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洪荒流算总账-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当年您教我打坐入定时候的口诀吗?”轩辕颇显惊讶地问。

    “不错,这是阐教入门的修行口诀,同样也是长生之门。”我用“傻了吧,叫你当年不识货”的口气跟他说,“贫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轩辕徒儿对我玉清妙法的延寿之用,可还有什么疑问吗?”

    “没、没有,是弟子当年愚钝,不堪老师教化。”轩辕摇了摇头。

    “少年人气盛,身体健康,不把养生放在心上也是常理。”我还得表现出自己是个通情达理、宽宏大量的人,“到老了,身体衰迈,方才知道健康的可贵。没关系,你身怀大功德,修行速度自然事半功倍,现在开始还来得及。”

    “老师,弟子当年转而去学清竹老师的课业,您不责怪我吗?”轩辕忍不住问。

    戏肉来了——我隐约有这样一种预感,多番努力之下,终于迎来一个彻底打压主角的机会。

    轩辕有这样一问,说明他对我产生了愧疚感。这种愧疚来源于对当初选择的后悔。既然有后悔,就说明在他心中,我与清竹道人所传授的内容究竟孰轻孰重,他的价值判断与之前相比有了几分动摇。

    他年轻的时候,明显是深信清竹道人那一套的。当年轩辕选择清竹道人,可以用“毫不犹豫”四个字来形容。即便是涿鹿之战以后,我对轩辕来说,更多的也只是一个本领高强的帮手,而非能教授他知识的老师。

    现在,才是轩辕真正觉得能从我这里学到些什么的时候。

    “为师倒是无妨。你当年并无求道之心,我也不能勉强。”我这样说,“况且清竹道人所教的知识,确实对于人族万民有所裨益。”

    “真的产生了什么裨益吗?”堂堂轩辕黄帝,竟然在面上罕见地浮现出几丝迷茫,“我承认,清竹老师教的那些东西的确让人族获得了诸多发明,借此行事往往会更加便利。但……我多年来审理的种种纠纷,也有泰半是因此而来。甚至人族中因此产生的矛盾比以前数量多得多,程度也剧烈得多。这样的生活,真的比以前淳朴无欲的生活更好了吗?”

    “哦?那你怎么想的?”我引导着轩辕说出他的结论,只有从他自己口中说出来,才能让他确信这些话是发自本人真心,而不是我在旁边教唆所致。

    “细细想来,虽然这些纷争千奇百怪,但归纳原因,无非便是暴怒、贪婪、好色等等理智节制不住的*。”轩辕慢慢地说,“总之,都是个人心性的原因。至于清竹老师引导我们发明出来的一切,不过是将内心的诸般缺点放大,这才显得矛盾增加。嗯,对,过去的淳朴未必是真无欲,只不过没有展示*的途径。过去现在,其实人心未变,变化的只是外物。”

    “不错,清竹道友所教的东西,都是外物。”我终于开口了,顺着轩辕的思路向下继续推论,小心翼翼地不添加任何新的观点,“发展外物,可以满足内心的需求。但是欲壑难填、人心无穷,又岂是外物发展能够满足的。恰好相反,外物的发展反而能激发出更多的需求,引出更大的*。如此往复,永无止息。”

    “老师指教的是,人心不变,外物如何发展都是无用。心不安歇,欲念不平息,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与快活。”轩辕颇显感同身受,“我近年来求教养生之术,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医家教人节制*。在我看来,外求于物,不若内省己身。”

    “善哉此言!”我击节赞叹,心想终于让你自己说到这一步了,“为师再加一句,内省己身,不若修炼本心。而欲求自在逍遥、欲求安宁解脱,便需视*为樊笼、为枷锁,将本心锻炼得强大坚韧,方可将*破除。你再好好想想我说的那段口诀。”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轩辕越念叨眼神越亮,“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谨守清静无为之道,便可以锻炼本心、破除*。比起长生不老,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妙。”

    “不错,欲念平息,方可身心清静。身心清静,才能修行大道。修行修行,实际上就是每个个体的自我完善。”我继续说,“从这个角度而言,神通法力、长生不老都在其次。心境的圆满,才是修行的根本。”

    轩辕咀嚼着我的话语:“如此一来,纵然大多数人族限于资质,无缘长生。但他们若真能获得清静无为的心境,也可以度过安闲惬意的一生。而不是在追名逐利、无谓忙碌中消耗生命。”

    我点了点头:“完善心境,对凡人来说就是修行。外物无论如何发展,人族个体都不会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的心境未变。内心的完善,才是自我的真正完善,才是人族的真正进步。若要获得真正的幸福,也只能从此而来。”

    轩辕闻言对我深施一礼:“老师之道,方可造福人族。您智慧深远,真为吾师也!回顾之前所学,实乃误入歧途。”

    这句话刚一出口,我就明显感觉到不同寻常。原本从轩辕身上分给清竹道人的那部分气运,突然转换方向,没入我的体内。我知道,这意味着轩辕发自内心地将我当成唯一一位帝师了。

