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小郎中-第3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医监等人忙将何泽迎到后院会客厅里。何泽乐呵呵对左少阳道:“左大人,你的新法炮制的附片,经多人使用,疗效明显,散骑常侍许宗许老大人和孙思邈孙神医一直推荐,让太医署组织对你这新药进行试用测试,就在咱们四个太医署医馆,还有十几家京城的私人医馆。为期半年。所以,需要你组织足够的新附片来供给测试。你意下如何啊?”

左少阳很是高兴,虽然附片批发权已经卖给恒昌药行独占使用,但是自己在恒昌药行有一份的份额,可以跟着一起赚钱,而且,这个测试将极大地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名气,为以后治病有莫大的帮助。

左少阳解释了附片批发权独家出售给恒昌药行专营的事情,表示将尽快联系祝药柜,到京城来开设药行。

太医署组织新药适用这也不是第一次,但是,都没有这一次这么规模大影响大,连太医署的太医令都亲自组织,这让廖医监等人更是惊诧,才明白这左少阳后面背景当真不得了。

送走何泽之后,左少阳立即写了一封信,把这件事告诉了恒昌药行的祝药柜,让他们尽快先组织所有新附片送到京城来,同时到京城开设分号,就地生产附片。

写好之后,通过衙门四百里加急送往合州。

刚把这封信送走,好几天没见踪影的老神医药王孙思邈大驾光临了。

孙思邈这几天可以说是备受折磨,白天黑夜翻来覆去脑海里都是这件事,一时气愤,一时冷笑,一时无奈,一时又迷茫,他记忆力超强,左少阳评说仲景医圣关于中风的观点的话,一句句的历历在目。

难道仲景医圣也有犯错的时候?

这个念头刚刚冒出来,便被孙思邈断然否定了,不可能从来没人说孙思邈什么地方说错了,也从来没人说孙思邈什么地方不对,这小娃娃竟然连续挑出仲景医圣的两处错误当真是,呃,真是这个……

是什么,孙思邈又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评价左少阳,说他是狂妄之徒?井底之蛙?无知小辈?可是他用便宜的药方治好了多起病患,这件事却是千真万确的。

这些方剂真是建立在对仲景医圣中风理论的颠覆上面的吗?还是偶得方剂,牵强附会扯上仲景医圣,哗众取宠?

想了几天,孙思邈最终还是决定,再去找左少阳,一定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买不买那些便宜治疗中风的方子现在倒成了次要的问题了,现在的关键是,左少阳提出仲景医圣的两处错误,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孙思邈已经想好了如何证明这一点,那就是先让左少阳说出中风的方剂,然后再让他用他的理论分析为什么这样配伍,由此便可知道这些方剂是不是真的建立在他所说的这些理论上,由此便可判断,他说真的依据这些不同于仲景医圣的理论创立的方剂,还是牵强附会的。当然,如果是前者,那还需要对这些方剂进行验证,果真如此,那……仲景医圣还有自己,还有所有的医者,关于中风的观点便都是错的了

那白虎汤证的错误呢?是不是也是真的?

除了这两个错误,还有没有别的错误?还有多少?

别的先不说,光是中风理论错误这一点,无疑将是一个震耳欲聋的晴空霹雳张仲景是全国所有医者的圣人,是数百年来人人敬仰的神,不亚于读书人心目中的孔孟,数百年来的医者,人人都认为张仲景的话是字字珠玑,是绝对真确无误的,没人有过哪怕丝毫的怀疑。张仲景的《伤寒论》和关于杂病的许多论断,都是每年医举的必考内容,是太医署的主修内容。如果自己宣布张仲景的书也有错误,那时候,不知道整个杏林将会是怎样的一个震动和混乱

如果这小郎中又找出一连串的张仲景的错误来,那,这场风暴将会是怎样的狂烈呢?

孙思邈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他必须搞清楚这件事,要是没有决定代师收徒,收左少阳入师门,他也就懒得管这件事,但是,现在左少阳要拜入师门,成为自己师弟,他要在外面乱说一通,人家只怕会指着自己的鼻子骂的,自己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毁掉自己数十年心目中的完美无缺的圣人形象,这个结果可能是让人很不愉快的。他也必须搞清。

孙思邈想好之后,决定还是找左少阳搞清楚这件事。他几天不出门,写下了自己的长寿心得,主要是养生术。不过,最核心的返虚吐纳功没有写,这是需要当面教授指点的,也不能外传。

写完之后他又来到了东南医馆。

左少阳忙把他请到了后院。店伙计奉上香茶后退下。

左少阳很快明白了孙思邈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凌乱的逻辑思路,笑了笑,也不碰桌上的那本长寿术的书,说道:“治疗中风的方剂分两类,一类是中经络的,主要有天麻钩藤饮、化痰通络饮、星蒌承气汤、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另一类是中脏腑的,主要有羚羊角汤、苏合香丸、羚角钩藤汤、参附汤,——最后这个方剂是需要用人参的。另外还有一些比较次要的方子。”

