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子匪如玉-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崔静卿想夺回孙家庞大的家产,都等若是要推翻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遵循的规矩,而这个规矩实在是强大的不是一个人就能推翻的……

顾决这些天一直在监察院驻郴州地方司工作,对于目前郴州的状况已经了然于心,不由得暗自佩服李瑾瑜淡定的能力:郴州的局势现如今已经乱成这种样子了,你还有心情整天品尝园子里大厨们精心烹制的饭菜?……

今天顾决第一次来到竹林雅意,以监察院官员的身份。

李瑾瑜正在湖心亭中观鱼,顾决禀告道:“那个潘友仁遇着刘伯常,真可谓是将遇良材,双方打的是火星四溅,可不仅仅在齐律上绕弯子……如果他们在堂上辩的内容真的传扬开去,只怕还真会让人们多想一想那个问题。”

那个问题,自然是是否嫡长子就该拥有天经地义的合法继承权的问题,如果真的对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下去,那么如今的太子之位……顾决看似闲闲地这么一提,实则已经戳中了问题的要害。

李瑾瑜不易觉察地一笑,将手中的鱼饵尽数洒下,池塘中的金鱼悉数涌了过来,一片红灿灿煞是好看,她颇感兴趣道:“噢?那我得去瞧瞧。你去喊二哥还有那帮子虎卫,呆会儿一块去郴州府看热闹。”

顾决苦笑领命,同时也觉察出李瑾瑜话语中的用意:看来现如今那位小小皇帝安插在钦差大人身边的卒子,已经可以算上是半个自己人了……

就在细雨的打扮下,三辆全黑的马车离了竹林雅意,慢悠悠地驶往离郴州府府衙最近的那条街上,竹林雅意众人这是用午膳去,此时郴州府也在暂时休息,所以大家并不着急。

虽然是离郴州府府衙最近的食街,但其实隔的依然有些远,坐在清风斋郴州分号的三楼,李瑾瑜倚栏而立。隔着层层雨幕看着郴州府的方向,恼火说道:“我又不是千里眼,这怎么看热闹?”

顾决先前派人来订了楼,此时又在布置关防,听着钦差大人斥责,不由苦笑道:“瑾瑜,这已经是最近了……虽说是阖家出游看热闹,可是总不好三大辆马车开到郴州府去,惊动了官府,也让百姓瞠目。实在是不成。”

李瑾瑜叹息一声说道:“早知如此,在家里吃杨继美厨子就好,何必冒雨出来。”

李瑾瑜向来不怎么管下人,所以带来的这些丫头片子们都很活泼,听着身后传来的欢笑之声,她的心情也好了起来,顾决这时候也不比旁人,坐在钦差的身侧大快朵颐,李瑾瑜说道:“郴州府应该已经开始了,你派人去听听,最好抄点来看看。”

顾决点点头,去安排人手。

李瑾瑜又挥手让周达几名虎卫一同过来吃饭,这才回头继续那碗面条的工作。连铮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时候的清风斋里,都是李瑾瑜的下属、下人、与亲人,他很轻松快活地赏着雨,挑着白生生的面条,将心中思虑全数抛开。

在郴州水乡多雨之季,从来不可能产生春雨贵如油这种说法,所以细雨迷蒙渐大,老天爷毫不吝惜地滋润灌溉着大地。

李瑾瑜眯眼看着檐外的雨水,心思却已经转到了别地地方。院报里说的清楚,今年大江上游地降水并不是很充沛,虽然对于那些灾区的复耕会产生一些影响,但至少暂时不用担心春汛这头可怕的怪物。如此一来,修葺河工的事情。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时候董千行应该刚刚入京都报道,大概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到河运总督衙门。

至于河工所需要的银子……此次内库招标比往年多了八成,明面上的数目已经封库,并且经由一系列复杂地手续,开始运往京都,先入内库,再由小小皇帝明旨拔出若干入国库,再发往河运总督衙门。

而在暗中,在监察院户部的通力合作下,在李潜所派来的老官们的精心做帐后,已经有一大笔银子,开始经由不同的途径,直接发往了河运所需之处,所用的名目也都已经准备好了。

反正那些银子都放在孙氏钱庄里,李瑾瑜先拿来用用,至于归还……那还要等崔静卿在北边打通环节之后,用内库走私的货物慢慢来还这些事情,李瑾瑜虽然做足了遮掩的功夫,绝对不会让大齐京都朝廷听到任何风声,但是运银往河运的事情,李瑾瑜却早已经在给小皇帝的密奏之中提过,这件事情,李瑾瑜并无私心,一两银子都没有捞,而且整件事情都是隐秘运行,李瑾瑜根本不可能从此事中邀取几丝爱民之名……所有造就的好处,全部归大齐百姓得了,归根结底,也是让那位小小皇帝得了好处,小皇帝自然默允了此事。

如今李瑾瑜唯一需要向那位小小皇帝解释的问题,就是——这一大笔银子,他究竟是怎么搞到手的。

李瑾瑜早在谋划之初,对于这件事情就已经做好了安排,一部分归于这两年的官场经营所得贿银,一部分归于年前颠覆陆家所得的好处,一部分归于下郴州之后,在内库转运司里所刮的地皮。

