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君共谋皮-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果珠是自喧在她身边长大的,也是四皇子妃最为信任的人,如果连果珠都有事情瞒着她,她都不能相信,四皇子妃真不知道自己还能相信谁。

    四皇子妃自小喜欢卫谨承,这事果珠作为心腹贴身丫鬟是知晓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卫谨承出事的事情,果珠才一直隐瞒着,怕四皇子妃伤心难过,这才没敢说,彼时四皇子妃这样问,迫于无奈,在四皇子妃以死相逼的时候,果珠这才把近来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四皇子妃。

    听说卫谨承现在受伤回京,正在湛王府里,而洛清妩已经进宫三天没有消息,四皇子妃脸色变了又变,虽没有确确的说法,但四皇子妃可以肯定,一定是出事情了,而且,还是因为卫谨承才会出的事情。

    不行,我要去湛王府。四皇子妃吐出一句话,当下就要出去。

    果珠一惊,忙拦住四皇子妃:娘娘,殿下说了不让您出去,外面的侍卫,定然不敢让娘娘您出去的,您就别去了。这半年来,四皇子妃用的办法还不够多吗?但那些看守的侍卫,却是咬紧了牙关,无论怎么样,都不肯让四皇子妃出去,更甚是软硬不吃,连四皇子妃以死相逼,也毫不动容。

    四皇子妃一下子瘫坐在一旁,心生嘲讽,垂着睫羽,苦涩的道:难道要我眼睁睁的看着大皇子出事吗?果珠,我做不到。

    娘娘

    忽然间想到了什么,四皇子妃眸光烁烁忙看向果珠,果珠,我想到办法了,你定是要帮我

    夜色凄凄,整个汾阳城被朦胧的月色笼罩,白日里劳作的百姓早已经纷纷入睡,万家灯火皆灭,四处静悄悄的只剩下那虫鸣鸟叫。

    而此时皇宫,御书房里,卫珏作于正殿上座,下面跪着一地地文官武将,皆是安静地没有半点声响,低垂着头,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报,黎川八百里加急求见。太监尖锐的嗓音,响彻耳畔,黄海胜看了眼上座紧紧地抿着唇瓣,面色阴沉铁青的卫书存,朝外面喊了句:宣。

    一个身穿深蓝色兵服的士兵,背后插着红黄旗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匆匆跑了进来,在殿前跪下,将信笺捧在双手上,由黄海胜呈递上去给卫珏。

    冷眼扫了一眼,上面只有简单的几行字,内容却是关系着整个凌国。

    原本被击退的柔然兵队,不知道从那里听到卫谨承重伤回汾阳的消息,顿时带着兵队杀了个回马,勾结附近一个叫鳳麒的小部落,将三皇子卫谨勋和剩下的五千兵马,打的落花流水,退回了凌国的泶鹤,而柔然和鳳麒则是士气大涨,借着这股威风劲头,又抢夺了附近几个省城,十分嚣张,势不可挡。

    事情来的太突然,当地镇守的官员武将都是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的时候,俨然来不及,现在柔然跟鳳麒的风头挡不住,如果再不派兵,派人,想出个好法子,收复柔然跟鳳麒,这柔然恐怕会更加嚣张,甚至凭借着那单薄的势力,想到打到汾阳,到时候,民心溃散,得不偿失。

    削弱了卫书存跟卫谨承的势力,又抱得美人归,卫珏现在正在兴头上,但这时候,却又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卫珏能高兴才怪,此时暴戾的心情,恨不得把眼前这些文官武将,全部拖下去给砍了。

    平日里就知道消费朝廷,吃朝廷的俸禄。当真有用得着他们的时候,个个都成了哑巴,没一个是可以靠得住的,要这些文武大臣来做什么?

    铁青着脸,卫珏将折子朝那些文武大臣扔了过去:看看,你们都给朕好好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其中一个大臣颤颤巍巍的将里面的内容,全部给看了一遍,当下头点地不敢去看卫珏,颤抖着身形,一字不发。

    怎么不说话了,都成哑巴了吗?

    皇上息怒。一阵大臣,连声喊道,这会儿,倒是知晓要说话了。

    卫珏阴沉不定阴沉不定的扫了一圈,最后落到兵部尚书谢勇身上:谢勇,你来说,要怎么解决柔然。

    谢勇身躯一震,蠕动着干涩的嘴唇:臣臣认为需要尽早下令,遣派主帅率领兵队将柔然蛮人赶出大凌净土。

    废物,这还用你来教朕。

    臣不敢。谢勇吓得忙磕头,在心里暗暗叫苦叫难。

    他虽然是个兵部尚书,但也没有真正打过仗,问他,他怎么知道?

    卫珏长指按着眉心有些头疼。

    这时,另外一位官员道:皇上,不如就拍霍大人出征吧?霍大人战功赫赫,打仗这方面是能手,小小一个柔然,必定不在话下,如果让霍大人去的话,定然能够大获全胜的。

    卫珏狭长的凤眼眯了眯,扫了眼那官员,非但没有因为他的提议而高兴些,反而脸上的神色显得更加冰冷。

    霍蔚然是战功赫赫不错,但霍蔚然如今年纪不小,而且,多年未曾再出征,现在主要的职责,就是保护皇宫的安危,如果霍蔚然真的领兵出征去打仗,那汾阳城,皇宫谁来保护看守?若是被其它虎视眈眈的喧趁虚而入,岂不是自投死路?

