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为主公背后的男人-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刻姬凛望着这个风仪湛然的中年人,心中叹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姬家刚刚洗脱了谋反的罪名,他不能也不敢提出这样的意见。

    而戚锐自知,他虽然是兵部侍郎,但他没有勇气做到系天下为难与己身,若是在禁军开拔而青州驻军还未到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意外,令圣人有所损伤,这样的罪名足够他死无葬身之地。

    “不……不可啊!”刘静仿佛才意识到林清究竟说了什么,不由失声大喊,“长安乃一国都城,龙兴之根本,陛下、娘娘、宗室勋贵、朝廷众城皆在此地,如何能抽调禁军往晋州,这简直是荒谬!”

    “一旦晋州有失,谁能保证长安就守得住!”林清仿佛要彻底与自己的亲家撕破脸皮,当即厉声道。

    “可若是长安有失,你就是千古罪人!”刘静怒不可遏,他二人同朝为官多年,彼此都有情意在,否则也不会结为儿女亲家,如今眼见林清犯傻,他也顾不得是御前,几近嘶声。

    “刘尚书莫不是忘了,凛自然不会令晋州失守。”姬凛强硬地插话,委实不愿林清再受责难,出开了彼此所处的位置,他也愿意与之共饮一场。

    “黄口小儿,若非你姬家治下不力,晋州如何会陷入危急?”果不其然,刘静一腔怒火也就朝着姬凛去了。

    “事已至此,还请陛下速速拿定主意!”戚锐“扑通”一声就朝着圣人跪了下来。

    “朕登基二十余年,于社稷无功,于天下算不上有德之君,如今晋州危难,亦有朕之罪责。”沉默片刻,圣人叹息一声,林清的提议众人没有反驳,争论的焦点都在这个话该由谁说出来,圣人不是傻瓜,自然也是明白的,当即说道,“正则之提议朕亦觉得甚好,如此兵部便先行发函书,命青州驻军入京勤王。”

    “喏。”戚锐躬身领命。

    “至于粮草器械等着户部先行清点,三日之后朕要看到与四万儿郎齐备的军需。”圣人想了想点了曹冰说话。

    “启奏陛下,不知粮草准备几何?”曹冰闻言不由皱眉,大概在户部呆久了,他对于国家钱粮看的比自己还重。

    “元昭你说,你需要什么?”圣人于兵事几乎不通,只能倚仗这个少年时期便闻名天下的郎君。

    “晋州诸事刻不容缓,还请曹尚书三日之内齐备人马十日所需口粮被服兵器,我们三日之后出发,先由兵士自带自己口粮赶往晋州,往后的军需还需尚书多多费心。”姬凛自然也不会客气。

    “便依照元昭所言。”圣人一锤定音,“户部、工部、兵部等皆要齐心协力。”

    “喏。”众人齐声应喏。

    “朕记得元昭身上挂着一个四品将军的虚衔,而今晋州州牧未定,子承父志,你便接了晋州州牧的位子罢。”圣人看了看眼前器宇轩昂的郎君,仿若又看到许多年前大郎还未夭折之时,姬夫人领着他入宫,两个白团子凑在一起,彼时姬凛还在襁褓,大郎已经七岁,凑过去想要捏一捏弟弟的脸,却被后者一口咬住死死不放,后土殿里登时一片哭声,而宇文皇后笑的直不起腰,甚至将手中的茶盏盖在了一旁的贵妃榻上——若是大郎还活着,凭着他聪慧的样子,如今自己也能逍遥了吧。

    “只不知刺史该由何人来当?”君臣二十多年,一众臣子显然已经习惯了圣人不按常理出牌,一想到还要替姬凛赶制官服、印章,庄锡就觉得一阵头痛。

    “刺史?”圣人皱了皱眉头,显然也明白,此时晋州刺史可谓重中之重,若是派一个给姬凛拖后腿的只怕不妙,此时他倒是可惜姬凛当年一直走的都是行伍的路子,未曾参加过科举,否则今日便可同时任命他为刺史,全然没有想过便是姬灿担任刺史已过而立,后来兼任州牧更是将近不惑之年,而姬凛如今不过才二十二岁。

    “如今晋州不宁,恐当地农事诉讼税负徭役等亦是不安宁,还请陛下早早定下晋州刺史之位,以安民心。”曹冰亦是同意庄锡所言,且眼看着这四万禁军一走,挨过接连几年灾年好不容易不是赤贫的国库又要恢复原状,他心头便是一跳,恨不得晋州刺史早日定下来,大军所需的军资亦可从中出来,再有先头剿匪之后尚有余孽在,少不得要刺史一一协助着维护治安稳定。

    “既如此,便定下平陵御吧!”圣人寻思了半晌,恰巧这几日跟平陵御才打过交道,觉得这小郎君虽然年轻行止却非凡,且慧眼清明,一手字颇有风骨,又对姬凛有救命之恩,且言语之间对姬凛还颇为信任,这样的人当刺史应该不会给姬凛添乱了。

    “平陵御?”几人面面相觑,颇为无语,竟是不知这平陵御是甚么人,竟然在圣人跟前都挂上号了,可别是个什么都不懂全然纸上谈兵的家伙。

    “他是升平十六年蜀州的秀才,还是解元。”东秦刺史非科举出身不可任,圣人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凌云对他颇为推崇,朕瞧着也好,虽未必当得起国士之名,但治理一州之能也该是有的。”

