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鹿天-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中人或许是二三十年来头一次又回到玄武,又有的或许是此生唯一一次重登师门,更有的其他弟子,也许从下山之日起从未再回到玄武。

    他们云游四海,降妖伏魔,带着在玄武所学的道,四散在天涯各处,他们也会收自己的弟子,兴许有朝一日心血来『潮』,也会和自己的弟子说起当年的玄武,说起自己的师父。

    此时正好十一月,遥远山道上,能看见有三两陌生道人正冒着雪往山中慢慢走着。那几座山峰隐在雾中,隐约有香炉紫烟细细高高地抽出来。那几座山是祭祀所在之地,有玄武道坛,有玄武百字碑,还有几座供奉着牌位的黄武神殿。

    孟长青记得,黄武神殿中有一座供奉着当年在大雪坪战死的修士牌位,无分派别宗门,一日为道而死,皆是同道中人。每年九月的祭典,李道玄会领着他上山,命他在殿中祭拜吴氏二位前辈。虽然李道玄从没说过什么,但孟长青心中明白,李道玄是教他不忘吴六剑夫『妇』对他的恩情。孟长青从来都没有忘记过。

    这一路走来,李道玄一直没有说话,孟长青因为刚刚与吴聆的事,一直觉得挺尴尬的。

    正走着,他忽然看见李道玄停下了。两人站在积雪的山道上,这里离放鹿天还有很长一段路。

    李道玄看着遥远山脚上三三两两往山上走的剑修,山中静极了,雪还在下。他没有说话,望着那几道雪中的背影,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孟长青站得久了,不禁也顺着李道玄的视线看去,在他的眼中,满山遍野都是雪,什么也看不清,他又看向站在原地的李道玄,不知过了多久,他开口道:“师父?”

    李道玄听见他的声音,看了他一眼,终于低声道:“你把灵脉换给了吴聆?”

    孟长青一瞬间哑然。他忽然才明白过来一件事,李道玄是道门金仙,自然是能够看出来他灵脉有异。他当日用玄武天衡镜为吴聆修复灵脉,自己的灵脉难免有所损伤。自他回到玄武之后,灵脉一直在恢复。如今想来,李道玄怕是早看出来他灵脉受损,一直在帮他。李道玄原是当他在江平城受了伤损了灵脉,见他从来不提,于是也没有提起。

    如今李道玄问他这一句,意思再清楚不过。孟长青站在原地半晌,慢慢地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沉默了片刻,孟长青道:“师父,弟子对不住您多年栽培。只是吴师兄这些年过得着实艰难,吴氏二位前辈又于我有重恩,如今吴师兄的父母已经不在人世多年,弟子不能够熟视无睹。”说完,他低身捞起衣摆,对着李道玄跪下,“师父,是弟子对不住您,辜负了您的期望。”

    孟长青低着头,他以为李道玄会说什么,可是李道玄没有,李道玄听完了,没有责备他,没有赞同他,李道玄只是站在覆满了雪的山道上望着他。

    山外,几个散游道人正往山上走,他们一直到了黄武大殿,殿前巨大的炉鼎在雪中生着紫烟,穿着青『色』道袍的修士收剑再拜,雪一直在下。有三两玄武小道童坐在山阶上偷偷地看,一只黄鹤从殿前掠了过去。

    山道之上,李道玄望着跪在地上的孟长青,终于低声道:“起来吧。”

    孟长青抬头看去。

    李道玄的神『色』没什么变化,好像还和从前一样。

    孟长青莫名其妙地哑然半晌,道:“师父,我会重新修炼的。”

    李道玄望着他没有说话,然后他转过身往外走。

    孟长青站在原地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见李道玄一直望着山外,他也下意识地,控制不住地慢慢地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一望无际的玄武山脉埋在了雪中,什么东西也看不清。

    走在山道上,在某一个瞬间,李道玄想起了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曾对着孟长青说过,“都过去了”。直到这一刻,他才意识到,是真的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很久了。

    吴聆被南乡子喊去紫来大殿,两人聊了许久,吴聆瞧着沉默寡言,其实谈吐不俗,这一点并不像当年的吴六剑,偏偏吴聆『性』子温和,这一点倒是像他的母亲吴玉,南乡子兴许是觉得与这后生颇为投缘,多留了他两日,安排他住在了紫来峰上。

    南乡子活得久见得多,『性』子又懒洋洋的,对后辈之间的事从不过问,不处处『操』闲心,反而更轻松自在。

    他是不觉得吴聆与孟长青的事有什么,年轻时敢与邪修称兄道弟的人,什么事没见过。他也不觉得断袖有什么,他自认为自己不是谢仲春这样呆板的人,只是略有些惊奇罢了。孟观之的儿子,与吴六剑的儿子,先辈之间多少的恩怨,竟是在后生的手中一笔勾销,说起来颇为不可思议。为此,他还特意将孟长青喊了过来,问了两句。孟长青当时的心情相当一言难尽,偏偏南乡子问得正经,又是他的师长,他于是也只能将所有的事情告诉他。南乡子听完后倒是没说什么,让孟长青回去了。

