的态度也由此表现了出来。

    御史们不免三三两两地开始退却了。

    只是,皇上给庞煜留得这半月还未到,一封来自十年前的破旧书信,就摆到了皇上的案头。

    皇上震怒,庞煜当晚便下了诏狱,任谁都不得替他说情。

    三月四月,在朝堂上刮的这场狂风暴雨,一下子把兵部刮倒了大半,来上衙的人都了了剩不了几人了。

    不仅兵部,六部官员人人自危,朝廷上下一时风声鹤唳,连带着顾家和于家的亲事,也受了些许波及,冷清了几分。

    不过徐泮这边,果真有他想要的惊喜。

    庞煜被一封书信下了诏狱,同当年杨宣的情形并无二致。

    庞煜的亲朋故旧自然替他跑腿打点,在这些替他上下打点的人当中,徐泮却毫不意外的,发现了应国公朱炳俊的身影。

    朱炳俊又不是文官,他在文官中的势力并不能看出来,只是这件事情牵扯到当年卫所剿匪。既然扯到了军中,那他的手便也可以伸的过去了。

    朱炳俊派了长子三子专程去保定打听查探当年情况,甚至还顺藤摸瓜摸到了费家。只是费家这边,杨家早就做好了打算,朱家再是心疑,也摸不到什么实在的东西。况且费老太爷刚去世,费家全家热孝当中,全然闭门谢客。

    徐泮两眼盯紧了朱家,自然也没有放过韩家的道理。

    然而韩家果真同表象一样乱成一团麻。

    兵部的事情,韩家人自然不会毫无牵扯,只是有人主张将兵部撸个干净,有人却暗地里替庞煜跑腿,至于徐泮最关注的韩家最有分量的韩瑞父子,却只同往日一样,在校场练兵练将、捶打身体。

    徐泮见他父子二人这般,心里有说不出的复杂感觉,不过,韩家最要紧的韩愈父子没有牵扯在内,他再看名志轩,总算不再提心吊胆了。

第三六零章 得了势() 
杨家出手又快又狠又准,庞煜简直避无可避。他也想试图从书信的真假上为自己辩白,可这封信就是真的,货真价实的,不仅是真的,还有高就这么个知道得一清二白的人证。

    话说当年,高就跟着这方匪贼两年有余,这贼人在他的出谋划策之下日益壮大,然而壮大的结果自然是频频犯事,成了当地官员的眼中钉肉中刺。

    朝廷剿匪之前,这伙儿贼人劫了一队进京往皇商家中献宝的车马,可巧此时有人飞马路过,山匪和镖局的人打成一团,路过之人遭了横祸,而此人,正是往京中传信求救之人。

    这封信,被山匪糊里糊涂截获了去,,回到山寨清点战利,才发现了这么一封信。

    这伙山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