    “不知其年岁几何?”庄锡是正经的二甲头名,自然明白能中解元者虽然能写的锦秀文章,但实干与著文却是两回事,且他后来多年都未曾过了会试,只怕也是个虚名。

    “将将弱冠多一岁。虽然年轻,但自古英雄出少年嘛!”眼瞧着所有烦心的事儿都解决了,圣人面上也就带出笑来,对着姬凛道,“朕等着你们好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东秦各州的驻军分为四类

    第一类 当地的军队 隶属于地方 州牧是头头

    第二类 边防军(东秦九州不是所有的州都有,临海的是水军,非临海的是陆军)有些州是州牧协理 有些则是中央委派将军(根据品级决定谁是老大)

    第三类 民兵 属于军籍 协助前两个守卫土地 非战时则是屯田

    第四类 私军 因为东秦实质还是世家与皇帝共治天下 所以世家还是有私军的 私军的数量根据当地的势力、世家的财产大约是1…3万人,这部分人属于国家发一半军饷 世家发一半军饷 姬家军就是属于这个 投放在重要的关隘和城池 四万人

    而之前提到过的姬家暗地里养的1千人 不属于上面四种

第73章 临危受命(三)() 
圣人素来有几分任性,如今认定了平陵御为晋州刺史,竟是不管诸位臣工心头疑惑,又瞧着林清并未出言反对,心头欢喜,当即又拟了一封圣旨,便说各自散了。

    “林御史。”姬凛这头出来先一步唤住林清。

    “姬元帅有何见教?”林清瞧着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心头喟叹,纵然他视世家如洪水猛兽,但不可承认这些传承数百年的家族自有其独到之处,比起十二岁临阵指挥以一敌十,十四岁领兵威逼北魏王城上京,自家十八岁了空有一个长安四公子之一的名号的儿子当真是不够看。

    “凛多谢林御史仗义执言。”姬凛抱拳行了一个军礼,他想说往日里因着双方所处立场不同,他对眼前人也多有误解;他也想说江芳本性小人,需要多提防……可最终姬凛却只是干巴巴的道一句谢,就如同彼时他与平陵御所言,纵然世家、寒门各有各的打量,但当天下不宁,他们亦可摒弃前嫌。

    “元帅莫要辜负晋州诸多百姓便是。”林清淡淡一笑,跟着刘静一道离去。

    “元昭。”姬焰从后面走出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禁军之中除了各地选来的精锐,还有便是各家子弟,虽然实力未必及得上姬家军,但好在比之晋州驻军亦是差不离,只他们性情比边军骄傲,非寻常兵士,你恐要多费心思才是。”

    “多谢二叔提点,凛知之了。”叔侄两个寒暄几句,姬焰便大步追上曹冰,一应军用器械还需与户部一道清点安排。

    这头姬凛出了宫门便瞧见一辆宽大的牛车,柳泉坐在上头掀开帘子朝着他招手。

    “柳内相。”姬凛得圣人召见,原本是骑马过来,登时解了缰绳牵着马匹走过去。

    “我欲往姬家传旨,不知郎君可是回府邸?”柳泉笑了笑,语气亲近,“到时候正好跟阿章一道回来。”

    “既如此凛便厚颜与内相一道了。”姬凛当即笑道,将缰绳交到一旁的小黄门手上,自己上了牛车。

    “如今倒要恭喜将军沉冤得雪。”柳泉宣旨所乘得牛车乃是宫中传旨制式的车子,并不算宽大,仅由两头水牛并排拉着,但驯养得甚好,一路都走的很平稳。

    到了姬凛府上,柯老见他们进来忙不迭行礼,又命小厮去了后院告知梁氏,开了库房,摆了香案,又启了中门跪接。

    等旨意下来,又邀了柳泉、章文两个一道吃了茶,

    “阿弥陀佛,如今总算拨开云月见青天了。”今日天气好,徐氏一早起来便在榕园里带着几个丫鬟婆子摸骨牌,如今听得前头小厮报来,说是姬凛任了晋州州牧,还加封了二品护国将军的头衔,又听说是可以荫蔽后人的爵位,登时笑容满面,一面命比目开了自己的私库,给阖府上下伺候的下人们多加一个月的月钱。

    自从景国公家被抄了家,她心中便存了一段念想,如今眼见自家孙儿有了爵位,竟是觉得心头一松,再看着儿媳也没那么面目可憎了,却不知在这些九姓世家里对爵位还真没怎么看重。

    梁氏听得婆婆言行也并不阻拦,她嫁入姬家二十多年,跟上头这个昏聩的婆婆相处也不是一日两日了,好在徐氏并无什么坏心思,索性如今她身子不比往日,也就只嘱咐辛嬷嬷敲打着小人莫要太张扬,虽然元昭无奈夺情任晋州州牧,但他仍旧在孝期内,如何能欢庆喧腾,且晋州局势如今谁也说不清楚,儿行千里,她如何能不担忧。

    “如今到了冬日里,晋州滴水成冰,元昭在军营里需要的厚实的披风、领子、毯子、手套一应都要重新准备。”梁氏抱着手炉靠在贵妃榻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