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农家考霸)-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柔心中微微一惊,连忙说道:“阿福,这话在家里头说说就好,在外可别……”

    赵九福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无论如何,如今遵从的都是儒学,孔圣人的话大部分也确实是有道理,若是传出去他不信圣人之言的话,别管他多聪明,科举之途都得断了。看着温柔担心的眼神,赵九福反过来安慰道:“四嫂,你放心吧,我省得的。”

    见他眉宇之间的不解散去,温柔这才放心下来,点头说道:“你是个聪明孩子,四嫂知道你心中有数,你继续看书吧,只是别看的太晚,仔细自己的眼神。”

    等温柔走后,赵九福却吐出一口气来,每个世界遵从的思想,大约都是当前社会,或者说是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儒学最大的诟病大约就是缺乏法制精神,在儒学之中,人比法大,情比法大,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对于现代人而言是十分难以理解的。

    赵九福索性摊开自己的书页来,将自己不赞同的部分一一抄录下来,他并不敢写出自己的言论,怕给未来留下把柄,却不妨碍他把这些话日日夜夜的反复理解。

    但是从赵九福的心底,他还是坚定的觉得只是靠着儒学的话,是不可能让大周朝彻底的强盛起来,好一些的,或许百姓能遇到明君和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坏一点的,更多的却是吏治败坏贪污泛滥,只是他现在才八岁,还是个农家子,想那么多也是无济于事。

    赵九福放下了这事儿继续读书,却不料这一日他注定是没办法好好读书了,没过一会儿功夫,刚刚锁上的院子门被敲响了,外头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

    赵九福走出房门一看,却见赵老二灰头土脸的抱着一个老人走进来,后头跟着哭哭啼啼的四个女人,他曾在赵老四的婚礼上见过一眼,可不就是丁氏的亲爹亲娘和两个女儿。

    “这,这是怎么了?”来开门的是赵老大,一看见二弟的一家的样子就知道不对,连忙帮着他把气息奄奄的老人搬进屋子。

    赵老二虽然常年住在镇上,但家里头的那间屋子却收拾的不错,赵家的房子大,老赵头和老陈氏说了二儿子并不是入赘出去的,所以一直给他留着。

    如今丁家老丈人就被搬到了这间屋子里头,只见他面如金纸,气息奄奄,身体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似乎下一刻就要断了气似的。

    跟着进来的赵九福也吓了一跳,要知道几个月前在赵老四的婚礼上,这位丁家老丈人还满面红光,大腹便便,一看就知道是个过得好的。

    因为丁氏一向有些看不上赵家人,对自家公婆都只有面子情分,所以这些年来赵九福虽然在镇上上学,去丁家的次数却屈指可数,偶尔过去也是家里头有人让他顺便带话。

    丁家老夫人和丁氏搂着两个姑娘一直在哭,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最后还是赵老二给老丈人收拾干净了才说起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话却得从几个月前说起,丁家一直以来开的都是杂货铺,不起眼,但这些年来也攒下一些老客户,虽然是薄利,但养活一家人倒是不成问题。

    要说丁家俩口子唯一的心头事,那肯定就是膝下无子了,好不容易女儿嫁了人,说好了生下儿子就能过继,谁知道这女儿连着好多年就生了两个女儿。

    前些年的时候丁家老俩口还想再等一等,盼着女儿能再生一个儿子下来,但如今赵牡丹都九岁了,丁氏的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他们只能动了其他的心思。