    群臣讨论了半天,始终没有一个好办法。

    而一直沉默不语的李节,似是寻思了许久,这才说道:皇上,臣听说大皇子身受重伤,由张晋护送回的汾阳,现在张晋正在牢房里可是?李节有些不解。

    卫珏微微眯了眯眼,扫了眼李节:确有其事,大皇子张晋违规军法,擅自离开军队返回汾阳,朕念在大皇子身受重伤,许他留在湛王府率先把身子养好,张晋被关进了天牢。李爱卿忽然提起这事,难道这事跟柔然打进来,有什么关联不是?还是李爱卿想要给张晋求情?

    李节摇了摇头:皇上不要误会,微臣要说的既不是这事有什么关联,也不是要给张晋求情,而是想让皇上给张晋一个机会将功赎罪。

    哦?李爱卿这话是怎么讲?卫珏仿似来了兴趣,但那细长的眼眸,却是格外深邃,让人琢磨不透卫珏的想法。

    李节道:李晋虽然是触犯了律法,万死也不冤,但皇上,张晋从军多年,从前又在湛王爷的麾下做事,从一个无名小卒,到现在的副将,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可见其本事不虚,且,此人作战熟悉,曾参与过的战事,战无不胜,立下过不少战功。微臣想向皇上举荐,这次由张晋带兵出征收复柔然跟鳳麒这小部落。

    李大人,你偏心大皇子倒也罢了,但是朝中武将也是不少,你这样举荐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副将担任主帅,率领千军万马出兵恐是不妥吧?有人提出不满,认为李节是在偏心大皇子卫谨承,这才会举荐对卫谨承有救命之恩的张晋去领兵打仗。

    原本还跟哑巴似得众人,现在你一眼我一语的,大有一副用口水将李节淹没的架势。

    李节也不管,任由他们说,只是目光看向卫珏,等待卫珏的定夺,若卫珏同意,其他人说再多反对的话也没用,如果卫珏不同于这些大臣说再多好话也是无济于事。

    李节聪明的知道,那些人的大腿可以抱,那些人的大腿是不需要抱住的。

    那些大臣见李节不理会他们,便纷纷跪下想要阻止卫珏,纷纷举荐了各自关系交好的武将。卫珏嗤之以鼻,懒得理会,目光直接落到李节身上:李爱卿,用一个从未主帅过的副将去当主帅,这恐怕难以平军心,你说说,你有什么利用,让朕认为,可用这人?

    见卫珏有些松动,并没有完全拒绝,李节暗自松了一口气,脸上却还端着凝重的神色说道:皇上,臣举荐张晋的原因有二,其一,张晋拼死护住重伤的大皇子回汾阳,可见其人忠义两全,是个有情有义之人,若得皇上赏识,立下军功之后,必定会更加尽心尽力,报效朝廷,为皇上办事。也权当是宽慰了大皇子,聊表了皇上对张晋的救子的感谢之意。

    其二:张晋虽有真是本事,但在外并无任何威名,若是柔然和鳳麒的人,得知皇上拍了个没有什么真正声望的主帅出去,定然会以为咱们大凌无能人可领兵,转而放松警惕,我朝便可以借这个机会,扮猪吃老虎,将柔然的人一网打尽。李节理智分析,却说的字字在理,甚的人心。

    经过李节这样一说,倒是有些大臣也同意了李节的想法,纷纷支持,当然,还有一些不识趣的,则是想要阻拦,劝卫珏不要答应让张晋一个新人当主帅,这万一出什么事情,这可怎么好。

    李节道:皇上,此时义不容缓,还请您尽快定夺。

    而这时,又一封八百里加急连夜送了进宫,又一个城池被晾夺,死伤了几百百姓,柔然的兵,更是士气大增,破有要抢夺大凌江山的意图。

    传朕的执意,这次由张晋挂帅出征平复柔然,若得胜仗凯旋,朕便既往不咎,大行封赏。但张晋若是还败,便斩立决,鞭尸三日,以儆效尤,祭奠泉下亡灵。

    张晋是生是死,是富贵或是潦倒,就看这一仗了。

    既然已经定夺好,天已经快亮了,卫珏便让那些在御书房里呆了一个晚上的文武大臣各回各家,各找各媳妇。

    但公孙敬却是留了下来,公孙爱卿可还有什么事要奏?卫珏狭长的眸子不解地望着公孙敬。

    皇上,柔然跟鳳麒此次进京颇为蹊跷,臣认为这事没有那么简单。

    哦?卫珏挑眉:依公孙爱卿之见,如何?

    大皇子回来的消息已经被封锁,怎么也不可能那么快传到柔然那边,况且,柔然已经被四皇子跟三皇子稳住,一时间不可能有别的动作,可如今,柔然却突然违反了当初的约定,联合鳳麒出兵,一切都毫无声息,又刚好大舌打到七寸,本就诡异。

    方才李节虽然举荐张晋出征,并且提出诸多好处,但都是一些不着实际的,并没有什么用处。万一这是湛王爷的拖延战术,目的就是想要用一个李节一个张晋来稳资上您,再趁这个时候,做出什么事情,想咬了对皇上您不利,万一皇上疏于防范,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