日后如果与小皇帝对帐仍然对不上的话,李瑾瑜还有最后的一招,就说这银子是连铮这个武道变态送给自己的。

谅小小皇帝也不可能去找连铮对质,如果河运真的大好,说不定龙颜一悦,那小皇帝还会用今年如此丰厚的内库标银还李瑾瑜一部分。

关于孙家,李瑾瑜自然也有后手的安排,查处的工作正在慢慢进行,只是目前都被那场光彩夺目的官司遮掩住了。而且对李瑾瑜来说,对付孙家,确实是一件长期的工作,自己只能逐步蚕食,如果手段真的太猛,将孙家欺压的太厉害,影响到了郴州的稳定,只怕郴州总督谭学清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人。

对于王朝的统治来说,稳定,向来是压倒一切的要求。

孙家的存亡,其实并不在郴州的官司之上,而在于京都宫中的争斗上,如果孙家的主子——长公主与皇子们倒在了权利的争斗中,孙家自然难保自己的一篮子鸡蛋,如果是李瑾瑜输了,孙家自然会重新扬眉吐气,崔静卿又会跟着一块倒霉,对于自己的诤友,刎颈之交,李瑾瑜当然不会容忍这样的局面发生。

如果李瑾瑜与长公主之间依然维持目前不上不下的状态,那么孙家就只会像如今这样,被李瑾瑜压地芶延残喘,却永远不会轰然倒塌,倔犟而卑屈地活着,挣扎着,等待着。

“大人。”

一声轻喊,将李瑾瑜从沉思之中拉了出来。她有些昏沉地摇摇头,这才发现外面的天光比先前黯淡了许多,不仅是雨大了地缘故,也是天时不早了的缘故,她这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一番思考。竟是花了这么多的时间。想到此节,她不由叹息一声,看来连铮说的对,自己这日子过的,比小皇帝也轻松不到哪里去。

重新振起精神,拿出看戏的瘾头,对顾决说道:“那边怎么样?”

顾决笑了笑,将手中的纸递了过去,凑到她耳边说道:“这是记下来的当堂辩词……瑾瑜,你看要不要监察院将这些辩词结成集子,刊行天下?”

李瑾瑜笑骂道:“只是流言倒也罢了,这要印成书,宫中岂不是要恨死我?”

她转而又叹息道:“说到监察院……在郴州的人手太少,那件事情直到今天也没有什么效果。”

这说的是在郴州宣扬崔静卿故事的行动,李瑾瑜本以为有监察院着手,在京都的流言战中都可以打得长公主一派毫无还嘴之力,如今有崔静卿丧母被逐地凄惨故事做剧本,有郴州府的判词作证据,本可以在郴州一地闹出声势,将孙家这些年营造的善人形象全部毁掉。没有料到孙家的实力在郴州果然深厚,监察院在郴州的人太少,孙家也派了很多位说书先生在外嚷着,反正就是将这场家产官司与崔静卿的黑道背景、京都大人的阴谋联系起来。

两相比较,竟是李瑾瑜的名声差了许多,郴州百姓虽然相信了崔静卿是孙家的七小姐,却都认为崔静卿之所以今年忽然跳出来,就是因为以李瑾瑜为代表的京都官员……想欺压郴州本地的良民。

李瑾瑜想到这事,便是一阵好笑,看来那位一直装病在床的孙家主人孙铭言,果然对于自己的行事风格了解的十分详尽,应对的手段与速度也是无比准确和快速,孙铭言,果然不简单。

大势在握,不在郴州,所以李瑾瑜可以满心轻松地把与孙家的争执看做一场游戏,对于孙铭言没有太多的敌意,反而是淡淡欣赏,等她将顾决呈上来的纸看了一遍之后,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郴州多妙人,京都来的潘友仁可也不差,这郴州府里的官司,竟然已经渐渐脱离了齐律的范畴,开始向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双方引经论典,言必称前魏,拱手必道儒道释,哪里像是在打官司,为了嫡长子继承权这个深入人心的概念,双方竟像是在开一场展前的经筵!

李瑾瑜笑着摇摇头,眼前似乎浮现出郴州府上那个紧张之中又带着几丝荒唐的审案场面。

郴州府的公堂之上。辩论会还在开,这已经是第四天了,双方的主力战将在连番用脑之下,都有些疲惫,于是开堂的间隙也比第一日要拉长了许多,说不了多少,便会有人抢先要求休息下。

郴州知州也明白,崔静卿那边是想拖,但他没办法,早得了钦差大人关注的口谕,要自己奉公断案,断不能胡乱结案……既然不能胡乱结,当然要由得堂下双方辩。

可是……一个潘友仁,一个刘伯常,都是出名能说的角色,任由他们辩着,只怕可以说上一整年!

郴州知州也看白了,看淡了,所以每逢双方要求休息的时候,都会含笑允许。还吩咐衙役端来凳子给双方坐,至于茶水之类的事情,更不会少。

孙兰树面色铁青地坐在凳子上,这些天这位孙家少爷也是被拖惨了,家里的生意根本帮不上忙,那几位叔叔纯粹都是些吃干饭不做事的废物。偏生内库开标之后,往闽北进货的事情都需要族中重要人物,于是只好由一直称病在床的父亲重新站起来,主持这些事情。

孙家清楚,钦差大人是想用这官司乱了自己家族的阵脚,从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