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九福原本也觉得烦了,听了这话自然不会坚持,索性回头去教赵顺义了。

    赵顺义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但胜在一个踏实听话也用功,赵九福看了一段时间,觉得直接用胡秀才的教书办法估计不行,自己慢慢的琢磨出一套来。

    这一套法子看似笨,却是针对赵顺义量身定制的,别的不提,至少十分适合他,对比之前的浑浑噩噩,赵顺义果然觉得清晰了一些。

    虽说每日要记住的东西少了一些,但贵在一个实用,还能跟赵顺义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这么一来自然比死记硬背来得好,赵顺义又有了几分自信。

    经过这事儿,赵九福也就把赵顺昌的事情忘在了脑后,倒是老陈氏私底下跟老赵头说道了几句:“当初就不该听老三的话,给他娶了邓氏回来,那三媳妇就一张脸能看,小肚鸡肠不说,目光也短浅的很,阿福多好的心思,在她眼里就跟要害了阿昌似的。”

    老赵头都是比她看得开,说道:“这媳妇娶都娶回来了,这些年也没犯什么错,孩子都给老三生了三个了,还说这些做什么。”

    老陈氏叹了口气,又说道:“我就会看不惯她那样儿,整天不想着点好的,光动歪心思了,得亏后头连生了两个女儿,这要是儿子的话肯定比现在还要折腾。你看着吧,现在是她自己拦着,以后有她后悔的时候,我就是怕她耽误了阿昌这孩子。”

    “阿昌是她儿子,老三都不管,我们当爷爷奶奶的也少管,免得不讨好还沾了一身腥。”老赵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说了一句,“咱们俩啊,知道好好顾着阿福就行了,他们都成家立业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哪里还用咱们操心。”

    ※※※※※※※※※※※※※※※※※※※※

    赵九福:我总共有十二个侄子外甥,看来是要发财了

意外之喜() 
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效果显然是不同的,赵九福每天除了自己读书之外,其他时间都花在了赵顺义身上,一开始赵顺义还磕磕碰碰不自信,慢慢的居然也开始走上正轨了。

    这一日,赵九福照旧抽查了赵顺义的功课,比起前些日子来,赵顺义的功课好了不知道多少倍,至少不会越背声音越小,先把自己的气势都弄丢了。

    虽说赵顺义年纪比自家小叔还大了七岁,但他从小就是个温顺憨厚的性子,也愿意听赵九福的话,两人倒是也算相得益彰。

    等他背的差不多了,赵九福也不吝啬自己的夸赞,笑着说道:“不错,阿义,你现在已经背的很好的,可见这些时日没少努力。”

    作为家中二子,又是温吞吞的性格,赵顺义在赵老大家中也是不受重视的那一个,被夸赞更是难得的事情,这会儿被这么一夸,脸颊都变得红彤彤了。

    赵九福却觉得这孩子其他都好,就是有些不自信,不然光是这个自制能力就能甩开其他孩子一条街,他想了想又说道:“前面这些你已经背下来了,笔顺也记住了,不如今天开始我教你写字吧。”

    赵九福向来是个行动派,说了这事儿就找出一直毛笔来,那是他以前用的一直,笔头稍微有点秃,但并不影响写字,只是写出来会有些不好看而已。

    赵顺义脸颊涨的更红了,支支吾吾的说道:“小叔,要不我还是先在地上写吧,不然浪费了纸张,这些纸张可不便宜。”

    赵九福笑了笑,开口说道:“这个当然,一开始写字少有直接用纸张的,不过也不用在地上,你在这块板子上写,那是我以前启蒙的时候特意打的。”

    那是赵九福刚开始学写字的时候,让老赵头磨出来的一块木板,只上了清漆,平滑并且耐耗,赵九福一直用了两三个月,等抽奖抽到了用不完的纸张才开始停用。

    赵顺义一听也没有拒绝,一边死死的把赵九福说的话记住,一边笨手笨脚的开始写字。

    赵九福有心调整他不太对的姿势,但他的个头太矮了,才将将到赵顺义的胸口处,想要握着他的手纠正是不可能了,只能垫着脚尖儿开口指导。

    这么一连练了好几日,陆陆续续有人上门来求春联来了。

    原本是没有人想到让赵九福写春联的,毕竟他去学堂才一年了,能顶什么事儿?只是赵家的春联却是赵九福亲手写的,乍一看居然还不错,至少齐齐整整跟街上卖的也差不离。

    乡下人看不懂书法,只觉得看着齐整就是好的,再说春联去买的话至少也得十文钱一对,家里头贴上三对就是三十文,但是买红纸的话十文钱就有厚厚一叠了。

    老陈氏对自家幺儿特别自信,早早的买了许多红纸回家裁好,就等着让赵九福去写。

    赵九福倒是也不怯场,直接挥笔写下了几对春联,老陈氏一看,顿时笑着说道:“我家阿福就是能干,这得给家里头省了多少钱啊。”

    说完就乐滋滋的带着两个媳妇孙女贴春联去了,这次一点儿也不小气,不但正房贴了,门口贴了,就连几个儿子媳妇的门口也贴了各一对。

    贴了还不算,偶尔有人来串门,老陈氏还会不经意的说道:“瞧见没有,这是我家阿福写的,可见读书还是有用的,至少给家里头省了□□联的钱不是。”

    那人一听,仔细一看也觉得不错,就问了:“阿福真是能干了,这才学了多久啊就写的这么好了,可见天生就是个读书的料,大嫂子,要不你让他给我家也写一写?”

