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皇子-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驾到!”

    “皇后娘娘驾到!”

    随着太监们那一声声尖锐的通报声,二圣终于步入太极殿,互相搀扶着登上了龙椅上。

    久病初愈的李治心情格外好,而武则天在这大殿内扫了一眼,便感觉今日不会善了了。因而,武则天贴住李治的耳畔,小声说了几句。、

    李治一脸惊疑地瞅着那些出现的老臣,不由得询问道:“老爱卿们,你们怎么来了啊?”

    “老臣惊闻陛下要改称号”德高望重的戴至德老宰相颤颤巍巍地行着礼,哭丧着脸道,“陛下,你这是要废除祖宗礼法啊!”

    有了人带头,不少老臣纷纷附和,那股阵势倒是有几份雄厚。

    “嗯?”李治眼里闪过几丝惋惜之色,摇摇头,却未回应,而是偏头望向武则天,遂问,“皇后如何看?”

    “现在国泰民安,四海升平,陛下所统治的疆域为大唐开国以来最大!”武则天蹙起柳眉,娇喝道,“陛下如此殚心竭虑,改个名号难道不可以吗?”

    一番直接的夸耀直将李治夸得眉开眼笑,而那些老臣们面面相觑,顿时也没了心气。

    武则天一看那些不在政位的老臣们放弃,又将目光投向当朝的宰相们,到了这时,她才好似刚发现李旦模样,笑着招呼道:“哎呦,旦儿怎么来参加早朝了呢?”

    李治偏过头,将目光投向李旦,眼里闪过一丝精光,而自知躲不过的李旦抱抱拳,含笑道:“儿臣也该长大了嘛!三年时间,儿臣想了很多,待父皇和母后商讨完后,儿臣会递上奏折的”

    既然李旦如此说,李治就点点头,满意地笑道:“对于朕和皇后改称号,诸位大臣还有什么意见吗?”

    立于最前面的三个皇子面色平静,似乎这件事与他们关系不大,而作为百官之首的刘仁轨也是稳坐钓鱼台,一点看不出要开口的意思。

    如此这般情况,让二圣有些摸不着头脑,本来他们还预感他们需要一番周折才能获得通过的,而如今的情况

    二圣面面相觑,想不出所以然,在无奈下,李治只得试探性地宣布:“即日起,朕将称‘天皇’,而皇后也将称‘天后’!”

第82章 十二事() 
武则天一方的人马都为自己的主子提升地位而感到高兴,皆是虔诚地跪拜贺喜,只是他们见到四周所有人都是如此,一时间都有些懵。

    别说是他们,就连精明如二圣也是错愕异常,怪事年年有,今日特别多,甚至那一向不对路的太子和雍王的两方人马也不约而同地跪地恭喜。

    李治愣了愣,竟一时间忘了让群臣起身,而群臣也十分给面子,皆是俯首静待。终究还是武则天率先反应过来,推了一把李治,而李治会意,老脸一红,轻咳一声,喝道:“平身!”

    稍许,李治望了望群臣,然后将目光投向李旦,笑道:“若是诸位爱卿无人有奏,那旦儿就将你的奏折呈上来吧!”

    李旦出列,恭敬地应着:“父皇,不急,反正今日大概也无旁人有奏折,不如就让儿臣将一条一条解释诸位听吧”

    得到“天皇”称号通过的李治心情格外不错,偏头望了眼武则天,遂点点头,并鼓励道:“想来旦儿这三年内还是能学到些东西的,既然上了早朝递奏折,那就依你吧”

    “多谢父皇,多谢母后”李旦遂站起身来,挺立起身子,正色道,“儿臣所奏之事事关大唐之后数年的大计,还请父皇,母后,以及诸位大臣仔细斟酌”

    “哦?”李治孤疑地望了望李旦那自信的面庞,心中微叹,现在的李旦已经长大了,变得更自信了。

    李治不说,但武则天还是提醒了一下:“旦儿,你可要小心说话。既然你敢放话事关大唐数年之后的大计,那就给母后看看你这三年究竟在想什么?”

    “儿臣所奏的是十二件事”李旦饶有深意地瞟了眼武则天,继续道,“儿臣所奏第一件事便是劝农桑,薄赋徭”

    李旦本就不喜这些古人故弄玄虚的性格,因而一口气将十二件事中的十一件事一一讲完,到了十二事这里,他顿住了,抬眼望向李治的反应。

    李治好似还沉寂于那之前的十一件事中,脸色不断变换。

    这些所奏的事,明眼人大多看得出是有利于大唐发展的事,但其中的鼓励手工淫巧之术和限制佛教财物的两件事却与大唐数年来的主流不一样。

    因为“天后”武则天便是虔诚地佛教信徒,而李旦的奏折首当其冲针对的便是她武则天了。

    不少老臣都老脸阴沉,对李旦奏折里要鼓励奇巧之术有些不满,毕竟他们都是读书人出生,从来都是看不起依靠手艺这等旁门左道生活的人,但他们并未开口提出异议,只因李旦最后的一件事还未说出,只有这件事才是今日他们一齐到来的原因。