左少阳列举的这些方剂,全部都是宋朝之后才出现的,而且大部分都是近现代的方剂。孙思邈自然一个都没听说过。

左少阳又道:“我那天已经说了中风的病因病机,老爷子记忆力超群,想必已经牢记,我就不重复了,说一下中风的治疗原则,因为我认为,中风是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病,发病后半个月内的急性期,表实症状比较突出,急则治标,治法应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热化痰、化痰通腑、化痰通络、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而半个月至半年的恢复期多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法上应使用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办法。”

左少阳接着把前面提到的几个方剂的配伍用药都说了,

孙思邈低头沉吟片刻,这些药果然都与他的那些奇怪的理论相符的,肚子里有些疑虑,便阴着脸没说话。

左少阳道:“天麻钩藤饮这个方剂,是治疗中经络的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的中风的。这种中风,是肝气不舒,郁久化火,阳化风动,风火上扰,上犯于脑,闭塞脑脉或者血溢于脑脉之外而出现的偏枯。所以,必须平肝泻火,通络熄风。”

孙思邈听他又说中风是因为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引起,明显与仲景医圣的经络空虚,外风入侵所致的理论大相径庭,不禁脸又沉下来了,本想喝问几句,可是到底还是忍住了,暗中告诫自己一定要听完。缓缓道:“你说一下这些方子为何这样配伍?”

“好,方中天麻、钩藤用于平肝熄风,是君药;生石决明镇肝潜阳,帮助君药平息肝风,是臣药,栀子、黄芩、夏枯草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滋水涵木,僵蚕熄风通络,牛膝引亢逆之血下行,共为佐药,甘草调合药性,为使药。”

接着,左少阳又说了临诊加减的原则。

孙思邈行医数十年,别人说一个方子,又说这方子用来治什么病症,他立即便可以知道这方子究竟有没有这个作用。从左少阳说的这个天麻钩藤饮的用药和配伍来看,的确是用于阳亢化风、肝风内动,风火上扰病症的,而且用药思路清洗,目标明确,相得益彰,十分的精妙,绝对不是信口胡诌能编出来的。

孙思邈肚子里暗道,莫非,中风当真可以肝阳暴亢,风火上扰引起?

接着,左少阳又说了用化痰通络饮治疗的中风是因为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而星蒌承气汤治疗的中风是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补阳还五汤是对付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镇肝息风汤是对付阴虚风动的等等。他花了大半个时辰,详细地把治疗中风的所有方剂全部解说了一遍。

孙思邈刚开始还强忍怒气听他说,到后来,已经变成了惊讶,到最后,成了满腹疑窦。因为左少阳说的这些方剂,的的确确都与他前面所说理论吻合的,所用之药也是治疗这些病证的。配伍也是如此的精妙绝伦,连想找一点毛病都找不到。

左少阳说完方剂,又取来自己诊病的登记本,说了这段时间自己用这些方剂治疗的病案,每个病案都有名有姓有记载,包括病患的病症,自己随证加减的思路,和治疗之后的疗效。

第465章 伟人

最后,左少阳道:“老爷子,我这些方子中,有几种方子是需要用到附片的,而且,有些多年沉疴,则必须用大剂量的附子乌头才能奏效,需要提醒老爷子的是,附片和乌头,只能使用我的新法炮制的,绝对不能使用别的人炮制的,否则很可能会中毒我这还有一些附片,可以先给老爷子用着,我已经联系了合州恒昌药行,请他们尽快到京城开办药铺,炮制新附片乌头。到时候,老爷子可以直接从他们哪里进货。”

孙思邈点点头。

“那好,老爷子,我说完了,我治疗中风的所有方剂就这么多。请您指点。”

孙思邈沉吟良久,才叹了口气:“你说的,我都记住了,你说的方剂,已经经过检验,证明是有效的,但是,我始终觉得,你对仲景医圣的否定是不对的……”

“老爷子,我没有否定仲景医圣,我只是说他有个别地方……”

孙思邈一摆手,有些苍凉地低声道:“不管是整个否定,还是个别地方,都是……让人不能接受的……”

左少阳没有再说话,他知道,孙思邈这样的论断,是基于对张仲景近乎顶礼膜拜的崇敬而来的,容不得别人说半点伟人的不是。这时候,除了沉默,他找不到更合适的态度。

这是孙思邈最担心的,说了这话,眼巴巴望着他,那眼神,甚至有一种抑制不住的祈求在里面。

这让左少阳的心咯噔了一下,大名鼎鼎的药王孙思邈,对指出张仲景的谬误都有如此强烈的抵触反感,甚至不惜哀求,其他医者会怎么样呢?

医圣张仲景的确是一位伟人,在中医发展史上,他的地位无人能撼动,他的《伤寒杂病论》,就算在现代,也是中医应用得最广泛的著作,可以说,后世的绝大部分方剂,都是从他的这部书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