    比如说从两个外孙女里头过继一个过去,到时候尽量招赘一个孙女婿,这样倒是也能成的,只是要招赘的话,他们家这点东西怕是不够,谁家好男儿乐意入赘呢。

    丁家老丈人就想着,若是能再多挣一些银钱就好了,有了银子招赘也容易一些。

    于是前几个月的时候,丁家老丈人找关系从府城那边定了一批货,都是料子极好的布匹,别的不说,光从府城带过来就能赚到不少钱,这还是他一个远方亲戚介绍的好路子。

    丁家老丈人也是做了一辈子生意的,他为人小心谨慎,自己亲自去看过一趟才下了决心,将店里头的银子都拿了出来,又从钱庄借了一些,这才把那些料子吃了下来。

    原本丁家老丈人琢磨着,就算是自家不卖,到时候转手给了布庄也不错,好歹能翻手赚一笔,要不是他那亲戚耳目灵通的话,这样的好事儿可轮不到他。

    可惜多数被骗的人,通常是上了信赖的亲朋好友的当,丁家那亲戚哪里有什么路子,不过是联合外人给丁家老丈人来了个仙人跳。

    等他们先把钱拿到了,拉回来的布匹却都是次品,别说是把赚钱了,本钱都亏了进去,这些次品不但染色不均,随便一扯都坏了,送人都被人嫌弃。

    丁家老丈人自然不会这么算了,但他那亲戚早就拿着钱跑了,人找不到,货卖不出去,钱庄那边却又来催债了,他就报了官,谁知道衙门进去一趟银钱没少花,人却一直没个音信。

    又一日钱庄来催债的时候,丁家老丈人拦着不让拿东西,结果一个跟头摔下去就再也没有起来,大夫只说是气急攻心坏了脑子,怕是没有多少时日了。

    丁家就是靠他撑着,丁家老夫人是个没主意的性子,丁氏从小到大就顾着自己那些胭脂水粉,赵老二也不是多有本事的人,这一下子丁家就彻底倒了下来。

    钱庄的人可不是好惹的,眼看老丈人快不行了,钱庄的人却越来越肆无忌惮,赵老二只得暂且卖了铺子,这才把钱还上了,第二天就带着家人回到了乡下。

    ※※※※※※※※※※※※※※※※※※※※

    老二家出了事,丁氏要回来了

丧事() 
丁家人的到来;似乎连带着带来了一些愁云惨雾;丁老爷子眼看着快要熬不下去了;老赵头连忙拿出珍藏的人参酒来;给他灌了好几口下去,总算是先把那口气吊住了。

    丁老丈人喘息着醒了过来;脸色还是惨白惨白的;等看清床前的人才有了一些精神,他伸手抓住赵老二的手:“老二,以后我不在了;夫人和翠翠就靠你了。”

    赵老二眼睛发红;这些年来他一直住在镇上,虽说老丈人丈母娘一家向来有些看不起赵家,但对他确实是不错的,不然的话当年他也不能答应过继的要求。

    这会儿看着老丈人奄奄一息的样子,赵老二心里也难受的很:“爹,您的病一定会好起来的,说不准明天就抓到那个人了。”

    丁家老丈人却已经放弃了这个希望,摇了摇头说道:“不会了;他既然有心骗我;哪里还会被找到,是我不够小心谨慎,这才让被人钻了空子;败光了丁家的家产。”

    “爹;这怎么能怪你;都是那贼人不好,爹,你别死啊,我们说好了还要一块儿出门踏青的,荷花和牡丹也记挂着你的话呢。”丁翠翠向来备受父母疼爱,这会儿也伤心的不行。

    丁家老丈人却比女儿看得清,如今丁家败了,剩下孤儿寡母的要是每个依靠的话,在城里头肯定是活不下去的,不然他也不会答应女婿搬家的打算。

    看着一门心思只是难过哭泣的女儿,再看没了主心骨的夫人,丁老丈人心中叹了口气,继续拉着赵老二的手说道:“老二,爹知道你是个好的,我走之后,之前说过的话都作罢吧,丁家如今也没什么值得荷花来接手了。”

    “老爷子,这怎么能行啊?”丁家夫人连忙说道,她深知觉得老爷子要是真的快死的话,就该立刻把荷花过继过来,这样好歹也能让丁家留后。

    丁老丈人却执意如此:“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再说了,以后你安安心心的跟着女儿女婿过日子,亲家,是我丁家对不住你们了。”

    老赵头和老陈氏倒是能理解丁老丈人临死之前为女儿和夫人的打算,他们对视一眼,也不觉得此事有什么不妥,老赵头开口承诺:“亲家,你放心,老二一日是你们女婿,终身都是你们女婿,照顾他丈母娘和妻子是应该的。”

    丁老丈人听了安心了一些,他也是知道赵家人虽然是泥腿子,好歹却是个守信的,否则当年他也不能答应翠翠和赵老二的婚事。

    交代完这话,丁老丈人又拉住两个外孙女的手,眼中带着几分惦念:“荷花,牡丹,阿公怕是见不得你们长大成人了,你们,都要好好的……”

    “阿公……”赵荷花和赵牡丹的性格也被养的有些柔弱,因为丁氏自己不太会带孩子,这两姑娘都是跟着阿婆一起长大的,没主意的性格也是像了丁家夫人。

    丁家老丈人这么看着,心里头是真的放不下呀,但是他察觉到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被抽离,连忙拽住赵荷花的手交代了一句:“荷花,阿公跟你说过的话,你可得好好记住。”

    赵荷花连忙说道:“阿公,我都记住了,我会好好孝顺爹娘,孝顺阿婆,照顾妹妹的。”

    “好好好,你记住我就放心了。”丁家老丈人还想要再说什么,却已经一口气上不来,最后只留下一句,“谢谢!”

    “爹!”

    “老爷子!”

    “阿公……”

    丁家人哭成了一团,赵老二手指也微微颤抖,摸了摸老爷子的呼吸才忍痛摇了摇头,老赵头叹了口气,只能说道,“天降横祸,事已至此,老大老三你们帮着老二把亲家的后世操办起来吧,总不能让他急匆匆的走。”

    赵老大和赵老三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出门找人去了,他们戴河镇一代的习俗都差不离,一般老人过了四十就会先把棺材寿衣置办起来,丁家也是如此,不然丁家老丈人去的这么急,怕是连棺材都买不到合适的,寿衣就更别提了。

    丁家几个人就忙着哭了,老陈氏和小陈氏不得不帮忙收拾起来,周围邻居也听到了音信过来帮忙,这才把灵堂搭了起来。

    邓氏瞧了一眼屋里头哭晕过去好几次的妯娌,在小陈氏耳边嘀咕道:“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