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郎中-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来想去,还是先继续观察了解吧。反正给乔巧儿治病,至少得三个月。差不多也就能了解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这段时间,把一定的粮食变相卖给乔老爷,他们也能活下去。等三个月之后再做决定。乔老爷也是迫不得已才决定把女儿嫁给自己的。是为了一条活路,只要给了他们这活路,他们也不会急着要自己娶他们的女儿的。

问题是,如何把粮食变相卖给乔老爷?这个办法最好是连乔老爷都说不出话来的,这样即使他们想出卖自己,都拿不出实在的把柄,大将军那边才能睁一眼闭一眼。

现金交易显然是不行的,还是田产,反正现在谁也不想要田产,而自己已经认准田产将来绝对会升值,所以用田产换粮食应该是双方都愿意的选择。

把田产直接过户到自己名下肯定不妥,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买卖,最好能把田产先转移到一个稳妥的第三人手里,等战乱结束之后,禁止买卖粮食的禁令取消了,再让第三人把田产过户到自己名下。

找谁合适呢?

清风寺智空方丈

智空方丈是萧飞鼠推荐的,说有什么难处就找他,自己托他帮着隐藏粮食,这么危险的事情,人家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藏得稳稳当当,官军搜遍了全寺愣没搜出来。古代寺庙都可以有自己的田产房产,有些大寺庙不仅有房产、田产,还有自己的买卖店铺。这些财产大部分来源于善男信女的布施捐赠。先跟智空方丈说清楚,然后让乔老爷把田产捐赠给清风寺,将来再转到自己名下。

这主意大妙左少阳很是振奋,拄着拐杖一瘸一拐慢慢进了清风寺。

清风寺里已经冷冷清清的,连和尚念经的声音都没有。他走到大殿前,高声叫道:“方丈大师?智空大师?”

身后传来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左施主找老衲有事?”

听声音正是方丈智空,他赶紧回头一瞧,却看不见人影,定睛四处一瞧,这才发现,智空在钟楼上的小阁楼里。急忙一瘸一拐过去,仰头道:“方丈,我找你有事啊”

“稍等”智空的身影消失了,片刻,便出现在阁楼下面楼梯口。

智空微微摇头:“不用了,寺里的师兄弟们都在后殿罗汉洞里闭关辟谷潜修。庙里没人,就在这说罢。”

左少阳愣了一下,笑道:“大师还会辩证法啊?”

“什么是辩证法?”智空奇道。

“没什么,嘿嘿,反正粮食安全就好。——我找大师有点事。”

“左施主是用粮吗,老衲马上给你取。”

“不不,暂时还不用,大将军给的十斗粮食和上次留下的三斗粮食,还够吃一阵子的。我是想麻烦大师一件事。”

“左施主请说。”

智空方丈捻着佛珠点点头道:“你的粮食如何处置自然由得你,中间过老衲一道手也是小事,老衲一定尽力帮忙。只是,有一件事,老衲不能不提醒你,让你有个思量才好。”

“什么事啊?”左少阳见他神情凝重,不禁心头一惊。

“左施主,你恐怕至少要先保证你和家人一年半以上的口粮,多余的,再考虑出售的问题。”

智空摇头:“不是战乱,而是我们合州一带的饥荒,估计要持续一年半之久。”

“啊?”左少阳又吃了一惊,“大师的意思是……?”

智空轻叹一声,道:“这场仗打完,春耕播种时节已过,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今天咱们合州只怕是颗粒无收了,明年开春如果能如人愿,顺利播种,那也要到明年秋后才有粮食产出,所以,至少要一年半的口粮,才能熬到明年秋天。”

左少阳想到的是今天田地只怕种不了庄稼了,所以打算种药材。但是对于饥荒则没有考虑这么远,想着战乱结束后粮食就能大量运进来,百姓就能重新过上正常生活,却没想过农时已经耽误,本地不产粮,光靠外地运粮进来,在唐初全国各地都是粮荒的情况下,加上古代极其落后的交通运输方式,那是很不现实的。

左少阳勉强笑道:“大师,合州因为被敌军围困,无法下地插秧种田,但是,合州以外的其他地方,比如涪州、渝州、梓州等地,没有听说闹叛军,那里的农事应该不会被耽搁,只有附近田地有粮食产出,就算价格高一点,应该也能缓和饥荒的。”

智空方丈道:“请问左施主,叛军为何能攻克合州而不克?为何不准百姓逃难离开此地?为何只杀伤官军而尽可能不杀死?”