    那些有名望的老臣不发难,但武则天的死忠坐不住了,一个个指责李旦所说皆是无稽之谈,七嘴八舌间,声势看起来还是很大的。

    李旦不以为意,撇撇嘴,不屑地笑了笑,只是抬眼认真地与李治对视着。

    不得不说,闭关三年而出的李旦拿出的这份奏折确实让人感到惊艳,不提那些争议内容,这奏折上的内容足以保大唐百年繁荣。

    饶是李弘,李贤这等对手,也不禁为这位小皇弟的奏折拍手叫好。

    李治睥睨着自己的小儿子,而李旦毫不在意地与之对视,让李治还是很满意的,只是旁边武则天面沉如水,瞧不出悲喜,这让所有人提心吊胆的。

    半晌,李治笑了笑,赞叹道:“看来旦儿这几年是下过苦功的不是十二件事,这才十一件,那还有一件呢?”

    武则天柳眉紧蹙,凤眼紧紧盯住李旦的小脸,接过了话头:“不错,本宫对旦儿刮目相看了还有一件事一并说了吧”

    李旦的“十二事”与武则天的“十二事”相较,到目前为止还是大同小异的,因而武则天大部分还是同意的,只是有几条需要稍做斟酌,而接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事先得到消息的人都将目光投向李旦,而李旦直接跪倒在地,高喝道:“为了父皇的身体健康,也为了母后的风评名声,还请父皇在休养生息之余,将朝廷的政事交由政事堂吧母后与政事堂都享有决策权这样才能更保证朝廷处事的效率!”

    “额”李治面色一窒,诧异地望着李旦,本来他只以为自家小儿子会适可而止,弄个不大不小的争议话题便可蒙混过关,留下不少好评,却怎么也想不到这小子的心竟然有如此大?

    “旦儿你真的是长大了”武则天轻咬樱唇,紧蹙柳眉,斜睨着李旦,沉声道,“为娘就这么不受你待见吗?”

    说话间,武则天面色苍白,眼眶泛红,泪水夺眶而出,显得格外凄惨。

    李旦看得真切,但无奈事已至此,他心头一横,俯首下去,高喝道:“母后,事关大唐未来大计,又事关母后的风评名声,儿臣只是从公事出发!”

    一时间,李治也不知如何是好,一边看看有些伤怀的武则天,又看了看倔强的李旦,只得试探性地道:“由于事关重大,不如暂时押下,容后再议吧”

    话罢,李旦的头埋得更低了,显然不肯善罢甘休。

    武则天瞧着自己的小儿子这般针对自己,更是伤心,在这朝堂上就已经哭出了声。

    瞧着李旦公然对抗武则天,而那些重臣未有反应,一直藏于人群里的武家兄弟自认终于等到机会惩治李旦了,便一齐出列,拜伏道:“相王目无尊长,不遵教化,信口开河,无法无天,臣等请求天皇治相王一个大不敬之罪!”

    此话一出,武则天一党数人便一齐跪地,高呼相王罪大恶极不止。

    李旦笑了笑,偏头望向刘仁轨和李贤,而二人会意,皆向自己阵营的官员点点头。

    当李治看到情况不妙,自家小儿子要栽在武则天手里之时,不由得又提议道:“事关重大,不如容后再议吧天后的意思呢?”

    说话间,李治凝视着武则天,想她附和自己的话语,而武则天故意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的抽泣,这让李治明白,这位女强人动怒了。

    见自己主子不为所动,武家兄弟更是起劲:“天皇陛下,无须再议,恳请陛下下旨治相王的大不敬之罪!”

    “请陛下下旨治相王的大不敬之罪!”

第83章 以退为进() 
武则天一党的人高声声援着武家兄弟,却不想那当朝的宰辅刘仁轨出列,先是高喝一声,震住起哄的武则天一党,随后,他躬身道:“老臣认为相王殿下的话有理自古后宫不得干政,而本朝因为有贤明的天后,已经颠覆了很多了因而”

    话到这里,刘仁轨顿了顿,先抬眼瞟了眼武则天,随即,其跪伏于地,高喝道:“老臣也认为天后只享有决策权,是对天后理政能力的嘉奖,而将政事交给政事堂,更能做到政策通明,上下执行得更效率还请天皇陛下三思!”

    “刘仁轨你”本来在刘仁轨出列之时,武则天还道是这向来不管事的老头喜欢清静,自然不希望争斗,因而是站在她武则天一边的,却不曾想这德高望重的老宰相如此旗帜鲜明的支持李旦。

    这还不算完,李贤向前迈了几步,小心翼翼地瞟了眼武则天,又抬眼瞅着脸上犹豫不决的李治当下心里一横,便是喝道:“父皇,儿臣也认为八弟的话语有理,虽然母后平日里不管政事,但她毕竟还是有决策权的嘛这样一来,母后既能参与朝政,还能更好的陪伴父皇,岂不是更好?”

    “贤儿?”武则天瞧着这个从很早之前就跟自己作对的儿子,眼神愈发冰冷。

    武家兄弟面面相觑,忽觉自己冒然而动,做了出头鸟,若是被那不择手段的小皇子盯住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但现在木已成舟,这兄弟两人只能寄望于武则天能屹立不倒了。

    正当有些墙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