    熬到这一步,真是太不容易啦。不枉我对轩辕大灌心灵鸡汤。

    老实说,“圣父帝师”这个故事核心的逻辑漏洞并不多,比起“盘古四清”来要好得多。但是这种小说,往往会感觉更加雷人。

    刨去反复使用老套桥段让人反感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这种小说与洪荒流体系根本就是冲突的。

    洪荒流,无论如何,也不过是仙侠之中的一种类型。仙侠,最重要的就是修炼的神妙、个人的超脱。因为读者们都在现实生活中被金钱、身体、社会地位乃至科学定律等所束缚住。所以他们才渴望进入一个超脱一切、无拘无束的自由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可以长生不老、可以飞天遁地、可以与熟悉的神话人物交往、可以亲眼看见儿时悄悄幻想过的、尚未被科学和物质击破的梦在实现。

    换句话说,仙侠类小说,包括洪荒流,要的就是那股“仙气”。

    然而“圣父帝师”类的小说偏偏没有“仙气”。主角一定要教导几位人皇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引导他们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创造,甚至试图驱逐佛道修行势力、建立唯物主义社会……

    当读者选择点开“仙侠”这个大分类寻找小说时,他在心里已经预设某些对“仙气”的期待。看到这类反其道而行之的小说时,他或许一次两次还有些新鲜感,但次数多了,必然厌烦。

    这种类型的小说,即便逻辑再完美,也不会有读者喜欢了。

    我如是想着,随着世界的崩溃而回归黑暗之中。主角清竹道人彻底丧失轩辕帝师身份,天地人三皇气运失其二,无法再被人道认同,与故事核心冲突。

    故事崩溃。

第21章 截教首徒篇 (一)() 
“道友曾经身在紫霄宫三千大能之列,入我等三清门下本就委屈了些。无奈我三人门下首徒已定,不若委屈一下,来我这里做个客卿长老可好?”

    玉虚宫中,三清并坐,其中元始天尊温言对我说。

    “能聆听圣人教诲,便是荣幸,岂敢不从?”我一边回礼,一边确认了本故事中自己的身份。

    没错,我就是那个倒霉催的燃灯道人,家住灵鹫山圆觉洞,灵柩化形。

    看到这个自己的人设就完全把持不住了。

    哪儿冒出来的灵柩化形啊!

    燃灯道人住在灵鹫山,就要是灵柩化形?灵柩跟灵鹫也不是一回事呀,这里面怎么还有通假字啊?!

    作者的设定真是越来越莫名其妙了。住在灵鹫山就是灵柩化形,那通天教主住金鳌岛就是大王八成精啦?鸿钧难道是红军穿越过来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燃灯道人居然被洪荒流作者搞出来了这么个无厘头的出身。哎呀呀,让人该说些什么好。

    “贫道多宝,当年有幸被师父带去紫霄宫旁听最后一场讲道,与燃灯道友有过一面之缘。今日再度相逢,道友风采更胜往昔啊。”三清所说的那位首徒站了出来,很客气地冲我微笑道。

    “在下道行精进不大,惭愧了。”我一边回礼,一边确定下来——这货就是主角了。

    很简单,多宝道人哪儿去过紫霄宫啊,这货不是穿越顶替原装的主角还能是啥?

    呵呵,现在的洪荒文真是越来越容易看破套路了。只要一猜出主角是谁,下面的剧情几乎是顺理成章地就被我推导出来了。

    三清分家之后,多宝道人肯定跟着通天教主去金鳌岛安家落户。然后呢,积累两个量劫捞捞法宝功德之类的,接着在封神之战最大限度维护截教利益,重点教训阐教里引狼入室的部分,嗯,没错,也就是以我燃灯道人为首的身投西方小团体。接下来他估计就要顺着老子的意思出关用三尸之一化个胡分西方气运啦,或者借着西游暗自给取经四人组拖后腿,让西方东传失败什么的。

    咦,听起来套路跟“四清立教”很相近嘛。

    不对,仔细一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这次的主角多宝道人绝逼跟盘古扯不上关系了。他总不能又张口闭口盘古嫡传、紫霄首座了吧?其次,是主角与我的实力问题。由于圣人名额已满,这个故事到结尾的时候,主角估计也是那种圣人轻易不敢碰的准圣。所以这次安排的头号反派是燃灯道人而非准提道人。

    由于主角不可能像“圣父帝师”那类故事一样拥有极其变态的功德气运,我可以猜测,到了某个时间节点以后,鸿钧道祖肯定会出来下法旨,禁止圣人随便在凡间动手。以此,来给主角的活跃提供舞台。

    这种类型的故事嘛,或许叫“玄门首徒”比较合适。主角往往会穿越到三清圣人座下的弟子身上,有时候也会身穿过来拜入三清门下,总之是经常成为三清门下首徒的存在。当然啦,主角往往偏爱于截教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