    过了两日,南乡子上放鹿天找李道玄闲聊喝茶,说起这些事,低低叹道:“看不出来啊。”

    李道玄没有说话。案上的香炉散着轻烟,看不清他的神情。

    南乡子也看出李道玄和平时似乎有些不太一样,思索了一会儿,轻笑道:“孟长青怎么瞧都不像个离经叛道的,看不出来胆子这样大。我想起我收的第一个弟子,是个女徒弟,当女儿养的,后来下山了,跟一个春南的散人成了亲,立了个小宗派,好多年前的事了。我都快记不清自己到底收了多少徒弟,可总是记得她,一想起来总觉得她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跟在我后头小声地喊着‘师父’。毕竟是第一个徒弟,自己亲力亲为一点点带大,感情总是不一样,那之后,再没这么用过心了。”

    南乡子觉得自己其实有些懂李道玄此刻的心思,第一次当师父,第一次有自己的徒弟,一点点瞧着他长大,再一点点目送着他离开自己去走自己的路,那心情真的是如同在养一个亲生孩子。对于师父而言,第一个弟子,必然是倾注了所有的心血的,是不一样的。

    南乡子絮絮地说着,李道玄今日太过沉默,他渐渐也觉出不对劲了,“今日是怎么了?还在想那两个小辈的事?”他抬手给李道玄倒了一杯茶,低声道:“年轻的时候干点出格的事儿也无妨,他……”

    李道玄打断了南乡子的话,“今冬这场雪一连着下了十多日,许多年没见到这样的雪景了。”

    这毫无前因后果的一句话让南乡子反应了一瞬,下意识的,他望向窗外,天地间浩瀚皆是白,黄鹤高飞,玄武山落满了雪,确实是如李道玄所说,许多年没下过这么大的雪,许多年没见过这样的雪景了。过了一会儿,南乡子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李道玄似乎不想与他谈论孟长青与吴聆的事情。

    南乡子走后,李道玄一个人在窗前坐了一会儿,案上摆着香炉,一室的轻烟朝窗外涌去。大雪纷飞,遥远的洞明大殿中,黄祖亲手所悬之剑依旧如数千年前一样寒光凛冽。

    紫来峰,几只黄鹤在大殿的屋檐下躲着雪,小道童们兜里揣着蜜饯干果在雪里跑来跑去,放假的日子总是很快活。

    雪下得有些大,吴聆与孟长青站在廊下聊天,吴聆的话很少,他好像更习惯倾听,孟长青完全想象不出来这人同南乡子是如何聊的。

    吴聆看向远处,他是第一次见到冬日的玄武,冰天雪地颇为壮观,他问孟长青,“玄武经常下雪吗?”

    “不常下。”孟长青道:“玄武东边临海,每年的十一月初会下一场雪,开春时会再下一场,偶尔中间也会下,但不常见,这么多年都是如此。”

    吴聆望向一个方向,低声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孟长青顺着他的视线看去,道:“是剑阁,听说里面放着上万把剑,玄武二十四剑都曾供在里面。每一个玄武弟子下山前,会从剑阁带走一把剑。玄武东山住着铸剑师,每一年他们都会将新铸好的剑放进去。”

    “那倘若你今后下山,也会从中带走一把剑?”

    “是啊。”

    “你自己挑吗?”

    “一般都是自己挑,但不是每个弟子都能带走想要的剑,剑也挑人。小时候我经常见到师兄弟在说自己以后下山要带什么剑,出名的剑就这么几把,谁都想要,很多次大家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据齐先生说,玄武每一代弟子都这样,但是那几把剑还在剑阁,没人带的走。”

    吴聆看向孟长青,“那你呢?你也一定早就想好了,你小时候想要带走哪一把?”

    孟长青忽然就没了声音,他看着吴聆半晌,终于笑了下,“大雪。”

    大雪,那是一把剑的名字。吴聆听过玄武二十四剑,他自然也明白孟长青为什么想要大雪,传说中,大雪剑与白『露』剑是同一人所铸。他望着孟长青道:“你真的很希望成为你师父那样的人。”

    “天下剑修谁不想成为我师父那样的人?”

    吴聆没有说话,他脸上带着很轻的笑,望向那群山雪海。

    紫来峰历来是玄武掌教的居所,巍巍然有神庭之风,自南乡子居住在此,这山上热闹了许多,南乡子或许是玄武最好相处的一位师尊,在紫来大殿外,穿着青『色』道袍的小道童在殿外来去飞奔,时不时有打闹的声音传过来。

    吴聆与孟长青聊了一会儿,忽然,远远地可以看见有个小道童一路小跑着上山,他手里捏着封信。

    小道童在孟长青与吴聆面前站定,踮着脚将信举高了,“山下师兄说,这是长白寄给吴师兄的信,让我带上来。”说话时还微微喘着气。

    吴聆接过了信,道了声谢,小道童有模有样地回了一礼。

    吴聆随手拆开了信,视线忽然一顿。

    孟长青问道:“怎么了?”

    吴聆看完了,收了信,“没什么,门中弟子出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