    老陈氏自然不会推辞,有了第一个人上门,陈家村的人陆陆续续也找上门来了,毕竟这一来一去能省下不少呢,有便宜不占的都是王八蛋。

    来的人太多了,赵九福索性就把自己的书桌搬到了院子里头,有人过来就直接挥笔就写,他一年来不间断的锻炼还是有用的,至少看起来动作十分顺畅。

    原本有只是来凑热闹的人,一看他这个姿势也乐了,交头接耳的说道:“哎,这赵家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啊,至少我是写不出这字儿来。”

    “人家可是花了钱读的书能不学到一点真本事,哎,我也回家带点红纸来,写的真不错。”

    也有人跟赵九福提要求了:“阿福啊,你给我家写点吉利的,我不图别的,就想地里头收成好,明年也能过一个好年。”

    “行。”赵九福好歹装了一肚子的东西,想了一会儿就落笔了,“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横批:喜气盈门。”

    那人一看就满意了,笑着说道:“不错不错,听起来就喜气的很。”

    又有一人挤进来说道:“阿福,给我也写一个喜气一点的,不过可不能一模一样啊。”

    赵九福又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行,叔你看着。上联:迎新春事事如意,下联:接鸿福步步高升,横批:好事临门,怎么样?”

    后头一连串的写下来,居然一个重复的都没有,不说别人,老赵头和老陈氏都觉得惊讶了,等人都走光了,老陈氏忍不住问道:“阿福啊,你肚子里头怎么装了这么多的春联,有些我听都没听过,难道先生还教这个?”

    赵九福心中咯噔一下,意识到自己有些露馅了,只得解释道:“先生倒是没有特意教,但我想着回家肯定要写,所以特意找了书看,多记住了一些。”

    老陈氏这才拍着腿说道:“不愧是我儿子,就是机灵,哼,那些家伙都上门来让你写春联了,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说酸话。”

    因为老赵家只送了赵九福去读书,村里村外不是没有人说酸话,不是说他们夫妻俩偏心,就是说他们犯傻,送孩子读书那不就是浪费钱吗。

    老陈氏多要强的人,听见这话都得跟人撕扯一番,这会儿眼看着那些背地里说话的人也上门来求春联,顿时兴高采烈起来,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说话。

    赵九福笑了笑没有接话,他愿意好声好气的给人写春联,其实也有几分这个意思在。乡下人家读书的少,他们家情况又特别特殊。

    即使是赵九福自己,也不能说不知道老赵头和老陈氏的偏心的,更别提其他人了,因此只要是能给爹娘挣面子的事情,赵九福总是乐意去做。

    乡里乡亲的,上门里求春联自然不可能直接给钱,但陈家村的日子还算不错,村人们也都是要脸的,有些大方的会带上几个鸡蛋,就算是小气的,也愿意带上一把自家种的青菜。

    别看这些不值钱,一个村的东西加起来量可不少,足够赵家安安稳稳过个好年了。

    老陈氏清点了一下东西,也有些乐滋滋的:“咱家过年的鸡蛋都不用买了,老大家的,这些鸡蛋留在外头,年初一的时候个每个娃娃都煮一个糖水鸡蛋。”

    小陈氏一听也有些喜滋滋的,一个鸡蛋至少也得一文钱,平时可不敢这么造。

    另一头的邓氏这会儿也觉得读书好了,有些酸溜溜的说道:“还是小叔有本事,这几天的功夫收到多少鸡蛋青菜。”

    老陈氏不理会她酸溜溜的语气,继续说道:“可不是吗,要不是鸡蛋多我可舍不得,行啦,多放几个出来,初一索性大家都吃,免得有些人心里头惦记。”

    赵九福向来是不管家里头女人之间的官司的,老陈氏也不让他管,这会儿他还站在院子里头,把剩下的红纸铺好了之后喊道:“阿义,你过来写写看。”

    赵顺义原本在后头帮忙呢,听见这话连忙挥手说道:“不不不,小叔,我不行的,别弄坏了这些红纸,还是你来写吧。”

    赵九福却一把拽住赵顺义,笑着把他推到了书桌前,他自己站在一个小板凳上,倒是显得两个人的身高差不那么明显了:“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再说了,原本就是多出来的红纸,就算是写坏了也不打紧。”

    赵顺义还是不敢下手,赵九福又说道:“我这几日看你写的字已经不错了,你是我亲手交出来的,我对你有信心,难道你自己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