第257章 不慈悲的老和尚

左少阳心头一凛,心想这老和尚当真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怎么这些他都知道。刚才智空问的,也是他疑惑的问题,当下道:“我也搞不懂,请大师指点。”

智空摇头道:“老衲也不清楚。”

左少阳简直哭笑不得,装得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搞到最后居然自己也不知道,苦笑道:“原来大师是开玩笑的。”

智空大师又摇摇头:“叛军的意图的确难猜,只是,不要是什么祸害百姓的阴谋才好。”

唐初的人对李世民还不了解,因为他刚当上皇帝,但是左少阳却知道,李世民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创立了古代历史上最富足的时期之一,史称“贞观之治”,现在已经是贞观二年,幸福生活就在眼前,这场叛乱,以李世民的雄才伟略,迟早会平息的。

左少阳笑了笑,道:“不用担心,一切都会过去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智空方丈转过身瞧着他,低声道:“左施主,听老衲一言,不要再随意施舍粮食救济他人了”

左少阳笑了:“你们佛家不是讲究慈悲为怀与人为善吗?想当年,佛祖割肉喂鹰,投身饲虎,大义凛然,怎么大师反倒劝我不要救济他人起来?”

“阿弥陀佛善哉”智空方丈单掌合什宣了一声佛号:“左施主心地善良,宅心仁厚,乐善好施,舍己为人,已经领悟了我佛家真义,只是,救人也要量力而行,割肉喂鹰倒也不妨,但舍身饲虎,非大智慧的菩萨不能为,领悟佛家慈悲之心,不能照抄照搬,生搬硬套,如果因为救人,把自己一家性命都送了,也不是佛家慈悲的本意了。”

左少阳心头一凛,缓缓道:“大师能不能说的明白一点?”

“嗯。”

“你现在需要供养多少人?”

连粮食都交给智空帮着保管了,自己照顾的人也就没有必要隐瞒,低声道:“我家人包括奴婢芷儿共四口,我姐夫家七口,我干妹子苗佩兰一家六口,我奴婢芷儿外祖父一家五口,嗯,还有清香茶肆桑小妹和嫂子两人,嗯……现在还得加上乔老爷一家三口。对了,还有我爹新收的一个小徒弟,也得保证他活到饥荒结束。就这么多,一共二十八口人。”

智空方丈微微一笑:“左施主寄存老衲这里的粮食不算多,如果只有你们一家三口,那怎么都够了。但是想照顾解救这么多人,东分一点细分一点,估算到不了这场灾难的尽头,到头来,只怕是救不了别人,还把自己一家人的性命搭上”

听了方丈这话,左少阳感到一股寒意袭满全身。

大唐开国之初,粮食严重紧缺,全国普遍缺粮,粮价一直高居不下便是明证,各地一般都只能自己靠自己,如果出现饥荒,国家的救济只是杯水车薪而已,而且,在古代,只靠骡马运输,长距离远途贩运粮食,成本非常高,时间上也拖得很久,粮食运到,都要翻上好几倍的价格,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而且时间耽误很长,粮食运到的时候,往往已经饿死很多人了。

合州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合州本地的田地因为耽误农时而颗粒无收的话,合州其他县的粮食只怕不够救济的,而要从其他州县调运粮食,成本又太高,百姓买不起。所以,今年合州饥荒几乎可以说已成定局。

这就是说,自己要储存的的粮食不能是三四个月了,至少是一年半,才能维持到明年秋收产粮。

现在手里全部的粮食,包括大将军给的十斗米,再加上先前已经分给苗佩兰家、瞿老太爷家和侯普姐夫家的,算下来只够二十八口人坚持三个半月的远远不够支持到一年半的秋收

左少阳感到全身发凉,自己以前只考虑如果度过这场战争,而没有考虑战争之后的饥荒。

如果按照一年半的饥荒计算,现在手里的全部粮食最多勉强够六个人的舍去其中一些人不管?这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没办法接受。

没办法,只能先度过战乱的饥荒,然后逃难到外地去

这样的话,如果按四个月的底线来计算口粮。那就刚好够二十八口人的。

前提是不能再卖粮食了,也不能再增加人了

“先不卖了。”左少阳苦笑道,“现在的粮食,勉强够我们二十八人度四个月的,如果三个月战乱还没有平息,我就把粮食分给大家,到时候请大师帮忙,帮我们突破封锁线,外出逃难去。”

智空方丈点点头:“好,老衲会尽力的。”

左少阳躬身道:“多亏大师指点。否则,只怕救人不成反害己。多谢告辞了”

左少阳拄着拐杖,撑着红油纸伞,一瘸一拐慢慢往自家药铺后门小巷走去。

左少阳慢慢走回药铺,房门开着,白芷寒一直站在门里等着他,见他回来,伸手过来接过她手里的雨伞,等他走进去后,把后门关上。

左少阳拄着拐杖回到大堂。左贵和梁氏坐在长条几案后面说话,见他进来,招手把他叫了过去。

梁氏问道:“外面下雨雪,你的伤还没好,怎么到处乱走啊?”

“我气闷的紧,想出去走走。”

“嗯”左少阳点点头,“咱们进屋里说吧。”

二老答应了,让白芷寒在外面照看,三人进了左贵他们的卧室。关上门。

左少阳对左贵道:“父亲,你等会告诉乔老爷,就说巧儿姑娘的腿伤还没治好之前,这件事暂且不谈。三个月之后,如果那时候我对巧儿姑娘满意,就迎娶过门,否则,这事就作罢。”

左贵捋着胡须和梁氏对视了一眼,一起缓缓点点头,低声道:“是啊,巧儿姑娘的腿伤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如果将来治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